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138回复:1

[精品整理]配音——重估影视概念之二 (转载)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1-09-10 15:25
注:此文其实和配并无多大关系,主要说的是解说词的撰写.但大家不妨读读,以后至少不会好声音配烂稿子.

配音——重估影视概念之二
--------------------------------------------------------------------------------
赵莉 丁海宴

“配音”是影视理论中的一个专有名词,也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为画面配音乐,为画面配解说,为画面配音响。统称为“配音”。从这一点上说,“配音”的由头是画面,依据也是画面,目的还是画面,画面决定着声音,声音依附于画面。不然怎么叫“拍画面”“配声音”呢?
声画之间的关系,形象地反映在电影胶片上,就是一条声音磁迹,一条画面轨迹,不同的画面对应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声音伴随着不同的画面,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一张啜泣的面孔时,就同时能够听到低泣的声音;当一片苍茫群山浮现在人们眼前,一段宏伟辽阔的音乐,便相随而起,激情荡漾。
由此,影视界的专家学者们便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和定义声画之间的关系。略其皮毛,究其核心和本质,可一言以蔽之:所谓“配音”,在于再现画面内在之意,也在于表现画面未尽之意。这一概念之理,延至今日,无人质疑,恐怕是因为其道其理,再简单又再明白不过了,没有质疑的可能。
不过,如若我们换一种思考的方式,变换一种审视的角度,我们就会发现,这如此简单又如此明白的道理(概念),严格地讲,是一个明明白白的误区(误念)。
细细想来,概念虽简单,却涉及到一个普遍存在的艺术哲学问题。即:“艺术再现了什么?”具体至影视艺术上讲就是,“影视艺术再现了什么?”答案并不复杂,影视艺术真实地再现和表现了客观存在。不错,存在是客观的,而真实就很难讲是客观的了。比如,我们说这棵树画得很真实。实际上是说,这画上的树同人见过的树很接近,几乎一模一样。倘是没有见过此类树的人,看到了这幅画,便不好说此画是否真实了。因为没有了印象中的树,也就没有了关于树的感觉或认识。当年柏拉图赞美达伊达鲁斯(Dae dalus)的雕塑时曾说过,这尊雕像看上去如此逼真,以至使人看上去如果不用绳子捆住。它就要走掉似的。据说,乔托出名也是因为和他的老师完成了一幅肖像画后,乔托提笔在这幅肖像的鼻子上画了一只苍蝇,苍蝇如此逼真,竟使他的老师误把它当成一只真苍蝇,一时想拿刷子把它赶跑……
试想、如果柏拉图没有印象中人的概念,乔托的老师没有见过苍蝇不知苍蝇为何物,他怎么可能怕他走掉,他又怎能想起要用刷子把它赶跑呢?因此,美国著名美学家H·G·布洛克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眼睛看到的永远不是物体自身的样子,而是从我们的生物学立场和我们所在的文化背景出发看到的样子。同样,如果不是遵照某个传统的风格,我们永远也不可能把一个三度的(立体的)事物转换到一个二度的平面上。”([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P47)正如沃尔夫林在其《艺术风格学》的导言中曾提到过的一些例子:“波提切利的《维纳斯》具有‘生命感,看上去生动、活泼、激烈’,克罗底的《维纳斯》则‘较松弛软弱’,波提切利用线条表现,克罗底则用体块表现;波提切利的维纳斯是动态的,克罗底的维纳斯则是静态的,如此等等。麦提修(Metsu)画的缎子显得沉重,不如特波赫(Terboch)画的纤细、轻巧和精致……一般来说,文艺复兴艺术表现或再现的是一种克制、安静和一种井井有条的完整,巴罗克时期的艺术则较为动荡不安,表现出一种尚未实现的追求和希冀”。([美] 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P48-49)
恰如同一件事,不同人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同一颜色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一样,听谓真实,其实是人类关于存在的一种认识,一种理解,一种感受。正如阿恩海姆所证明的那样,“……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写实主义,也没有不偏不倚的或绝对忠实的自然主义,任何对现实的复现都不是自动的和机械的”(《艺术与视知觉》P120一125)
冈姆布雷奇也有过证明:“再现应当是一种翻译,而不是一种抄录,是一种转换式变调,而不是一种复写。”(《艺术与幻觉》)
埃及人有埃及人眼中的金字塔,中国人有中国人眼中的长城。反之亦然。原因在于各自有着不同的生物学立场,也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世间并不存在供我们感知的所谓末加变换和解释的真实,我们感知到的真实永远(必须是)要经历主体的解释和变换,用艺术中的专门术语来说,我们看不到真实本身,我们真正看到的是某个人提供给我们的某种关于真实的解释,艺术乃是提供这种解释的最主要的源泉。” ([美] 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P101)
