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013回复:1
[原创]中国电视50年回望[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申志远 李睿
1958年,中国在甘肃酒泉开始兴建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如果没有卫星,我们今天还看什么电视?这一年,慕尼黑空难死了8个意气风发的曼联 1958年,中球员,贝利帮助巴西第一次捧起了世界杯。这搁在今天都是爆炸性的新闻,但对于1958年的中国人来说,这都好像是在另外一个星球发生的。因为中国人当时看不到世界杯的转播。据不完全统计到1958年已经有67个国家开播了电视,中国不能落后。1958年是“大跃进”的火红年代,于是5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始首次试播,当天播出的节目有庆祝“五一”座谈会,还有纪录片《到农村去》外加若干诗朗诵、小歌舞。有极少的中国人通过国产的北京牌、从前苏联进口的红宝石牌、纪录牌电视机看到了新中国电视的第一次亮相。 45天之后我们就拥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尽管比世界第一部电视剧英国BBC的《花言巧语的人》晚了28年,但它还是来了。这部剧的编剧是陈庚,导演是胡旭、梅村,主要演员有孙佩云、余琳、李燕、王昌明、李晓兰等。 《一口菜饼子》根据《新观察》杂志上的同名小说改编,说的是一个不要忘记过去苦难生活的故事。剧中,逃荒路上,母亲把最后一口菜饼子拿了出来,把死的机会留给了自己把生的希望给了孩子。解放后生活条件好了,忘了本的妹妹拿着枣丝糕逗小狗,遭到了姐姐的呵斥,告诉她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妹妹听完了姐姐的哭诉,后悔自己不应该忘记过去的艰辛岁月更要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该剧以第一人称的串讲方式表现,扮演姐姐的孙佩云既是演出者又是讲述人。在一个物质生活非常贫乏的年代里,选择这样的题材作为中国电视剧的开山之作也是为了配合党中央关于“忆苦思甜”,“节约粮食”的宣传精神。 当年技术条件相当简陋。这部20分钟的黑白片由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播。在一间60多平方米的临时演播厅,所谓的演播厅就是还未正式使用的广播大楼西侧的四楼会议室。里面搭了一个破烂的窝棚,挂着蜘蛛网还滴答着水,景前架着三台摄像机。另一间小屋装着导演操纵台和监视器。演播过程中,插入了电影《智取华山》中雷电交加的空镜头。演员的调度和表演通过摄像机和话筒把声音和图像变成信号,由导演切换组接直接播放出去“直播”给观众,谁要是卡壳、忘词、走错位置那就全砸锅了。在正式播出之前进行了无数次的排练,导演熟记每个镜头的内容、情绪、机位,甚至每个工作人员也要把分镜头的脚本烂熟于心。一场下来,人人精疲力尽、大汗淋漓。 不但要忙着拍戏,还要给这种新的艺术门类起名字,对于“电视剧”并非是各国通用,美国人叫“电视戏剧”或“电视电影”,苏联人叫“电视故事片”,日本人叫“电视小说”。在拍摄《一口菜饼子》的过程中,编导们经过一番激烈讨论决定把这样的电视文艺节目命名为“电视剧”,尽管争议不休,但还是流传至今,连港、澳、台也这么称呼。 让人遗憾的是《一口菜饼子》没有留下任何的影像资料,后来被改编成了广播剧和话剧,两年后这部剧的时候还重播过一回,所谓重播就是原班人马在摄像机前再直播一次。 [一口菜饼子]之后,热情澎湃的电视剧的拓荒者们很快在1958年的9月4日推出了[党救活了他]。故事讲述的是在大炼钢铁的激情年代一个普通工人被严重烧伤之后受到精心救治的感人故事,胡旭导演再次执导了这部被称为“中国电视剧历史上第一部电视报道剧”的剧集,夏衍看后说“电视剧还是有前途的。”在那个盛产“第一”的年代,还拍摄了第一部多场景大型电视剧[新的一代],第一部儿童电视剧[刘文学]。 文革之前,萌芽时代的电视剧仅北京电视台就播出了80多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也播出了100多部,可能够看到这些剧集的中国人还是极少数,毕竟在当时电视机还是极奢侈的高科技产品。我们家是关波电视的家属,还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把电视请回来,限于那个时代的政治形势,电视剧的面孔还不是非常亲切,直播的样式也使得电视剧转瞬即逝,远不如电影那样深入人心。当中国老百姓对同时期的22大电影明星了如指掌的时候,电视剧人只能忍受因为传播方式不同所带来的孤寂。第一代的电视剧工作者没有高额的稿费,没有明星的辉煌,没有物质的享受,甚至没有影像存世。50年过去了,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已经离我们而去,活着的也步入暮年,但他们的付出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因为,是他们开创了中国电视剧的一个新的时代。 |
|
|
1楼#
发布于:2008-04-18 11:05
真没想到,中国第一部电视剧居然是这种类似于话剧的直播形式! 每次播,都得现场演一遍,多累呀!这样也叫电视剧?应该是电视直播的话剧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