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654回复:14
“首领该杀?”---细微之处,更显功力之深(二)
刚刚看完上译配音的《亚瑟他的迷你王国》,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谈论影片本身以及它的中文配音,因为已经有网友为此专门发表了很好的帖子,我在这里只想通过此片谈谈译制片的翻译,谈谈本片的翻译―――顾奇勇老师。坦率地讲,过去我在观看译制片的时候,注意力只放在那些“幕前”的配音演员,而对于躲在“幕后”的翻译,几乎从未留意过,但是自从有了英文字幕的DVD碟片,自从自己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水平之后,自己也就不自觉地试着翻译翻译,想和这些老师暗地里比试比试。结果发现自己和这些翻译老师差的很远很远(这好像是废话,呵呵)。于是便越发地崇拜起这些地地道道的幕后英雄来!
在众多译制片的翻译当中,顾奇勇老师无疑是最棒的一位,自然也是我最欣赏的一位译制片翻译。当年老厂长陈叙一说过有两件事要天天下功夫去做,其中之一就是剧本翻译要有味。可见一个出色的翻译对一部译制片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按我理解,所谓“有味”主要指的是宏观方面的问题,即翻译要尽可能地把原片的意思传达给中国观众,不能在变为中文之后和原片大相径庭。另外,我还以为翻译要出彩,这当然指的就是微观细节方面的问题了。如果一个翻译仅仅只注重宏观方面的问题,对于细节,功夫下的不够,那么他的作品是经不起细细品味的。 许多例子已经证明,顾奇勇老师除了注重宏观之外,在细节方面更是精益求精,在我看来顾老师已经是大师级的译制片翻译了,常常有让人拍案叫绝的闪光点。刚刚看完《亚瑟和他的迷你王国》,就举其中的一个例子来证明这一点吧。 电影刚刚开始的时候,小主人公亚瑟抱着一本厚厚的大书睡着了,外婆叫醒他之后,他给外婆讲他做的梦,说到他的外公为非洲的部落发明了许多好东西,其中一个就是灌溉系统―――用竹子运输水。外婆纠正了他的错误,说这是罗马人发明的,不是亚瑟的外公的原创。亚瑟可能还沉迷于这本介绍非洲的书籍,接着问外婆罗马是什么部落?怎么没听说过?外婆说罗马可是一个古老的部落,他们的首领叫凯撒。不知道是小亚瑟是真的不知道凯撒其人还是故意打岔,他打断了外婆的话,说(英文台词是)“like the salad”,外婆被小亚瑟逗乐了… “Like the salad?”,如何翻译?翻译成“首领叫沙拉”?好像不合适,因为“沙拉”这个西餐很平常的食品,并没有深入国人之心,所以当小亚瑟说出“首领叫沙拉”之后,我们的观众也许不会和外婆一样马上被逗乐,或许要慢半拍,那么喜剧效果要大打折扣。那么,该怎样翻译呢?似乎什么问题到了顾老师这里马上就变得迎刃而解,请看顾老师是如何处理的: 亚瑟:“……外公发明了灌溉系统,用竹子运输水….” 外婆:“那不是你外公发明的,是罗马人发明的,他们把这叫输水管…“ 亚瑟:“罗马?没有听过这个部落….“ 外婆:“罗马可是一个很古老的部落,他们的首领叫凯撒…” 亚瑟:“首领该杀?!”(Like the salad?) 好一个“首领该杀?”妙!妙!妙!“该杀”一词既和外婆所介绍的罗马首领“凯撒”(Caesar)一词的中文发音谐音,更重要的是用在此处合情合理,我敢说中国观众产生在看到此处之时,一定会和小亚瑟外婆一样被逗乐的,而且绝对是同步的。 真的发自内心地佩服顾奇勇老师的睿智,四两拨千斤,厉害!厉害! 另附以前在配音网写的另一篇关于顾奇勇老师翻译的文章:http://www.peiyin.com/bbs/read.php?tid=11015&keyword= |
|
|
1楼#
发布于:2007-02-16 22:13
谢谢大头龙朋友对我的认可。其实这一处是狄菲菲大姐的功劳,她和我都不满意我原来在这一处的直译,于是我们俩在电话里商量,她建议我不要局限于KAI这个音,GAI这个音也行,于是我们说着说着她就崩出了“该杀”这个词。此处真的很感谢她。她让我再想想有没有比“该杀”更妙的,她录音的时候先用“该杀”录着,如果我有更好的,鉴定的时候再修改补戏,于是我想了几个,其中包括“凯歌”、“改嫁”、“该扇”、“开塞露”(自己汗一下先)等,觉得都太刻意、太不贴切,都不如“该杀”,所以也没有再提出其它的点子。
其实在翻译《亚瑟》的时候,我就知道狄姐将是该片的译制导演(她特别能理解我的本子,也特别好沟通),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我就更放得开了,毫无压力(有时怕导演无法真正理解我的词儿,就会有压力)。翻译时我的灵感不断涌现,想出了“都是月圆惹的祸”、“冇问题啦”、“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限量派送”、“哪路神仙”、“好主意,赞一个”、“包包里有什么东东”等等众多跟语境较搭调的鲜活词儿,我结束翻译工作后,狄姐在看我译本的时候表示了认可和充分理解。作为电影翻译,得到导演和演员以及观众的认可是莫大的幸福,也算是对自己努力和辛苦的一种回报吧。 大头龙说的对,电影台词的细节、出彩之处非常重要,翻译不能把它随便“贪污”掉,所以,我翻译台本时,会非常注意那些细节和台词的弦外之音的,当然,还要注意本土化、注意“桥梁”作用和“等效”结果,毕竟,我们翻译电影是给中国观众看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观众(特别是译制片迷)对我译文的认可和欣赏是对我的一种鼓励,对我译文提出的中肯的批评意见也是珍贵的礼物,谢谢这么多热心的朋友。 老顾飘过瞎讲三千,呵呵 |
