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阅读:3421回复:39

痴缠向隽殊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11-18 21:03
  向隽殊老师始终是我最为崇敬的长影女表演艺术家,我几乎收藏了可以找到的向隽殊老师的全部作品,从向隽殊老师的处女作《俄国问题》,早期的《乡村医生》、《攻克柏林》,到晚期的《无名英雄》、《墨菲的战争》;从脍炙人口的《蝴蝶梦》、《流浪者》、《复活》、《卖花姑娘》、《百万英镑》到鲜为人知的《革命的一八四八》,我不敢说已出版的向隽殊老师的作品已被我搜罗无疑,但我敢说我是闻向必收。到目前为止,我收藏的向隽殊老师的作品除《浮村》从未寓目外,其他作品至少看过一遍,重要作品许多看过3-4编,在此基础上,很久以来,就想写一篇讨论向隽殊老师配音艺术的文字。我不是一个专业工作者,发表的议论难保不见笑于专家,但全部来自多年来看片的真实感受,作为一家之言,发表在这里。请各位专家指正。
  向隽殊老师几十年在长译独享大名,成为在观众中知名度最高的长影女配音演员,虽然有些不公平,也有些不正常(由于多年来宣传原因为主,其他原因为辅,在许多老观众心目中,长译知名女演员只有一个向隽殊。)但确有其艺业惊人之处。首先,据我所知,向隽殊老师是配音影片最多的女演员,数量之多,超过上译的丁建华老师。其次,向隽殊老师的声音,底气之足,声音之嘹亮和穿透力,在长译女演员中堪称首屈一指,甚至可以夸张地说,是空前绝后的。更为难得的是,向隽殊老师的这种声音,从早期到晚期始终如一,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也是向隽殊老师非常难能可贵的特质之一。再次,有人曾经提到,向隽殊老师的声音是时代之声,我理解意指向隽殊老师为了适应那个激情年代的需要,有意识地使自己的声音变得夸张,对于这个问题,我这样理解,长译的确有许多女演员声音非常夸张,舞台腔儿非常严重,而且时代越早,这个问题越严重,东影时代表现的尤为严重。而这些女演员中,显然不应该包括向隽殊老师。在东影时代的女演员中,向隽殊老师的声音是比较富于生活气息的。可以这样说,在向隽殊老师的声音世界里,声音始终是为塑造角色服务的。向隽殊老师是一位非常努力的女演员,她有一条天赋的好嗓子,却从不滥用自己的天赋,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声音靠近角色。所以,与同时代的女演员相比,向隽殊老师塑造角色既能做到不失自己声音本色,又能在细微处理上充分展示人物的身份、思想情感。不错,向隽殊老师为许多慷慨激昂的女性代过言,甚至和李真老师一起,成为长译女演员中,为文革影片代言的少数人之一,但那不是因为向隽殊老师为了巴结什么,牺牲自己的声音塑造角色,而是这些角色恰好适合向隽殊老师的声音。这个主次一定要搞清楚,否则难以正确评价向隽殊老师配音艺术的特点。
 但是,我也想坦率地指出,像世间所有事务一样,向隽殊老师的声音并非白璧无瑕。首先,我想引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由于向隽殊老师的成就和勤奋,导演非常喜欢使用她,什么角色都给她。向隽殊老师是一位非常努力的演员,她努力使自己的声音靠近角色,但毕竟年龄不饶人,渐渐地,并非所有角色都适合她。”正因为如此,向隽殊老师塑造的部分角色,带有明显的、浓重的修饰色彩,显得与向隽殊老师的声线极不相称,尤其是中后期所塑造的一些少女角色,或一些柔情万种的角色,这一缺陷反应的尤为突出。出现了观众中“假”、“装嫩”的批评,许多人不喜欢向隽殊老师,其主要原因也在这里。举例而言,在向隽殊老师的经典作品《永恒的爱情》,前半段的罗莎骄傲、自尊,有点儿冲,非常适合向隽殊老师的声线,而后面那个娇嗲,柔情万种的罗莎,则显然与向隽殊老师的声线有些远。有些人批评向隽殊老师的《永恒的爱情》假,我说,适用于后半部,不适用于前半部。另外,我还想斗胆说上一句,就我个人听感而言,我对向隽殊老师脍炙人口的《蝴蝶梦》同样是这个评价。需要说明的是,出现这种情况,根本原因在于长译在文革前后的一段时间,演员出现了严重的断档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向隽殊老师不得不以一当十,勉为其难,承当许多并不适合她的角色,而且应该说,向隽殊老师对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的还是相当出色的。但我终究觉得,与向隽殊老师的精品相比,毕竟小有差距。其次,我还想提到向隽殊老师的方言问题,长译老师有口音,这几乎是一个普遍现象,向隽殊老师也不例外。向隽殊老师看来是力图想改进这个问题,一般地说,也应该算是成功地,对于不熟悉东北方音的人,向隽殊老师的声音里几乎找不到方音的痕迹,甚至会给人造成向隽殊老师的普通话非常标准的印象。但实际上,若你精通东北方音,你就会发现,向隽殊老师的东北方音的吐字、发声方法几乎无处不在,而且正因为这些方音零星散落于“标准”的普通话之中,往往显得突兀,听感上有一种怪怪的感觉,反而不如徐雁老师、张玉昆老师融入其中东北方音来的亲切、自然,这个问题,虽然在有些人看来,像是鸡蛋里头挑骨头,且就发生原因而言,也不能归咎于向隽殊老师,但我认为,从配音风格而言,这毕竟算向隽殊老师的一个白壁之暇,也值得后来者引以为戒。特别是究竟如何看待配音中的方言问题。
 总之,在我心目中,向隽殊老师是人不是神,既有她难以企及的辉煌供后来者敬仰,也有不容回避的缺陷供后人指摘、批评。这就是我对向隽殊老师的基本认识,我热爱向隽殊老师的配音艺术,但我也敢把这篇文字面呈向隽殊老师。正因为爱,正因为如此多、如此细致地欣赏过向隽殊老师的作品,我才斗胆敢评论优劣。是又记,再次至诚欢迎各路大侠指正。
nil
nil
黄金会员
黄金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6-08
1楼#
发布于:2007-11-19 01:21
我觉得方言口音应该不算是问题,如果全是标准普通话,听起来反而可能会有点乏味
kerryzhu2006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8-01-21
2楼#
发布于:2007-11-19 09:34
长影配音有他自己的特点,夹杂方言也很自然贴切。尤其朝鲜影片个人认为比上译强。昨天重温《多瑙河之波》,又欣赏到孙敖、向隽殊、郑万玉的精彩之声。
老片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10-24
  • 贴图大奖
3楼#
发布于:2007-11-19 10:39
配音和播音不是一回事!    
4楼#
发布于:2007-11-19 14:34
向隽殊在文革故事片《牛角石》中为主人公齐兰子配音,火药味很足。
abcdabcd
禁止发言
禁止发言
  • 最后登录2013-02-13
5楼#
发布于:2007-11-20 15:02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6楼#
发布于:2007-11-20 18:38
引用第1楼nil2007-11-19 01:21发表的言论:
我觉得方言口音应该不算是问题,如果全是标准普通话,听起来反而可能会有点乏味

