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娴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03-14
阅读:2102回复:14

[转载]从舞台看阿加莎·克里斯蒂(曹雷)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9-01-17 16:21
(原载于《书城》2008年7月号)

从舞台看阿加莎·克里斯蒂
   接触阿加莎,是从她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开始。中学时期,极偶然的机会,看到“内部电影”——美国拍摄的《天网恢恢》,还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黑白版。那是并不识“阿婆”,只是被导演的手法吓得丢魂,印象之深,以致记住一辈子。接下来就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那部中国人几乎家喻户晓的《尼罗河上的惨案》了。那时,我也只是一名观众,被影片中那些古怪的情节和色彩斑斓的人物所吸引,却从未看过阿婆的小说。两年之后,我竟然作为一个配音演员,为阿婆作品改变的电影《阳光下的罪恶》配起音来。那是个由英国著名演员玛格·史密斯扮演的、带点喜剧色彩的酒店店主达芬尼。她身上那种老板娘的八面玲珑;那种对有钱客人的奉承和对下人的颐指气使;以及作者在她身上赋予的英国式的幽默,真是生动有趣至极。配这样的戏,对演员来说真是大过其瘾。
   直至这次在舞台上演出阿婆的代表著《无人生还》,要自己来塑造一个阿婆笔下的人物形象,我才认真的阅读了一系列阿婆的小说,才让我对这样一位用她的笔制造了几十起谋杀案、描绘了无数个参与到谋杀案中的人物形象的多产女作家肃然起敬。
   《无人生还》是阿加莎的一部非常独特的小说。它没有作者其他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大侦探波洛、波洛的朋友黑司廷斯或者有侦探头脑的马普尔小姐这些人物,也不同于那种发生了一件命案,多人受到怀疑,最后真相大白,抓出凶手这样的套路。在小说里,阿加莎“制造”了一个发生在孤岛上的包括凶手在内的“无人生还”的惨案。卷入惨案的人中有女家庭教师,神经科大夫,管家,爱飙车的富家子弟,退伍的将军,笃信天主的老处女,著名的法官,由警察改行的私家侦探,还有从海外回来的部队军官。他(她)们相互并不认识,彼此也没有什么关联,却都受到了邀请,来到这孤岛上,最后一个个神秘地死去。笼罩着整部小说的气氛是诡异而恐怖的。贯穿始终的还有一首不详的童谣《十个小印第安人》和一个个伴随死去的人倒下的小印第安人雕像。
   舞台剧本是作者自己改编的。作者深谙小说读者和进剧院看戏的观众所抱的不同心态,对小说的结尾做了相当大的修改,使观众既得到惊悚和悬念的刺激,又受到心灵的抚慰,带着一颗“落下来的心”走出剧场,免得整夜睡不着觉还要做噩梦。
   仔细想一想,阿加莎构思出这样一出惨剧,目的并不是真的要吓唬观众或读者。正像她在小说里通过大侦探波洛或其他人物的口不止一次强调的:她是要写人,通过笔下一个个性格鲜活的人物,她是在解剖人性。即使在破解谋杀案的过程中,也不仅仅是依靠头发丝、鞋底印这样的“物”的线索,而主要靠对涉案人的性格、心理、历史、与周围人的关系,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等等因素的分析。作者一生经历丰富,游历颇广,她接触的人尤为多样,加上她那女性的细致敏感的观察力,使她记忆中积累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经过她那艺术头脑的筛选加工,沉淀在了她的小说和剧本中。她说她笔下的波洛就取材于她的一位从比利时来的邻居。