心理学家也在“知觉恒常”现象的讨论中发现,在普通视觉活动中,人们总是不停地调整着视网膜形象,使之合乎我们从长期经验中认识和期望的该事物的形象。而且人们在运动中观看周围的物体时,也总是在不停地变换着,这样,人们的大脑所接受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形象,而且是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许多不同投影。比如,同一个圆形,它在视网膜上的投影时而是一个圆的形状,时而又会是椭圆的形状。因此,“真实永远不会是一般人理解的那个排除了人的主观主义倾向的真实。世界上任何事物,包恬艺术家们推崇的真实,一旦离开了人们的主体性,就失去了意义。”
([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Pl00,
在影视的创作中,有个公认的事实,一段画面内容,不同人有不同的配音方法,不同的配音方法又显示着不同人的个性。说到底,不是画面不同,而是关于画面的感受不同,认识不同,理解不同。
声音看上去是为画面而配,实质上,声音是为配音者关于画面的感受而作。声音似乎是在解释和说明画面,其实,是在解释和说明配音者自己关于画面的理解和感受。
说明画面是一回事,说明关于画面的感受又是一回事。比如,凄凉的场景,配以凄凉的音乐,是一种关于画面的理解;反之,凄凉的场景,配以昂奋、激越的音乐,则又是一种关于画面的领悟。
画面其实只是一种人类情感和思维的介质,附着其上其中的种种认识、理解和感受,才是画面潜在丰富的色彩和意蕴。声音的配置和表现正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我们先来解析一个实例:
画面
阳光下的红花
绿叶上的露珠
溪水中的鹅卵石。
太阳落山了
溪水边的鹅在叫。
解说
阳光照射着红花
露珠在绿叶上
水中的鹅卵石
夕阳西下
鹅在溪水边昂首高叫
如果说,解说是为画面而作,此例最为贴切。贴切得让人无法忍受。画面看清的,不用听他说,画面不清的,他又没有说。的确,此说不如不说。原因很简单,其中没有人的认识、理解和感受。有的只是画面意思的复写。
同是这段画面,另有一种解说的配法:
画面 解说
阳光下的红花 花红花和绿叶上,没有尘
绿叶上的露珠 埃,没有叹息,而只有灿烂的朝
霞,晶莹的露珠和星光一样的
雨滴。…¨
溪中鹅卵石 在这里,你可以光脚踩着鹅
太阳落山 卵石去追赶落山
在这里,你可以看见那水淋
淋的太阳正从牛背上冉冉升
起……
溪边鹅在叫 摘溪江的鹅卵石当然不是
鹅生的。然而,柄溪江的鹅却
也知礼仪
(鹅伸了三次脖子,意为鞠
了三次躬)
引自纪录片《楠溪江》
这种配法,声(解说)与画若即若离,其声画之状,形成了一种感受的空间,这一空间其实就是一种意境,一种人的感悟之境。既像是从思绪中透视着画,又像是从画中窥见着思绪。应该讲,正是这种人的感悟之境,勾联着声画之间的配置,融通着声画之间的关系。正如18世纪伟大的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所说,我们感知到的世界,绝大部分都是一种想象性的构造。
犬里·伊文斯在他的《西班牙土地》一片中,将残酷的战争场面,配以充满向往的无伴奏合唱,从表面上看,似乎有悖于画面,音不对画,可实际上,这种处理却是伊文斯关于战争问题独特认识的最贴切的体现,恰恰真实地表现了伊文斯对战争的愤怒和对和平的企盼。
一种独特的感悟,虽然由来于画面,画面却无法限定,无法包容。然而,一种独特的表现,虽然由来于客观的存在,却只能依附于独特的感悟。所以说,配音自然成为感悟的体现者,而不是产生感悟的介质(画面)。
世界颇有影响的纪录片《丹麦交响曲》将生话中的各种音响(噪声)夸张地处理进画面之中,其效果,一方面使噪音形成了节奏,具有了音乐的效果,另一方面又使画面形成韵律,产生出了新的意味。比如,昆虫、鸟、河流、汽车、自行车、马蹄、人的呼吸、风、雨、雷、电、脚步,甚至狗的叫声,郡融入音乐并成为了音乐旋律中的重要元素。在观众的感受中,这些平日里时常听到的噪音,似乎一下子变成了各种高低不同、音乐各异的音符。是这些噪音变了吗?当然不是,是创作者的新感悟、新的理解,赋予了噪音以新的趣味、新的生命。
如果按画面配音,画永远是画,音永远是音;如果按感悟配音,画是音中画,音是画中音。音画只有在感悟的溶剂中,才能成为水乳交融的一体。
总之,应该这样讲,解说不是告诉人们画面讲的是什么,看上去是什么。而是应该说,人对画面的感受是什么,人对画面的理解是什么。解说的高低,实质上是感悟的高低,其次才是驾驭语言能力的高低。
音乐同样不是描述画面中渗透的内容,而是渲染和张扬人对画面感受出的理解和情思。配乐的高低,主要是理解(画面)想象的高低,其次才是音乐技巧的高低。
音响也一定不只是说明画面中形象的存在,而是创作者关于物质存在的别样的体味。音响的优劣,往往不是音响本质,而是关于音响独到的体会。在感悟和体验面前,无所谓噪音和乐音,这就是说,一旦“艺术家个人特有的新鲜的见解和看法变成了日常现实的‘解释’,从而就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观看现实的方式。”([美]H,G·布洛克语)
最后必须强调,以上虽然写了不少文字,其用意归结起来,无非是在原有概念的理解中,增加几个字,即配音不是画面的配音,而是关于画面的感悟的配音。然而,几个字的变化,却改变了这一概念的意义旨向,其中,更应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通过一字一句的变化,我们更能深入地透视出影视创作的特性和本质。不断地加深理解艺术创造的真谛。这恐怕是要写此文的真正用意。
(作者单位:北京广播学院视听中心)
limbo
  • 最后登录
1楼#
发布于:2003-08-01 17:16
***** 版主模式 *****
<a href=topic.cgi?forum=10&topic=77>该贴子已被管理员转移,请点击这里查看</a>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