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833回复:24
请教一下!
傲蕾一兰(国产片)是不是上译配音的!
请教一下谢谢了! 我很想买这部片子! 请知道的告诉我下! |
|
2楼#
发布于:2008-05-21 12:46
引用第0楼wang83415于2008-5-20 22:04发表的言论: 是的! |
|
|
3楼#
发布于:2008-05-21 14:22
是的,主演张玉红是我的一个好朋友,哈尔滨人,另一主演寇振海,黑龙江绥化人,从此走上银幕,他前妻的母亲曾是我单位的人事部门的领导罗姨
|
|
|
4楼#
发布于:2008-05-21 14:57
哈尔滨姑娘张玉红住在松花江畔的斯大林街46号,小学在江沿小学,28中,由于热爱艺术,考入哈尔滨歌剧院,1979年被上影大导演汤晓丹选中,主演历史故事片电影《傲蕾·一兰》(上下)扮演抗俄女英雄傲蕾·一兰,故事讲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在祖国北疆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那场抗击沙俄保卫战。取材于抗俄斗争的史实,真实再现了沙俄侵略军的残忍和达斡尔等各族人民的英勇反抗,反映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塑造了巾帼英雄傲蕾·一兰,写了她的朴素、单纯、彪悍以及由一个纯真的达斡尔姑娘,经过斗争磨练,成长为一个领导各族人民抗击沙俄入侵的民族英雄的过程。那可是当年的大片,一夜之间,哈尔滨满族姑娘张玉红红遍当时的影坛, 电影写在依兰,拍在依兰,依兰也由此名扬海内外。张玉红以后还主演龙江电影制片厂的第一部电影《她从雾中来》,《大小伙子》《祁连山》《少奇同志在东北》《男性世界》等电影电视剧。现在哈尔滨电视台作制片人、导演,作品有《进山》《谁当班长》〈平和凡的故事〉〈圈套〉等。
|
|
|
5楼#
发布于:2008-05-21 15:57
楼主在哪儿能买到这部电影?我已经找了好久了,沈晓丹的大作,记得里面还有仲星火老师扮演傲蕾一兰她爹
|
|
|
7楼#
发布于:2008-05-21 21:28
是不是4CD版的
![]() ![]() ![]() |
|
|
9楼#
发布于:2008-05-21 22:05
我听到的消息是北京刚到货的,准备明天去看看呢
|
|
|
11楼#
发布于:2008-05-22 06:34
引用第4楼申志远于2008-5-21 14:57发表的言论: 这么详细啊~~厉害!!!佩服!!! ![]() ![]() ![]() |
|
12楼#
发布于:2008-05-22 13:16
历史故事片电影《傲蕾·一兰》(上下)是我国政府为反击日本的苏联御用导演黑泽明勾结的”“苏修社会帝国主义”投资拍摄的《德尔苏·乌扎拉》,1969年中苏珍宝岛边界争端,苏修集团妄图勾结黑泽明,在这部影片中歪曲历史,欺骗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达到其政治目的。主要的论点在于:1、对乌苏里地区主权的刻意模糊是借古喻今,否认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主权。2、对中国人形象刻意的歪曲和丑化。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我国政府于是组织拍摄了历史故事片电影《傲蕾·一兰》。这是张玉红老师告诉我的,但是如今中苏关系正常化了,《傲蕾·一兰》同反苏影片《黑三角》《熊迹》一样成为禁映电影,出碟似乎不太可能了,但有电影连环画《傲蕾·一兰》(上下)和歌剧剧本,歌剧叫《傲拉·一兰》。,《傲蕾·一兰》《黑三角》《熊迹》一样成为禁映电影还有中国的越战电影〈年轻的朋友〉〈不该凋谢的玫瑰〉〈新兵马强〉〈闪电行动〉〈铁甲008〉……(希望朋友们补充),和反美电影〈北纬38度线〉,长篇连续剧〈抗美援朝〉均拍摄完未公映