   《无人生还》中那十个神秘死去的被害者,都是负有命案的人。但是,他们的罪行属于很难被法律追究的那一类:老将军出于忌恨,在战争中将与自己妻子偷情的年轻副官派去执行危险任务,结果一命呜呼;狂热信仰宗教的老处女无情地对待未婚先孕的年轻女佣,逼得姑娘投水自尽;管家夫妻在老东家发病时,藉口暴风雨有意延误请医生的时间,为的是得到一笔老东家的遗产;酗酒的医生酒后执刀做手术,害死了病人;爱飙车的青年发生车祸,轧死了两个在街边嬉戏的孩子;家庭女教师为了所爱的人得到哥哥的财产而怂恿他的侄子去游泳,致使孩子溺水而死……他们都不是暴徒,也不是杀人狂或者有变态心理的嗜血凶手,但是,他们的人性有很大的弱点。抑或道德缺失,抑或私欲膨胀。这些弱点不加抑制,在一定的环境气候下任其发展,就会发展到无视他人生命,犯下了杀人的罪行。回想在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事不仍在屡屡发生吗?从这个角度来看,《无人生还》这出话剧就不单单是个“杀人游戏”了。在舞台上营造恐怖的谋杀气氛,把观众吓唬地尖声喊叫不是这个戏的最终目的,在观众面前展现人物的个性,把他们的内心一层层剥开,看到他们对待别人的生命和自己面临死亡时的态度之不同,以此引发对人性的深思,我想,这才是阿加莎毕一生之精力挖空心思构思这些谋杀案的重要原因吧。
   由于阿加莎写作历史达数十年,又是个多产作家,看阿加莎的小说集,犹如看一幅历史长卷。从一次大战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面貌,在她的作品中都有鲜明且准确的反映。在演出《无人生还》后,接下来很快要进入排练,并计划在六月份推出的阿加莎另一部名剧《捕鼠器》,就写了上世纪发生在二战后的英国故事。经过战争的摧残,英国经济的衰退,百姓生活的贫困,战争留给人们心理上的阴影,以及战时某些社会机构的混乱和腐败,在剧本中都有所反映。
   记得在一本以描写书籍和友谊的纪实体文学作品《查林十字街》中,我看到记述了二战后伦敦人生活的贫困和物资的匮乏。书店的职员收到美国购书者寄来的一些食品,那种感激不已的心情,曾使对当时情况很陌生的我十分意外。《捕鼠器》中的人物正是生活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中。虽然发生了谋杀案,凶手却是一桩悲剧中的受害者,有值得人们同情的一面。“寻找凶手”,是阿加莎惯用的展开情节的手法,但是,和《尼罗河上的惨案》及《阳光下的罪恶》两部作品中的奢华气氛不同的是,在《捕鼠器》中,围绕“寻找凶手”,她描绘出了一群生活日趋贫困的社会上的小人物。在他们眼里,连区区地方小法官也是“高高在上”的人。每个小人物都在为生存而挣扎着。整个戏中有惊险、悬疑等种种侦探剧必备的因素,却也不乏人们相濡以沫的温情。
   阿加莎曾将自己的多部小说改编成舞台剧台本,包括《无人生还》;唯有《捕鼠器》是她为英女王生日创作的一部广播剧。后来,她又把这部广播剧改写成舞台剧,最后才写成小说。舞台剧《捕鼠器》在伦敦的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以致成了保留剧目,天天上演,至今已经连演了半个多世纪,任何时候你到伦敦,都可以在一个固定的剧院里看到《捕鼠器》,各国也都有剧团排演这出戏,成了舞台上演出最多的一个剧目。这样的事在全世界也可说是绝无仅有的,足见阿加莎的作品强大的生命力。
   今年六月将上演的《捕鼠器》,在上海并不是首次演出,但是,正因为阿加莎拥有大批的发烧友级的读者,这也使她的戏剧有了忠实的观众群。这次重演,还未开始排练,三十余场的戏票早已销售一空,也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百度季冠霖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C%BE%B9%DA%C1%D8
在水一方2007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1-05-06
1楼#
发布于:2009-01-18 10:35
作为一个忠实的阿婆迷来顶一下~
《捕鼠器》的票现在有卖吗?
小昭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3-02-18
2楼#
发布于:2009-01-18 15:04
哈哈,我有幸看过曹老师参演的话剧《无人生还》,那个惊悚啊,胜于电影!阿婆的作品没得说。
[color=limegreen][size=4][font=黑体]风和日丽则挥汗耕耘,阴雨绵绵则一碗清茶,一册典籍;得意时勤奋工作,不如意时读书自娱,静待晴朗的艳阳。[/font][/size][/color]
远娴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03-14
3楼#
发布于:2009-01-18 15:18
引用第1楼在水一方2007于2009-1-18 10:35发表的  :
作为一个忠实的阿婆迷来顶一下~
《捕鼠器》的票现在有卖吗?

