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5006回复:159
[原创·资料分享]经典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译制片与北影配音演员(重要更正第8次)
在七十年代文革结束不久,曾有几部极有轰动效应的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电影,在全国公映。比如:《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爆炸》、《沸腾的生活》等。这些影片的上映,不仅给当时沉浸在各种禁令的中国文艺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更是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观众求新、求变的观影欲望。这些影片不仅是在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上给中国观众以强烈的震撼,而且在画面镜头处理、音效、配乐等方面也让中国观众大为“解渴”。这些电影与文革期间观众们看惯了的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电影,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它让人们更进一步了解了外面的世界的“精彩”。而这些给观众带来欢乐和愉悦的影片,既不是上译,也不是长影译配,则是由一向不大参与电影译制活动的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为此,我们在津津乐道老上译和长影译制的一些经典电影的同时,可不能忘记北影在中国译制片史上曾经留下的闪光点啊!让我们一同拣回那渐渐淡忘的记忆,伴随着这些老电影,重温一下那些曾经熟悉的声音和这些声音制造者的面庞吧!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Valter Brani Sarajevo 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哈·克尔瓦瓦茨 主要演员:巴塔·日沃伊诺维奇、马尔柯维奇(饰谢达)、留比萨·萨马尔契奇、莱拉苇·斯特科、史提芬·维尼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3年译制 1977年全国公映 翻译:潘耀华、安天庆、周如雁 译制导演:凌子风、马尔路 录音:郑春雨 主要配音演员:(再次更新): 彼劳特(瓦尔特)——鲁 非 谢德·康卜丹诺维奇(钟表匠)、伊万(受伤做手术的地下党员)——马尔路 吉斯(开照相馆的游击队员)、冯·斯多夫(德装甲部队少校)——雷 鸣 康德尔(假瓦尔特)——葛存壮 冯·迪特里施(德军上校)——胡晓光 比绍夫(党卫军上尉)——田宝富 医生(地下党员)、维兰德中校——毕鉴昌 米尔娜(叛徒肖特)——于蓝 德军将军(防空洞里主持开会者)、沃尔纳特少校——史宽 车站调度兰克斯(地下党员)、游击队员鲍罗(乔装德军中士)、地球厅老板库茨曼(特务)——王炳彧 斯特力(警察局的乔斯克,地下党员)、阿克瓦里斯(德特工)、维尔德姆特(盖世太保)——关长珠 510摩托化团团长哈根中校、假联络员—劳力 巴克(化装搜查照相馆的游击队员)、德军官休博特(德装甲部队少校的副官)——程学钦 阿兹拉护士(谢得的女儿)——俞平 苏里(游击队员,瓦尔特的助手)、布尔吉(游击队员,阿兹拉的男友)——侯冠群 布兰克(与伊万接头时遇害的游击队员)——韩廷琦 马里施(游击队员)、谢得的徒弟凯尔默——李连生 车站值班员奥布伦——车适 德军中士埃德勒(驻火车站)——傅杰 德军中士钦德勒(监督手术者)——凌子风? 这部电影在1973年作为内参片在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的,直到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我国与南斯拉夫关系正常化,《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遂得以公开放映。影片一经公映,即盛况空前。这部风靡一时的南斯拉夫经典二战影片,曾让多少中国电影观众热血沸腾。那精彩情节、经典的台词以及那套别具一格的“瓦尔特拳”,是多么让人倾倒啊! 彼劳特(瓦尔特)——鲁 非 康德尔(假瓦尔特)——葛存壮 谢得·康卜丹诺维奇(钟表匠)、伊万(受伤做手术的地下党员)——马尔路 吉 斯(开照相馆的游击队员)、冯·斯多夫(德装甲部队少校)——雷 鸣 马里施(游击队员)、谢得的徒弟凯尔默——李连生 冯·迪特里施(德军上校)——胡晓光(《怒潮》中的王特派员) 比绍夫(党卫军上尉)——田宝富 [img]http://pic.yupoo.com/als974/44327608e0c7/8cp4qrv7.jpg[/img] 医生(地下党)、维兰德中校——毕鉴昌 |
|
|
1楼#
发布于:2007-01-15 22:34
