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221回复:7
[原创]由一经典配音片断而想到的
"不要想到就说,也不要随便想到就做.待人要和气,但是不要轻佻.凡是交情经过考验的朋友们,就该把他们紧紧地拉在身旁边,可是不要对每个半生不熟的相识过份地去周旋.当心跟别人吵架,不过吵了就要让对手下次不敢碰你,要多听别人说,自己少说.有钱可以办贵重的衣服,可是不要奇装异服.富而不俗,因为衣着可以看出人品.不向人借钱,也不借给人钱,借出去往往是人财两失,借进来会叫你忘了勤俭.首要的是,对待自己要忠实,犹如先有白昼才有黑夜.要这样才能对人忠实.\"
<王子复仇记>中大臣波洛纽斯对自己独生子莱阿提斯出门前的忠告.寥寥数语一位世故园滑而又不失精明的老人立体化了. 如此精彩的对白通过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邱岳峰大师的精典演绎加工,真正的应了"此音(文)只应天上有,人间那得几回闻." 如今的上译厂人材凋零,早已成了昨日黄花.我至今仍偏执的认为失去邱岳峰等几位老演员的上译厂只剩下配音的工匠而已然没有了配音的大师. |
|
1楼#
发布于:2007-11-16 11:25
如今的上译厂人材凋零,早已成了昨日黄花.我至今仍偏执的认为失去邱岳峰等几位老演员的上译厂只剩下配音的工匠而已然没有了配音的大师.深有同感!
|
|
2楼#
发布于:2007-11-16 11:46
时代总在进步,看不到今天的进步而一味沉浸过去,就正如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总是这么慢,是因为有相当多的掌握人类财富之人的守旧造成的,曾经的上译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但我更高兴看到如今百花齐放的景象。
|
|
3楼#
发布于:2007-11-18 13:34
应该勇敢的承认现状确实退步的太厉害了,如果没有这点勇气,那是自欺欺人。后来的不一定就是进步,初对省略了,研究人物不做了,严格的要求放弃了,无论如何不是进步。邱岳峰只是众多配音艺术家里最优秀的一个而已,《王子复仇记》里最优秀的是孙道临。少说空话,多说实话,译制片的复兴就快了。
|
|
4楼#
发布于:2007-11-24 23:48
地地道道的地地道道的地地道道的地地道道的地地道道的地地道道的地地道道的地地道道的低得多
|
|
|
5楼#
发布于:2007-11-25 11:00
引用第0楼sun于2007-11-14 21:07发表的言论: 有了这几个字,阁下的大论基本上就没什么份量了 |
|
|
6楼#
发布于:2007-11-25 22:10
客观地说,我们这个时代不是培养“大师”的时代,能培养出一些“能工巧匠”就很不错了。试想,如果邱老师生在今日,他那个嗓音,说不定一开始就被否定了(如今埋没的人才还少吗?)。连表演的机会都没有,又何谈成长为大师?
我认为,大师的成长需要机遇和大环境(比如伯乐发现,比如相对固定的观众群即粉丝),更需要时间的锤炼。现在大家回顾上译曾经的辉煌那是因为它已经有50年的积累,当年的大师们已经暮年甚至作古继而更引发遗憾和幽思。而对如今的年轻人,用他们资历尚浅的表现同大师们已经经过时间考验流传至今的佳作作对比,未免不公平和残忍了些吧。所以对年轻人,还是应该更宽容才好。一味的怀旧和失望并不是能帮助他们提高的好方法。你说对吗? 最后,楼主您提到的这段经典台词由邱老师演绎得惟妙惟肖,这其中离不开翻译的功劳吧。再说,《王子复仇记》这样莎翁的名作如今能有几部作品可以超越呀。 |
|
|
7楼#
发布于:2007-11-25 22:40
还有一点,是曹雷在《远去的回响》里提到的,高尔斯华绥的《品质》(质量)那样的小说所写的。
现在缺少的不是大师的人才和大师的环境,而是大师的精神。 没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精神,无论如何成不了大师的。 十年能挣多少钱? 几个人舍得? 想起第一次看苏秀《我的配音生涯》时的感觉。 要想成为大师,就得照那样的工作态度走一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