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阅读:3156回复:15

[整理·分享]记忆中的那份珍藏:怀恋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影杂志——《大众电影》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6-14 19:31
  相信凡从七、八十年代过来、35岁以上的、热爱老电影和译制片的人,大概也会无一例外地喜爱那本跟电影本身一样、曾给他们带来无尽快乐和美好记忆的电影杂志——《大众电影》吧!
  是啊,九十年代之前,读过、收藏过这本杂志的读者,我想每个人都会对她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并会由此引发出她与我们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的一段段故事吧?
  为了感念这本曾满足和丰富过我们精神生活的老电影杂志,我专门搜集并整理了下面这些有关《大众电影》的资料,老影迷们一块来个集体回忆;新影迷们也可了解一下电影及其衍生品在中国的曾经辉煌。


《大众电影》 伴随着中国电影共同兴衰起落


1950年:新中国第一本电影杂志《大众电影》创刊

2004-09-14 16:17:53  新京报网络版
  


  
这是《大众电影》各个时期的封面,从中可以看出《大众电影》历经数十年的变迁。


  
南方网讯 伴随着中国电影共同兴衰起落


■电影笔记

  应该说,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才真正做到了普及,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国人心目中最繁盛的精神图腾。

  而作为电影最直接的衍生品———电影杂志,也成为热衷观影者最重要的精神食粮。

  现在专业非专业的电影杂志,怕也有几十家之多。但要说到历史悠久,受众群最为广泛的,当算有50年历史之久的《大众电影》。

  在它的高峰期,大概现在所有杂志发行量绑在一起,都对之望尘莫及。“文革”前《大众电影》最大的贡献是推出了“百花奖”,这是周恩来总理提议的,由群众从这本杂志上取得选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电影和演员。最初的百花奖只办了两届,1962年的最佳影片是《红色娘子军》,1963年是《李双双》,随后便中途夭折,直到1980年,“百花奖”才再度争奇斗艳起来。《大众电影》也进入它的黄金期,不仅是电影期刊界的龙头老大,更成为刚脱掉一身蓝、一身黑的人们心目中一块响当当的时尚晴雨表。在这之后,各电影制片厂也办起了各自的电影杂志,比较有影响的有《电影世界》(长影)、《上影画报》、《北影画报》、《电影故事》等。

  进入90年代后,随着中国电影格局的变化,《大众电影》已不复当年的风光无限。几经改版,仍无太大起色,但它仍坚持对国产电影密切关注。而由《大众电影》种植的“百花奖”,因种种原由,已是明日黄花。世纪之交,虽然中国电影仍是门庭冷落,但世界上最庞大也最具观影经验的影迷群落已经逐渐成熟,新的电影期刊热潮随之发起。发祥地在冰城哈尔滨,首家是《电影世界》,改版后叫《电影show》。

  紧跟其后的是《看电影》(其前身为峨影厂创办的《电影作品》),此杂志现已成为国内销量最大的电影杂志。这两本杂志一面世,便注定是影迷色彩浓厚的风格,其编辑人员皆年轻并有着丰富的观影经验,但并非科班出身。两本杂志在视野上都力求面对世界影坛,好莱坞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为了符合中国当下影迷的观影趋向。

  在它们之后,《新电影》于2002年在北京创刊,其前身即是《北影画报》。随着《看电影》迁往上海,中国电影期刊在现阶段暂时呈三足鼎立之势。除此之外,各类DVD相关刊物也纷纷出笼,成为电影期刊界的又一支生力军,其能量不容小觑。

  中国电影期刊现在已做到了与世界同步,并伴随着新中国电影有了半个世纪的漫长征程。有人曾说就算中国电影“死”了,这些期刊还能存活下去,但愿这不是事实。大家都有着唇亡齿寒的危机感,应会更健康一些,更理直气壮一些。□袁先

  
从字里行间找寻电影的真相


  《大众电影》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创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即是介绍国产电影,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电影和电影市场的起伏跌宕也深深影响着《大众电影》的兴衰起落。上世纪80年代正是全民热衷于电影的火热时代,《大众电影》在黄金时期最高销量达近千万册。对于如今的电影杂志,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虽然背后有着浓重的时代原因,但其中令人最感无奈的,恐怕仍是中国电影长期疲软所造成的。