口音的确不算问题,向隽殊老师的问题恰恰在于有时想回避口音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7楼#
发布于:2007-11-20 18:44
引用第5楼abcdabcd2007-11-20 15:02发表的言论:
这篇稿件一般来说是正确的。但我觉得,对向的后期“装嫩”的批评虽然不无道理,但起到了“以小害大”的作用,使向受到了伤害。这个时间大概也就是1980年至1984年。致使向萌生退意。这是很可惜的。如果当时不求全责备,我们应该可以听到向更多的声音。其实,向当时只需稍微调整一下,从配少妇改配中年妇女就可以了。
另外,顺便说一句:《蝴蝶梦》与《永恒的爱情》配音,虽然有一丝那样的痕迹,但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配得是极为成功的。现在看来,也没人能超过她这两部配音水平。所以,我认为,真正能理解向的人并不多(我也未必就理解了)。向的内心一定是寂寞孤独的。

您说向当时应该从少妇改配中年妇女,深获我心。赞一个。至于为何没有转型,此中另有原因,我在帖里已经隐约提到。向隽殊老师有她的不得已之处,说到经典,我觉得更不可超越的是《复活》、《无名英雄》、《人证》
冷月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5-08-10
  • 爱心大使
8楼#
发布于:2007-11-20 19:10
向隽殊老师是我最喜欢的女声!
古城西安
黑铁会员
黑铁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0-24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9楼#
发布于:2007-11-21 19:11
个人最欣赏的女配音演员,声线美极了,至于其中所说的“缺点”,我认为是很正常的,那一代人生错了年代,可惜啊!
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肥羊羊,暖羊羊,慢羊羊,还有我的藏羚羊.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10楼#
发布于:2007-11-21 19:26
引用第9楼古城西安2007-11-21 19:11发表的言论:
个人最欣赏的女配音演员,声线美极了,至于其中所说的“缺点”,我认为是很正常的,那一代人生错了年代,可惜啊!

