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ay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6-01-01
  • 网站建设奖
  • 特约记者
阅读:2013回复:12

[精品原创]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4-04-23 08:40
[这个贴子最后由x-ray在 2004/04/22 04:45pm 第 1 次编辑]

    
    这篇可以姑且称之为论文的东西是我给研讨会的命题作文,由于是本着一定要象正经论文的精神写完的,本文读起来可能有些死板,其中还有不少套话,请大家忍耐……而且加上技术知识的匮乏,让我颇为得意的一张关系图没能传上来,其实那张图就能代表整个论文的中心。
  
    本文获研讨会三等奖,一等奖给了两个研究生,二等奖被harry夺得(人家用八小时写了一万五千字!强啊!),三等奖是我和昭儿。其实心里满不平衡的,因为总觉得除了harry的文章,其他人的论文都缺少些实用价值(评委不在这儿吧?),更重要的是大多数人都是把此次征文当作一项任务完成的,从诚意和热情上讲确实有点……最让我分特的是一个评委跟我说,之所以我的文章只得三等奖是因为太感性了还是不像论文,我想我已经理性到头了,体谅一下我是双鱼座的吧……又在这发牢骚,相关人士千万别介意……

                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带着无尽风光,《指环王3——王者无敌》于三月在国内全面热映,与以往进口大片不同的是,媒体宣传在《指环王》的译制工作上做足了文章:从网上对译制工作建议的征集,到大量内部照片和在工作现场拍摄的影像素材的公开,对译制人员不同形式的采访报道——从结果看来:《指环王3》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那么,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宣传对译制片市场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宣传的必要性是随译制片市场的不断扩大逐步突显出来的
    有一个孩子,家境贫困,整日以粗粮果腹,直到一天,家中赚了些小钱,饭桌上便出现了一盘下饭的小菜,虽然只是青菜萝卜,但做得也算精致,孩子喜出望外,正所谓“饥不择食”。
    解放初期,我国人民首次接触了能讲中国话的外国电影,这些优秀的译制片无疑为那时的人们弥补了精神上的空虚并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每次放映,影院内总是座无虚席,同一部电影连看数遍者比比皆是,电影人物的动作、台词大家争相模仿……
那时候,译制片的市场是巨大的,但这只是对买方市场的描述,我认为,市场规模应从卖方和买方两方面衡量——那时的片源极为有限,即卖方市场并不活跃。因此这种空前规模的买方市场也反映着人民娱乐生活的极度匮乏,这是特殊的社会条件下衍生出的畸形的“繁荣”。这种情况不需要宣传插手,好比青菜萝卜在那种条件下,菜贩即使不吆喝,它们都供不应求。
    
    随着家境日趋好转,孩子也步入少年。少年时期是“来者不拒”的:面对饭桌上的副食他尝了这个,还想试那个,父母为他做的小菜也越来越多,而市场在他们的推动下,菜的种类和数量也慢慢增加了。
    
   文革以后,人们对译制片的热情不减。文革在精神上实行的高度专制使清醒之后的人民开始疯狂地搜寻吸吮各类信息,他们要了解外面的世界,而译制片则是展现他国人民生活状态、价值取向及文化特色的重要渠道。1979年,电视台开始播出译制片,外国电视剧和电视电影也作为新的译制片形式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译制片在社会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西洋底来的人》、《血疑》等作品至今仍脍炙人口。80-90年代,中央电视台先后设立《电视译制片》、《正大剧场》、《世界名著·名片欣赏》、《佳艺影院》等知名译制片栏目。播出时段也从第一、二套扩展到第三、八套。全国各省台也纷纷掀起译制片热。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译制片的种类和数量飞速增长,影院第一次上映“大片”时,火爆的票房足以证明译制片市场的巨大潜力。
    
    这是译制片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卖方和买方市场都得到了极大发展:欧美影视剧大量涌入,在意识形态上给中国观众以极大冲击;电视、有线电视网的普及,极大地扩展了译制片的观众群,此时译制片市场对宣传的要求仍不强烈,各电视台和影片发行商还处于共盈的状态中。正如虽然菜摊增加了,但因为少年还不知道可以买菜市场以外的食物,菜贩便总能赚到钱。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思想日渐成熟,而外界的新鲜事物也逐步涌入这个家庭。孩子发现饭前可以吃冷拼,饭后可以有糕点,只吃那么几种副食也有些腻了;另一方面,菜的质量也在下滑,当菜贩们开始意识到顾客在急剧减少时,下一步该怎么办?
    90年代中后期至今,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上的娱乐形式急剧多样化,国产剧的质量和产量也有了较大提高,译制片市场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情况不不乐观:电视译制片收拾率逐步下滑,以致到了 2003年,中央电视台根据末位淘汰制将《假日影院》、《世界名著·名片欣赏》、《国际影院》、《世界影视城》等栏目合并成《环球影院》一档栏目;加上2000年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引进、合拍和播放管理的通知》。《通知》中规定,“各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在19时至21时30分的时间内,除经广电总局确定允许播放的引进剧外,不得安排播放引进剧。”这无疑给电视译制片持续下滑的收视率雪上加霜;电影市场虽然译制片产量有增加趋势,但除一些全球影响力较强的影片以外,票房成绩并不理想。
   没人买菜了,怎么办?
   吆喝吧!
下面这张关系图,代表了我对宣传和译制市场关系的总体理解:(略)


