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雍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2-07
阅读:2432回复:6

[精品转贴](转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译制影片?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2-01-18 09:04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译制影片”?
            2002年01月16日10:26:03 网易报道 极品影虫

              应该说,近十年以来,官方和民间有关“译制影片”的“争论”从未停止过,但以前,这种争论还只是局限在电影爱好者内部。只是最近,更多“圈子”外的人也加入了论战,并且,有关痛斥“译制影片”斑斑劣迹的评论与誓言取替这一艺术形式的叫嚣声不绝于耳。一个个都是“苦大仇深”的模样。似乎只一夜时间,曾经的“盛宴”就变成了“鸡肋”。在破解这种行为背后原因之前,有必要先说一下我们“译制影片”的现状。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目前,译制影片的制作水准,在总体上呈下滑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
            老一点的影迷应该不会忘记,早期的译制片都出自几个知名电影厂,长春、上影、北影,………所呈现出的是百花争鸣的局面,而进入九十年代后,这种局面逐渐萎缩,直至陷入目前由上海译制厂一家“独揽大局”的尴尬境地。那种由于“千人一声”而直接导致观众心理与生理的严重不适相信每个影迷都有过切身体会。任何一门艺术如果缺乏竞争,都将陷入无可挽回的“退化”。正是中国电影人的短视,采取了看似强强联合实则“近亲繁殖”的政策,使我们的译制片陷入了无可挽回的没落。由此造成的恶果,不知道还要让国人咀嚼多少年?

              二、
            由于中国最早从事配音工作的艺人大多是舞台剧演员或播音员出身。致使其声音无一例外的刻上了浓郁的“艺术味”。这种在朗诵、演讲时极为出彩的腔调用在电影配音上就显得做作,多年以来,观众被这种经过特殊训练的声音所蒙蔽,而一但接触到“原版”声音才猛然惊醒,原来老外说话哪有这么“拿腔作势”!可怕的是,配音界的老一辈精英们似乎还陶醉在这种“风格”中难以自拔。而新一代配音人也自觉的秉承了这一传统。使本来就步履维艰的译制片陷入一潭死水,改革与创新已然是遥遥无期的梦想。

              三、
            上译厂的几位知名配音人一直以来就利用各种媒介诉苦,什么设备老化啊,经费不足啊,人才匮乏啊………等等。惟独听不到其对自身的反思,说句极端的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配音界一直以来就是外人难以涉足的领域。同遍地开花的影视表演学校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培养配音人才的地方屈指可数,自命为“阳春白雪”的骄傲直接导致了配音界的青黄不接,一方面是几副“老嗓子”苦撑局面,另一方面又是真正有才华的年轻人被挡在了门外。更为可悲的是,为数不多的现有人才也往往耐不住清贫而纷纷转行,加速了译制影片的衰退。

              了解了译制片的现状,就不难理解为何有那么多的偏激言论产生。但,矫枉过正并非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彻底推行“全盘西化”也只是痴人说梦,同译制片诸多弊病相同的是,主张废除这一艺术形式的言论也充斥着无法自圆其说的逻辑混乱,并散发出一股浓烈的“伪道学”气味。现找出几条最具代表性的与读者共鉴。

              1、 配音损坏了影片原有的艺术风味。
              评:但凡诋毁译制片的人大多爱拿这条理由来“祭旗”。不错,属于二度创作的译制片由于替换了原有语言,必然揉进了创作者对角色的主观理解。这是必然的。可以说,译制电影本身就是“缺憾”的艺术。但,又有多少国人能够真正品评外文影片,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这不是一个英文水平的问题,就算你专业八级外带个GRE也未必能真正体会对白的意味,(更何况大多老百姓根本不懂英文),语言是文化的积淀,而非只是工具,如:汉语水平再高的老外也不可能区分李白的狂放与杜甫的悲悯。因为,这是一种脱离了文字本身只能意会的境界,是汉文化刻在我们身上的烙印。你尽可以去品尝哥伦比亚咖啡与古巴咖啡的微妙区别,只是别忘了,绝大多数国人不喝咖啡,他们喝茶!

              2、 译制片损坏了原片的音效,使之不完整。
              评:又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论点,影响影片音效的原因主要是胶片在拷贝时的磨损和影院硬件设备的低劣,译制本身对音效的损耗是很底的,更何况,进口大片中真正体现音效的段落,其人物大多都保持缄默,既无须配音,又何来损坏?我曾特意到影院选看未经配音只有字幕的“原版大片”。音效和经过译制的同一部影片毫无区别。

              3、 决大多数的国人虽不懂英语,但坚决支持废除译制片,改看“原版片”
              评:什么时候做的民意调查,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不知道?这种论调纯属“拉大旗,做虎皮”。事实是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根本就不把电影当成一回事儿。看电影的人当中也没几个真在乎译制片与原版片的区别,只有一小撮三流影迷还没有看过多少影片,就迫不及待的要跳出来与译制片划清界限。这种小丑做派还具有一定的鼓动性,带动了一批“媚雅”人士跟其一起鼓噪。而所有这些人就构成了他们所谓的抵制译制片的“绝大多数”。

              4、 因为国外一直将看译制片当做是“没文化、没品位”的象征,所以,我们也应禁绝。
              评:先不去考究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单听这种论调就透着一股子“奴才”味儿。各民族对电影艺术的理解根本不可能用一种尺度去衡量。能够有机会身处国外去“亲近天颜”的人毕竟也只是少数,而留守国内的同胞却没这福分。一定要谈“层次”的话,我要说,中国有二流的导演与摄影、三流的演员、九流的电影市场与那不入流的发行放映制度。但,我们的译制片或有诸多缺点,但其水准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一流。你可以忽视并抛弃它,可你无权践踏它!

