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an
  • 最后登录
阅读:2192回复:10

[精品整理][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1-12-08 22:46
说明:
1,转载没有经过人家同意,所以只是给大家看看,没有别的意思。并且连不得转载的声明也一并转载了。
2,作者是谁我也不知道。
3,文章中出现的错误穆阑不负责任哦。

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从《简爱》到《廊桥一梦》,丁建华、乔榛这对老搭档几乎可以被称为完美组合,乔榛是浑厚而富有弹性,阳刚而具有磁性;丁建华的声音则带着一丝娇憨的高贵与真挚,在去岁著名的“唐宋诗篇” 里,他们演绎的也正是《长恨歌》。
    他们又各有特点:

    丁建华生于1953年、籍贯山东,曾在海军东海舰队及文工团任话剧演员。1976年考入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现在任该厂配音演员兼译制导演。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在近800部(集)影视译制片中担任主要创作。
    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魂断兰桥》、《我两岁》、《茜茜公主》、《廊桥遗梦》《诺丁山》等。其中10 作品获“政府奖”、“华表奖”“金鸡奖”, 曾获“上海青年艺术十佳”称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学会奖”、“我最喜爱的女配音演员”称号。
  
   “唐宋名篇”今年国庆在京热演。演出排练时,坐在台下的肖雄对刚排完《长恨歌》从台上走下来的丁建华说:“又哭了一把?”丁建华双眼微肿、泪痕未干,淡然露出一丝礼貌的微笑。我曾在正式演出时仔细观察过丁建华的表演,感觉她简直就像一块海绵似的,从音乐一响起,便在不停地“吸收”能让自己感动的因素……这块“海绵”随着诗句的流淌膨胀、饱满,丁建华的情绪也不断积累,一触即发。
   “唐宋名篇”里的“哭戏”不少,但很少有人能像丁建华那样哭得如此恰到好处。
   如果派一个人每场专门守着她,看她何时热泪盈眶、何时流出第一滴眼泪的话,结果一定相差无几。我曾在采访中质疑:“唐宋名篇”一演便是十场,演员每场都要哭一两回,而且还须哭得“准确”,他们流出的这许多眼泪中真情投入和“掺水”
   的比例究竟是多少呢?丁建华坦然答道:由于“唐宋名篇”短期内重复表演率高,又涉及到与现场乐队配合的问题,许多语气上的停顿、诗句的重复甚至是情绪的变化都不自觉地被纳入一种既定模式中,但是,演员的表演应该都还是真诚的。就拿我和乔榛朗诵的《长恨歌》来说吧,故事本身已足够感人,音乐又写得那么美,没有理由不感动涕零。
   说到“哭”,丁建华似乎并不以为然,她认为“哭”本身在表演中应该算是一种比较“讨巧”的做法。观众总认为一个演员能根据剧情需要随时哭出来不易,其实有时控制力比爆发力更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让演员笑比让他们哭难,因为哭通常会博得怜悯,而笑却很容易使人觉得假。丁建华用发生在她身上的实例证明了“控制”在配音中的重要性:
   1998年,美国电影《廊桥遗梦》作为“大片”引入中国,为片中女主角弗朗西丝卡配音的是丁建华。影片结尾弗朗西丝卡与罗伯特·金凯告别时的大段对白既是全片的高潮,又是译制的重头戏。在配这段戏之前,丁建华的感情已经酝酿得非常饱满,录音时刚一开口,眼泪便流了出来;随着台词的密度加大和感情力度的加深,她越来越激动,到后来,简直泣不成声了。在场的导演和其他演员都为她动情的表演所感动,她却突然停了下来,问导演能否再录一遍;第二遍录到中间,又停下了,她请求导演给她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她努力使自己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并在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你要表现的是弗朗西丝卡,而不是你丁建华。丁建华可以毫无顾忌,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但是弗朗西丝卡不行,她的感情炽热如火,但是这团火是燃烧在她内心深处的。”五分钟过后,她再次回到录音间。这一回,情绪依然饱满如初,只是少了几分夸张外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含蓄的力量。
   在同丁建华的接触中我发现,她其实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有时安静得让人意识不到她的存在,有时又热闹得让人只顾注意她,而忽略了别人的存在;刚刚还在舞台上哭成泪人一般,转眼间到台下又不知被谁逗得爆笑不止。拿她自己的话说:
   那才叫女人呢———真正的女人都是泪与笑的完美结合体。
   

乔 榛:男,出生于1942年11月17日,籍贯上海,汉族,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历任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中国影协主席团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影协主席团委员 现任第六届代表、第六届理事候选人。担任主配演员的译制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苔丝》《斯巴达克思》《国家利益》《谜中谜》;《亡命天涯》(获第十五届“金鸡奖”最佳译制奖);《战争与和平》(因塑造彼埃尔的声音形象,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二届“学会奖”);
   担任导演的译制片:《追捕》《追寻铁证》《真实的谎言》;《国际女郎》(获第十四届“金鸡奖”最佳译制奖);
   担任演员的故事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中饰陈天虹(79年,上影厂);《R4之谜》中饰路沙(西影厂)
   他的声音总是与一些英俊正直的角色结合在一起。而在配起种类型的人物来,也确实是声形合一,驾轻就熟。然而乔榛的声音也有另一面。乔榛配的《斯巴达克斯》中的克拉苏就较好地体现出了他的声音中的另一面,一种收敛后的霸气,而在《寅次郎的故事》系中为寅次郎的配音,憨厚而富于喜感,显示出了他在驾驭喜剧人物方面的能力。这一人物的成功,使得后来由长影译制的另一部《寅次郎故事》相形见绌。而在《廓桥遗梦》的表现,则说明乔榛的声音与感情的结合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乔榛现任上译厂厂长,最近他还为《角斗士》的男一号马克西莫斯配了音。
 
