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257回复:28
[原创·资料整理]上译配音佳作——国产彩色故事片《天山的红花》
日前,终于在网上下载到了渴慕已久的经典国产老电影《天山的红花》,并刻录了DVD收藏起来。影片由著名大导演崔嵬执导,北影、西影联合摄制,上译厂译制配音。该片民族风情浓郁、艺术造诣颇高,极具观赏价值。这部四十多年前的影片,今天看来仍熠熠生辉。为此,我专门听记整理了配音演员表,制作了影片截图,并收集整理了影片相关资料,大家一同分享。
国产彩色故事片《天山的红花》 ![]() ![]() ![]() ![]() 北京电影制片厂、西安电影制片厂1964年联合摄制 编剧:欧琳 导演:崔嵬、陈怀皑、刘保德 摄影:聂晶、林景 作曲:许友夫 演奏:北京电影乐团 指挥:冯光涛 领唱:哈米提 合唱:中央广播合唱团 独唱:帕提玛 本片承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文工团协助演出 主要演员及配音演员表(根据听记整理): 阿依古丽 .... 法蒂哈(配音:李梓) 阿斯哈勒 ....木特里夫 (配音:毕克) 大队支书乌买尔老爹 ....阿力别克 (配音:程引) 卡依夏 ....萨黑妲 (配音:刘广宁) 兽医哈思木 ....别尔特罕 (配音:于鼎) 公社沙书记 ....周文杰 (配音:胡庆汉) 木沙拜克 .... 瓦里尤拉(配音:伍经纬) 大队会计沙的克 .... 巴亚洪(配音:尚华) 副队长苏来曼 ....木哈泰 (配音:?) 学兽医女青年萨乌丽 ....热希妲 (配音:赵慎之) 哈思木妻 ....明娜婉尔 (配音:苏秀) 阿乌巴克尔 .... 努尔阿里(配音:严崇德) 公社技术员沙发尔 .... 阿布都勒(配音:戴学庐) 哈利社长 ....努尔坦、兵团团场赵场长 (配音:富润生) 老牧民甲 .... 苏勒坦(配音:邱岳峰) 老牧民乙 ....木塔里夫 (配音:富润生) 老牧民丙 ....木哈塔尔 (配音:?) 其他配音演员:张同凝、潘我源等。 ![]() ![]() 法蒂哈 .... 阿依古丽 ![]() ![]() 木特里夫 .... 阿斯哈勒 ![]() ![]() 阿力别克 .... 乌买尔 萨黑妲 .... 卡依夏 ![]() ![]() 周文杰 .... 公社沙书记 木哈泰 .... 苏来曼 ![]() ![]() 阿布都勒 .... 沙发尔 热希妲 .... 萨乌丽 ![]() ![]() 别尔特罕 .... 兽医哈思木 明娜婉尔 .... 哈思木妻 ![]() ![]() 巴亚洪 .... 沙的克 阿乌巴克尔 .... 努尔阿里 ![]() ![]() 苏勒坦 .... 老牧民甲 木塔里夫 .... 老牧民乙 |
|
最新喜欢:![]()
|
1楼#
发布于:2007-09-25 12:22
本片以新疆哈萨克族牧民日常生活的矛盾冲突为基础,表现了在我国新疆进行的阶级斗争,显示出当时的政治思潮,同时又具有明显的艺术成果。导演崔嵬运用一贯的豪爽明快、富于激情的表现风格,深入描写了牧民们的感情生活,将主人公在家庭生活和面对种种矛盾冲突时的欢快喜悦、委屈痛苦,细致地表现出来,真实可信。片中牧区生活、天山风光和风土人情、歌舞服饰等场面极富民族风情,哈萨克演员们的表演率真朴实,加上颇具称道的摄影技术和艺术处理,使影片独具异彩、赏心悦目,以极大的魅力征服了无数电影观众。尤其是影片女主角——“阿依古丽”美好的形象,多年来一直萦绕在广大观众的深深的记忆当中……。特别是上海电影译制片厂老一代配音艺术家们的精彩配音,将影片演绎更加生动感人。
《天山的红花》故事梗概 1959年,在新疆天山脚下东风公社二个哈萨克族畜牧生产队里,社员们选出了自己的队长。新队长是一位热爱党,热爱集体,敢于向一切恶势力作斗争的哈萨克族女共产党员——阿依古丽。生产队大多数社员都非常拥护她,只有少数坏人怀恨在心。反动牧主的儿子、大队兽医哈思木不甘心草原上的权力被剥夺,利用阿斯哈勒想“发家致富”和大男子主义的思想,挑拨他与妻子阿依古丽的关系。阿斯哈勒听信坏人谗言,对妻子打骂并以分居相威胁。阿依古丽意志坚强,毫不畏惧,积极带领群众搞好生产,当年夺得了畜牧业的大丰收。哈思木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对此,阿依古丽提高了警觉,暗中监视哈思木的活动。次年春天,正是产羊羔的旺季,突然气象台预报暴风雪即将来临,社员们积极做好防寒准备,以免羊羔受冻、蔓延肺炎,技术员沙发尔还从公社带来了治疗羊羔肺炎的药品——青霉素。社员们在队长的带领下,积极行动做好了防寒准备工作。哈思木乘风雪之夜捣毁了羊舍的门窗,并嫁祸于阿斯哈勒。