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92回复:4
算是一些小小插曲(作者:童自荣)
转自:新民晚报2017-07-04
一个搞配音的怎么也走了舞台,这件事说来可能有点意思,也实出无奈。总体上说也就是我几十年艺术生涯中的小小插曲罢了。 我当然一有机会就强调,所有搞幕后工作的,如:配音演员、电台主持,甚至也包括作家本人,都要让他们保持一份神秘感,这正是他们拥有的独特魅力啊!可叹市场经济大潮一来,居然把我也冲上了舞台,虽然并非演话剧,而是参与朗诵类活动。 那回应当是九十年代末,北京音乐厅突发奇想,以一己之力策划发起了一场名为“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的晚会,是以交响乐伴奏份量,这件事本与我毫无关系。北京方面执意邀我参加。我当然以不适合上台为由婉拒,但让我头疼的是,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动员我,我则再四再五地予以拒绝。我坦言,我习惯于不见观众地在录音棚里演戏,现在走上舞台和台下观众直接交流,万一脑子空白,便会出大洋相。可到了后来,他们竟委托我身边的同事“疲劳轰炸”,似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我于是除了“举手投降”别无他法,不久便乖乖地买了机票去了北京。 既到了台上,我的个性不容我不用功,到底对己对观众都要负责。好在未出事故,还得到了磨炼。嗓子状态帮忙的话,很有一点陶醉。那一回的朗诵会延续了好几天。每天篇目相同,我都是念《岳阳楼记》及《满江红》,总不能机械地重复吧,每天都需找一点新鲜感,从前上表演课老师都提醒过的,比方观察观众的变化。那天,果然来了一些特殊观众——中央领导亲临观摩。我念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先天下之忧而忧”这些名句的时候,便感到很有针对性,情绪上也分外带动,感觉上,台上台下产生了共鸣,朗诵的魅力亦由此可见。 在以往那些朗诵活动中,最让我开心的是主办方提议,让我朗诵散文诗“泥巴”。这个作品是我偶然发现,也是我最喜欢最能打动我的。我视之为我的朗诵代表作,尽管有人可能会惊讶,一个如此“洋气”的演员,居然会钟情于如此土的作品。散文诗作者是一个农家子弟,字里行间充满了他对泥巴,对土地,对父亲,对故乡那一份深深的爱,这份爱朴实无华,深深地打动了我。我每次在结尾处,都要加上几句我特想说的话。我常想,那千千万万的观众朋友不也都是泥巴吗?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们曾经的辉煌,也不会有我的今天。一个朋友说得好:老百姓对我们这么好,点点滴滴,我们一定要把最好的艺术奉献给他们,而千万千万不要让他们失望。 还有个插曲不妨一提。 两年前,上海话剧中心的校友们来了个“新发明”,欲在台上表演广播剧——根据英国侦探小说家阿加莎的作品改编成的广播剧。对于我,则又是一个意想不到的“飞来横祸”,因为他们找上门来力邀我参加演出。彼时我早已退休,亦是极为抵制,没什么兴趣。但他们以校友身份强调,这差不多就是在电台录音棚里录,不过有一些观众旁听而已。禁不住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花言巧语”,我也不好意思再不出山。 广播剧的录法和配音差不多,可拿着也可不拿本子,关键是必须对着话筒,演员只能用听觉来交流。那番排戏过程倒也不太费事。未料,那个小导演——亦是上译厂迷得很厉害的粉丝,忽的往常排话剧的瘾头上来了,到了我们站起来速排的时候,居然指手划脚兴奋异常地要我们都“动起来”,开始有调度、有动作、互相还要交流过来……我被弄糊涂了,但很快清醒,于是并非吓唬她地说:“这样下去,还像搞什么广播剧吗?谁要这样胡闹,我第一个退出。”排练就此中断。那小导演回去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宣布:“还是搞广播剧。”一场风波总算平息。 本担心新花样是否会得到观众认可,结果还挺受欢迎,反响热烈,皆大欢喜。首场演出结束,第一个冲到化妆间,一边高举双臂做着英语“V”的手势,一边大声喊着成功了,成功了的这一位,就是这个顶顶可爱的小女导演。 时间过得飞快。我已年近75。说起来至今最爱的还是配音,但除了语言艺术那一堆事情,倒还想尝试唱一唱歌(其实离多才多艺何其之远)。目的主要还是为了可以多一种给老百姓服务的手段。冲上舞台应能做好多事的,我要好好想一想。 [jinli8866007于2017-07-05 11:59编辑了帖子]
|
|
|
2楼#
发布于:2017-07-06 21:31
时间飞逝啊,童老师已年过古稀了,祝童老师健康长寿!!
|
|
3楼#
发布于:2017-07-06 23:22
童老师已经七十多岁了啊,知道童老师早已退休却不知已到如此高龄~
音频里听过童老师朗诵的满江红,很不错~ |
|
4楼#
发布于:2017-07-07 00:27
老艺术家就是做事认真诚恳,说出话来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一心一意的来为艺术、为人民而服务。祝童老师健康快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