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68回复:2
〖转载〗心灵的狂欢节
《心灵的狂欢节》,2013年7月23日《东方早报》的一篇文章。文章雅致,深情流露。通过对2005年书展上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读者签售活动场面的描写,抒发了作者,一个上译铁杆粉丝对一代艺术家们的敬爱以及对配音艺术的一份热爱之心。
心灵的狂欢节 我记忆中最难忘的上海书展场景,是苏秀老师《我的配音生涯》首发仪式。那是2005年8月书展的一天,我和一帮配音爱好者冒着滚滚热浪,在中午时分来到上海展览馆。走进中央大厅,我们都吃了一惊,离正式签售还有将近两小时,已经有很多人在排队。队伍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意气风发的少年。我身边有个中年人是专门从合肥赶过来的,随身还带来各种配音版的VCD。这位先生说他做学生的时候给邱岳峰写过信,可惜那时候没有上海书展,没有机会一睹偶像真容,这次不能再错过了。 终于等到苏老师和她的伙伴们出场了:赵慎之,李梓,童自荣,孙渝烽,曹雷... 多么熟悉的名字,多么熟悉的声音,上译黄金年华硕果仅存的前辈们几乎“一网打尽”!其实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我都见过,像苏老师和曹老师平时还相当熟悉,但语言难以形容我看到他们并排坐在那里的感动。他们面容沧桑而宁静,眼神温和而默契,一举一动都透着老艺术家的放松和优雅。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向签售台前,原来是程乃珊老师,显然她也是上译多年的铁杆粉丝。一开始,我们还以为程老师也是来为苏老师站台助阵的。没想到,她向几位老艺术家问候致意后,默默地走到了队伍的最后,和我们一起耐心等待。 多年过去,那个有程乃珊老师和我们的漫长的队伍,留在我脑海中的是长久的温暖。那是一个由记忆、艺术和共同的情结召唤而来的队伍,大家热情而节制,激动而礼让,为了曾经的梦想,相聚一堂,分享着难得的美好时光。在那一刻,知音相遇的同类感,在节日般的气氛中升华凝结,久久难忘。 而且这仅仅是开始。奇妙的是,从这以后,几乎每年的上海书展,都会有一个与配音有关的新书和活动推出。2006年曹雷老师《远去的回响》,2007年的《魅力人声》,2009年的《余音袅袅》,2010年《外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的配音朗诵,老艺术家们常常会像候鸟一样的归来,这已经成了书展不变的风景和令人安心的期盼。 2009年的活动不是新书发布,而是现场向大家发送签名CD,其中有几十段经典的配音剪辑。童自荣老师在讲话的时候,特别向坐在前面的一个小姑娘问候致意。这是一位盲女,她说声音是盲人接触世界的主要途径,配音艺术是对她人生的最好安慰。几位老师听了都十分感动,刘广宁老师忍不住上前与小姑娘长时间拥抱。 曾经有一次电视台采访我,让我谈谈对上海书展的感受。我说,书展不仅仅是图书的展览,书展的主角不是书,而是人。到现在,我还是同样的想法。这么多年过去,我和其他书友们一次次在酷暑时分,像飞蛾扑火那样投身展览馆,图的是什么?就为了买一些书吗?不是的,这些书我手指头点点鼠标就可以网购,还可以下载到电子阅读器上。但是有一些东西是在冷气充盈的家中或电子屏幕上永远也不会有的,那就是置身于令人头晕目眩的图书的海洋之中,与成千上万读书人一起感受和分享对书的热爱,那真是一场心灵的狂欢节。相信我,在那里你会觉得吾道不孤,此爱有值。 |
|
1楼#
发布于:2013-12-11 15:51
难忘老上译,这样的场景令人亢奋,收存好文,感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