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241回复:36
我们能否不称呼上译长译的老艺术家们为大师呢
是这样,"大师“这个词现在有点泛滥,从这些我们热爱的上译长译的老艺术家们的艺术成就来说,配音演员(真正的)这个词已经够神圣的了,大师这个光环在当下对他们来说反而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如同他们那美妙的声音和他们在现实中的平凡形象之间的反差一样,他们伟大的艺术成就和那些头衔光环之间的反差越大,他们在艺术和人格上的魅力反而愈加光彩夺目呢。不知大家是否认同我的观点。
|
|
最新喜欢:金刚山 |
3楼#
发布于:2013-03-17 15:32
梅兰芳可称戏剧大师,卓别林可称喜剧大师,上译配音演员可称为配音艺术家。
|
|
|
4楼#
发布于:2013-03-17 15:45
我相信很多时候,这些前辈是被大师和被艺术家的。
全世界影视圈的艺术家和大师加起来都没有中国多。大师和艺术家名号的泛滥,也就说明了大师和艺术家名号的贬值。反正就目前这些名号的行情,从艺年数多的,头发白的,无论艺术成就高不高,都会被冠以这些名号。 这些名号在充斥商业炒作的社会、在吹捧浮夸浮躁的社会,哪里还是神圣?哪里还有光环?像大师2字现在都快成贬义词了,都是相互奉承或自己意淫罢了,听者一笑了之。 正所谓“著名”还不如“非著名”能聚来人气。 |
|
|
5楼#
发布于:2013-03-17 17:10
值得尊敬的人不用称他为大师。怎么一说大师就让我联想起骗子呢……
|
|
|
8楼#
发布于:2013-03-17 19:07
回 金刚山 的帖子
金刚山:长译配音演员也可称为配音艺术家。 (2013-3-17 17:33) 那是当然,长译的配音艺术家们把摸索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的给了上译。陈叙一带队去学习,上影演员剧团派人去学习、锻炼配音技巧。上译厂请张玉昆、向隽殊、车轩、贺小书、肖南、从连文等6人到上海为两部苏联译制片配音。 |
|
9楼#
发布于:2013-03-17 21:03
以前的配音单位如若排序,我倒是认为:上译、北影、长春。
|
|
|
11楼#
发布于:2013-03-17 22:07
回 心源斋主 的帖子
心源斋主:以前的配音单位如若排序,我倒是认为:上译、北影、长春。 (2013-3-17 21:03) 以前是什么时间段? 五十至六十年代:长春、上海, 七十至八十年代末:上海、长春、北京 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中:长春、上海、北京 北京在九十年代前译制量很少,去年最多,达到50多部,超过上海、长春的总和。 |
|
13楼#
发布于:2013-03-17 22:33
回 配音眺望者 的帖子
配音眺望者:以前是什么时间段? 七、八十年代由上译、北影、长春译制的外国影片是非常受好评的,从配音效果上,大家都称道上译,并排序为:上译、北影、长影。 那时候经常和同事、朋友、发片的、放映的在一起聊电影而得出的结论。 |
|
|
14楼#
发布于:2013-03-17 23:36
回 心源斋主 的帖子
心源斋主:七、八十年代由上译、北影、长春译制的外国影片是非常受好评的,从配音效果上,大家都称道上译,并排序为:上译、北影、长影。 北京七、八十年代还没有什么片啊? |
|
15楼#
发布于:2013-03-17 23:36
|
|
16楼#
发布于:2013-03-18 00:20
回 心源斋主 的帖子
心源斋主:七、八十年代由上译、北影、长春译制的外国影片是非常受好评的,从配音效果上,大家都称道上译,并排序为:上译、北影、长影。 您可能记错了,北京在1997年前没有获得过任何电影译制奖,97年前一直是上海和长春两家获奖。 |
|
17楼#
发布于:2013-03-18 01:10
回 配音眺望者 的帖子
配音眺望者:您可能记错了,北京在1997年前没有获得过任何电影译制奖,97年前一直是上海和长春两家获奖。 (2013-3-18 00:20) 我觉得斋主说的有理。七、八十年代是上译真正的巅峰期,只是译制的影片老百姓看不到罢了。到了七十年代末有部分内参片公映了,大众才有机会了解上译高超成熟的译制技巧。北京的《瓦尔特》、《桥》好像都是70年代译制的。是不是获奖就不知道了。 |
|
18楼#
发布于:2013-03-18 07:25
长影虽是资格老,但声音如同老百姓的家常话,他们语调很舒缓,配欧美谍战片軟点。上译译制的《追捕》、《车队》、《海狼》、《昏迷》等人人称道,就可以证明。可以说两家的配音风格各有优势。这里没有贬低的意味,不可误解!