《德尔苏·乌扎拉》详见(网上有售)197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内部发行的一本批判材料《反华电影剧本<德尔苏·乌扎拉>》。 《德尔苏·乌扎拉》根据俄国/苏联探险家阿尔谢尼耶夫的地理考察报告《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德尔苏·乌扎拉》改编。 《德尔苏·乌扎拉》黑泽明用苏联的胶片、资金、演员、电影工业体系拍出的电影。 然而这部电影的遭遇也是颇具冷战年代特点的。大致的时代背景便是,1969年中苏珍宝岛边界争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收录在《反华电影剧本<德尔苏·乌扎拉>》中的文章,无一例外地就这两件事写出深刻的揭露文章,他们指出,苏修集团妄图勾结黑泽明,在这部影片中歪曲历史,欺骗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达到其政治目的。主要的论点在于:1、对乌苏里地区主权的刻意模糊是借古喻今,否认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主权。2、对中国人形象刻意的歪曲和丑化。然而事实就是如此。 苏联给创作低潮期的黑泽明巨额投资,并要求本片参加1975年戛纳电影节,确实有其险恶的政治目的。影片获得的两个奖:莫斯科电影节金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且,在影片首映之时(1975年7月,莫斯科电影节),这部影片已经获得当年的奥斯卡奖(颁奖日期:1975年3月29日),这部电影在美国上映的时间竟然是两年后的1977年12月20日。其间隐藏的微妙的政治关系颇值得玩味。 《反华电影剧本<德尔苏·乌扎拉>》。 其中收录了: 1、《德尔苏·乌扎拉》电影剧本(全稿,叶维、文洁若根据日本《电影旬报》1974年5月7日刊载剧本翻译) 2、阿尔谢尼耶夫《在乌苏里地区丛林中》与电影有关段落摘译(由北京大学苏修文学批判组翻译), 3、拍摄《德尔苏》是我三十年来的梦想(摘译)(黑泽明,载日本《电影旬报》1974年5月7日增刊,万兰译) 4、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的丑恶企图——明显的反华,国际性的大阴谋,连黑泽明都拉拢([日本]《德尔苏·乌扎拉》研究会,原文刊载于日本《日本与中国》周刊,1974年9月23日) 5、再论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所谓“合拍影片”,实际上是苏联影片,它恶毒地制造反华舆论,这部影片对日本来说也不容忽视(《德尔苏·乌扎拉》研究会,1975年2月17日) 6、批判苏联电影剧本《德尔苏·乌扎拉》——黑泽导演讲变成丑角吗?([日本]《德尔苏·乌扎拉》批判组,日本《东风》月刊,1974年10月号) 7、关于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的背景——乌苏里地区(《德尔苏·乌扎拉》批判组,日本《东风》月刊,1974年10月号) 8、彻头彻尾诽谤中国——苏联借影片《德尔苏·乌扎拉》发动宣传([日本]铃木猛,转载香港《大公报》1974年12月2日,原文刊载与日本《国际贸易》1974年10月19日) 9、黑泽明·苏联·反华片(龚念年,原载香港《大公报》1974年9月24日) 10、苏联延聘黑泽明拍摄反华影片(原载香港《七十年代》杂志,1974年10月号) 11、《德尔苏·乌扎拉》原著中有不少记述证明乌苏里地区自古就属于中国领土 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的丑恶企图——明显的反华,国际性的大阴谋,连黑泽明都拉拢([日本]《德尔苏·乌扎拉》研究会,原文刊载于日本《日本与中国》周刊,1974年9月23日) 摘录如下: “最近他们勾结日本资产阶级导演黑泽明炮制的影片《德尔苏·乌扎拉》,就是一个明显的证据……苏修叛徒集团自以为得计,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剧本不但描述了老沙皇侵占我国领土的种种活动,而且也暴露了新沙皇今天对我国领土的野心,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苏修叛徒集团不仅全面继承了老沙皇的侵略衣钵,而且使用了更加卑鄙无耻的手段,新沙皇的扩张野心超过了老沙皇。”