“米尔娜”(叛徒肖特)——于蓝 斯特力(警察局的乔斯克,地下党员)、阿克瓦里斯(德特工)、维尔德姆特(盖世太保)——关长珠 车站调度兰克斯、游击队员鲍罗(假扮德军中士)、地球厅老板库茨曼(特务)——王炳彧 阿兹拉(谢得的女儿)——俞平 有关《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其他配音演员资料,我将陆续补充,感兴趣的朋友请到第5页之后查看。 《桥》Bridge 南斯拉夫波斯纳电影制片厂1968年摄制片长:98分钟 编剧:乔.莱博维奇、普.戈鲁博维奇 导演:哈.克尔瓦茨 总摄影:奥.米利切维奇 作曲、指挥:博. 阿达米奇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4年配音译制 1977年国内公映 翻译:潘耀华 译制导演:张铮 录音:郑春雨 主要演员及配音演员:(再次更新) 老 虎(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鲁非 朱塞佩·匝瓦多尼(博利斯.德沃尔尼克)---侯冠群 班比诺(伊.加洛)---李连生 工程师(斯.佩罗维奇)---雷明 叶琳娜(西.米亚托维奇)---吴素琴 迪 希(博.贝戈维奇)---王炳彧 曼 耐(约.亚尼切耶维奇)---劳力 “猫头鹰”考斯(雷利亚·巴希奇)---关长珠 德军上校霍夫曼(国家保安总局博士)---谭天谦 第28山地团团长马克·冯·费尔森上校---方辉 游击队联络员丹尼罗---俞力文 游击队上校---霍庄 游击队少校---程学钦 霍夫曼的勤务兵施密特/德军少校尼曼---朱德熊? 音频地址:MMS://media.bjradio.com.cn/DemoLib/493/061205w04.wma 老虎(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鲁非(《停战以后》刘参谋) 匝瓦多尼(博.德沃尔尼克)---侯冠群 班比诺(伊.加洛)---李连生 |
|
|
2楼#
发布于:2007-01-15 23:09
工程师(斯.佩罗维奇)---雷明(《黑三角》石岩) 迪 希(博.贝戈维奇)---王炳彧(《海霞 》刘大伯) 曼 耐(约.亚尼切耶维奇)---劳力(《黑三角》“猫头鹰”) 叶琳娜(西.米亚托维奇)---吴素琴(《暴风骤雨》白大嫂) “猫头鹰”考斯(雷八希奇)---关长珠(《侦察兵》孙诚) 德军上校霍夫曼---谭天谦 游击队联络员丹尼罗——俞力文 第28山地团团长马克·冯·费尔森上校---方辉 霍夫曼的勤务兵施密特---朱德熊(《红河激浪》李二)? |
|
|
3楼#
发布于:2007-01-16 01:19
这是北影配的最有味道的两部片子。画面百看不厌,声音百听不厌。当年喜欢张桂兰的声音,老听着这两个片子里有张桂兰!
谢谢阿廖莎好帖子!收藏起来慢慢品味! |
|
|
4楼#
发布于:2007-01-16 08:51
有《黑名单上的人》没? |
|
|
5楼#
发布于:2007-01-16 09:47
北影也有演员叫“侯冠群”啊!原来只知道台湾有相声演员,现在的台北市议员叫这个的。
|
|
|
6楼#
发布于:2007-01-16 10:11
《小火车战》、《山村女教师》
|
|
|
8楼#
发布于:2007-01-16 11:35
楼主辛苦了,资料很详细啊!
|
|
|
9楼#
发布于:2007-01-16 15:35
楼主,非常感谢你整理的资料,不过有一点小小的错误。这就是《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谢德的配音者绝对不是劳力,但是究竟是谁我也不知道,我一直想知道,却总也没有找到答案,不过劳力的声音在这部影片中也确实出现了,他配的是到钟表店和谢德接头的那个假联络员。
|
|
10楼#
发布于:2007-01-16 16:25
有心人啊!谢谢啦!!!
这俩部影片应该在中国译制片中占较重得分量,也是北影译制片中最经典的!只可惜北影译制影片太少了! 怀念!!!! |
|
11楼#
发布于:2007-01-16 16:34
引用第9楼为音痴狂于2007-1-16 15:35发表的言论: 是吗?!那我们就共同进一步求证吧。如有准确消息,请及时通报! |
|
|
12楼#
发布于:2007-01-16 16:37
引用第7楼奥兰多于2007-1-16 10:21发表的言论: 奥兰多知道的底细不少啊,厉害! |
|
|
13楼#
发布于:2007-01-16 17:45
谢德还真不是劳力配的,我也不知道是谁,我问了几位高手也都卡壳了,还问了白眉鹰王,辣笔小飞等,这些人也都不知道。我也想知道答案。
|
|
14楼#
发布于:2007-01-16 20:41
资料已更新
《沸腾的生活》 罗马尼亚电影布加勒斯特电影制片厂1975年摄制 编剧:法兰契斯科·蒙坦努 导演:塞尔玖·尼古莱斯库 主要演员:塞尔玖·尼古莱斯库、符拉第米尔·伽依坦、伊丽亚娜·波波维奇、玛尔伽·芭菩、米尔乔·阿尔菩列斯库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7年译制 片长:90分钟 翻译:裘祖逖、王澍 译制导演:张桂兰 录音:兰福安 傅英杰 配音演员(再次更新): 鲁 非、朱玉荣、谭天谦、俞立文、于绍康、霍 庄、田宝富、李长乐、韩廷琦、秦士珩、李 耕、劳 力、项 堃、白 铭、邱丽莉、王人美、彭铭燕、金 风、裘 弋、黄 非、郭 秉、肖 旭 这部三十年前的罗马尼亚现实题材电影,在今天看来,仍不失为一部优秀作品。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艰苦奋斗、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为国争光,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造船厂厂长的鲜活形象,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仍有教育和启示作用。