[这个贴子最后由mable在 2003/09/24 09:31pm 第 2 次编辑]
在中国配音网和《作家文摘》都分别读到了这篇文章,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思绪颇多,情不自禁要说点什么。我想和童老师等那代配音艺术家一起经历过中国配音艺术第一次辉煌的观众或者是听众,这一生都不会忘记那代配音艺术家们给我们带来的声音艺术上的享受:《王子复仇记》、《简.爱》、《佐罗》……不仅是电影艺术的精品也是中国配音艺术的经典!是的,他们的声音已经和电影中的角色融为一体了,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这样的声音才能把人物的性格,思想与灵魂深处的东西完全表达出来,而事实不也鉴证了这一点吗?高仓健等一些国外演员在看完他们所主演电影的译制片后,都十分感谢我们的配音艺术家通过声音将其演绎的人物完美展现,并指定我们的某一位配音演员专门为其所演影片进行配音。而中国的很多观众和听众也出于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对中国译制片配音艺术的热爱,珍藏着相当数量的高质量译制片音像制品,作为对那个时代,那种艺术追求,那样的艺术美感的一种长久的保留和体味。 自从电影进入有声时代以来,声音就成了这种艺术形式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光与影之外,声音以其独特的魅力为影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命活力。首先是电影的配乐,因为在向电影真正的有声时代过度时期,我们可以看到播放黑白影象的同时一位乐师正在根据画面展示的内容情节弹奏着可以渲染气氛的旋律。而这种追求声画同步手法的运用不仅给影片播放增添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影在声音使用上的革命和进步。当然,默片在电影艺术中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很多极为经典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对电影中诸多元素运用的探索就是由默片开始的,比如前苏联导演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中在奥德萨台阶上屠杀的经典段落就是蒙太奇的手法。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电影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当声音被带入电影后就使得这个将物质现实的空间形式得以复原的影象思维方式,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完整艺术表现力,也使得人们体验到自身不再是面对着一个单向的、平面的视觉空间,而是似乎身临其境,被声音所控制、置身于一个更为实际的环境和更为真实的艺术空间之中,使电影艺术的真实度得以增强。由于声音诉诸于人的另外一种感官模式,视觉伴随有听觉的因素,使得观赏者的注意力大为增强,这实际上是心理层次上的增强。对于观赏过一些默片的观众来说,我想大家都有一个感受就是由于人物对话只能依靠字幕来实现,给原本紧凑的叙事结构带来断裂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欣赏的连贯性。确实,当电影中“第一次”表现出声音时,1927年10月6日由华纳兄弟公司拍摄并上映的一部音乐故事片《爵士歌手》标志着有声电影的诞生,就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因此美国的电影观众也从1927年的6000万,猛增到1929年的l1000万。从此,声音即给电影带来了其美学形式上的巨大变化,带来了电影时空结构的突破,特别是电影的叙事时空和非叙事时空在电影声画观念上的演变,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视听艺术。同时借助于声音,电影发展出相当多的具体艺术表现类型:音乐片、歌舞片、艺术片等等。我想,声音在电影中营造与烘托气氛、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等多种作用大家一定也深有同感而且也不愿意脱离声音去欣赏所谓“纯粹的”影象艺术,因为从人的心理角度讲,这是符合人的特点的。我们从进化的一开始选择声音,即而又发展成语言来作为一种交流的手段是有着文字不可替代的特殊性,这便是声音(语言及其他表现形式,如音乐)能够直接、即时、形象生动地真实表达人的情绪和思想的独到之处。而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说到底仍旧是一门人的学问和艺术,是人探究这个世间万物(包括人在内)的所有思索与追问的再一次艺术加工重现。因而,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声音也就是其所用艺术形式不可获缺的一部分也是表达其内在本质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可见,声音的运用是电影走向美学更高水平的必然途径。 