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18-02-08
  • 优秀管理员
阅读:1840回复:1

[精品转贴][转]让人哭笑不得的中国传媒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2-01-12 20:33
作者:wxhsh
昨日偶看电视,在介绍即将上映的《史瑞克》,介绍倒也算了,但却胡解释,说公主的原型取自张曼玉!!!
开什么国际玩笑,上过小学的都知道《史》中公主原型取自卡梅隆迪亚兹,并也由她为原版配音。不知道没关系,但不要乱说。要知道中国还没完全消灭文肓,没有上过小学的也不在少数,人家已经够愚味的了,就不要再误人子弟了吧。
再听听配音,还是那班上影厂的大叔大婶们,要知此片的成功,配音的明星也是功不可没的。特别是那头驴子的配音埃迪墨菲,这家伙本来就是个贫嘴,语言粗俗但又不失幽默,再加上明星效应自然卖座。而我看现在的这个配音版真是大打折扣,原作的魅力尽失,还不如不译的好。
动画片翻译一下倒也算了,因为能听懂英文的神童并不普及,应该照顾一下小弟弟小妹妹们,但我觉得至少应该找些声音比较接近的国内明星来配吧,如《宝涟灯》虽然拍的是不敢让人恭维,但配音的却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因此让这部自称XX第一的国产动画片还有些可看之处。所以我觉得《史》的配音也应借鉴此法。
说到配音不得不说一下前一阵的《红磨坊》,人家本身就是歌舞片,你还画蛇添足的来给它配音,结果搞的声歌不同音,感觉就象是演员都会腹语一般,我觉得象这种对白不多的片子只要在原版的基础上加上字幕就行了,这样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些。而我看现在电影院放映的被配过音西片有一种艺术被强奸的感觉,很不舒服。
最后还要骂一下中国传媒两面派的作风,一部大片引进之前经常会看到批评的文章,而引进后那些文章却仿佛突然人间蒸发了一般,取而代之的是赞扬此片如何如何优秀的所谓影评。如我在北京卫视上看到他们居然让《猫狗大战》评为动物影片的第一名,在我看来此片连《精灵鼠小弟》的水准都没到,更不用说与《小猪贝帝》比了,乱七八糟的一堆,只能迎合生理/心理年龄15岁以下人的口味。其得高分可能就与即将上映有关吧。
中国是美食之国,但媒体炒作的水平也不低呀。
 
PS:记得《红磨坊》译制阶段有朋友说过自己的提心,我没看译制版,今天在周黎明留言板上看到这个,转过来让大家看看。
另外,周黎明关于配音片的危害的帖本来是跟在这个下面的回帖。
[color=blue][move]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move] [/color]
edgarlu
  • 最后登录
1楼#
发布于:2002-01-16 19:46
[转]让人哭笑不得的中国传媒
关于那头驴子以及音乐片,我觉得这部分是配音影片的死穴。
字母语言的节奏性本来就强,如果碰到一个快嘴的角色,基本上是不可能原汁原味的反映原貌的。再加上这种角色的台词里面通常都有一大段一大段的俚语或者有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了解的类似典故之类的东西,更不用说还有很多谐音的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Jim Ceray的\"the mask\",在stanley第一次带上面具的时候,有一段台词:“P-A-R-T-,why?\'cause i\'m gonna!”。第一次看的是原版片,对这段词儿印象最深,最近又看了译制的,怎么翻的我忘了,反正看到这儿就感到味同嚼蜡,不忍心再看下去~-~
其实后来想想这也不能全怪配的人想象力不够,毕竟是带着枷锁的舞蹈。
看一部译制片,最恐怖的就是看到人物开口唱歌,翻或者不翻,都不合适。现在回想起来,真庆幸当年的音乐之声没有让配音演员开口唱歌,雪绒花翻过来倒还凑活了,真难以想象孤独的牧羊人、doremi和音乐之声这些歌翻成中文歌该怎么听。*_*;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