特别是影片的主题曲,曾在那个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的时代给人们带来了那么清新的空气,就是现在听来也绝对不落伍。 米哈依·科曼(塞尔玖·尼古莱斯库)—鲁非 古莉娜(科曼的小姨子)—朱玉荣 工程师乔拉米—谭天谦 总会计师、老焊工阿伊奥尼——于绍康 技术员安德列(古莉娜男友)——? 局顾问工程师瓦希列斯库—项 堃 化验员玛格达—白铭? 幼儿园园长——李长乐 厂党委会书记德纳采、矿砂(试航)船船长瓦里、电气工长杜嘎·瓦西里——俞立文 吊车工古力察、节约委员会主任克里斯蒂亚——韩廷琦 女演员克拉拉——邱丽莉 工长勃古坦——劳力 县委书记——田宝富 安装工长德米特鲁——霍庄 厂长秘书希尔维娅——彭铭燕? |
|
|
15楼#
发布于:2007-01-16 21:13
米尔伽大夫——金风 煤气商店经理——郭秉 玛莉奥拉(保姆)、玛丽雅纳(女电焊工)——王人美 老修理工——黄非 《沸腾的生活》有关配音演员: 朱玉荣 朱玉荣近影 王人美 白铭 彭铭燕 项堃 谭天谦 韩廷琦 金风 田宝富 俞立文 于绍康 郭秉 李长乐 邱丽莉 其他相关配音演员见第8页 |
|
|
16楼#
发布于:2007-01-17 00:41
引用第13楼奥兰多于2007-1-16 17:45发表的言论: 看来,这还真是个问题啊?那谁和北影的老演员有联系,打问打问看? |
|
|
20楼#
发布于:2007-01-17 22:32
资料已更新
《爆炸》 罗马尼亚波伏蒂电影制片厂摄制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3年译制 翻译:李家渔、王澍、霍庄 译制导演:张桂兰 录音:郑春雨 主要配音演员(已更新): 基卡大叔(油井老扑火队员)——俞立文 尼亚古(港务局救援艇轮机长)——劳力 马林内斯库(港务局救援艇艇长)——侯冠群 县委书记库尔比亚——史宽 市长姚涅德——王澍 安捷娜大婶(火神的老伴)——李长乐 加拉斯港务局局长安戈尔——李百万 提琴手蒂列嘎——韩廷琦 化学教授鲍彼——关长珠 哥勒(电焊队长)——谭天谦 书记的妻子——朱玉荣 消防队上校——? 为外国水手做翻译的小男孩——张桂兰 “火神”基卡大叔(油井老扑火队员)——俞立文 加拉斯港务局巡航人员 尼亚古(港务局轮机长)——劳力 马林内斯库(艘救艇艇长)——侯冠群 县委书记库尔比亚——史宽 市长姚涅德——王澍 安捷娜大婶(火神的老伴)——李长乐 提琴手蒂列嘎——韩廷琦 港务局局长安戈尔——李百万 化学教授鲍彼——关长珠 哥勒(电焊队长)——谭天谦 消防队上校——? |
|
|
21楼#
发布于:2007-01-17 23:51
火 的 洗 礼 ——罗马尼亚电影《爆炸》评介 《爆炸》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罗马尼亚拍摄的一部电影。影片一方面有非常鲜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电影的特色,同时,又成功地借鉴了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模式,既有着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又塑造了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是非常成功的一部电影。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影片作以评析欣赏: 一.主题 在多瑙河上,一个装有4万吨化肥的“波塞顿”货船起火燃烧。这些化肥在温度达到300度的情况下,将会变成4万吨的炸药。这些炸药爆炸后,将摧毁河岸旁边的加拉茨县城。几百万人的生命安全和数以亿计的国家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危机关头,被称为火神的救火专家出现了,加拉茨县委的领导班子出动了,几百个自发的工人上船了……影片通过这次救火行动,热烈地颂扬了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在国家财产和百姓生命遇到危险时,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二.结构 影片采取的是传统的结构方式,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展开故事,随着故事的发展,矛盾逐次突现,并且不断升级。导演虽然用传统的电影构架来结构故事,但在矛盾的展开和激化方面把握的尺度合宜,引人入胜。电影一开始,加拉茨港务局接到电报,有一艘巴拿马的“波塞顿号”货船在其境内着火。观众首先接受到的信息就是:这艘船着火了,船上人的生命安全是否受到威胁?加拉茨港务局的救援船赶到现场,救援队员用喇叭对着“波塞顿”喊了很长时间,而船上除了呼呼燃烧的大火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反应。他们赶紧上船,结果没有找着一个活人,却在熊熊燃烧的烈火旁边发现了五个氧气瓶。这些氧气瓶见火就爆,整个船将可能被完全炸毁。而就在他们搬离这些氧气瓶的时候,却发现船的货舱里装着几万吨硝酸铵化肥。