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8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阅读:1700回复:5

【新中国译制片60周年庆典.刘伯弘老师的文章】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8-12-29 22:14
                                                长影                                                    
                                                   ------梦开始的地方
                                        
                                                             刘柏弘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我离开长影已经二十二年了,可在我的感觉中,好像一时一刻也没离开长影,仿佛我仍然是长影大家庭中的一员。

多少信息传来,长影大院的变迁,众多故人的离去,都会令我心潮起伏、夜不能眠。我多么怀念那录音棚里生气勃勃的工作景象;多么怀念那些再也无法见到的良师益友。然而,时光无法倒流,历史不会重演,当我再次打开记忆的闸门,心头不断涌起阵阵暖流……
1958年秋,我撕掉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义无返顾的来到了这个当年号称亚洲第一大厂的“长春电影制片厂”,荣幸地成为一名电影演员。

    十一月初的南方正是深秋,我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到长春时已是隆冬的凌晨。两位穿军大衣的男同学站在冷风飕飕的站台上接我。出站后,坐上有轨电车,透过结了冰花的车窗向外望去,黎明晨曦中的斯大林大街很气派,透过路边茂密的枯枝能看到地质宫、空军医院、吉林医科大学等建筑,中间还夹杂着一些日式小楼。我想像着,夏天这座城市一定很美。

    同学们都陆续报道了,有北京、武汉、南京、山东等全国各地招来的学员。我们过的是半军事化的生活。晨起出操、练功,白天上课,晚上大家做笔记、练小品,学员们个个都很认真努力。我们的老师有徐风、黄玲、安琪、段斌、吴代尧等。表演课是主课,并设有台词课、电影理论课、化妆课、音乐课等。老师都是由各方面颇有经验的专家组成。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长影,经过建国后十年的努力,正成为一个迈向成熟、朝气蓬勃的电影制作基地!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么一个理论与实践能较好结合的学习与生活环境。

    经过两年的学习,由于大跃进中影片生产的需要,我们提前毕业了。由学员正式转为演员剧团演员。我参演了影片《神秧手》、《冬梅》、《两家人》、《景颇姑娘》的拍摄,与长影的老艺术家王炎、袁乃晨、王家乙等导演合作,使我受益匪浅。他们的创作态度严谨、认真,为人朴实无华,我打心眼里敬重他们。

    当时,由于电影事业发展的需要,译制片与演员剧团合并,双方演员可以串用(当然仍有主次之分),当时我也经常参加国产片的配音工作。我记得第一次录译制片是朝鲜片《金刚山的姑娘》,张其昌导演大胆地使用我这个“新手”为该片女主角配音。与黄世光徐雁等老演员合作中,在他们的鼓励下,我于一九六二年春正式调入译制片室工作。有幸的是,当我去译制片工作不久,在李景超执导的苏联译制片《盲人音乐家》中,我又被选中为该片女主角配音,并再次与黄世光合作。

    有一天,正当我们在录音棚工作时,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来长影视察工作。景超导演告诉我说:“小弘,别紧张,一会儿周总理看完摄影棚还要来看我们录译制片,你就与黄世光准备那一段盲人音乐家谈阳光、草地的恋爱戏吧。”
天哪,周总理来看我们配音!我顿时又紧张又兴奋。十几分钟后,敬爱的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在省委书记和厂长等十几个人的陪同下款款进入录音棚。周总理和邓颖超就坐在我身后两三米处的椅子上,静静的观看。录音棚灯黑了,银幕上出现了:“准备、一、二、三、实录”的画面。第一遍循环盘放了原声(俄语);第二遍无声我们试录;第三遍实录……此时,我随着银幕上的画面,配着那段极其抒情优美的爱情戏,但我发觉自己的小腿在不由自主的轻微颤抖……实录后回放,画面由俄语变成了普通话。录音棚灯亮了,周总理带头鼓起掌来。他走到我面前和我握手说:“很好,你是哪里人?”我说:“我祖籍是江苏。”总理又问:“江苏哪里?”我说:“南京。”他笑着说:“你普通话说得很好。”他又问黄世光:“你是哪里的?”黄世光回答说:“我是东北文工一团调来的。”我插了一嘴:“他是老演员,我是新手。”周总理说:“那你一定要好好向老同志、老演员们学习。”我笑着答应,并向总理介绍站在录音棚两侧等待接见的全体新老演员们。当时在场的有以配列宁、斯大林而让观众熟知的老演员张玉昆、肖南;有因配《没落之家》中老女贵族瓦萨•热烈兹诺娃而获文化部奖励的演员白玫;有因配《流浪者》中丽达而获好评的演员向隽殊……直至我当时的学友李真、潘淑兰等,周总理同他们一一握手接见。

    周总理环视了录音棚后说:“你们真是幕后英雄啊!观众通过译制片的片头字幕和人物对白熟悉你们的名字和声音,但不知道你们的具体形象,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建议,以后在片头加一小段介绍你们配音演员的照片,让观众也熟悉一下你们。”他同时转头对亚马厂长说:“这大概用不了几尺胶片吧?我看你们译制片演员形象都很好嘛!我这个建议怎么样啊?”于是我们大家激动地鼓起掌来,周总理的建议充分肯定了我们译制片的配音工作,并称我们为幕后英雄!这对我们是何等的理解与尊重啊!