|
|
|
19楼#
发布于:2013-03-18 08:49
回 配音眺望者 的帖子
配音眺望者:您可能记错了,北京在1997年前没有获得过任何电影译制奖,97年前一直是上海和长春两家获奖。 (2013-3-18 00:20) 长影虽是资格老,但声音如同老百姓的家常话,他们语调很舒缓,配欧美谍战片軟点。上译译制的《追捕》、《车队》、《海狼》、《昏迷》等人人称道,就可以证明。可以说两家的配音风格各有优势。这里没有贬低的意味,不可误解! |
|
|
20楼#
发布于:2013-03-18 09:22
回 金刚山 的帖子
金刚山:北京在九十年代前译制量很少,去年最多,达到50多部,包括八一厂的.? (2013-3-17 22:24) 现在八一厂也翻译了不少好片子,包括最近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和新上映的《霍比特人》。 |
|
22楼#
发布于:2013-03-18 11:23
回 心源斋主 的帖子
心源斋主:长影虽是资格老,但声音如同老百姓的家常话,他们语调很舒缓,配欧美谍战片軟点。上译译制的《追捕》、《车队》、《海狼》、《昏迷》等人人称道,就可以证明。可以说两家的配音风格各有优势。这里没有贬低的意味,不可误解! (2013-3-18 08:49) 我是说北京很迟才从事电影译制片,真正多起来是这几年。 |
|
23楼#
发布于:2013-03-18 13:53
回 alex17 的帖子
alex17:现在八一厂也翻译了不少好片子,包括最近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和新上映的《霍比特人》。 (2013-3-18 09:22) <逃离德黑兰>是北京某自组班子,没公映,和八一无关。而且这片译制质量很差。 |
|
25楼#
发布于:2013-03-18 16:20
|
|
26楼#
发布于:2013-03-18 16:40
回 配音眺望者 的帖子
配音眺望者:我是说北京很迟才从事电影译制片,真正多起来是这几年。 (2013-3-18 11:23) 您是很有资格说这些话的,并由衷的向您表示敬意。 我们大家都在维护译制片这块园地,正是因为我们真的很需要他。 北影译制的节目不多,但质量却很过硬,如:《爆炸》、《桥》等。 |
|
|
27楼#
发布于:2013-03-18 20:24
唉!还是别争了吧!排名的问题,观众心中自己有数,自己有自己的排名顺序。端上台面上来,反而倒是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有什么可争的···
不管是哪一家译制单位的,只要真正为译制片事业倾心付出过,为广大观众朋友认同和喜爱的,他(她)们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伟大的配音艺术家! |
|
|
28楼#
发布于:2013-03-18 20:43
回 心源斋主 的帖子
心源斋主:您是很有资格说这些话的,并由衷的向您表示敬意。 《爆炸》和《桥》还有《瓦尔特》片子都不错,因为北影当时不是专职配音单位,也没有专门的配音演员,都是电影演员来干的,磨练的机会也少,所以这些片子配音总体上不能算精品。 |
|
29楼#
发布于:2013-03-18 21:14
回 配音眺望者 的帖子
配音眺望者:以前是什么时间段? 数字不能代表译制水平的高低,只能说现在北京的有点儿优势 |
|
|
30楼#
发布于:2013-03-19 02:38
北京部分我还是觉得现在的精品远远多于过去。
即便是桥时期,译制水准虽然有一定质量但是还是不能和同时期的上译长春的作品相提并论。 听得出不少东西是靠味道撑起来的,角色跟技巧比较生硬。 现在整体水准比当时好多了,只是技巧越来越好。规范化的普通话,使原来带有一些乡音的味道丧失。 有得有失吧。 |
|
32楼#
发布于:2013-03-19 12:20
|
|
33楼#
发布于:2013-03-19 13:05
老一辈的配音演员对待自己的作品真的是精益求精,是吧配音当作艺术在做,所以才有那么多精典。
|
|
35楼#
发布于:2013-03-23 21:07
回 iamhe 的帖子
iamhe:<逃离德黑兰>是北京某自组班子,没公映,和八一无关。而且这片译制质量很差。 (2013-3-18 13:53) 这片子地 配音可以听话出来不是81厂的,这水平和八一厂此前的片子比如《指环王》根本就不再一个档次。 当今不是大师的被成为大师的多了去的,有些只会唱一两首歌的流行歌手被称为歌唱家的也多了去的。和这些人相比,老上译的那些翻译、译制导演、配音演员甚至于录音师都可以被称为大师,一点都不为过。 |
|
|
36楼#
发布于:2016-02-15 11:25
大师就是大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