生错了年代?不太理解。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11楼#
发布于:2007-11-21 19:58
引用第9楼古城西安2007-11-21 19:11发表的言论:
个人最欣赏的女配音演员,声线美极了,至于其中所说的“缺点”,我认为是很正常的,那一代人生错了年代,可惜啊!

以美来概括向声,稍有偏差。向声的魅力和不可及之处,首先在于声音的穿透力。
爱丝苔拉
共享小组
共享小组
  • 最后登录2012-01-27
12楼#
发布于:2007-11-21 21:53
<永恒的爱情>配的挺好的,娇柔的声音跟女主角的外形很般配啊.
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8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3楼#
发布于:2007-11-22 11:43
引用第7楼benxiong2007-11-20 18:44发表的言论:

您说向当时应该从少妇改配中年妇女,深获我心。赞一个。至于为何没有转型,此中另有原因,我在帖里已经隐约提到。向隽殊老师有她的不得已之处,说到经典,我觉得更不可超越的是《复活》、《无名英雄》、《人证》

《复活》也是上译厂同仁公认配得好的片子,苏秀老师提到过。而且上译厂曾经调片观摩过。
redwood
  • 最后登录
14楼#
发布于:2007-11-22 11:51
楼主标题中的“痴缠”看的有点别扭。是否有更加准确或贴切的词?主要是“缠”字。
老片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10-24
  • 贴图大奖
15楼#
发布于:2007-11-22 12:09
向隽殊老师祖籍是四川省巫山县,1925年农历3月15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1943年就读于北平京华美术学院,1949年从华北大学文艺部戏剧科结业分配到东影译制片任配音演员。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16楼#
发布于:2007-11-22 15:29
引用第14楼redwood2007-11-22 11:51发表的言论:
楼主标题中的“痴缠”看的有点别扭。是否有更加准确或贴切的词?主要是“缠”字。

等我重新考虑一下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17楼#
发布于:2007-11-22 15:31
引用第12楼爱丝苔拉2007-11-21 21:53发表的言论:
<永恒的爱情>配的挺好的,娇柔的声音跟女主角的外形很般配啊.

还是那个自尊、骄傲的罗西更配向隽殊老师的声线,多看自然明白
susu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4-01-12
18楼#
发布于:2007-11-22 15:48
向老师在长影担任译制导演的影片是波兰的(仅有爱情是不够的),刘雪婷、王瑞、孙敖主配的。我没记错的话那应该是向老师在长影唯一一次担任译制导演的影片,大家是否还记得?那段时期的长影译制片东北口音明显少了许多,新一代的演员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还有导演的把关很重要,如果上译的译制片都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那简直就象看滑稽戏了!
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8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19楼#
发布于:2007-11-22 15:53
引用第18楼susu2007-11-22 15:48发表的言论:
向老师在长影担任译制导演的影片是波兰的(仅有爱情是不够的),刘雪婷、王瑞、孙敖主配的。我没记错的话那应该是向老师在长影唯一一次担任译制导演的影片,大家是否还记得?那段时期的长影译制片东北口音明显少了许多,新一代的演员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还有导演的把关很重要,如果上译的译制片都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那简直就象看滑稽戏了!

向老担任译制导演的波兰片是《复杂的感情》,《仅有爱情是不够的》是埃及的影片,是陈汝斌、孙敖、刘伯弘配音的。
redwood
  • 最后登录
20楼#
发布于:2007-11-22 16:05
引用第16楼benxiong2007-11-22 15:29发表的言论:

等我重新考虑一下

“痴迷”虽然语法没错,但太直白了,“痴醉”后面好像多跟艺术作品,人的声音等。
“魂牵梦绕”或“魂萦梦牵”好像也牵强了。看来要学学李白了,有酒吗?