■寻访

    
原《大众电影》杂志副主编唐家仁老先生细述办刊经历


  “陪伴《大众电影》一路走来”

  1950年,电影理论家、影评家安德烈·巴赞创办了法国的《电影手册》。同在1950年,新中国也诞生了自己的一份电影刊物———《大众电影》,它诞生在上海,发展在北京。时隔五十载沧桑变迁,我们寻访到原《大众电影》杂志的副主编、原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现年80岁高龄的唐家仁老先生。

  创刊:《团的儿子》做封面

  《大众电影》是1950年6月创刊的,我在1950年冬天进入《大众电影》,那时《大众电影》的主任是梅朵。那时候《大众电影》人很少的,除了梅朵也就三四位同志,而且是半月刊,所以每个人都是“多面手”,编辑、美编、排版、校对样样精通,那时的工作气氛非常好,每个人都很尽力,合作得也很愉快。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大众电影》的创刊号,正好是6月1日国际儿童节,我们就以前苏联影片《团的儿子》中那个小男孩的照片做封面。杂志全部是黑白的,不到32面,比较薄,画页也比较少,也没有电影剧照,所以那个时候我们就自己做封面设计,自己画插图,这很锻炼人。

  杂志刚一出来非常受欢迎,创刊号印了1000本,全部卖光,后来又再版了很多。当时正是抗美援朝时期,美国影片不允许放了,就只能放国产影片,当时夏衍、于伶等认为有必要做一份新式的电影杂志,多介绍前苏联及东欧兄弟国家的影片和我们自己的国产影片,面向广大群众。

  移师:根植于新土壤

  做了两年的时间,大事情来了,就是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因为这部影片我们在杂志上是做过重点介绍的,上面就要求我们把还没有卖出的刊物都回收,当然卖出去的就没有办法了。北京、上海等地的“文艺整风运动”开始,我们就依照上面的安排来到北京。

  因为《大众电影》基础很好,于是当时在北京的另一个电影刊物《新电影》并入我们的杂志,《大众电影》杂志社成立,归中央电影局领导。

  那时候分组很细,工作人员也有二三十人了,有评论组、影讯组、读者来信组,还有印刷、发行以及行政人员。杂志当时还是不好办,因为要求很严,有时一个文字的错误都要上纲批判。由于思想紧张,所以版面上也不如刚开始那么生动了。60年代初《大众电影》停刊了,直到1979年才重新恢复。

  复刊:新辉煌时刻

  在我看过的很多读者来信中,都曾提到在没有杂志、没有电影看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把以前的《大众电影》宝贝似地藏起来反复看,这是令我至今都很感动的事情。就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大众电影》准备复刊,我在北影厂编导室工作,1976年被调回中国电影家协会筹备《大众电影》的复刊筹备工作。

  1979年复刊后的第一期按时出版,各方的反映都很好,那时林杉任主编,我任副主编具体负责版面。设立了几个部门:影讯组、评论组、读者来信组、美编组,另外还有两个摄影记者,配置比较全面了。

  当时的刊物比较少,《大众电影》也真算赶巧,因为刊物本身也比较活泼,画页增加,封底封面都采用照片的形式,所以很受读者欢迎。

  虽然是“重点影片,重点介绍”,但像美术片、纪录戏曲片等其他片种我们也介绍,内容多样化。这直接影响到发行量,到1981年时,最高的发行量曾达到965万份。

  当时美国的记者、编辑对我们说《大众电影》真了不起,发行量超过了美国的《读者文摘》,我说“那是因为我们人多啊!”