              归根结底,在对待译制片的态度上集中反映了我们这一代影迷的素质。既然我们无法否认曾经的译制片是一把通往电影艺术的扶梯,带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与期盼。我们又怎能在今天端起碗吃饭,扔下筷子就骂娘呢?相反,我们都有义务对译制片把把脉,为它以后的出路进一言,漫骂与指责根本于事无补,更无法凸显谁的“境界和层次”。相反,只能显露出“平庸与猥琐”

              谨以此文告慰在译制片的创作中默默耕耘和探索的人。并敬告那些假道学的簇拥者“你有权选择你认为好的东西,但请别将个人好恶当成真理强加于人”!

            (本文来自网易新娱乐社区)
            本文相关网易社区的论坛: 『电影DIY』
          
雪洁何曾因风改, 雍容不必扮骄矜!
zhangfan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6
  • 优秀管理员
1楼#
发布于:2002-01-18 18:54
(转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译制影片?
最近我一直很忙,所以虽然几乎天天来看一看,但都没有发帖子。其实这几天好多网友的帖子都很有见地,只可惜我没有足够时间来整理我的观点,只能先简单回几句。
白悠远,smart兄和这篇帖子对于“译制片消亡论”的驳斥都是非常有力的。不过这篇文章开始关于译制片现状的分析我认为有些不妥:
1,我向来认为,讨论译制片的配音应该包括电视译制片。如果这样看,那译制片市场就远不是上译“独揽大局”了。另外我的一位朋友还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只要不是同期录音的,就算是配音的。因为即使是演员给自己演的角色配音,那也是给角色配音,和专门的配音演员配音一样。这样看来,在配音领域,上译的市场份额就更可怜了。
2,实际说的就是“配音腔”的问题。这个要根据具体的影片来看,比如孙道临的《王子复仇记》,就是要舞台腔重一点才对味,如果太生活化,无疑是拿通俗唱法唱歌剧咏叹调。而上译的《虎口脱险》,上视的《成长的烦恼》,配音的都是专业的配音演员和话剧演员,可大家感觉到舞台腔了吗?其实法兰专门有一篇文章讲“配音腔”,说的很好。正是现在的某些配音演员偏废的理解它,以为配音就是拿腔拿调,才会使大家对“配音腔”十分讨厌。举个例子,我上次看到有卖三盒装的国语版《茜茜公主》全集,我请老板试试。先听到几个小角色说话,声音漂亮,语调纯正,字正腔圆。但我马上就得出结论,不是上译的。因为配《茜茜公主》正是上译的黄金时期,即使是小角色也不会带上今天这种“配音腔”的。后来听主角说话,果然验证了我的观点。
其他几点,我基本没有异议。
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http://www.mtime.com/blog/483412/
zhangfan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6
  • 优秀管理员
2楼#
发布于:2002-01-18 18:59
(转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译制影片?
补充一下,法兰那篇谈“配音腔”的文章叫《一个外行谈配音》,在主页文章大全“本站特稿”里,推荐大家一读。
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http://www.mtime.com/blog/483412/
千千
  • 最后登录
3楼#
发布于:2002-01-19 02:04
(转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译制影片?
对这篇帖子里的大部分观点我都非常赞同,也同意zhangfan的补充。我也想补充两点。
一是上译从来没有一统天下过。如果说独一家,上译是全国唯一的专业电影译制厂。以前三分天下不说。今年来中影向来是把一半强的片子交给北京配的,现在更是如此,上译并入上影集团后,每年从中影集团只能拿20~30部戏,而且决大多数重量级、超重量级的影片是有北京配译的。是因为北京的设备先进,还是群众反对上译声音的意见使然,咱们门外汉不得而知。但没有形成过上译独摆一方的局面是事实。
关于配音影响影响效果的说法。帖子已经说了一些,我再补充几句。凡正式引进的影片或电视剧都有“国际素材”。讲究的电影还把人声素材、动效和音乐分开给。录电影的对白一般也都很精细,立体声电影就更是。音乐、动效包括背景人声都是现成的,不用你动什么,就把录得挺好的汉语对白混进去,能损失多少声音?在哪儿损失?要说有损失,那就是印拷贝的技术不过关,加上反复放映。原版字幕片就进1~2个拷贝(因为看的人有限),几大城市那么几家影院来回放。印拷贝的损失是没有,但是放多了也一样磨损。这些都跟配不配音无关,什么时候都改数码电影了,声音的损失就不存在了。
也不知道这么说大伙明不明白。
雪雍,支持你!
 :em11:
hugh
  • 最后登录
4楼#
发布于:2002-01-19 03:30
(转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译制影片?
现在大片儿多,精品少,再好的配音演员也够戗,而且这种劣质商业片还影响到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因为一个只有50句台词的枪战片是配不出什么花样的。
wxt
wxt
游客
游客
5楼#
发布于:2002-01-19 03:38
(转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译制影片?
这是两回事。送你一句大师名言:“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em13:
hugh
  • 最后登录
6楼#
发布于:2002-01-19 05:13
(转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译制影片?
我的意思是说:盐碱地能出种好庄稼吗?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