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于《大众电影》1990年第8期)
虽然已经是五月底,上海的天气还是温和宜人,并不见初夏的阳光,弱雨柔风仍不时拂面。傍晚,我撑着伞穿过细密的雨帘,按照通讯簿上的地址找到了李梓家,由于是事先在电话中约好的,一见面,她便笑容可掬地把我让进屋里。因为晚上不便占用她太多的时间,于是我也就省去了一些寒暄之辞,开门见山地就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向李梓老师请教。 问:李梓老师,我们接到许多读者来信,他们都很想知道您离休以后在做什么,您能不能谈一谈: 答:我本来想,离休以后可以安静下来,有一点空闲时间,可以写点东西来总结自己的配音体会,但实际上我根本没有间断配音工作,刚刚完成的一部重头戏就是电影《红楼梦》(李梓为宝玉配音),去年和前年一直在为这部戏配音,相当辛苦。 问:您今年多大年纪?身体还不错吧? 答:六十啦!但我身体还很好。(她脸上很有光彩) 问:您从山东大学艺术系毕业后就进了上海译制片厂吗? 答:没毕业。上了两年,到1952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很需要人,我就进了上海演员剧团,1954年才从演员剧团借到翻译片组,那时还没有成立厂,有一批苏联儿童片,像《我们街上的足球队》、《阿辽莎锻炼性格》、《不可分离的朋友》等,都是反映十二、三岁的小男孩生活的影片。导演觉得,如果找一些男孩来配音,声音上倒是很接近人物,但是戏出不来,所以就决定从组里选一些年轻的女同志来配男孩,当时我们都很年轻,十八、九岁,于是我就从给小男孩配音起,开始搞起翻译片的配音工作了。 问:您后来在很多观众喜爱的影片中配音,像《简爱》中的简·爱、《巴黎圣母院》中的艾斯米拉达、《叶赛妮娅》中的叶赛尼娅等,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各种不同年龄、身份、性格的女性配音的?在配音中您是怎么掌握不同人物的不同声音的? 答:1956年,译制片厂成立。我也就正式从事配音工作,开始配一些和自己年龄比较接近的年轻女孩或青年学生的角色,总跳不出自己的戏路子。两年之后,看的影片比较多了,而且有一些老演员也参加配音工作,像舒绣文为《乡村女教师》配音。在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的过程中,我觉得他们在掌握人物的感情,声音的运用方面造诣很深。在看他们配音,向他们学习的同时,自己开始不满足于仅仅配一些和自己年龄经历比较接近的单纯的角色,也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为思想感情更复杂的人物配音。1958年,由于领导上有意识培养,我配了第一部开拓自己戏路的影片,那就是法国影片《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描写一个有正义感的妓女出庭为黑人作证鸣不平。我在给这个妓女配音时,就注意抓住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和身份,在声音的运用和台词的处理上多层面地刻画人物。这个妓女在出庭作证时声音慷慨激昂,充分地显示出了她的正义感。另一方面,她毕竟是个妓女,这种身份决定了她不同于其他女性,在有些场合她的声音是轻佻的,富有挑逗意味的。从那以后,我又在《阴谋与爱情》、《巴黎圣母院》、《简爱》、《叶赛妮娅》、《望乡》,以及中央电视台的两部重点电视剧《居里夫人》和《安娜·卡列妮娜》里配音,这些都是个性很强,一生经历坎坷,遭遇很多不幸或感情生活复杂的女性。 问:各国的国情、风俗及影片风格都不一样,您是否认为不同国家的影片在配音时,声音的运用也不一样? 答:当然。我认为每接一部戏,就是一个新课题。英国、美国、朝鲜的影片都各不相同,英国片比较严谨,美国片比较自由,等等。 问:您参加配音的共有多少部影片?离休后又接了些什么戏? 答:没做过具体统计,笼统地讲担任主要角色的有三百多部影片。离休后,有一些电视台来找我配音,上海音像资料馆有一些比较好的美国片也让我配音。前年,中央电视台拿一部十集电视连续剧《玛普尔小姐》来上海,请我当导演。今年三月,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请我录了一个《简·爱》的长篇小说播讲节目,整整录了一个月。虽然配音工作有时很辛苦,但我还是非常非常喜欢的。 |
|
2楼#
发布于:2001-12-30 04:34
李梓访谈录[转载]
意犹未尽?李梓老师的访谈确实完了,不过待会儿再帖一篇刘广宁的访谈。 |
|
3楼#
发布于:2001-12-30 08:08
李梓访谈录[转载]
天啊,我激动一把!可是——居然是1990年的访谈!有没有最新的呀?李梓有那么老了么,我还真的希望她再配点什么呢! 好象就在昨天听她给茜茜母亲配音似的。。。 真想念她的声音啊。有没有可能,她再续艺术生涯呢? |
|
|
4楼#
发布于:2001-12-30 08:26
李梓访谈录[转载]
最喜欢李老师的《简·爱》、《音乐之声》、《叶赛妮娅》和《望乡》,《居里夫人》一定也很好,因为这种奉献型的知识女性形象非常适合李老师的声音,可惜一点儿没印象了。 |
|
6楼#
发布于:2002-01-15 18:33
李梓访谈录[转载]
我同意“我爱刘广宁”的观点。看到别人在做“配音秀”,专门配李梓老师的著名段子,就感觉那人怎么那么讨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