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楼#
发布于:2009-02-20 23:53
想问一下 上译50周年的时候有没有搞类似的晚会什么的???印象中好像没有.........
|
|
42楼#
发布于:2009-02-21 08:03
引用第41楼888899992于2009-2-20 23:53发表的 : 上译30周年时搞了。 |
|
44楼#
发布于:2009-02-21 21:46
引用第26楼男人辛苦于2009-2-20 16:46发表的 : 这个晚会是江平同志策划、导演的。 |
|
45楼#
发布于:2009-02-22 07:58
引用第45楼配音眺望者于2009-2-21 21:46发表的 : 姜树森导演曾盛赞老兄的口才与知识面和江平同志 不相上下啊! |
|
46楼#
发布于:2009-02-22 09:26
本以为江平对老电影很在行,现在看来他只是对国产老电影比较熟悉(当然这已经很不容易了,没有人能够是全才)。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过这实际很难做到。这台晚会如果是崔永元担任策划或主持,那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啊!相信大家都能想象得到。另外,关于表演配音片段的事,我认为是这样的:影视配音是属于比较“私密”,或者说比较“自我”的,尤其是配感情戏,这种感觉比较适合在录音棚这样空间相对较小的地方表现,而不太适合在比较大的场合展现或表现(比如晚会,如果是广场演出那就更不合适了),晚会这种场合需要比较“放”的艺术形式,比如歌舞就是非常适合的,而影视配音是属于比较“收”的,所以这样的表演在晚会上出现时往往就会被自觉不自觉地放大,并因此而变形,于是就使配音自身应有的魅力大打折扣,也使欣赏者难以体会到配音当时在影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
|
47楼#
发布于:2009-02-23 09:12
对,我也要愤一下,前面的配音片段又见草台啊.男主持人对七十年代末的著名译制片介绍竟然还用看稿,就这样还说的磕磕巴巴.长影,上译,北影都有代表出场表演,唯独就没有八一厂,怎么也请徐涛朗个诵啥的啊!男主持还说经纬不了解那个年代的译制片,其实他也不咋地!!
|
|
48楼#
发布于:2009-02-23 09:34
引用第48楼ggggssss0000于2009-2-23 09:12发表的 : 八一厂的主管电影生产的庞敏和主管译制片的王进喜来了。只是配音演员没来。 |
|
49楼#
发布于:2009-02-23 10:32
YY一下,如果请揆子来了,现场表演一个达菲鸭和杰克船长,一定满堂彩。
|
|
|
51楼#
发布于:2009-02-23 13:07
话说长译搞的这个东东
本来想是弄成众人朝圣的 结果搞得不伦不类 什么都不像 唉 为什么没有刘雪婷李真她们呢?人严重不齐 |
|
52楼#
发布于:2009-02-23 20:09
引用第52楼三田静香于2009-2-23 13:07发表的 : 李真老师已经病重,刘雪婷吗就不好说了。 |
|
54楼#
发布于:2009-02-23 21:58
引用第52楼三田静香于2009-2-23 13:07发表的 : 刘雪婷正在赶一个任务没能来。李真老师一直为参加这次盛会准备着,可突然发现患了严重的肾脏病,现正在积极治疗。 |
|
56楼#
发布于:2009-02-24 16:43
引用第3楼配音眺望者于2009-2-19 23:20发表的 : (追捕)毕克老师去世了凑不起班子可以理解,但配(叶塞尼亚)的李梓老师还健在呀,怎么会凑不齐班子了? |
|
57楼#
发布于:2009-02-24 16:52
演员自己选择了北漂,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放弃了长影,这与离退休不同,厂里有权决定以后与他们的交往态度和方式。
|
|
58楼#
发布于:2009-02-24 16:57
引用第57楼susu于2009-2-24 16:43发表的 : 健在还要身体基本健康才能凑齐班子!李梓老师现在无论怎么说,都要算是个病人。象长译的林白、陈光廷、徐丹诸位老师,连露个面都已经困难了。 |
|
59楼#
发布于:2009-02-25 09:46
引用第58楼lmss于2009-2-24 16:52发表的 : 其实按我个人的想法,我是很同情这些演员的,毕竟人都要生活都要吃饭,谁不想过上生活质量高一点的日子,长影那段时间的滑坡,难道作为领导就没一点责任?什么都是员工的错吗?虽然那时候的大气候电影厂都不好。想要留住人才,作为领导也该动动脑子! |
|
60楼#
发布于:2009-02-25 10:21
引用第60楼susu于2009-2-25 09:46发表的 : 译制片厂长自己都领头北漂了呀! |
|
61楼#
发布于:2009-02-25 10:30
看来是群情激愤啊,还好我当时没赶上看,反而逃过劫难
|
|
|
62楼#
发布于:2009-02-25 11:07
引用第61楼lmss于2009-2-25 10:21发表的 : 啊?那时候谁是厂长啊?难道是刘? |
|
63楼#
发布于:2009-02-25 11:10
看来中影公司在90年开始分掉一批片子给京译,无论是给长影还是上译带来的冲击还不小啊!这鼓冲击带来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
|
64楼#
发布于:2009-02-25 11:24
强烈支持楼上朋友的看法。职工放弃单位,难道就一定是职工的错吗?职工为什么会放弃单位,有关领导的工作到位了吗,难道不应该扪心自问吗?