当县委书记得知险情,把各界人等召集来时,化学教授通过一组数字和以前的一堆事例,就4万吨硝酸铵的爆炸威力给出了骇人听闻的结论:整个城市将会毁于一旦!而在这关键时刻,县委书记和市长(应该是加拉茨县县长,片中翻译作市长)就危机的解决办法又产生了分歧。而此时的灾难现场,火神季卡在扑火的同时,却发现船舱里竟然还有活人,这个人告诉他们还有一个女的被关在船舱底下,被火包围。熊熊大火愈烧愈汪,一场更大的灾难迫在眉睫。而任凭火神经验丰富,但单凭他一个人又没有消防工具,要扑灭这场大火简直是天方夜谈。而消防队官兵在接到通知后,虽然迅速整装出发,但因为船不在码头,消防车队只能隔岸观火,却无法靠近船只。面对险情,队员只好破岸修路,他们硬是在岸边挖出了一条可以让消防车队通过的路。消防水龙终于可以扑向大火,但硝酸铵的温度却在急剧上升。就在这时,又有几百名工人自发地来到船上,要把这些化肥搬走,他们的力量相对于4万吨化肥简直是杯水车薪,不但无济于事,而且给现场扑火造成障碍,但他们热情又极高,坚决不下船……导演就是这样在平实的叙事中,把矛盾一步一步激化,把影片一步一步推向高潮。 三.表现手法 这部影片在表现手法上成功运用蒙太奇语法来推动故事,增强影片感染力。尤其是多次运用对比蒙太奇,形成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影片一开始,多瑙河上的“波塞顿”货船起火燃烧,而河岸边的一个村庄里火神季卡正在给他儿子举行婚礼。一边是火势恶猛,一边是温馨放松。这危险和欢乐的对比,更给观众心理上制造了悬念,并且让巡逻的队员对险情的判断产生错觉,也为后边主人公火神季卡和着火事件的对接埋下了伏笔。 火灾发生在周末,县委书记正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接到险情电话时,书记即刻紧张起来。他急切地询问火情,并对救险工作迅速地做出部署。而就在他打电话的当口,导演不断插进孩子们在他旁边嬉戏玩耍的镜头。孩子们的欢快无忧和县委书记的十万火急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一边是火势迅猛,火神几个人没有水龙无力回天;而另一边是消防队员近在咫尺却就是到不了船的跟前。一边是火神凭借经验尽量减低爆炸的可能,一边是消防队员挖岸修路,好让消防车接近船只。那种紧张氛围的营造让观众心如悬丝,这一组蒙太奇是“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的成功应用。 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市长提出即刻组织全市人转移,首先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县委书记却主张必须集中精力调动一切因素来排除险情,不要给人民造成惊慌。在关键时刻,两个父母官的争执决定着几百万人的生命安全。虽然同样是为了人民生命安全考虑,其实在市长的慌乱和书记的镇静对比中,书记把握大局战胜险情的信心已经感染了观众,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这部影片就是这样一直让故事在对比中曲折推进,让观众在对比中呼吸急促,这种手法的成功运用无疑是这部社会主义影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四.人物 影片《爆炸》,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 首先是火神季卡,他本是油井扑火队员。儿子的婚礼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大事,就在他带着新郎新娘和所有的客人划着几十条小船在多瑙河上欢庆婚礼时,正好遇到了着火的“波塞顿”货船。他二话不说,硬是不顾大家的反对爬上了烈火熊熊的大船。这个人物一出场就表现出了共产党员危难时候勇于向前大显身手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的大无畏精神。而等他上船之后,根据火情迅速做出判断,披上麻袋钻进火海打开一个个油箱盖,把燃烧引出油箱避免大船爆炸。他扑火的专业性即刻让几位巡逻队员信服,也成了观众心中扑灭大伙排除险情的支撑。后来在县委书记和市长关于抢险方案的争执中,专门把他叫了回去,他这个普通的共产党员在高层的决定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领导班子的决策提供了群众基础和专业经验。再到最后把大船拖离城市,大家都撤离船只,大爆炸就要开始时,他竟悄悄地回到大船,硬是找到了被大火包围的那一队青年男女。在那个时候,观众的心一直上提在嗓子眼的,生怕影片来一个悲剧结尾,让火神救了别人时自己却葬身火海。所幸,火神安然无恙,结局皆大欢喜。 火神是这部影片的中心人物,血肉丰满活灵活现。除此之外,影片中县委书记、市长以及化学教授等人物都让人难以忘怀,甚至包括火神的妻子,虽然只有很短的几场戏,但她不顾险情不顾组织的规定非得上船给救火的丈夫送饭的执着和她见到死而复生的丈夫时的痛哭流涕,都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五.幽默与浪漫 《爆炸》虽然是一部社会主义影片,但一点也不呆板,充满了幽默和浪漫。在紧张的救火中,队员们总有俏皮可爱的对话出现,一如美国战争片里战火纷飞中士兵们的妙语连珠幽默不断。 