  我现在回想起来,如果50年代的时候,北京真有一本很好的电影刊物就不会把《大众电影》移植来了,而《大众电影》或许就永远是一本地方刊物。而这样一本电影刊物真正做到创新、开拓,有自己的风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是很不容易的,没有“左”,也没有“右”,对影片和影人都比较公正。现在这些五六十岁的人都有可能就是我们的老读者,陪伴《大众电影》一路走来。

            口述:唐家仁(《大众电影》原副主编)  采写:本报记者张悦

■花絮

  周总理与卓别林合影

  《大众电影》刚复刊时,开始介绍卓别林这位喜剧大师。80年代初,《大众电影》的编辑偶然发现一张周恩来总理同卓别林的合影,这张照片以前从未刊登过,是1954年周总理去瑞士日内瓦开会时同卓别林的合影。《大众电影》果断发表出来,很受群众欢迎,其他报纸也纷纷转载。

  封底的“接吻”照片

  《大众电影》在1979年曾用法国影片《水晶鞋与玫瑰花》中一张男女主角的接吻照片做封底。西北的一位读者来信批评封底采用有问题。《大众电影》把这封读者来信刊登后,一连四五期讨论关于“接吻”照片是否能够刊登的问题,每天收到读者来信上千封。最后正面意见压倒反面意见。

  “百花奖”走群众路线

  “百花奖”是我国文化创作领域最早的奖项,1962年、1963年分别举行第一、二届。1964年第三届“百花奖”筹备期间,“文艺整风运动”开始,读者选票已经回收完毕但最后的颁奖会被迫取消。1980年恢复“百花奖”评选,群众反响热烈。
          口述:唐家仁   采写:本报记者张悦  编辑:尔东
  http://www.southcn.com/ent/zhuanti2/film100/history/200509200496.htm

相关链接:

《大众电影》简介

 
  由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主管,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大众电影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大众电影》半月刊,创刊于1950年6月,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创刊最早、影响最大的一本普及性电影文化期刊。

  站在业内的角度,面向大众,及时、准确地反映中国和世界电影业的发展动态,权威、客观地评介中外影片的艺术得失,详实、生动地介绍中外影人的创作生活,是《大众电影》多年一贯的办刊宗旨,也是《大众电影》能够长期生存并赢得广大读者信任的基本保证。55年来,《大众电影》忠实地纪录了中国电影成长发展的历史,培养了上下三代数以千万计的忠诚读者。在中国内地,所有的电影业内人士以及现年35岁以上的普通人群中,《大众电影》的品牌,几乎无人不知。

  1962年,在周恩来总理倡导下,《大众电影》创办了世界上唯一全部依据读者和观众投票评选的“大众电影百花奖”。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电影评奖,当时被公认是中国电影最公正最权威的奖项,现在依然是经国家官方批准的三大电影奖之一(另两项分别为政府性质的“华表奖”和专家性质的“金鸡奖”),至今已经举办了27届,将大批优秀的影片和影人推向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是《大众电影》的鼎盛时期,最高曾达到期发行量960万册,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以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期刊第一品牌,曾被美联社称为“全球单语种期发行量最大的文化期刊”。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型媒体的崛起,中国电影业走入低谷,《大众电影》也逐步落入历史最低潮期,但依然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电影报刊之一,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社会科学类重点期刊。

  从2003年开始,我国政府着手对文化领域进行大规模的市场化改革,电影被正式作为产业完全推向市场。目前,这种政策性的战略调整已经显现成效,中国电影业已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中国文联和中国影协党组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正在着手对《大众电影》进行体制和机制的全面改革。在不远的将来,这本当年“中国第一刊”,一定能够走出困境,重现辉煌。

  http://bbs.hz0752.com/dispbbs.asp?boardid=60&id=542877



网友心得:

中国电影百年的见证——《大众电影》杂志
2007年01月09日 星期二 14:29




  现在的孩子们无法想象得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电影在我们那一代人的业余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闪闪的红星》、《鸡毛信》、《地道战》、《平原游击队》、《小兵张噶》、《英雄儿女》、《渡江侦察记》、《奇袭》……一个个耳目能熟的电影,如果碰上了跑片,早早的端着登子去占位置,坐在扯着白布的露天广场上数着星星等着看电影,在迷糊中看到八一电影制片厂金光闪闪的五角星片头孩子们会欢呼雀跃。

  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2005年被广泛关注的《功夫》、《天下无贼》等影片,时间跨度整整一百年。