|
|
66楼#
发布于:2009-02-25 12:04
刘雪婷1991年10月到1995年3月任译制片分厂厂长,在此期间北漂的只有王瑞。刘北漂组建星特后,由比她大三岁的金毅任厂长,调动力分厂杜慧军任副厂长,北漂气候形成,北漂人员由此俱增。
|
|
67楼#
发布于:2009-02-25 12:55
那时候长影每年只有5部左右的影片译制,那些演员上班能干什么呢?外国电视剧别提了,长影配的更少,几乎全部是北京包了。只有北漂能找到活干。上译的确如你所讲的,我也觉得那时候上译的译制质量大不如前,上译到这样的地步应该全部归跟于领导的责任!
那时候不是有句话嘛,有本事的出国去,稍差些的下海去,剩下没本事的留在原单位等死去! |
|
68楼#
发布于:2009-02-25 18:46
长译的被荒疏
绝是国家主管部门的责任 本来是片源少 两个译制片厂都吃不饱 自己还非得再搞一个军译和北青北京三个厂来搞译制片 可不得饿死老大 省着老二 均给老三们么? 的确 在欧美和名著片的译配上 长译因为所在地的文化经济与信息支持都不如上译 因此这一些地方无法和上译相提并论 但是 长译多年的发展绝对已经形成了自己在译配朝鲜和东欧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影片的优势 同时配国内影片 尤其是生活片和农村片上也有自己的绝活 我们国家的电影主管部门在这上面的全盘控制太缺乏想像力了 |
|
69楼#
发布于:2009-02-25 18:47
现在中国译制片的质量如此之差
与上级主管部门控制不力有很大的关系 一群XX乱指挥 结果搞得人心思乱 事情能做得好才怪 |
|
70楼#
发布于:2009-02-25 22:56
引用第68楼susu于2009-2-25 12:55发表的 : 2000年以前长译每年还有10部左右的片子(除了98年是4部),以后每年7部左右。刘雪婷和金毅在任期间还有大量的国产电视剧和中央台、吉林台、外省台的国外电视剧译制任务,像《糊涂侦探》、《霹雳游侠》、《基督山伯爵》、《高跟鞋》都是那时候配的,刘雪婷在任时更是每天加班,每年有500多部集的译制任务。刘北漂后拉走了不少业务和骨干演员,从那以后就慢慢少了,加上国产片大多同期录音,地方台取消进口权,业务越来越少,直到电影频道译制片多了才好一点。 |
|
71楼#
发布于:2009-02-25 23:00
引用第58楼lmss于2009-2-24 16:52发表的 : 老牌电影制片单位都很惨,你还看见上影、北影、峨影、潇湘、广西、天山有导演拍片吗?取而代之的是中影集团和民营电影公司。 |
|
72楼#
发布于:2009-02-25 23:03
引用第65楼为音痴狂于2009-2-25 11:24发表的 : 职工都不想放弃单位,这些老牌电影制片厂当时都在减员。职工都围在厂门口啊! |
|
74楼#
发布于:2009-02-26 13:24
国营的电影厂几乎全军覆没,这两天路过位于上海徐家汇附近的上影集团(原上影厂)的所在地,原先的电影厂所剩下的最后一幢楼现在也拆掉了,那里一片平地,上影也是一个历史的产物了!
|
|
75楼#
发布于:2009-02-26 14:45
引用第75楼susu于2009-2-26 13:24发表的 : 上海人更实际啊! |
|
77楼#
发布于:2009-02-26 18:51
引用第69楼三田静香于2009-2-25 18:46发表的 : 问题是,你看看现在的引进片,绝大多数都是美国片,连欧洲片都没几部了,更别说什么朝鲜和东欧国家以及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影片,更是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长影原来的优势根本就无法得到发挥。 更何况,在我们的国情和体制下,“近水楼台先得月”是根本无法避免的事情。中影和华影就在北京,你说会先把片子给哪里?类似的话其实眺望者等前辈早就说过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