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160回复:2
【离老上海最近的人】作者:童自荣
日期:2012-12-03
来源:新民晚报 那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声音颇陌生,他报了姓名,并恳切邀请我参加一个小型沙龙式的朗诵会。我倒是挺愿意去的,不巧有个活动安排在先,无奈去不成了。来电话的人是陈钢。 提起陈钢此人,我其实并不陌生。那个风靡中国誉满全球的杰作——小提琴协奏曲《梁况》的两个作者之一不就是他吗,另一位是何占豪。然后,我会自然地联想起,陈钢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陈歌辛,上世纪三十年代许多老上海的流行歌曲都是他谱的曲,至今还在广为传唱。陈钢自己的专业亦是作曲,加上家庭这一份浓郁厚重背景的熏陶和影响,以及他在作曲界出类拔萃的建树,这样一个纯粹、虔诚醉心于艺术的上海男人,毫无疑问可称得上是上海老克勒了,若说他是离老上海最近的人也不为过。《梁祝》这样一部足可留芳百世的作品,它的诞生地就算是上海,而两个作者之一的又是个土生土长的上海男人,偶然中似蕴含着必然,其中的奥妙,实在值得玩味。 有两件事,我印象深刻。 有一阵子,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总想得出一个结论,《梁祝》的两位合作者,到底谁的功劳更大。但在我们私下里议论的时候,陈钢老师却洒脱得很,从不见他在什么场合为自己炫耀,而另一位作者何占豪老师也极低调和质朴,致使所谓的结论成了一个永远的谜。我现在倒比较心平气和了,这个罕见的作品完完全全应当归功于两个人,缺一不可。而陈钢老师这一份淡定、脱俗也着实值得我好好学一把了。 再说陈钢老师生活态度上的那种潇洒恐怕又是会让人不免大发感慨的。这样一位令人崇敬、仰慕的大作曲家,上下班居然会骑着一辆自行车。我去老上译厂工作,总要途经上音,有时候可瞥见他骑着车在院里出出进进。更有甚者,这么多年过去了,直到今天他的代步工具依然是自行车。因他人偏胖,那辆不足24英寸的车显然又矮小了一点,作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熊猫骑在独轮车上,让人感觉蛮好玩的,而他自己优哉游哉,如入无人之境。我在想象,会否这种时候妙不可言的旋律和灵感就会在他心中喷涌而出呢,真是很难说的。于是我终于弄明白了,唯拥有这样一份纯净、安静心态的精神富有者,才能奉献出奇迹般的美好作品啊。 现在,得人帮助,陈钢老师办沙龙了,那很高雅、很艺术很上海的沙龙,我举双手拥护。同时,下次若有机会,我会跟他补充如下的意思,凡参与沙龙者,都应志同道合,亦必须心甘情愿约法三章,即:不可以嘲弄理想,不可以嘲弄信仰,不可以嘲弄崇高,不可以相信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总之,一切不应被颠覆的东西,我们要引导处于迷茫或自以为是中的年轻朋友,统统把它们再颠覆回来。邪不压正,这点信心还是有的,只是别忽略了只争朝夕。我相信,陈钢老师一定也是这样想的。 |
|
|
1楼#
发布于:2012-12-05 11:56
谢谢楼主!这样的文章都需要收藏的啦!
|
|
|
2楼#
发布于:2012-12-05 12:56
熊猫骑在独轮车上,这个比喻很萌有木有O(∩_∩)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