  《大众电影》文革停刊了十年,收藏5、60年代的老《大众电影》的难度很大了。《大众电影》(杂志)1979复刊号至2000年共有188期,也许是出于怀旧吧,我上世纪末就开始注意在旧书市场上购买收藏《大众电影》杂志,经常是按表格查找补空。

  大众电影的封面照片就是一个窗口,可以看出从八十年代初的保守到九十年代初的豪放,中国人的审美转型只用了12年时间。这里不仅仅是明星品味的改变,也是编辑和市场受众的需求的联合改变。

  每当有空就翻翻老杂志看看,就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
 
  http://hi.baidu.com/tjz828/blog/item/b7b9bdc35ba78555b219a842.html

??在很多年的时间里,看电影以及购买和收藏《大众电影》杂志在我的业余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习惯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现在的孩子们无法想象得到,那时我父母每个月给我的零花钱只有一元钱,而我要拿出其中的三分之一来购买《大众电影》杂志,可见这本杂志对我有多么的重要。当然,那个时候看电影还是非常便宜的,通常一般的票价只有一两角钱(我还看到有的单位内部放映的电影对外售票只有五分钱的)。
    
  除此之外,通常可以得到一些免费观看的机会,比如逢年过节我母亲工作的单位都会在礼堂里放映电影,有时还会连映两部。“文革”后期,像我母亲所在的中央所属的事业单位甚至可以放几部原版的外国电影,是真正的原版,不但未做剪辑,而且连中文字幕也没有,放的时候要由翻译拿着话筒现场配音。不过,如果赶上翻译水平差点或者对片中反映的内容不熟悉,那也就只能连猜带蒙地把电影看下去了。我第一次看《乱世佳人》就是这样看的,完全没搞懂剧中人物的身份,也没看明白打仗的两方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除了父母单位,我们学校里也有16mm的小型放映机,可以在教室里拉上窗帘来观看。不过一般是放教学片,如一些科教片和《学游泳》之类的体育教学片,偶尔也会有好片子,印象最深的是体育老师给我们放过反映1970年巴西队第三次夺得世界杯的纪录片《世界在他们脚下》,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贝利、克鲁伊夫这些足球巨星,当时看得好激动啊!
    
  另外,电视里也会看到不少电影,那个时候没有版权的概念,新片也都可以拿来放。如《瓦尔特保卫撒拉热窝》、《尼罗河上的惨案》、《追捕》等,我都是在电视上看的。
    
  从80年代初到上个世纪末,我购买和收藏《大众电影》的习惯持续了大约20年,其间虽然三次搬家,但这些杂志始终没有丢掉。这二十年是我成长的二十年,也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二十年,同样也是中国电影从濒于灭绝到逐步恢复、发展、走向世界的二十年。重新审读这些杂志的封面和封底的照片,可以看到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电影和电影演员成长的足迹,让我们一起来回忆及保存那段历史。



回顾与欣赏:
《大众电影》历年封面封底选

点击查看:
http://cafe.pconline.com.cn/topic.jsp?tid=6382375
http://bbs.hz0752.com/dispbbs.asp?boardid=60&id=542877


附:电影刊物                                            

《看[电影作品]》→《看电影》峨眉电影制片厂 → 哈尔滨

《电影世界》长影集团

《新电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北京电影制片厂

《环球银幕画刊》中国电影

《电影故事》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

《上影画报》上海电影制片厂

《电影文学》长影集团

《中国银幕》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DVD show》长影集团 →《DVD show(电视剧)》陕西电视台

《DVD 导刊(电子电脑)》江苏《电子电脑》→ 上海(执行主编徐鸢)

《银幕内外DVD》四川《银幕内外》

《DVD电影评介》贵州省群艺馆 → 广州(执行主编欧阳杏蓬)

《DVD matrix(电影评介)》贵州省群艺馆 → 广州(执行主编李涤微)
 