影片一开始,巡逻队员开着巡逻船来到失火的大船前,队长站在甲板上,边观察火情,边对开船的队员喊:“靠近点靠近点”,结果那个队员走到了他的身边,气的队长大声训斥:“我是让你把船靠近点”,让人忍俊不禁。而在队长上船查看情况,下边的队员问他船上有几个人时,队长喊到:“有XX和我,还有他——死神”,象此类的对话在片中时有出现,让紧张的救火有不显过于沉闷。 在火神发现火情毅然离开婚礼的船队上到燃烧的大船时,婚礼乐队的主要成员,一个小提琴手非得跟火神上船,他是火神的崇拜者和支持者,他要让火神在救火时还能听到优美的音乐,他的执着于音乐,以及他对火神的关爱都反衬出了火神的勇敢,当然更给影片增添了些浪漫。作为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社会主义影片,能够在危险万分的灾情中加进浪漫轻松的元素,是这部电影很鲜明的一个特色。 综上所述,《爆炸》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社会主义国家电影的优秀作品之一,它不只是让影片主人公们经历了一场火的洗礼,有了更为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也是社会主义电影作品水平的一次提升和见证。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3f4a18c7010005fa |
|
|
23楼#
发布于:2007-01-18 17:18
好帖子!(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公映的胶片上只有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的字样,没有译制职员表,这里能贴出来很不容易,我还不知道大名鼎鼎的凌子风导演还担任过译制片的导演,还有葛存壮和于蓝老师都为译制片配过音。电影频道(流金岁月)真该做一期这个节目的回顾,这部影片给国内观众印象太深了!
|
|
24楼#
发布于:2007-01-19 00:51
引用第23楼susu于2007-1-18 17:18发表的言论: 对你的提案投上一票! |
|
|
25楼#
发布于:2007-01-19 08:50
昨天看了一眼,工作太忙没看全。真是太好了。当年我们看的很多片子都是北影的,就是谁跟谁都对不上号,更甭说配音了(虽然当年我家住在北影附近)呵呵
|
|
|
26楼#
发布于:2007-01-19 12:41
这几位都是谁配的?大家一起回忆吧! 配音应该是王澍 1928年生,哈尔滨人。1943年肄业于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俄国学校)。1945至1948年先后任苏联电影输出输入公司长春办事处翻译、东北电影制片文工团员、放映队队长等职。1949至1962年分别任东北电影制片厂翻译兼副组长、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修班苏联教师的授课翻译等职。1963年调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演员。曾扮演过《内蒙春光》中的大喇嘛、《停战以后》中的朱伯涛、《小兵张嘎》中的王翻译官、《兵临城下》中的牛师长以及童话故事片《下次开船港游记》中的白瓷人和《奔向银幕的马》中的黄默等。并曾翻译苏联影片《伟大的挫折》(合译)、《夏伯阳》、《红领巾》、《小船长》、《小海军》、《卓娅》(合译)、《驯虎女郎》、捷克斯洛伐克影片《姐妹》、匈牙利故事片《火》、保加利亚影片《丹卡》、民主德国影片《冷酷的心》等30余部。还有其它译作发表在国内有关刊物上。 配音应该是李炎,但他是八一厂的。 中国影视演员。河北蠡县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任团部文书。同年入冀中军区火线剧社任演员,曾在《枪》、《裴振刚》等剧目中饰演角色。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文工团话剧队演员。1952年随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前线。回国后曾在话剧《战斗里成长》、《英雄阵地》、《战线南移》中饰演解放军指挥员。后又在沈阳军区抗敌话剧团参加《同甘共苦》等剧的演出。1958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相继在《县委书记》、《江山多娇》、《金铃传》、《东进序曲》、《残雪》等影片中饰演角色。其中在《东进序曲》中塑造的新四军纵队政治部主任黄秉光的形象获得好评。还曾为《翠堤春晓》、《风流女窃》等多部外国译制片配音。 这部影片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多见的灾难片。无论是原片的艺术水平还是翻译配音水平都可称之为经典。本人非常欣赏!谢谢阿廖沙! |
|
27楼#
发布于:2007-01-19 17:23
感谢老片补充资料!王澍配市长姚涅德,这点我完全认同;李炎配消防队上校,我再进一步核实一下。再有,港务局的负责人安戈尔的配音是李百万,我上面已提到(原来写帖时,图片和文字是一一对应的。可是一上帖,位置都变了。所以,显得有些乱)。