|
2楼#
发布于:2007-02-16 23:03
老顾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老顾就是老顾···不同反响! 想当初喜欢上新上译的配音,可以说顾老师的翻译起了很大的作用,毕竟论起配音经验和人员构成,新上译是远远不如京译。可正是顾老师那贯穿古今中外,妙趣横生的翻译,加上上译的优秀传统,新上译的表现不但不输于京译,甚至还更胜一筹。 顾老师的翻译风格个性十足,必然会引起很大的争议,但观众在影院的笑声和掌声是最好的打分! 顾老师的翻译给中国的译制片带来了一股新风是无可争议的! |
|
|
3楼#
发布于:2007-02-16 23:37
有顾老师的翻译在上译的天籁之音中更加上了一笔妙趣横生
真是无与伦比的妙栽啊 |
|
|
4楼#
发布于:2007-02-17 00:23
片子还没看不好做评价,不过我想亚瑟在这里之所以会说“Like the salad?”是因为有款比较常见的沙拉名字就叫“恺撒”(印象中里面的主料应该是三文鱼)亚瑟在听到“恺撒”这个名字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那款沙拉。所以在这里纯粹按照字面来直译本来就是一条歧路,如果硬要直译的话那也一定得把“恺撒”这一关联点加进去,是我的话就会译成“恺撒沙拉?”——不过,确实如楼主所说,一般人的确不会理解这两者之间的玄妙,我也是碰巧有吃到过这个沙拉才知道这个典故,因此顾老师在这里的处理的确值得称道。
说起来,这也是翻译上一种很基本的处理方法,十几年前《成长的烦恼》里就已经用过无数次了,尤其是在针对一些玩文字游戏的句子上,这是一定会使用到的手法,否则就不是一名称职的翻译了。希望楼主以后能加把劲儿,多挑些顾老师更精妙的翻译细节出来,否则无法突显老师功力之深厚纳! |
|
|
6楼#
发布于:2007-02-17 03:14
前两天看[人人都爱雷蒙德]里也看到比较有趣的一段,讲小孩总喜欢用谐音给同学起外号,雷蒙德:“我小时候同学总叫我‘胡蒙的’,‘乱蒙的’,‘胡乱蒙的’”
|
|
7楼#
发布于:2007-02-17 10:20
对于文字方面的冷笑话,的确完全直译是没必要的,因为观众不能一下子领会,只要不过分偏离又让观众一下子笑出来,就是成功的翻译
昨晚本来想上来顶这个帖子的,不过忙着和妈妈看惊情四百年,就没有开电脑…… 龙兄分析得很细致。老顾在翻译方面的神来之笔还是很多di,也要感谢菲菲老师这样有奇思妙想的导演喔 继续支持老顾! |
|
|
8楼#
发布于:2007-02-17 10:43
另外,那个用广东普通话配音的小角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想到他讲话的方式就想笑
还有,那个邪恶M的儿子讲话口齿不清,演员在配音的时候我猜想借鉴了周星驰《喜剧之王》中那个讲话跟嘴里含着块糖的收保护费的家伙,很好玩。 翟巍在给《舒克贝塔》中的贝塔配音之后,时隔十几年再次给小老鼠配音,有意思! |
|
|
9楼#
发布于:2007-02-17 10:47
引用第8楼大头龙于2007-2-17 10:43发表的言论: 广东腔谢添天,哪位介绍一下这位的简历?笑 呃,其实那不是老鼠,是鼹鼠……而且贝塔这名字被人家小磊子抢走了:) 不过要说鼠的话,近年还是小磊子配得多一点,冰川2里一只,加菲2里又一只…… |
|
|
10楼#
发布于:2007-02-17 14:28
引用第4楼rhea于2007-2-17 00:23发表的言论: 再补充一个:在赛义德人的酒吧里,小亚瑟和塞琳纳公主以及公主的弟弟遇见了邪恶M的儿子达勾,酒吧老板让手下人关掉了灯,放走了亚瑟等三个人,等灯重新点亮之后,邪恶M的儿子达勾恼羞成怒,怒吼一声让他的小喽啰去抓这三个人,那喊叫声声势之大都传到了已经跑出很远的三人的耳朵里,塞琳纳公主的弟弟吓了一大跳,说道“What was that unearthly scream?”直译过来应该是“哪来的这怪叫声?”或者是“这怪声是什么?”似乎还说得过去,不过就很一般了,顾老师则翻译为“是谁在杀猪啊?!” |
|
|
11楼#
发布于:2007-02-17 15:25
引用第10楼大头龙于2007-2-17 14:28发表的言论: 然后赛琳娜就说:“不就是达果在发飙嘛。” 哈哈哈~~~ |
|
|
12楼#
发布于:2007-02-17 16:56
老顾07年继续发飚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