电影与声音的结合最根本的观念即是“声画对位”,这是毋须质疑的。但声音的运用也和其他艺术手段在电影中的运用一样,是服务于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而且是要通过这些手段使这个主题获得更加深刻的表现并引起观者思考的。对于译制片而言,原片已经是一个相当完整的电影艺术品,唯一需要艺术再加工的就是它的语言。语言的基本特点我们已经清楚,但在译制时原片使用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差异以及特定人物的性格把握则是译配的难题,然而如何缩小这种文化差异并十分贴切地抓住人物个性特征,最终将每部影片中所蕴涵的主旨与所要展现的人类共有的精神生活比较准确的再现出来,这就要求参与译制的人员具备较高文化修养和艺术水平。而以上译厂为代表的中国的一代译配精英们确实就做到了这一点,使中国的广大观众有幸接触到一大批优秀的国外经典电影名作,不仅让观众们了解了国外的风土人情,社会生活,体味了百态人生,引出一些对人事的思索,更重要的是使人们知道了什么是电影艺术,电影又是如何通过艺术的表现手法展示出人的魅力的,使人们对于电影的审美提升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我想,这一切是要归功于童老师那一代配音艺术家们对艺术和美孜孜不倦地追求,正是由于他们通过声音对于国外影片中各式人物进行的性格塑造和艺术再加工,才使这些原本生活在遥远国度人们的喜怒哀乐让我们看起来是那样亲切、生动,那样美,仿佛这些人物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他们的情感体验宛如我们也经历过一样。这就是一座桥,一座连接一种语言文化和世界其他各地的桥,但它已然超越了桥本身而将整个世界连为一体。是的,我们要由衷地感谢这些不知疲倦的“筑桥人”。正是他们用我们优美动听的语言——中文,为我们所有人打开了一扇了望绚丽多姿的世界的窗口,让我们的人生体验更加丰富,对人生的思索更为深刻,使我们的精神更高尚! 是呀,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艺术来源于生活,还要回到生活中去。我们的配音艺术家们正是这样的一些人,虽然生活中常有不公正,常有莫名其妙的甚至行为举动可笑又愚蠢的小丑在表演。但他们仍不改初衷,继续追求配音艺术的更高境界,对真正懂得艺术欣赏的广大观众进行无私的艺术奉献,因为我们明白是对生活、艺术、对美的共同的爱和追求,才使我们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终于走到一起。也正是这种精神中崇高的力量,为我国的译制配音艺术能够再次走入辉煌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奥斯卡在最佳外语片这个奖项外再设立一个电影语言艺术成就奖,我想大家肯定会一致同意将这顶桂冠郑重地戴在中国的译制配音艺术家们的头上。 可是,看到文中“有传闻说,握有进口大片分配权的中影公司曾给上海译制片厂下过电话指令:‘童自荣不适合配主要角色;观众不喜欢。’童自荣表示,的确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我实在感到震惊和不解,到底不喜欢童老师配音的观众有多少,难道数目远胜于喜爱他的人吗?这些观众群体的性质又是怎样的呢?竟能导致中影公司做出如此的决定?!为什么一个有目共睹,极具艺术价值的艺术家却被这样简单地否定了呢?是不是又是因为一个钱字呢?可是,我们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近几年我国进口电影播放情况,除了媒体不遗余力的火暴炒作和令人一头雾水的商业化包装,还有某某所谓明星大腕的十分热闹的加盟配音制作,就剩下稀稀拉拉的观众在冷冷清清的影院看这片档很短的大片了。不过,我也承认进口大片确实有它一定的艺术观赏性,但这点仅存的东西也快被我们现今倒退的译配制作水平抹杀殆尽了,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忍痛割舍我们心爱的配音艺术,只能看原版来寻求观赏的完整性。而只有我们国内还未能达到的高超特级制作水平成了这些唯一的卖点。可这样一部缺失了重要艺术表现力的影片还能有何欣赏价值而言,又怎么可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好的电影为什么称之谓经典历久不衰,就是由于蕴涵其中的艺术创作。而发明创造才具有永恒生命力的事实不仅在电影,在艺术,就是在其他任何一种人类文明的表现形式中也是普遍存在的。我们那个时期所译配的大量优秀外国影片,除了与当时引进影片标准不无关系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译配工作人员,在追求艺术表现价值和本着为广大中国观众奉献高质量的电影艺术精品的目的下,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较深的艺术修养,和科学的电影声音及配音理论指导,利用声音对于影片中人物进行了适于中文特点的语言再现及性格塑造,从而在最能表达人物思想内涵的声音上达到了艺术的再创作。这样,才使中国的广大观众得以有机会欣赏到极高水平的声音艺术,获得极为珍贵的精神享受。