  当我随着大家送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至大办公室门口时,邓颖超同志笑着握住我的手说:“你看,今天总理为你们讲话了,以后一定会多介绍你们这些幕后英雄的。记住,有空来北京,欢迎你到我家来!”她语气那么朴素热情、亲切,顿时我的眼眶有点湿润……
摄影记者的闪光灯不断地在面前闪耀,总理看到大家依依不舍地在欢送他,他目光睿智的一闪,挥动双手说:“来来来,我们大家一起拍张照!”于是就近的演员及工作人员一拥而上,就留下了那张极其珍贵的合影!那是一九六二年六月十七日,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的,专心地垂着绿阴的…… ”当晚,我在笔记上写下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的这段话并永远铭记在心,这在我日后的工作中也得到了印证。

    我们厂译制片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建国前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开始至今,六十年的变迁中,我在其中工作了二十九年,见证了它的繁荣与兴衰。译制片有着它独特的创作规律。翻译、导演、演员之间,在多年的合作关系中,形成了一个默契而和谐的创作集体,营造出一种良好的艺术氛围,是十分令人留恋的。

    记得文革前,有一次我们在为一部苏联影片录音,张玉昆同志为该片中一个老将军配音,这个老将军在临终前告诉自己的独生子,不能躺在老子的功德簿上享荣华富贵,要继续发扬革命传统。他为了录好这段此起彼伏激情洋溢的临终遗言,实录时,他要求躺在录音棚的地毯上说这段词,为了能看见画面,录音师给他头下垫了一个小矮凳,话筒就放在嘴边。很大一段临终遗言,完成得十分精彩。这种认真的创作态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1982年春,山东省广播电台导演薛冰同志,带着一部上下集的广播剧《张海迪》专程来长影找我们合作。剧中要塑造一个 由童年至成年的一个完整的张海迪形象。要从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录到在共青团代表大会上做精彩发言的张海迪。在剧情的最后,还要从演员的语言过渡到张海迪本人在大会上发言的实况。当时,张海迪的音容笑貌已多次在电视中被人们熟悉,她的英雄事迹已传遍全国。导演孙敖告诉我,张海迪这个角色经组织反复研究后,决定由我来担任。。这个角色是表现一个活着的英雄,并且要从幼年一直录到成年,其中还有不少大段的内心独白与激情戏,最后还要与她本人声音相接,在创作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看完剧本后,首先被张海迪的事迹打动了,她在与病痛做斗争的过程中,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并坚强地挺过来了。她有着超凡的坚韧与毅力,因此成为千千万万当代青年的楷模。她的“刚”正是表现在她的“柔”中,要录好这个人物,不仅要做到“声”似,更要在语言交流中达到“神”似的效果,不然听众不会承认你这个张海迪,更会影响到艺术的感染力。我抽业余时间,反复听张海迪的讲话录音,在排练过程中用心体味、仔细揣摩。在录制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身临其境地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录到激情戏时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簌簌滚落而下,在场的每一位演员都屏声静气地投入到角色中去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创作态度得到薛冰同志莫大的赞扬,我们的创作成果,得到了广大听众的认可,1985年,广播剧《张海迪》从几千部广播剧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一部广播剧“丹桂杯”大奖,我个人也因此获得了第一界“丹桂杯”的最佳女演员奖。

  在二十多年的译制片生涯中,我已习惯这种严肃认真的创作氛围。我的前辈与我的同辈们,无论是在排练场,还是在录音棚,大家都在语言的再创造中享受这个过程,在角色中体验着另一种人生,并在这种体验中充分释放着喜怒哀乐的情怀,把自己摆到角色中去与其同呼吸共命运,这可能就是我们译制片演员用声音、语言塑造人物形象而带来的最大快感与魅力吧!

    在二十九年的长影成长道路中,时光并没有白过。我的劳动、我的成绩也得到了全厂职工的鼓励与肯定。我在一九八四年和一九八五年光荣地被大家选为第六界及第七界长影小百花奖译制片最佳女主角奖。在此,我要感谢长影这个“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它对我个人来说,也是我艺术生命的摇篮。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早已溶入在我的血液中,无论我走到哪里,那种老电影人孜孜不倦的执着与追求、朴实严谨的创作作风、待人的友善与真诚,都与我相伴一生。