港务局安戈尔——李百万 李百万在《无名岛》中饰演主角王永智 李百万,1926年出生,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电影演员。11岁参加八路军。1944年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9年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以饰演朴实的青年农民形象而著称。第一次登上银幕的影片是《中华儿女》。之后在《吕梁英雄》中塑造雷石柱的形象。1950年他因主演《白毛女》一片中的大春,而获得巨大成功,他以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这个淳朴、憨厚的青年农民形象。影片上映后,赢得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1955年至1957年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训练班。这段专业化的学习,使他在表演理论和表演技巧上有了很大提高。毕业后分配到北影厂,先后主演了《无名岛》、《红色邮路》两部影片。以后又参加拍摄了《暴风骤雨》、《碧海丹心》、《泪痕(1979)》、《元帅之死》等多部影片。 |
|
|
28楼#
发布于:2007-01-19 19:33
《爆炸》中的基卡大婶和《沸腾的生活》中的幼儿园园长是同一个演员演的,也是同一个演员配音的,我觉得应该是李长乐。
李长乐,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河北人,1938年10月生,1957年考入北京电影学表演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2年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当演员。参加过《锦上添花》、《青年鲁班》、《智截玉香笼》、《孔雀公主》、《伤逝》、《马加和凌飞》、《奇迹的再现》等影片并扮演重要角色。还为影片《沸腾的生活》、《冰雪之门》以及电视剧《阿信》、《挚爱》等配过音。还为影片《沸腾的生活》、《冰雪之门》以及电视剧《阿信》、《挚爱》等配过音。曾演过舞台剧,导演过译制片《笑面人》、《斯特林堡的一生》等,撰写有影视评论文章多篇。当年她的端庄美丽和高超的演技在20世纪60年代很有影响力。曾被评为22大影星候选人。电影学院的苏联院长准备让她演《罗米欧与茱莉叶》中的茱莉叶和安娜·卡列尼娜。正当她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文革开始了,完全把她耽误了。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员。 |
|
|
29楼#
发布于:2007-01-19 22:31
引用第26楼老片于2007-1-19 12:41发表的言论: 老片兄:前一段我才看了《打击侵略者》,根据你的回帖,我刚又调看了《爆炸》有关消防队上校的片段。遗憾地告诉你,听声音我没找到任何李炎的感觉。因此,我认为这个角色不是李炎配音。也许,你找到了什么根据?那就告诉我吧。 |
|
|
30楼#
发布于:2007-01-20 19:36
引用第29楼阿廖沙于2007-1-19 22:31发表的言论: 我也是凭声音判断,可能有误! |
|
32楼#
发布于:2007-01-23 22:23
北影演员有关介绍曾在我的旧帖《国产老电影中的反派演员不完全手册》中提过:
http://www.peiyin.com/bbs/read.php?tid=43146&keyword=%D2%F8%C4%BB%A1%B0%BB%B5%B5%B0%A1%B1 老片的《北京电影制片厂配音演员资料》也有介绍: http://www.peiyin.com/bbs/read.php?tid=47371&keyword=%B1%B1%BE%A9%B5%E7%D3%B0%D6%C6%C6%AC%B3%A7%C5%E4%D2%F4%D1%DD%D4%B1 下面我再补充介绍几个相关配音演员: 侯冠群 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河北人,1943年11月生。1960年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电影制片厂电影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主演过电影《大河奔流》、《最后八个人》、《落榜以后》、《莲莲》、《张铁匠的罗曼史》、《十三号地区》、《爱与恨》、《金钱赎回来的女人》及电视剧《爱新觉罗·浩》、《默默风流人》、《鲁冠球》、《缉烟行动》等。并为40多部中外影片担任配音。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乾隆王朝 (2003) 天地人心 (1994) .... 徐发祥 问天何时明 (1988) 爱与恨 (1985) .... 戴寻 十三号地区 (1984) .... 李天候 张铁匠的罗曼史 (1982) .... 张铁匠 海囚 (1981) .... 叶承祖 幽灵 (1980) .... 何放 最后八个人 (1980) .... 马长河 泪痕 (1979) .... 魏新 大河奔流 (1978) .... 春义 长河奔腾 (1977) 决裂 (1975) .... 余钢 南征北战 (1974) .... 陈班长 红石钟声 (1966) .... 郭宏 红色邮路 (1966) .... 孙明义 小兵张嘎 (1963) .... 