我想这就是我们所一直追求的东西,是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样也是我们现在所不能从一些译制片中得到的。 真正的艺术是容不得半点虚假的,这是永远的真理。那一代译配精英们是靠着多年深厚的文艺功底与自己一颗对艺术挚爱和执着追求的心,来诠释每一个人物的。可我们现在却往往被急功近利所驱赶,被表面的虚荣所迷惑,对朴实无华但又亘古不变的真正价值视而不见。那么我们也必将被真理抛弃到愚蠢庸俗而又落后倒退的角落,留给我们的只有醒悟那一刻的悔恨与悲哀。时间能够证明一切,时间也能创造一切并毁掉一切。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谁都无法与时间相抗衡,然而我们却可以一代一代把这种宝贵的艺术价值保留下来。不要让艺术家经过漫长时间沉淀积累的艺术价值又被时间匆匆地带走,要知道在艺术创作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之中每一位艺术家都是不可替代的,是唯一的!我们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不要忘记我们的初衷:这是我们为达到更高精神世界的手段,而不是终结。既然,我们现在已有更为先进的数字声音设备,有着更为开放的市场和日趋完善的经营体制。为什么不能引进一些真正优秀,更能凸现人性真正价值和精神魅力的影片呢?人们对于美,对于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是不变的,也是人所特有的。我们只有满足了这种真正的需要,才能说我们是较好地以人为出发点利用了现代的物质文明,反之,我们就会变成毫无生命意义可言的物化奴隶。对于艺术来说,也是这样。我们只有尊重艺术,尊重真正的艺术家,让他们在艺术生涯中尽可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进行艺术创造,艺术才能给予人们真正的精神和美的享受,才能引领人们向更高层次发展。归根结底,这是在于我们尊重了在较高精神层次上,人所具有的无限创造力的生命。而我们的译配艺术的青春永葆之道亦在于此。 最后,我要说:亲爱的童老师,亲爱的译配艺术家们,你们并不孤独,因为有我们,还有人世间最崇高的理想与精神和真正优美的译配艺术相伴。 在这里衷心地感谢那些给我们带来美好艺术追求与享受,引领我们步入人类精神伟大殿堂的所有艺术家们,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
|
1楼#
发布于:2003-09-25 04:39
[原创]读《童自荣:孤独中的痴迷》一文想到的……
《作家文摘》下手好快啊呵呵。我们是接到了来自《外滩画报》的邮件后上传的此文。但再联系询问作者姓名就没有回音了。不知《作家文摘》是否有文章作者的姓名?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们。谢谢! |
|
2楼#
发布于:2003-09-25 05:23
[原创]读《童自荣:孤独中的痴迷》一文想到的……
[这个贴子最后由mable在 2003/09/24 09:34pm 第 1 次编辑]《作家文摘》是在2003年9月23日 星期二 这一期的艺苑春秋版刊登此文的(此版电话010-65518021)。但很奇怪,《外滩画报》与《作家文摘》除了都有“近五年未当过主配”,“应该有人写写邱岳峰”,“有一点孤独”,“不会再拒绝广告”,“论明星配音热”这几块内容相同外,缺少“两年奔波向往崇高”和“‘9·21’之夜的几个小秘密”这两块内容。在文章开头对童老师的描述,文中一些用语及整个内容的分割上都存在差异。比如《作家文摘》中的此文开头写到:“童自荣可能是上海滩最为华美最有磁性的嗓音拥有者。他的魅力和昔日帅哥阿兰.德隆一样历久而弥新——或许在很多影迷心中,这两个人是二位一体的。24年前,中国人第一次见识了银幕上的蒙面侠佐罗,那英俊飘逸的影象和激扬悦耳话音的双重震撼,让人无法不为之倾倒。今天……(后面相同)”可见,其中省去了“很久以后,我还是没弄明白:阿兰德隆和童自荣究竟是谁沾染了对方的荣耀更多一点?是庄生晓梦迷蝴蝶,还是蝴蝶晓梦迷庄生?”这句话。并且单独辟出一块“有影迷的支持‘很知足’”把“从不上网的童自荣可能不会想到……”划入。具体两篇文章的细微差别还是请各位搞一分《作家文摘》自己对吧。不过《作家文摘》一文中在最后附上了一个关于童老师的小档案:“1944年生,江苏镇江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1973年进上海电影译制厂任配音演员。他因给《佐罗》配音而一举成名,以至于后来成了阿兰.德隆电影的专业配音师。童自荣先后为电影《佐罗》、《黑郁金香》、《苔丝》、《国家的利益》、《啊,野麦岭》、《茜茜公主》、《水晶鞋与玫瑰花》、《铁面人》、《沉默的心》、《绝唱》以及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等外国影视剧配音,有“配音王子”的美誉。(摘自9月4日《珠江晚报》王海 文)” |
|
4楼#
发布于:2003-09-25 06:45
[原创]读《童自荣:孤独中的痴迷》一文想到的……
就这么多了,这是《作家文摘》E-mail:zjwzxx@sohu.com,要是直接的话就找《珠江晚报》的联系方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