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an
  • 最后登录
阅读:2131回复:0

[精品整理]温故译制片时代(孙珩 洪浣宁)[转帖]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2-07-17 19:40
温故译制片时代
1948年1月8日,王文涛带着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一舞难忘》在大上海电影院公演了,为这部爱情悲剧配音的,正是包括王文涛在内的20几位青年华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为了实现同样的梦想,205位热爱配音工作的年轻人在上海电影译制厂开始了他们的旅程…
□文/实习记者孙珩 洪浣宁
最好的译制片曾来过
罗切斯特、佐罗、叶塞尼娅……还能记起这些曾让我们热血沸腾、唏嘘不已甚至模仿过的人物吗?它们有着同一个渊源——译制片,曾赋予我们无数绚丽幻想和对外部世界的自由憧憬。有人曾在咖啡馆里学着译制片里的腔调对侍者说:“一杯咖啡,不加糖。谢谢。”
迷恋译制片、迷恋好声音,曾经有一批最好的译制片摆在观众面前,他们珍惜了。邱岳峰、毕克、尚华、李梓、乔榛、丁建华、童自荣……这些最精彩的声音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是当时最舒心的享受,也是现在最温暖的回忆。现在的孩子可能不知道让牛仔胡迪说中文的是谁,但却一样可以像模像样地模仿胡迪大惊小怪的音调。
1948年1月8日,大上海电影院公映了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一舞难忘》,虽然策划者王文涛选择了一个悲伤的意大利爱情故事,但是外国明星开口说中国话就已吊足观众的胃口。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译制片诞生于长春电影译制厂,但1957年成立的上海电影译制厂才是全国唯一一家独立的专业译制厂。
由于建国初期的电影审查制度,大量的译制片都是来自于从前苏联、东欧和南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译制片最辉煌的时期,上映了大量如《巴黎圣母院》、《冷酷的心》、《音乐之声》等名片。当时的上译厂也像是一个人才济济的交响乐团,“生、末、净、旦、丑”各种音色十分齐备,不光是主角出彩,每一个配角也都活灵活现。
译制片配音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现任上译厂长乔榛曾称其为“魂的再塑”。否则这些人物还会如此深入人心吗?一大批出色的译制片给观众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甚至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包括服饰、语言,也许是如今的小资情调的开端吧。
译本出色也是当时译制片质量高的重要原因,许多配音演员提到上译老厂长、著名翻译家陈叙一时都很动情,用王建新的话说,像老厂长那样英语好又懂戏的翻译实在太难得了。留心一下影片最后的字幕表,就不难发现几乎当时所有上译厂的优秀译制片,译者都是陈叙一。
新贵的出现
随着时代变迁,观众开始希望听到外国演员自己的声音,面对汤姆·克鲁斯,还有什么比帅哥自己开口更激动人心的呢?
虽然早在1922年上海孔雀电影公司就首创外语片译配中文字幕,但字幕片在中国真正流行起来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对影院的疏离及电影市场自身的不景气,像最早接受译制片一样,大城市的人们首先远离了译制片。其实,原版字幕片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影片,不必等待翻译配音的过程,最吸引人的还是因为能听到外国影星的本色声音。
一些观众抱怨译制片没有原版来得原汁原味,部分是因为一些草台班子的译制片坏了大家的胃口,前十分钟已死去的声音在后十分钟里居然又为另一个人代言,实在令人啼笑皆非。有网友毫不客气地批评其根本算不上是配音,充其量不过是让外国人说起了普通话。正规译制单位人员的老化是不争的事实,上译厂现在只有12名正式配音演员,还不足高峰期29人的一半。收入少也使一些配音人才的流失。译配一部译制片的资金只有十多万,分摊给翻译、配音、混音等环节后,即使是知名演员在一部近三个小时的大片中担当主角的配音工作,收入也不过三四百元。同时工作量的减少使配音演员在一段时间里处于无音可配的尴尬境地,去年上译厂仅译制了19部影片,比前年少了近一半。
在这样的前提下,上译厂仍然重招新人,就是想充实新鲜血液。著名配音演员丁建华动情地说,不能让老一辈艺术家创下的基业坏在我们这一辈手中。
配音“变种”
虽然从事电影配音的人少了,但分支工作却多了,动画片、纪录片、日剧、韩剧都需要配音。
说起港台片的配音,就一定会注意到石斑瑜。伴随《大话西游》的无厘天下,为周星驰代言的石斑瑜也人气急升,似乎只有当那夸张的“哈哈哈哈”响起时,周星驰才是周星驰.。和国内电影配音不同,港台配音演员是和原型演员对号入座的,一个明星有一个固定的配音搭档。久而久之,大家认可了这个声音。
韩剧配音慢吞吞的语速、一惊一咋地感叹,亲切自然得就像隔壁的邻居。他们的声音虽然削减了表演成分,但配合剧情的节奏倒也能吸引不少观众。
 
 
(生活周刊2002年7月11日)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