玉珠落盘,莺语婉转,轻拂心脾~~~~~~
susu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4-01-12
21楼#
发布于:2007-11-22 16:58
引用第19楼配音眺望者2007-11-22 15:53发表的言论:

向老担任译制导演的波兰片是《复杂的感情》,《仅有爱情是不够的》是埃及的影片,是陈汝斌、孙敖、刘伯弘配音的。

在这里我要向向老师说声;"对不起"了,是我搞错了!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22楼#
发布于:2007-11-23 20:07
引用第18楼susu2007-11-22 15:48发表的言论:
向老师在长影担任译制导演的影片是波兰的(仅有爱情是不够的),刘雪婷、王瑞、孙敖主配的。我没记错的话那应该是向老师在长影唯一一次担任译制导演的影片,大家是否还记得?那段时期的长影译制片东北口音明显少了许多,新一代的演员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还有导演的把关很重要,如果上译的译制片都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那简直就象看滑稽戏了!

您恐怕对我的意思有些误解,我的意思是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改东北腔,也不要非得搞成东北普通话。向隽殊老师配音的《临时工》里有一句:“你就跟你的妈妈这样说话。”妈妈二字是正宗的东北音,前后则皆为标准普通话,听感上非常不舒服。又及,早期东译、长译的演员里,白玫、马玉玲老师有北京腔儿、刘群、彭勃等老师有天津腔儿、东北腔儿更不用说,张玉昆老师、徐雁老师都有,包括现在的演员也不是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但并不影响他们的艺术成就,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代巨星。可见此问题究竟如何看待,还是大有讨论余地的。您说:“如果上译的译制片都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那简直就象看滑稽戏了!”这话里也有个一分为二的问题,不好说得太绝对。毕克老师的某些台词,像《海狼》里的“gagamiaotouka”,是道地的上海方言,您听了像滑稽戏吗?
susu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4-01-12
23楼#
发布于:2007-11-25 15:17
引用第22楼benxiong2007-11-23 20:07发表的言论:

您恐怕对我的意思有些误解,我的意思是顺其自然,不要刻意去改东北腔,也不要非得搞成东北普通话。向隽殊老师配音的《临时工》里有一句:“你就跟你的妈妈这样说话。”妈妈二字是正宗的东北音,前后则皆为标准普通话,听感上非常不舒服。又及,早期东译、长译的演员里,白玫、马玉玲老师有北京腔儿、刘群、彭勃等老师有天津腔儿、东北腔儿更不用说,张玉昆老师、徐雁老师都有,包括现在的演员也不是根本没有这样的问题,但并不影响他们的艺术成就,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代巨星。可见此问题究竟如何看待,还是大有讨论余地的。您说:“如果上译的译制片都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那简直就象看滑稽戏了!”这话里也有个一分为二的问题,不好说得太绝对。毕克老师的某些台词,像《海狼》里的“gagamiaotouka”,是道地的上海方言,您听了像滑稽戏吗?

看来你没理解我说的上海国语的意思,(海狼)里的台词是上海方言台词是没错,但毕克没用上海普通话来念,"轧轧苗头""轧朋友"都是上海方言,类似:洋泾浜",这只是翻译在台词翻译上运用了上海方言词汇,配音演员并没有用上海话来念,还是用的正宗普通话.而长春的东北口音出现在译制片里太多了,特别是老演员,这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渐渐消失,张玉昆老师在90年代配的(莉莉玛莲)就没有了口音问题,而且说外国人的名字洋味很足.上海的配音演员平时生活里也说上海话,象曹雷和丁建华都用沪语为国产片配过音,但配译制片绝对没有上海味!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24楼#
发布于:2007-11-25 16:11
引用第23楼susu2007-11-25 15:17发表的言论:

看来你没理解我说的上海国语的意思,(海狼)里的台词是上海方言台词是没错,但毕克没用上海普通话来念,"轧轧苗头""轧朋友"都是上海方言,类似:洋泾浜",这只是翻译在台词翻译上运用了上海方言词汇,配音演员并没有用上海话来念,还是用的正宗普通话.而长春的东北口音出现在译制片里太多了,特别是老演员,这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渐渐消失,张玉昆老师在90年代配的(莉莉玛莲)就没有了口音问题,而且说外国人的名字洋味很足.上海的配音演员平时生活里也说上海话,象曹雷和丁建华都用沪语为国产片配过音,但配译制片绝对没有上海味!