(未经本网站同意,不得随意转载文章!)
victor
游客
游客
1楼#
发布于:2001-12-09 19:20
[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吹捧他们俩的文章,我不便评论。因为现在的枪手太多。
在他俩的管理下,上译厂江河日下、人才外流、老同志提前退休确是不争的事实。
在他俩争着走穴、争着露脸儿、争着配好影片、好角色的时候,也希望多花些时间在培养年轻人、提高上译厂的声誉方面费些脑筋。
瓦尔特
游客
游客
2楼#
发布于:2001-12-09 20:36
[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追捕》译制的导演是杨成纯啊,怎么是乔殝?
引自:
1 吹捧他们俩的文章,我不便评论。因为现在的枪手太多。
2在他俩的管理下,上译厂江河日下、人才外流、老同志提前退休确是不争的事实。
3在他俩争着走穴、争着露脸儿、争着配好影片、好角色的时候,也希望多花些时间在培养年轻人、提高上译厂的声誉方面费些脑筋。
第一句我不赞同
第二句很难说,也许国家政策也是一方面原因啊
第三句同意。
3楼#
发布于:2001-12-09 21:16
[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三句都赞同
frui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10-25
  • 原创大奖
4楼#
发布于:2001-12-10 03:38
[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把哭看成是朗诵和配音的最高境界……
还是脱不了秦香莲的底子。
椅子是电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7933
游客
游客
5楼#
发布于:2001-12-10 05:56
[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三句话,第一句我不发表意见,第二句我同意瓦尔特的意见,第三句我有两句话要讲讲:现在诸如我们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太多了,专去评论一些与几无关的事,你说真让上译厂艺校的学生去配音我们一又有文章可写了,专业学院毕业的学生又不愿意去上译厂,去培养一个好的苗子需要时间需要金钱,上译厂有吗?德国、意大利、法国、包括我讨厌的日本,都有专业的译制队伍,这是对民族语言的尊重,发展译制事业需要靠全国人民的支持,少登两句废话多干些实事吧!
前途无量
游客
游客
6楼#
发布于:2001-12-10 18:05
[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现在枪手太多?请不要打击一大片,记者有记者的苦衷。
少登两句废话多干些实事?我看你的废话不比别人的少!
这是论坛,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不同意的话可以“辩”。
如果动不动就说人家说“废话”,谁还敢来?
马尔蒂尼
游客
游客
7楼#
发布于:2001-12-10 20:21
[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追捕的导演是胡庆汉和乔榛
zhangfan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6
  • 优秀管理员
8楼#
发布于:2001-12-11 00:31
[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乔榛确实是《追捕》的导演,我记得很清楚。还有一个导演,我的记忆有些模糊,好象是杨成纯。
我的看法是,现在我们呼唤的“配音新人”实际面临很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中戏上戏北影真正的高才生不愿意当专职的配音演员;另一方面对配音热情很高的一些业余爱好者水平又很有限。因此现在新一代的配音演员基本是表演专业的二流学生。其实,当年的邱岳峰,毕克,尚华,富润生等大师级演员都不是表演专业科班出身,为什么能有那么高的成就?我想原因在于配音与前台的表演有很大不同的,与播音也不同,一个好的演员,好的播音员,未必是好的配音演员(例子举不胜举)。所以我早就设想,上译这些配音机构,也不要把眼光老盯着中戏上戏北影吧,别说人家那里的好学生不愿来,就算愿来,也不一定能马上顶用。象陈叙一当年锻炼童自荣,让他在冷板凳上坐了八年,学了八年。现在呢,哪个演员会干?一个演员的表演生涯总共才有多长?上译不是有配音学校吗,就应该好好利用起来,而不是只把它当作创收的工具。应该乘老艺术家还在世,好好的总结研究一下,配音这个艺术门类,与表演,播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应该如何在现有的表演理论基础上,发展出配音艺术自己的理论体系。其实,苏秀,曹雷等艺术家在一些文章里对配音理论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过失于零散,没有系统化。上译的配音学校正是一个极好的实验场,学员们都是业余爱好者,自然会无条件配合。待理论比较成熟时,与高校结合,开设影视配音专业,才是一条健康的培养之路。
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http://www.mtime.com/blog/483412/
7933
游客
游客
9楼#
发布于:2001-12-11 09:19
[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前途无量?”别看现在配音的人好像很多,实际上是屈指可数,像这样的濒危动物应该予以保护,记者再有苦衷也不应该让面临种种危机的上译厂多一份负担,就象我上面提到的“德国、意大利、法国、包括我讨厌的日本,都有专业的译制队伍,这是对民族语言的尊重”,如果一个记者连自己国家的语言都不予尊重,那他有什么资格当记者?
我说的少登两句废话是指的那些别有用心的人,你是吗?
victor
游客
游客
10楼#
发布于:2001-12-11 20:55
[转帖]金牌概念:丁建华VS乔榛
7933,你指的那别有用心的人我不是,你是吗?!!!
我想,这个论坛只欢迎志同道合者,那些“别有用心”想捣乱的人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前途无量,看的出来你好像是记者,如果我的发言有啥冒犯的话,小妹这厢有礼了!
前途无量,我看你也不象“别有用心的人”。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