    离开长影已经二十二年了,可长影却一直让我魂牵梦萦。我时常在梦中,似乎又闻到了长影大院内那春天特有的梨花和丁香花浓郁的芳香;在梦中,似乎又听到琴房里传出叮咚悦耳的琴声;在梦中,似乎又走进那熟悉而又亲切的录音棚;也是在梦中,我似乎又回到了黄昏中那熙熙攘攘的大操场,坐在秋千上悠闲的荡漾……总之,我经常回忆起长影那生机勃勃的年代,也许这正是因为我美好的青春年华,永远永远地留在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影大院里了……



                                                         2008.07.18      

      
刘柏弘个人简历    

1958年进入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任故事片及译制片演员。
在长影工作期间,参加了电影《冬梅》、《两家人》、《景颇姑娘》等六部影片的拍摄,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此外还为1200多部(集)国内外电影和电视剧的主角配音。其中多次获得文化部、广电部颁发的优秀译制片奖及小百花译制片最佳女主角奖,85年因录制广播剧《张海迪》中主角张海迪获第一届“丹桂杯”最佳女演员奖。
1987年调入浙江电视台(后并入浙江省电视剧制作中心),因工作需要任译制片及电视剧导演。
在电视台及“中心”先后译制了《少女疑云》、《石人圈》等一百多部(集)外国电视连续剧。并参与导演了电视连续剧《还有一支春天的歌》、《同在蓝天下》等二十多部(集),其中两次获“飞天奖”、“金鹰奖”。被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浙江传媒大学前身)聘为兼职教授,讲授“作品朗读与分析”及“译制片艺术”。
在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艺术分校表演系和编播系任教,讲授表演及语言课。

                                                                                                                                                      
yimi
下八洞神仙
下八洞神仙
  • 最后登录2024-10-23
  • 社区明星
  • 最爱沙发
1楼#
发布于:2008-12-30 08:24
探春      
http://syahz.yupoo.com/
susu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4-01-12
2楼#
发布于:2008-12-30 10:38
刘老师的声音还和过去一样那样美吗?真的很想再听到她的声音,想念她配的(失踪的女人)(典子)(最后的情感)(闪光的时刻)(浪花之恋),我至今还记得她在长影配的最后2部影片(失踪者之谜)和(泪洒佛罗伦萨)虽说台词不多,隔了22年还没忘却!后来中央台吴珊导演的前苏联片(办公室的故事)国产剧(红楼梦)、(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里让我又一次听到了刘老师的声音。愿刘柏弘老师配音艺术宝刀不老!
lms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10-15
  • 网站建设奖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3楼#
发布于:2008-12-30 11:03
引用第2楼susu于2008-12-30 10:38发表的 :
刘老师的声音还和过去一样那样美吗?真的很想再听到她的声音,想念她配的(失踪的女人)(典子)(最后的情感)(闪光的时刻)(浪花之恋),我至今还记得她在长影配的最后2部影片(失踪者之谜)和(泪洒佛罗伦萨)虽说台词不多,隔了22年还没忘却!后来中央台吴珊导演的前苏联片(办公室的故事)国产剧(红楼梦)、(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里让我又一次听到了刘老师的声音。愿刘柏弘老师配音艺术宝刀不老!

无论是用话筒还是近距离交谈,都感觉声音有老化。
小昭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3-02-18
4楼#
发布于:2008-12-30 12:40
1,“1958年秋,我撕掉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义无返顾的来到了……”
——为什么不念大学,而直接进厂当演员?有没有什么时代背景?

2,“我建议,以后在片头加一小段介绍你们配音演员的照片,让观众也熟悉一下你们。”他同时转头对亚马厂长说:“这大概用不了几尺胶片吧?我看你们译制片演员形象都很好嘛!我这个建议怎么样啊?”
——周总理的建议真好啊。可惜现在也没能实现。有时配音员连名字都露不了,唉。

3,“实录时,他要求躺在录音棚的地毯上说这段词,为了能看见画面,录音师给他头下垫了一个小矮凳,话筒就放在嘴边。”
——张玉昆老师的敬业精神后代传承得很好。这种躺着录音的技巧我已经听说过好几次了:)

4,广播剧《张海迪》现在还能听到吗?
[color=limegreen][size=4][font=黑体]风和日丽则挥汗耕耘,阴雨绵绵则一碗清茶,一册典籍;得意时勤奋工作,不如意时读书自娱,静待晴朗的艳阳。[/font][/size][/color]
配音眺望者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28
  • 网站建设奖
  • 现实互动奖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楼#
发布于:2008-12-30 20:21
引用第2楼susu于2008-12-30 10:38发表的  :
刘老师的声音还和过去一样那样美吗?真的很想再听到她的声音,想念她配的(失踪的女人)(典子)(最后的情感)(闪光的时刻)(浪花之恋),我至今还记得她在长影配的最后2部影片(失踪者之谜)和(泪洒佛罗伦萨)虽说台词不多,隔了22年还没忘却!后来中央台吴珊导演的前苏联片(办公室的故事)国产剧(红楼梦)、(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里让我又一次听到了刘老师的声音。愿刘柏弘老师配音艺术宝刀不老!

susu真是看了不少电影,赞一个!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