由于羊舍被破坏,许多羊羔受到暴风雪的袭击,得了肺炎。哈思木假装给羊看病,实际上给羊羔注射的不是药品而是蒸馏水,使羊羔的病情加重。大批的羊羔病倒,引起社员们的极度不安,哈思木又散布谣言煽动落后群众,说什么春天“胡大”降下特大暴风雪,青霉素不起作用,这些怪现象是因为女人当了队长,触怒了“胡大”。这时技术员沙发尔到公社化验了哈思木用过的药品,证明是蒸水不是青霉素。哈思木得知自己的破坏活动被揭露,急忙乘马逃跑。阿依古丽奋不顾身骑马追赶哈思木,当阿依古丽将要追到哈思木时,哈思木开枪打伤了阿依古丽,幸好社员们及时赶来将哈思木抓获,送政府法办。事实教育了阿斯哈勒,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阿依古丽伤愈出院后,受到社员群众们的欢迎。阿斯哈勒诚心诚意地拥护她担任生产队长,将一束红花送给她,并补投了她一票。社员们欢呼阿斯哈勒的进步,欢呼他们爱戴的队长阿依古丽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 《天山的红花》幕后花絮与评论 西安电影制片厂应该是成立于大跃进时代,到文革前拍摄的电影和北影、长影、上影相比,应该算少之又少,但是在我看来,还是在老大哥厂的帮助下,在较短的时间内生产出了几部优秀的故事片。其中和上影厂合拍的《桃花扇》、北影厂合拍的《天山的红花》、以及戏曲片《三滴血》最为成功,在观众中反响算是比较大的。 《天山的红花》是一部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生产生活的故事片,包含了那个时代不可缺少的一些元素:阶级斗争,促进生产,繁荣发展等内容。故事从美丽的哈萨克姑娘阿依古丽当选生产队长开始说起,但是她的丈夫阿斯哈勒由于担心妻子关心集体不顾家庭,从而对阿依古丽的工作很不支持,而且在家庭中还有大男子主义的暴力倾向;暗藏的阶级敌人阿思木为了夺得大队的权力,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不断地挑动他们之间的家庭矛盾,并制造生产和工作中的困难。但是在阿依古丽的不断努力下,终于用事实教育了固执的老公,并揪出了阶级敌人,同时保证了生产的顺利发展。 对于关注过中国老电影的观众来说,这样一个叙事结构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尤其到了文革时期,几乎千篇一律地拍摄成了这种题材。但是当我看完了这部影片,还是觉得相对于那个时代,《天山的红花》仍然拍出了不少新意。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将矛盾的激化和处理没有放在工作之中,而是放在了家庭。样板戏《海港》、《龙江颂》等都是通过一个单位内部党的干部和行政干部之间的矛盾,来折射与暗藏阶级敌人的斗争,从而有人认为例如方海珍、江水英等都是没有家庭、没有爱情的高大全!而《天山的红花》则把这种矛盾转入到了家庭,力图通过这样一个党的干部形象,同时处理好家庭单位、生产生活的矛盾。也许有人会说,《李双双》不是这样处理过了吗?没错,但是《李双双》将女方的形象过于高大化,她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单位,都是处于强势地位,而丈夫孙喜旺在家庭中相对来说处于弱势,变成了丈夫围着妻子转的滑稽场面。而《天山的红花》则正视了这种矛盾,没有处理成笑剧。尤其是拍摄丈夫阿斯哈勒拿着阶级敌人给的皮鞭,准备鞭打阿依古丽时,这个时候导演崔嵬、陈怀皑将镜头语言处理得十分讲究。阿斯哈勒用仰拍高高在上,手中举着皮鞭,但是背景是凝重的暗色,显得阴森恐惧;而阿依古丽蹲在地上收拾奶茶,用俯拍显得柔弱孤立,但是又身着白色的长裙,给人一种怜悯和同情。这样一个镜头,在“三突出”年代我们是绝对看不到的,即便是在大写17年期间,也很少用这样的镜头反映出党的干部形象。但是,导演这样处理,更符合场景和双方在家庭中矛盾的实际角色。 《天山的红花》在选用场景、色彩运用等方面也很着力,把新疆、天山、牧场等地域特点都很充分地展现了出来,而在民族大会上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也有一定表现,只是还不是很充分。估计是怕冲淡了阶级斗争的内容。 国产彩色电影[天山的红花] 在线欣赏 http://www.gyhj.com.cn/viewthread.php?tid=38152&extra=page%3D1 影片主创人员相关资料: 1964年6月,陈荒煤和崔嵬、汪洋同赴新疆,现场审定影片《天山的红花》,争取在国庆十五周年上映。 ![]() 陈荒煤和崔嵬、汪洋在新疆《天山的红花》外景地 《天山的红花》原名《野菊花》,是西影送审的剧本。荒煤看过后为其中表现出的浓郁生活气息感到兴奋不已,他从来不反对拍摄现代题材的影片,反对的是把拍摄现代题材和拍历史题材对立起来的做法。为了加强这部影片的拍摄力度,他建议由北影和西影携手,并由崔嵬、陈怀皑、刘保德联合导演。经过一番努力,影片已经接近尾声,他又亲自奔赴西域拍摄现场,往返于草地和蒙古包,一路颠簸,一路切磋,全身心地沉浸在艺术创作的喜悦中......。 他们还参观了石河子生产建设兵团,会见了政委张仲翰,这位豪爽的老军人告诉荒煤一个“秘密”:退休后他要把开垦石河子的事迹写成一部长篇小说,到时一定请荒煤帮忙拍成电影。荒煤连连点头,甚至兴致勃勃地和他谈论起剧本的情节来。那时,荒煤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天山的红花》就是老友崔嵬最后一部闪耀着独特艺术风格的影片....... 影坛大帅----崔嵬 崔嵬(1912—1979) ![]() 在我国电影界,有一位弃官从影的艺术家,他就是颇有影坛大帅风度的崔嵬!这位山东大汉,身材魁梧,声如洪钟,内心燃烧着一团对革命无比赤诚的熊熊烈火! “大帅”是崔嵬的绰号(崔嵬、凌子风、张水华、成荫,被称为北影导演“四大帅”),从1955年他成功出演了电影《宋景诗》之后,就有了这个名字。为了演电影,他辞官为民,变成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演员和导演;为了演好电影,他和导演凌子风在北影厂门口,下跪盟誓,在电影拍摄中,一次次争执,相互刺激;十年浩劫,接踵苦难让性情暴烈的“大帅”从此沉默,却仍然心系电影,直到壮志未酬…… 崔嵬原名崔景文,1912年10月4日出生于山东诸城县一个贫农家庭。他的童年是在苦难中度过的,失过学,做过工。青年时代,他积极参加革命工作,同时热情从事戏剧活动。他曾在北平与张瑞芳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并参加演剧一队,到抗日前线慰问演出。1938年2月,崔嵬赴延安,在鲁艺戏剧系任教。在其后的战争年代里,他一面参加战斗,一面坚持戏剧创作和演出活动。 1949年,崔嵬随军南下。全国解放后,他任中南文化局长等职,领导文化和戏改工作。1954年他参加《宋景诗》的摄制,扮演农民起义领袖,从而第一次走上银幕。1956年辞官从影,调北影厂任导演,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生涯。 崔嵬既是一位卓越的电影导演,又是一位出色的电影演员。几十年来,他导演了《青春之歌》、《北大荒人》、《小兵张嘎》、《天山的红花》以及《红雨》、《风雨里程》等影片,并在《宋景诗》、《海魂》、《老兵新传》、《红旗谱》等影片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他一直对戏曲怀有浓厚的兴趣,有很高的造诣,拍摄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洲》等戏曲片。他的影片,受到群众欢迎,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常言道:“文如其人”。崔嵬的影片,无论是表演艺术还是导演艺术,都像他在生活中一样,充满了激情。熔铸在他影片中的,是一种气势磅礴、粗犷奔放的艺术风格。人们在看他的影片蛙,常常会感到仿佛有一团热辣辣的热情之火扑面而来,使人振奋,给人鼓舞。 崔嵬还善于在尖锐的戏剧冲突中,塑造人物,刻画性格。宋景诗、老战、朱老忠、林道静、小嗄子……早已深入人心,成为我国电影画廊里熠熠闪光的人物形象。他运用导演和表演技巧,不仅善于以强烈的戏剧动作刻画人物个性特征,而且努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使他的艺术创造,具有线条粗犷而又感情细腻的特色。 在美学思想上,崔嵬追求电影的群众化、民族化,并为此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尝试。他十分喜爱我国古典名著,对民间戏曲很有研究,并借鉴到电影创作中来。他十分注意我国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感情特点,力求使剧情发展、人物关系交代清楚,做到老少均喜闻乐见;镜头的运用、场面的高度以及画面的构成都努力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保持影片的民族特色。 