通讯员 《张铁匠的罗曼史》(1982)张铁匠和王腊月(王馥荔) 《最后八个人 》(1980)中的马长河 胡晓光 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1924年出生于哈尔滨市,毕业于吉林师范学校。1940年开始在东北地区从事戏剧活动,1948年参军进入辽东军区文工团,一年后调入广州军区战士话剧团。这一时期,他参加了大小几十部舞台剧的演出,如在《李闯王》中饰演李闯王,在《莫斯科曙光》中饰演安冬,在《玛申卡》中饰演老教练,在《保卫和平》中饰演军政委等。在建国初期长影故事片《人民战士》中饰演了王政委。1958年调入八一厂演员剧团,多年来陆续参加拍摄的影视片有《打击侵略者》(饰军政委)、《县委书记》(饰县委书记)、《战上海》(饰党代表林凡)、《怒潮》(饰王特派员)、《破除迷信》(饰医生)、《碧空雄师》(饰指导员)、《通天塔》(饰何部长)、《道是无情胜有情》(饰魏部长)、《风雨阳关道》(饰老书记)、《风雨下钟山》(饰民主人士)、《罗湖桥头》(饰华桥)等近三十部,此外还参加过《比翼齐飞》、《淮海大战》等剧目的演出。电视剧《道是无情胜有情》曾获“飞天奖”二等奖。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 《打击侵略者》胡晓光饰军政委 车适 我国第一代电视艺术工作者,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二级导演。1937年9月出生,天津市人。1958年7月进入中国广播艺术团电视剧团当演员,参加了直播时期大量电视剧的演出,后来还参加了《阿凡提和孩子》(兼编剧)、《海角天涯》(兼副导演)等电视剧的拍摄并饰演重要角色,其中《阿凡提和孩子》获首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儿童剧奖;1983年调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任编剧,创作了《放鸭童》、《吹过校园的风》等电视文学本;1984年调转中央电视台国际部从事译制导演工作,此间译制导演了150多部国外电视剧,主要有《春天的十七个瞬间》(12集)、《金童海豚》、《埃及艳后》、《真假公主》、《德黑兰43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假若明天来临》、《寻找格兰特船长》、《命运的捉弄》等,其中《春天的十七个瞬间》和《金童海豚》分别荣获1988年和1989的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译制片奖。 |
|
|
33楼#
发布于:2007-01-25 00:11
于绍康
(1925.9.11.-1994.5.3) 原籍辽宁大连,生于沈阳。1944年毕 业于留日预备学校文科。后从事舞台 演出。1949年入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 任演员。1956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 演员。曾在《激战前夜》、《黑山阻 击战》等影片中饰演角色。1958年被 错划为右派分子,脱离影坛,下放北 大荒农场做农工。1960年参加话剧《 北大荒人》剧本创作。1961年主演影 片《北大荒人》。同年入北京电影制 片厂。后相继在《小兵张嘎》、《小二黑结婚》、《大河奔流》、《一盘 没有下完的棋》、《夜行货车》等近 二十部影片中饰演主要或重要角色,为中国电影塑造了不同时期的普通人形象。 他饰演的人物多以正直、刚毅的更汉为主,表演以朴实、粗犷见长。在这数十部影片的创作中,于绍康凭借自己丰厚艰难的生活积累,以及早年在话剧舞台上的磨炼,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为人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银幕形象。最后一部影片《大海风》刚拍完,就因病去世。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神枪雪恨 (1993) .... 赵金川 大海风 (1993) .... 老武头 天出血 (1991) .... 爷爷 别哭,妈妈 (1990) .... 马大爷 混世魔王程咬金 (1990) .... 王老汉 妈妈 (1990) .... 老大爷 山魂霹雳 (1989) 红楼梦-第3部 (1989) .... 乌庄头 他选择了谋杀 (1988) .... 刘斐 金匾背后 (1988) .... 石守守 京都球侠 (1987) .... 郝豹子 望春风 (1987) .... 土著老人 失信的村庄 (1986) .... 丁云鹤 迷人的乐队 (1985) .... 经理 夜行货车 (1985) .... 张明根 穿校官服的小兵 (1985) .... 祁阿公 双雄会 (1984) .... 孙传庭 北国红豆 (1984) .... 陆民子 夕照街 (1983) .... 郑万全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 (1982) .... 张医生 潜网 (1981) .... 厂长 喜盈门 (1981) .... 仁文爷爷 三个失踪的人 (1980) 幽灵 (1980) .... 赵毓维 婚礼 (1979) .... 