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340回复:4
【影史点滴】关于《列宁在十月》一二
苏联影片《列宁在十月》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一部电影。该片也是苏联第一部有列宁形象的电影。
《列宁在十月》拍摄于1937年,众所周知,那正是斯大林进行所谓“反对人民的敌人”运动的时期,参加过十月革命的老革命家几乎已消灭殆尽,就连很多当年的普通起义参加者也不能幸免,掩盖十月起义的真实历史,任意拔高斯大林的作用,成为那时苏联的一切。在这样的时刻,就需要在电影这一深受苏联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上来造势。于是,在距离十月革命二十周年纪念日只有不到四个月的时候,下达了拍摄电影《起义》(即后来的《列宁在十月》)的命令,并且要求在十月革命二十周年之前上映! 在当时,列宁的形象早已出现在苏联的戏剧舞台上,并出现了像施特拉马赫和史楚金这样优秀的列宁扮演者。经过甄选,导演罗姆最终确定由瓦赫塔戈剧院的著名演员史楚金来扮演影片中的列宁,史楚金虽然名气很大,但在这一特殊任务中,却也丝毫不敢托大,认真阅读剧本,反复聆听列宁所有讲话的唱片录音,并收集了不少文献资料和造型素材。 在经过一个月的前期准备后,1937年8月12日,《起义》正式开拍。斯大林要求该片必须在10月30日前完成,只留给摄制组两个半月的时间!可到了开拍这一天,剧组还没有全部到位,除了列宁一角外,其他的演员还没有确定呢! 更糟的是,当史楚金化好妆,就要正式拍摄时,他竟心慌意乱(导演回忆的原话:他很害怕),无论如何不愿拍摄。我想今天的人们是能够理解到史楚金当时的心情的,毕竟是这样一部特殊的电影…… 经过大家反复的劝慰之后,史楚金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终于同意试镜。让导演欣喜的是,当摄影机开动以后,史楚金极力让自己精力集中,奇迹出现了:“他变成了列宁的样子(导演语)”! 然而,在试拍了4个镜头后,史楚金的“全身都被汗湿透了”,他“仍然紧张的够呛”。他恳求导演:“我再也不行了!放了我吧!”竟自回家去了!当然,他知道停拍的后果,所以,回到家后就立即给导演打来电话,要求看样片。看了两遍样片后,他的信心似乎恢复了。史楚金说:“为什么我们还不拍起来呢?……”两天后,史楚金一口气拍了六个小时。 由于时间很紧,摄制组每天从早上九点一直工作到深夜十二点,那之后,还要进行剪接、配音和重新为每场戏录音,几乎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工作。这部影片没有专门的剪辑阶段,“而是拍完一个段落,就立即拍成翻底片和翻正片”。 在影片拍摄后期,突然发现一个“最重要的群众场面”的拍摄素材损坏了,急需寻找、组织大批群众演员来重拍这场戏。那天是一个星期六的午夜十二点,正逢莫斯科是大雾天气,汽车都禁行了,这个时候去哪里找人呢?不知是谁说:“这会儿只有电影院还有人。”于是摄制组立刻派人到莫斯科的几个电影院,请求那里的观众们步行集中到波提里赫街去参加《起义》的拍摄。不一会儿,就召集了两千多人,却没有一个人要求报酬…… 1937年11月6日,十月革命20周年的前一天。报纸上已登出消息,影片《列宁在十月》将在全国十六个城市上映。这一天,根据上面的指示,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首映式。 在莫斯科大剧院里放电影,这还是第一次,所以,电影放映室、调音室等都是在匆忙中突击增建的,全部设备尚未完全安装调试完成,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直到开始放映前一直都在“忙的团团转”。整个摄制组的人员的心里也都是忐忑不安,像是在等候判决。 影片终于放映了。然而,幕拉开后,银幕很小,距离很远,画面呈现灰蒙蒙的淡蓝色,虽然勉强可以看出银幕上放的什么,但却没有声音!急得导演罗姆亲自坐到了调音台前。终于声音出现了,虽然低哑,勉强倒也能听见。可刚放了一会儿,片子就断了!真是懊丧极了…… 就这样受了两个小时的罪(导演语),片子约莫断了十五次,没有一句话听得清,画面时而大,时而小,银幕上几乎是黑乎乎的。“这是彻底的失败啊!”导演罗姆陷入了绝望,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样的结局。直到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才如梦方醒…… (文中主要情节及引述摘自1981年发表的导演罗姆的回忆录,相关译文见1981年第5期《世界电影动态》。谨供参考) |
|
1楼#
发布于:2008-09-26 06:18
谢谢楼主!原来拍摄《列宁在十月》还有这么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
|
|
4楼#
发布于:2011-11-19 02:12
谢谢楼主,原来列宁在十月还有这么多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