看来咱们讨论的出发点有些偏差,我不懂您所谓上海方言指的什么?但,"轧轧苗头"四个字,毕克老师没有用普通话处理,这是事实,至于东北口音,看您怎么理解了。完全去掉是不可能的。以鄙人而论,七岁以前,在天津、南京“流浪”多年,七岁以后,从未长时间离开过北京,没人说我普通话不标准,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发音方法好多是天津味儿的。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于长译的老演员,也同样如此。向隽殊老师的普通话,不熟悉东北话的人,几乎听不到有口音,这次去长春参加活动,甚至许多业内人士都这样说。但也有许多比较熟悉东北话的人听出了夹在其中的东北腔儿。而且惟其因为它是夹在普通话中散落的星星,所以显得突兀。这不能责怪谁,这是一个无奈的事情。再说您提到的丁建华老师,也是南方口音很重的。张玉昆老师,至少我与老爷子面对面交流,能听出他老人家有东北口音。其次,我不明白,您为何对夹杂口音的普通话如此反感?我并不觉得它影响我理解内容。清一色的,白开水似的所谓普通话就这么有魅力吗?有人说,使用方言,涉嫌歧视,我倒觉得,非要消灭方言,才真地涉嫌歧视。况且,所谓方言,其实不过是有点儿方言腔儿,都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方言,它除了丰富了声音艺术,我看不到有什么副作用,至于与现在审片制度的关系,是另一问题,不在此话题讨论范围之内。
lms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0-15
  • 网站建设奖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25楼#
发布于:2007-11-25 16:53
楼上二位的帖子我都看了,下面说说我的看法:"轧轧苗头"纯属上译刻意为之,这个我不太赞成,但与长影方音的无意流露不是一回事.上译老演员中也有方音问题,比如严崇德.尽管我与benxiong对东北口音问题保留意见,但是现在无论哪个译制厂家,都是非改不可,这个问题已经毫无商量余地.至于导演把不把关我看也不是主要的,这是演员自身条件的限制.现在年轻演员学历高,自身条件好,口音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说到张老的口音问题,由于晚年彻底回归了生活,所以那些方音就又都回来了.顺便说一句,我始终感觉老爷子是长影老演员中灵性很好的人,但就是道不出来(张老原来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有点像上译的李梓.建议benxiong多听听新长译的片子,挑挑这批东北人的东北音,看看能找到多少?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26楼#
发布于:2007-11-25 20:33
引用第25楼lmss2007-11-25 16:53发表的言论:
楼上二位的帖子我都看了,下面说说我的看法:"轧轧苗头"纯属上译刻意为之,这个我不太赞成,但与长影方音的无意流露不是一回事.上译老演员中也有方音问题,比如严崇德.尽管我与benxiong对东北口音问题保留意见,但是现在无论哪个译制厂家,都是非改不可,这个问题已经毫无商量余地.至于导演把不把关我看也不是主要的,这是演员自身条件的限制.现在年轻演员学历高,自身条件好,口音就基本没什么问题了.说到张老的口音问题,由于晚年彻底回归了生活,所以那些方音就又都回来了.顺便说一句,我始终感觉老爷子是长影老演员中灵性很好的人,但就是道不出来(张老原来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有点像上译的李梓.建议benxiong多听听新长译的片子,挑挑这批东北人的东北音,看看能找到多少?
 

哈哈,接受您的忠告,有机会一定要试试。您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正因为如此,我留了个尾巴,说不涉及现行政策及其他问题,就是针对您说的非改不可的。
27楼#
发布于:2007-11-26 14:29
看benxiong大哥的帖子真的很长知识,也很钦佩benxiong大哥对向老师的喜爱
只可惜我只看过向老师几部脍炙人口的片子,大部分都没看过。以后要好好补课。
男人辛苦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0-13
  • 贴图大奖
  • 社区居民
28楼#
发布于:2007-11-26 15:44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长影的新演员迅速挑起了大梁,口音问题逐渐消失,但译制片也度过了他的辉煌岁月,有些电影想看也弄不到音轨。

另外上译在《海狼》中用了上海方言用语是不合适的,北方人很难明白,这不符合译制片的创作目的。

ps:最近“胜者”出了长影的《夜袭机场+苏捷什卡战役》,又可以好好的听老长译的配音,同时和北影做一下比较。
susu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4-01-12
29楼#
发布于:2007-11-26 16:15
引用第28楼男人辛苦2007-11-26 15:44发表的言论:
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长影的新演员迅速挑起了大梁,口音问题逐渐消失,但译制片也度过了他的辉煌岁月,有些电影想看也弄不到音轨。