《世界电影》中国电影

《当代电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北京广播学院
 

《电影选刊》上海文艺

《中外电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电影剧作》中国电影

《电影新作》上海电影制片厂

《电影创作》北京电影制片厂

《电影作品》峨嵋电影制片厂

《电影评介》贵州省群艺馆

《电影画报》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外国电影丛刊》中国电影

《电影文化丛刊》中国社会科学

  http://koopee.net/blogs/user1/369/archives/2005/6223.asp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leo1257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8-09-11
1楼#
发布于:2007-06-14 19:42
是啊,以前常看,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看了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男人辛苦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0-13
  • 贴图大奖
  • 社区居民
2楼#
发布于:2007-06-15 07:50
中国电影不行了,《大众电影》也没人看了,要是在国外就该停刊了。
老片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10-24
  • 贴图大奖
3楼#
发布于:2007-06-15 08:25
从复刊号开始买起的至八十年代止。记得当时复刊后还挺不好买的,因老妈和邮局有关系才买到!现今还有点存货。
怀念上译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9-23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4楼#
发布于:2007-06-15 09:26
以前常看,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就看得少了,再后来就没看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这本杂志消失的。
那时的天很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 上译永远是我心底最爱的那片云!
奥兰多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1-11-23
  • 贴图大奖
  • 现实互动奖
5楼#
发布于:2007-06-15 09:27
刚见到最新一期,里面有个文章有点意思,写美国历来拍摄的反对共产主义的电影。
男人辛苦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0-13
  • 贴图大奖
  • 社区居民
6楼#
发布于:2007-06-15 11:21
我到北京出差,感觉街头书报亭真多,但哪家都不卖《大众电影》,我去年订了一年《大众电影》,实在没什么意思,今年就没订。

《看电影》介绍好莱坞的太多,译制片和其他国家的老电影介绍的不多,另外字排的太密,看一遍全文都挺累的。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7楼#
发布于:2007-06-15 11:27
  我手里现存的《大众电影》有几十本,以八十年代中期之前的居多。78年的《人民电影》还有两本,79年的《大众电影》缺第一期,80~82每年都缺几本,83~85年相对全些,现在想补都不易喽。其实,我从76年《人民电影》起,就连续订阅了多年《大众电影》。但由于自己的疏忽大意和保管不善,散失太多,令人痛惜呀!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怀念上译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9-23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8楼#
发布于:2007-06-15 13:20
这些旧书应该大的图书馆还有吧?
那时的天很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 上译永远是我心底最爱的那片云!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9楼#
发布于:2007-06-15 19:09
  大的,特别是专业性的图书馆有可能还有。要在20年前,连差不多的事业单位、工矿企业的资料室(图书室)肯定都有,但作永久收藏的恐怕没有吧。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男人辛苦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0-13
  • 贴图大奖
  • 社区居民
10楼#
发布于:2007-06-16 08:58
到一些卖旧书的网站和淘宝上看看,肯定能补齐,就79以前的难些。
marlkovic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2-07-04
11楼#
发布于:2009-02-23 15:29
八十年代是中国杂志业的黄金年代,<大众电影>是当时最著名的期刊了,给我们介绍中外优秀电影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伴我们度过那个年代很怀念那个逝去的年代.
大地
黄金会员
黄金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0-23
12楼#
发布于:2009-02-24 18:10
引用第11楼marlkovic于2009-2-23 15:29发表的  :
八十年代是中国杂志业的黄金年代,<大众电影>是当时最著名的期刊了,给我们介绍中外优秀电影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伴我们度过那个年代很怀念那个逝去的年代.

那时的[大众电影]既中规中矩,图片文字又吸引人,不象现在的杂志,花里胡哨的.
yanjin
共享小组
共享小组
  • 最后登录2022-01-13
13楼#
发布于:2009-02-24 19:30
《大众电影》创刊号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yanjin
共享小组
共享小组
  • 最后登录2022-01-13
14楼#
发布于:2009-02-24 19:46
《大众电影》封面封底译制片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附件]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15楼#
发布于:2009-02-24 20:54
yanjin的贴图很珍贵,谢谢啦!要是附上图片说明,就更好了。

在“《大众电影》封面封底译制片”中:①是《伟大的公民》;②是《驯虎女郎》;③是?;④是?;⑤是?;⑥是?;⑦是《钦差大臣》;⑧是《复活》?⑨是?

《大众电影》创刊号的封底是什么影片?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