盛永昌 大河奔流 (1978) .... 安景勋 丁龙镇 (1978) .... 胡禄 牛角石 (1976) .... 长发 烽火少年 (1975) .... 郝爷爷 海霞 (1975) .... 刘阿太 侦察兵 (1974) .... 还乡团头子 红石钟声 (1966) .... 车富 浪涛滚滚 (1965) .... 刘长顺 小二黑结婚 (1964) .... 村长 小兵张嘎 (1963) .... 区队长 北大荒人 (1961) .... 纪庆山 激战前夜 (1957) .... 孙亚美 水 (1957) .... 刘医生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 众手浇开幸福花 (1981) .... 导演 我过去的朋友(罗马尼亚,1973年)....配音 沸腾的生活(罗马尼亚,1977年)....配音 |
|
|
36楼#
发布于:2007-01-25 17:21
引用第35楼老片于2007-1-25 15:02发表的言论: 老片手头要是有《打击侵略者》这个片子,拿来听听胡晓光的声音,再与《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里的比邵夫和冯·迪特里施的声音做个比对,那肯定是配的冯·迪特里施没错喽。 |
|
|
37楼#
发布于:2007-01-25 22:48
俞平
生于1940年2月16日,原籍安徽五河,生于重庆北碚,1949年随家迁居南京。1959年高中毕业后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任演员,翌年参加了影片《红旗谱》的拍摄,在片中饰演农村少女春兰。她的表演真实自然、淳朴,含蓄,人物性格发展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令人信服地塑造了一个二十年代我国农村新女性的典型形象。春兰形象的成功塑造,为俞平的创作道路奠定了基石。从1961年到1963年,她分别扮演了《暴风骤雨》中的刘桂兰,《耕云播雨》中的肖淑英,《汾水长流》中的孙玉兰,《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等角色。这些角色虽然都是清一色的农村姑娘,但俞平努力使这些角色不雷同化。之后,她相继参加了《南征北战》、《芒果之歌》、《青春(1977)》的拍摄工作。 1978年到1982年,是俞平表演创作的兴盛期,她先后在影片《巨澜》中饰伟伟母亲,在《叛国者》中饰医生田芳,在《恶梦醒来是早晨》中饰教师陈静兰,在《心弦》中饰阿妈妮,在《魂系蓝天》中饰总设计师方洁,这是一些不同身份,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妇女形象,在塑造这些人物时,她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其中《魂系蓝天》中的方洁,是引起人们较大关注的一个银幕形象。她的表演更趋于深沉细腻,并努力赋予角色以性格光彩,获得了观众的好评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泪洒台北 (1993) .... 陈母 血祭黄沙镇 (1993) .... 奶妈 公民从这里诞生 (1987) .... 韩校长 红与白 (1987) .... 闽淑芬 魂系蓝天 (1982) .... 方洁 龙种 (1982) .... 穆玉姗 心弦 (1981) .... 阿妈妮 爱情与遗产 (1980) .... 韦母 叛国者 (1980) .... 田芳 恶梦醒来是早晨 (1980) .... 陈静兰 李四光 (1979) .... 许淑彬 巨澜 (1978) .... 李湘 青春 (1977) .... 向晖 芒果之歌 (1976) .... 夏彩云 南征北战 (1974) .... 赵玉敏 小二黑结婚 (1964) .... 小芹 汾水长流 (1963) .... 孙玉兰 早春二月 (1963) .... 方萍 暴风骤雨 (1961) .... 刘桂兰 耕云播雨 (1960) .... 肖淑英 红旗谱 (1960) .... 春兰 |
|
|
39楼#
发布于:2007-03-23 10:23
引用第11楼阿廖沙于2007-1-16 16:34发表的言论: 帮助更正几个配音者...同时也提几个疑问... 北京电影制片厂 译制导演:凌子风、马尔路 配音: 彼劳特(瓦尔特)—鲁 非 康德尔(假瓦尔特)—葛存壮 吉 斯(开照相馆的游击队员),坦克部队德上校—雷 鸣 冯·迪特里施(德军上校)—胡晓光 米尔娜(叛徒肖特)—于蓝 车站调度兰克斯、游击队员鲍罗,库斯曼地球厅老板—王炳彧 阿兹拉(谢得的女儿)—俞平 车站值班员奥布伦—车适 更正和疑问: 谢得·康卜丹诺维奇(钟表匠),弗拉特少校,(一开始防空洞里第一个讲话的 德军大官也是)—张平 医生,维兰德中校—毕鉴昌 游击队巴克,德军休博特-程学钦 阿克瓦里斯,哈根中校,斯特力(乔斯克),盖世太保威尔德穆特—关长珠 马利斯(游击队员)、谢得的徒弟盖默尔—周凤山 布兰克—韩廷琦 假联络员—劳力 布尔吉—李连生? 比绍夫(德军上尉)(另有其人?,不是毕鉴昌配的) 伊万— 苏里— 中士埃德勒— 钦德拉— 参加者还有:(可能是?但对不上号)程汉昆,都郁,封顺,田洪涛,侯冠群,霍 庄,俞立文,李保田,赵万德等。 还有: 《桥》 德军上校霍夫曼---谭天谦(我这查的是江庚辰)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