另外上译在《海狼》中用了上海方言用语是不合适的,北方人很难明白,这不符合译制片的创作目的。

ps:最近“胜者”出了长影的《夜袭机场+苏捷什卡战役》,又可以好好的听老长译的配音,同时和北影做一下比较。

长影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译制片都是以刘雪婷、王瑞、孙佳和、陆建艺、金毅等新一代配音演员和老演员共同来完成的,所以说是长影80年代后的辉煌,影片的质量也相对提高,欧美影片开始多了,早期多以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为主!我更怀念长影80年~90年那10年的译制片!
(海狼)用了一句上海方言的确有点欠妥,难道是为了对口型吗?该片的译制导演毕克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对于他对译制片的成就不会因为这一句台词而抹杀掉的!
我曾经把(追捕)和(人证)放在一起看,看完(追捕)后再看(人证)就觉得别扭!
男人辛苦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0-13
  • 贴图大奖
  • 社区居民
30楼#
发布于:2007-11-26 17:01
译制片我不敢说,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国产电影加速了下滑的趋势,“罪魁祸首”就是引进的香港和日本电视剧,给电影票房以很大的冲击。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31楼#
发布于:2007-11-26 19:24
引用第27楼自由的生活2007-11-26 14:29发表的言论:
看benxiong大哥的帖子真的很长知识,也很钦佩benxiong大哥对向老师的喜爱
只可惜我只看过向老师几部脍炙人口的片子,大部分都没看过。以后要好好补课。

妹子夸奖,愧不敢当。想念同在一城的你
benxiong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1
  • 原创大奖
  • 最爱沙发
32楼#
发布于:2007-11-26 19:26
引用第29楼susu2007-11-26 16:15发表的言论:

长影在80年代中期以后的译制片都是以刘雪婷、王瑞、孙佳和、陆建艺、金毅等新一代配音演员和老演员共同来完成的,所以说是长影80年代后的辉煌,影片的质量也相对提高,欧美影片开始多了,早期多以苏联、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为主!我更怀念长影80年~90年那10年的译制片!
(海狼)用了一句上海方言的确有点欠妥,难道是为了对口型吗?该片的译制导演毕克老师已经离开了我们,对于他对译制片的成就不会因为这一句台词而抹杀掉的!
我曾经把(追捕)和(人证)放在一起看,看完(追捕)后再看(人证)就觉得别扭!

看完(追捕)后再看(人证)就觉得别扭!    偏见莫此为甚,无语,也不想再辩解什么。
江湖不笑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1-04-22
  • 先锋碟报员
  • 爱心大使
33楼#
发布于:2007-11-26 21:31
susu有所不知,笨兄可是通晓上、长、京的专家,这三家各有不同。
[font= 楷体_gb2312] [size=6]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size][/font] http://hexun.com/jhbxs/default.html
susu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4-01-12
34楼#
发布于:2007-11-27 13:03
引用第32楼benxiong2007-11-26 19:26发表的言论:

看完(追捕)后再看(人证)就觉得别扭!    偏见莫此为甚,无语,也不想再辩解什么。

我根本没有带偏见,我只是说出我看片子的真实感受,用不着扣高帽子!好就好,不好就是不好,无论是上译、长译、京译我都一样看待。到是你,我到觉得你对长译崇拜五体投地了!不管你扣什么帽子,我还是要说长译的(人证)配音就是不及上译的(追捕)(望乡)配音!
cw2111
  • 最后登录
35楼#
发布于:2007-11-28 08:10
记得“流浪者”吗?里面的丽达,还有“无名英雄”里的“金刚石”!向隽淑的声音是很有魅力的!
kerryzhu2006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8-01-21
36楼#
发布于:2007-11-28 09:25
《海狼》的译制导演是乔榛,不是毕克。个人认为影片中“轧轧苗头”倒是精彩之笔。
susu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4-01-12
37楼#
发布于:2007-11-28 10:56
引用第36楼kerryzhu20062007-11-28 09:25发表的言论:
《海狼》的译制导演是乔榛,不是毕克。个人认为影片中“轧轧苗头”倒是精彩之笔。

当时有2部英国影片上映(39级台阶)和(海狼),(39级台阶)是乔榛导演,(海狼)是毕克导演!
kerryzhu2006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8-01-21
38楼#
发布于:2007-11-29 09:22
请再核实《海狼》是由乔榛任译制导演,不是毕克。百度一查便知晓。
三田静香
高级站友
高级站友
  • 最后登录2024-09-05
39楼#
发布于:2009-02-21 19:56
掐得多了自然就做了
长译和上译的差距主要不在演员上
演员的素质差不了多少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