“这部电影的真正导演是苏修头目勃列日涅夫支流。现在电影尚未出笼,勃列日涅夫就迫不及待地亲自出马吹捧它,苏修官方电影节头面人物一再给它涂脂抹粉,这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个反华电影剧本一出笼,就遭到了日本人民的强烈签字而,日本人民已经识破了这是‘苏修拉拢日本电影工作者反华的花招’,坚决地把苏修头目及其炮制的这部反华电影剧本作为活靶子,对苏修的反华行径进行批判和斗争。……” ——编者前言 “读了这个剧本,我们了解到这是一部彻头彻尾以反华为目的的政治影片,包藏着想动员世界上包括日本人在内的观众参加反华行列的丑恶企图。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反华活动不是今天才开始的,但是我们重视这部影片,因为它暴露出他们想打着与黑泽等人合作的幌子,把日本人民的命运拴在他们的战车上的罪恶阴谋。”“导演黑泽明越卖力气,就越深地陷入了苏修的陷阱,越巧妙地替他们做了掩饰。”“……日本的政界、财界、新闻界和其他各界的牛鬼蛇神就会跳出来,扛起联苏反华的破旗……” ——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的丑恶企图 “……还预备把此片拿到八月份的莫斯科电影节上去大吹大擂,做得也未免太过分了。”“苏联方面是让日本人来充当挨批判的活靶子。”“苏联和蒋帮,恐怕是一丘之貉吧。”“他们假借‘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之名拉拢日本人,用开发西伯利亚做钓饵,企图迫使日本充当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跳板和走卒。日本人民绝不上他们的当。” ——再论苏联影片《德尔苏·乌扎拉》 “黑泽先生!我们是想用这篇批判文章唤起你的良心的。”“黑泽先生!如果你明知上述事实,竟还摄制这部影片,那么你就已经不是受骗的黑泽导演,而只能说是在某一丑恶阴谋之下的跳梁小丑。” “……人们再一次清楚地看到……他(黑泽明)在进行了肉体自杀之后,现在又准备进行精神自杀,把自己完全卖给了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苏修则准备打着‘黑泽天皇’自编自导的旗号,拍摄出这部旨在完全反华的影片,向全世界贩售黑货。这部彻头彻尾反历史、反人民,反中国的恶毒影片,目前尚未出笼,但是,他的丑恶嘴脸已经清清楚楚暴露出来了。” ——黑泽明·苏联·反华片 |
|
|
14楼#
发布于:2008-05-22 15:27
我说呢,小时候印象挺深的,怎么现在看不到了。原来属于禁映范围。不过我觉得电影就是电影,现在出碟看看也没什么。
![]() |
|
|
16楼#
发布于:2008-05-22 17:13
当年《十月》杂志登过,具体故事,请访问肖尹宪的博客,有专题叙述,内部上映时叫《太阳和人》
|
|
|
17楼#
发布于:2008-05-22 17:18
他里面那句名言:我爱祖国,可祖国爱我吗?不是学的茶馆里的“我爱大清国,可大清国爱我吗”。茶馆就没事,这个就不行了,怕和清政府比呀。
|
|
18楼#
发布于:2008-05-22 17:21
记得看过白桦的访谈,他说他当时写的是“国家”不是“祖国”,后来有些人向上级汇报的时候改成“祖国”了
![]() |
|
|
21楼#
发布于:2008-05-22 21:46
引用第17楼奥兰多于2008-5-22 17:18发表的言论: 是的,正是这个对白当年引起极大争议。更正一下,茶馆里常四爷说的是“我爱咱们的大清国,可谁爱我呀?” ![]() |
|
|
22楼#
发布于:2008-05-22 23:28
据白桦老师透露,当年《苦恋》中的画家的原型是黄永玉
|
|
|
23楼#
发布于:2008-05-23 07:16
我觉得禁映的理由不可信和禁映的可能性不大,历史是历史,现实是现实,中日帮交早正常化了,国共早合作了,我们抗日的和解放战争等的影片哪个被禁了?穆站早预报俏佳人出了,就等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