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二、片源是宣传的内容支持,宣传是片源的收视保证
    也许是尝到了黄金时期的甜头,从中央到地方,有进片能力的电视台都在热衷于译制片事业,但财力有限,它们往往只能从国际上购进过时的、中低档次的影视剧;影院方面,最初“大片”带来的强烈的视听冲击已不再给观众带来新奇感,观众也掌握了该类影片的套路,加上看场电影的花销很大,时间久了,市场自然萎靡;同时,没有被电视台引进的新片、好片大量出现在音像市场上,这些影视剧往往仅被粗浅地翻译打上字幕便加以出售,但它们以其新鲜优质的内容、低廉的价格赢得了广大消费者。
    人们爱看译制片,因为它是了解异国文化的窗口,它的优势不在于给人亲切感,而是提供新鲜感,总是警察抓小偷或者没完没了的浪漫缠绵是没有传播价值的。虽然需要宣传,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过硬的内容支持,能宣传什么呢?也许进片商担心引进较优秀的影视剧花费大,收回成本有危险,这就需要与宣传进行互动了。
目前无论是译制片的制片商还是大众传媒都没有对宣传加以足够的重视。如美国电视剧《急诊室的故事》,通过急诊室的日常工作展现了美国社会阶层的种种面貌和人性百态,这部在美国本土长年位居收视率首位的电视剧很明显有极强的宣传价值,然而本剧在北京上映时收视率不过百分之八九,比起港台二三流的肥皂剧都逊色不少。我想宣传的不利是造成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
    制片商往往认为把制作好的译制片卖给电视台或发行到音像市场上即可获取利润,但却没意识到在宣传上做文章可以从译制片市场中获得更大的收益。酒香也怕巷子深,不为自己的产品吆喝两句,很可能就会使精品埋没在庸俗之作中。大众传媒也没有注意到加强对内容精良的译制片进行宣传,在收视率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将巨大的广告效益。虽然目前很多商家对译制片播出的时段并不看好,但如果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对即将播出的译制片进行精心包装(像现在很多国产剧在播出几个月之宣传就已经铺天盖地),比如《兄弟连》的宣传力度就很强大,这样吸引广告商就不会再是难事。然而,现在媒体还有一个误区,他们只相信国际影响力大的大制作才值得宣传,我想这与进片商不重视普通影视剧的质量不无关系。
    只有进片商与宣传实现良性互动,译制片市场才有被带动的可能。
       三、译制人员的表现是宣传的内容支持,宣传是译制人员工作的精神动力
   再说《兄弟连》,宣传到位,收视率也不低,但播出一段时间以后,一部分敏感的观众就对其丧失了兴趣,主要原因就在于译制水平不高,网络上常有人抱怨配音演员声音毫无特点,感情平淡,还不如买盘看原版——在电视台播出该剧之前,市场上《兄弟连》的原声音像制品已经发行了相当长的时间,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电视台引进该剧虽然价格不菲,但如何在与音像市场竞争中独树一帜、吸引观众,译制水平是一个关键。
 