由于多年来的劳累和动乱期间惨遭折磨,崔嵬于1979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 ![]() 崔嵬在电影拍摄现场 北影厂的“四大帅”是被电影界尊封的四位拥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大导演。成荫导演擅长革命战争和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拥有史诗风格,如《钢铁战士》、《南征北战》等;崔嵬导演则充满激情、浓郁炽烈,最知名的莫过于《小兵张嘎》;水华导演的名著改编淡雅深邃、细腻严谨,《林家铺子》、《革命家庭》都是他的杰作;而凌子风的作品则更为明快和奔放,《红旗谱》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 天山的红花——追忆剧作家欧琳 ![]() 1995年欧琳返疆时于8月13日在天池留影。 电影文学剧本《野菊花》,并在《电影创作》杂志上发表,博得专家和读者一致好评。当时,文化部将这个本子定为向国庆15周年献礼的电影作品,夏衍部长将影片名字改为《天山的红花》,由北京西安两电影厂联合摄制,著名导演崔嵬、刘宝德执导。该片公映后,得到全国各族广大观众的喜爱和肯定。(详细资料点击下面) http://www.tianshannet.com.cn/news/content/2006-10/13/content_1255883.htm |
|
|
3楼#
发布于:2007-09-25 19:56
看这部风格独特的国产民族题材电影译制片,就跟看外国译制片一样过瘾。哈哈!
|
|
|
6楼#
发布于:2007-09-25 23:26
在卓越网上找到过,但一直没货。没想到配音阵容这么强大。
|
|
|
7楼#
发布于:2007-09-26 11:10
引用第3楼阿廖沙于2007-9-25 19:56发表的言论: 的确是这种感觉 阵容太强大了 ![]() |
|
8楼#
发布于:2007-09-26 12:05
影片精彩画面欣赏:
![]() ![]() ![]() ![]() ![]() ![]() ![]() ![]() ![]() ![]() ![]() ![]() ![]() ![]() ![]() ![]() ![]() ![]() |
|
|
11楼#
发布于:2007-09-26 22:16
楼主可否上传,让我们共享一下呢!
|
|
|
12楼#
发布于:2007-09-27 12:49
很遗憾我还没有掌握上传技术。
![]() 不过,可以在线观看的呀,帖子里不是有地址吗?试试吧,播放非常顺畅的。 http://www.gyhj.com.cn/viewthread.php?tid=38152&extra=page%3D1 点击帖中的这个框,便可播放: ------------------------------------------------------ ![]() ------------------------------------------------------ |
|
|
13楼#
发布于:2007-09-30 19:54
楼主整理这些资料够辛苦的 支持一下!
上传推荐你一个FOXMAIL方便好用 支持断点续传 使用方法可见此贴http://peiyin.uu1001.com/read.php?tid=784&keyword= |
|
|
14楼#
发布于:2007-12-16 10:20
的确配音阵容强大!毕 梓 鼎 尚 邱 胡 严 潘 丁 富 .....
谢谢楼主贴了这么多剧照和文字介绍 一直在苦苦寻找这部电影 .... 现在我告诉大家一个地方可以观看:GOOGLE视频!输入片名搜索 可直接观看啦! 画质非常清晰 |
|
23楼#
发布于:2014-07-13 00:22
楼主的听力超强呀!副队长的配音是上海译制厂著名配音演员杨文元,他曾为《渔童》中的老渔翁,《英俊少年》中的外公,《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多部国外影片配音!
|
|
24楼#
发布于:2014-07-25 13:07
上海电影译制厂曾为多部少数民族题材的片子配音,比如内蒙古题材的《祖国啊母亲》,就有孙道临、毕克、曹雷担任主配
|
|
25楼#
发布于:2014-08-15 13:59
现在我没事就来这里翻一番,看一看,这里可以勾起我许多许久的记忆,感觉非常过瘾。
|
|
27楼#
发布于:2016-11-20 20:44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