    当前译制片之所以受到冷遇,除了片源问题,另一原因就是观众对译制水平的失望。随着译制片市场的扩大,进片方在利润的驱使下自然加快了影视剧译制的速度,一部电影,过去需要精雕细琢几个月,今天从翻译到配音两周内即可完成;四十多集的连续剧一周之内便可配完。萝卜快了不洗泥,在这种“高效率”的制作流程中,很多译制人员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日趋功利化,他们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去分析剧情和人物,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配音时口形基本对上,即可拿钱走人。像《X档案》这种优秀的电视剧就被配音糟蹋得面目全非。这就是很多人在收集老上译、老长影,以及北京早期译制的经典影片,而对当今的某些译制片不敢恭维的原因。现在的译制片大部分已经丧失了台词翻译和配音上本应具有的艺术美感。特别是大量原声片涌入中国市场后,观众发现原声比译制版好听得多、真实得多,译制市场的衰落更在预料之中了。
    我们并非没有优秀的译制人员,他们在巨大的压力下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如中央电视台播出过的《居里夫人》、《乱世佳人》、《看了又看》等影视剧也受到了热烈欢迎。但之所以会出现译制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是因为译制队伍内部缺乏一种积极的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译制人员一直处于和外界隔绝的工作状态中,大多数译制人员仅仅把译制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这一领域很少有舆论压力,因此粗制滥造的译制片才会如此泛滥,很多译制人员缺乏一个关键的意识——对观众负责。既然没人关注他们,他们又何必在乎别人的意见?但是,当有一天聚光灯打在了他们身上,他们是否还可以泰然自若地坐在那里敷衍了事?即使译制工作只是某些人的副业,但到那时,他们也没有理由否认:自己在从事一项重要的工作。
    这就是宣传的作用。《指环王》的译制人员站在摄像镜头前时是兴奋而紧张的,因此他们会说:“我们会尽全力将译制工作做好!”
   试着把译制人员从幕后推倒台前,试着把他们的名字从隐藏到显赫地印到电影的宣传海报上和光盘的外包装上,宣传赋予他们荣誉,同时也赋予了责任感,他们必将会为这些关注作出回报。
    在这里,我还想补充一点,译制领域对广大观众而言是神秘的,里面不乏生动的人物和趣闻,宣传者如果将他们加以包装,将为娱乐领域增加新的亮点。日本声优业的繁荣就是由译制片掀起的,这对我国是一个很好借鉴。
            四、宣传为受众(观众)提供议程,受众是宣传的经济保证
    当前,比电视、电影更新鲜刺激的娱乐方式俯首皆是,传统的译制片市场正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中,观众有理由对译制片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甚至可以拒绝观看。即使在片源、译制水平都很完美的理想情况下,译制片市场也将面临不小的威胁。
    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提出,大众传媒为受众提供某些议程,受众根据大众传媒的宣传调整自己的关注点。如果要为译制片市场争得占有率,传媒宣传是吸引观众注意得最佳手段。当人们在报纸上看到译制人员的访谈录,在电视上看到演员现场工作的生动画面,便会产生好奇,选择去观看该译制片的几率从而变大。相应地,如果媒体善于抓住或激发受众的兴趣点就能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受众对该媒体的好感就会增强。

   总结:译制片曾在我国人民的娱乐生活中占有过及其重要的位置,它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将是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时代发展到今天,译制片虽然已褪去了昔日的光辉,但不能否认,它仍是我国文化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少的菜肴。如何使译制片市场在新形势下发展下去,以上是我认为可行的一点思考                                                                        
[color=blue][size=5] [font= 楷体_gb2312] [b] 这世界上所有的悲伤与痛苦,都完全来自希望自己幸福­ 这世界上所有的喜悦与快乐,都完全来自希望别人幸福 [/b] [/font][/size] [/color]
1楼#
发布于:2004-04-23 16:41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专业的不一样啊。
2楼#
发布于:2004-04-23 17:16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风之弦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1-07
3楼#
发布于:2004-04-23 17:18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值得一看。
更值得业内人士认真思索。
不过,只怕“高人”们未必会重视,就算那些得了一二等奖的作品,恐怕也难逃被束之高阁的命运,开会是一回事,真干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edva11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8-10-05
4楼#
发布于:2004-04-23 17:38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很棒!
但是小X您还真是感性。
HARRY写的啥啊?
………………………………………………………头儿,我忘不了你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5楼#
发布于:2004-04-23 17:58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记叙文:《铜奖的产生》
    [序]:才女嗳!见到评委的话觉得更搞笑,“艾克司光”的透视作用功力太尖刻了,使某些圈内人如坐针毡——不好!文风该“费厄泼赖”些。(鲁迅用中文翻译过此词)
    很喜欢你的双线“意识流”结构。此法俺在电大考试作文中试用过,结果满分!八十年代很兴这个。咱都是从“贫困的孩子”过来的,懂这“饥不择食”。
    [下面是“虚拟会场见闻”,供 x-ray 朋友今晚“喷饭”]——
    “没人买菜了,怎么办?  吆喝吧!”——“愤青”会场里有人低声嘀咕。
    “通篇不见‘几个代表’——不能‘与时俱进’!”一位着中山装,长得和老鱼别无二致的“冒号”向身旁的戴“秀郎架”眼镜的秘书说道,秘书捣蒜似地点头忙做记录。
    “从中央到地方,有进片能力的电视台……”与会人士从睡意朦胧中突然惊醒,以为又有红头文件要宣读,抽笔的、打开笔记本电脑的,会场内一阵骚动;但听下去咂出味来——原来只是说“央视”和“地方台”翻译几部外国影视片,顿时泄气。
    “但如果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对即将播出的译制片进行精心包装……”某位“鲁艺”熏陶过的离休女干部嘴一歪,“又是‘包装’!俺们演秧歌剧《兄妹开荒》包装过吗?!现在的年轻人哪……咳”。
    “日本声优业的繁荣就是由译制片掀起的,这对我国是一个很好借鉴……”几位坐在一起的中年妇女互相议论着:“我那上大学的儿子就爱日本卡通片,多大的人了,还不想成家,看啊看的,学业都快荒疏了!”“是啊!我那小外甥,整天‘杉菜’啊,‘崽崽’的,就是不爱看我送他的《英雄小八路》,切!”
     台上的主持人见会场里像菜市场,敲敲话筒,“静一静!严肃点。”
     几位评委交头接耳,“小姑娘谈得很有见地,但‘前途是光明嘀’谈得太少,给个三等铜奖罢。”
     于是论文名次就这样产生了。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x-ray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6-01-01
  • 网站建设奖
  • 特约记者
6楼#
发布于:2004-04-23 18:03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harry写得更感性……个人认为。
   我觉得不感性点可读性就差,可读性差大家就懒得读,懒得读就没人重视,没人重视——我写它干吗?而且,你真认为我写得缺少理性吗?汗。
   老师所谓理性的话是这么说的:译制片存在的意义在于它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云云……老师说实践是一回事,搞学术是另一回事,但我觉得学术论文不研究实际问题是我所不能忍受的!那种标准的论文打死我也写不出来
  
[color=blue][size=5] [font= 楷体_gb2312] [b] 这世界上所有的悲伤与痛苦,都完全来自希望自己幸福­ 这世界上所有的喜悦与快乐,都完全来自希望别人幸福 [/b] [/font][/size] [/color]
FangZheNan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8-09-19
7楼#
发布于:2004-04-23 18:40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下面引用由x-ray2004/04/22 06:03pm 发表的内容:
   harry写得更感性……个人认为。
  

    我想你的问题就在这里,从文章中可以看得出来,你完全可以更多的联系实际挖掘出自己的叙事风格做到物尽其用。而在你为了做到符合所谓“论文”的标准反而削枝去叶般的将原来文章中最闪光的部分完全剔除掉,仅保留下外形特征。这种对自身的“压制”造成了一种暴殄天物的浪费,并且,写作欲望的不可遏制与标准苛求的苍白无力直接诱发了文章的定位偏差和无所适从。我总是感觉到,文章中你的个性、你一贯的写作方式与自身所要强行“扮演”的角色(指文章)间的抗争几乎无处不在,其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指环王》中的厮杀,很多灵感和想法就在这种抗争中被消耗掉了,不是吗?
   harry,哈哈!他比较情绪化,才不会管这些条框,放开了写就是,不然怎么会写一万字呢?估计又是激情澎湃,期待!!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2/12/6/issalee,20070212112724.jpg[/img]
x-ray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6-01-01
  • 网站建设奖
  • 特约记者
8楼#
发布于:2004-04-23 18:57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还是房兄精辟啊……
   弋舟兄真是讽刺高手!佩服!看来我的文笔还停留在八十年代……恩!还要加倍努力!
   谢谢各位!
[color=blue][size=5] [font= 楷体_gb2312] [b] 这世界上所有的悲伤与痛苦,都完全来自希望自己幸福­ 这世界上所有的喜悦与快乐,都完全来自希望别人幸福 [/b] [/font][/size] [/color]
阿杰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9-06-09
  • 金话筒奖
9楼#
发布于:2004-04-23 20:45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文章写的好,看后很有感触.我觉得之所以现在社会上普遍对译制片的关注不够,就是在于宣传的力度不够!其实对译制片感兴趣的还是大有人在的,但是给人的感觉总是他们在暗处,爱译制片的感觉就像是暗恋,不知我这种看法大家是否有同感.如果想让它由暗转明,真的是需要有人来提,需要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宣传,正确的引导大家,去欣赏它,喜欢它.真的,真是需要有个媒人来把译制片和观众这两个恋人介绍一下,相互认识一下.
mulan
  • 最后登录
10楼#
发布于:2004-04-23 20:47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x-ray把图片传给我吧。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11楼#
发布于:2004-04-24 12:01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x-ray朋友:房兄的文风就像21世纪的影评专家 钟惦棐 般地教诲你;而本鱼只不过“玩票”般戏说一番,为解脱-舒缓冠亚军对你的付出心血文章的压力而已。笑了!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vickikiller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5-22
12楼#
发布于:2004-04-28 13:39
我的译制片研讨会征文《由“指环王热”看宣传在译制市场中的作用》
:)你的理论性强一些,HARRY的更有建设性,当然,还更激情澎湃。——可以说各有千秋~。
倾听,常使我泪流满面。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