今天晚上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一场《捕鼠器》,再下一次公演是2月17日—22日
《无人生还》下一次公演是6月3日—28日
百度季冠霖吧 http://tieba.baidu.com/f?kw=%BC%BE%B9%DA%C1%D8
提尔皮茨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2-22
  • 网站建设奖
4楼#
发布于:2009-01-18 20:52
进来观摩拜见一下老前辈的作品。
[size=7][color=red]A [/color][size=6]V.[/size][color=blue]P[/color][/size]
金田一009
上八洞神仙
上八洞神仙
  • 最后登录2024-09-06
5楼#
发布于:2009-01-18 21:16
有没有谁看过的,讲下?
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家干
总版主
总版主
  • 最后登录2024-01-04
  • 原创大奖
  • 优秀管理员
6楼#
发布于:2009-01-18 21:35
《捕鼠器》我感觉不如《无人生还》,枝蔓太多,而且很多人物几乎是摆设,没有什么作用,不像《无人生还》,环环相扣。
你们被戈培尔博士灵魂附体了么?
7楼#
发布于:2009-01-19 10:32
    17岁那年,很偶然地买了本《四大魔头》,我的天,太好看了,从此疯狂地迷上阿嘉莎!迄今为止,在侦探领域,仍无人超越阿嘉莎,天才,可遇而不可求!东方人为何写不出像波洛、福尔摩斯、哈利那样精彩的悬疑小说?东方也有许多推理小说,但感觉和她们一比,立即相形见绌,缺少一种叫做“极致”的东西。东方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果真如此不同?
8楼#
发布于:2009-01-19 11:05
引用第6楼家干于2009-1-18 21:35发表的  :
《捕鼠器》我感觉不如《无人生还》,枝蔓太多,而且很多人物几乎是摆设,没有什么作用,不像《无人生还》,环环相扣。


    舞台剧的《捕鼠器》我没看过,我只看过剧本,还有由剧本改编的小说,两者只有稍许不同,但一点都不啰嗦啊!而且可以说是很紧凑!每个人物的设置、言行,都对情节起推动作用。人物多,是为了混淆观众的判断力,让观众跟着明线跑,而忽视暗线——那个真正的罪犯!等到谜底揭晓,作者布置的悬疑效果才会达到极致,这是一种写作技巧!典型的阿式技巧!让你摸不着头脑,猜不到凶手。

    阿嘉莎好多长篇小说确实有冗长、拖沓的毛病,但《无人生还》没有,《捕鼠器》也没有,我第一次看的《四大魔头》也没有,所以才会吸引我一本本地看下去。不过《哈利》改掉了这个毛病,写得活色生香,又悬疑又生动,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完美的侦探小说。罗琳正在写侦探小说,不知她的侦探小说和阿嘉莎相比,孰高孰低?翘首期盼!
家干
总版主
总版主
  • 最后登录2024-01-04
  • 原创大奖
  • 优秀管理员
9楼#
发布于:2009-01-19 13:14
引用第8楼幻影移形于2009-1-19 11:05发表的  :


    舞台剧的《捕鼠器》我没看过,我只看过剧本,还有由剧本改编的小说,两者只有稍许不同,但一点都不啰嗦啊!而且可以说是很紧凑!每个人物的设置、言行,都对情节起推动作用。人物多,是为了混淆观众的判断力,让观众跟着明线跑,而忽视暗线——那个真正的罪犯!等到谜底揭晓,作者布置的悬疑效果才会达到极致,这是一种写作技巧!典型的阿式技巧!让你摸不着头脑,猜不到凶手。

    阿嘉莎好多长篇小说确实有冗长、拖沓的毛病,但《无人生还》没有,《捕鼠器》也没有,我第一次看的《四大魔头》也没有,所以才会吸引我一本本地看下去。不过《哈利》改掉了这个毛病,写得活色生香,又悬疑又生动,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完美的侦探小说。罗琳正在写侦探小说,不知她的侦探小说和阿嘉莎相比,孰高孰低?翘首期盼!


可能还是习惯问题吧,因为看《无人生还》在前,每个人物都是串在印第安童谣上的,所以看到《捕鼠器》的时候,会感觉有些可有可无的人物。
你们被戈培尔博士灵魂附体了么?
家干
总版主
总版主
  • 最后登录2024-01-04
  • 原创大奖
  • 优秀管理员
10楼#
发布于:2009-01-19 13:18
看话剧是要看运气的,每一场都不一样。可能我看到的《无人生还》,是最为精彩的一场之一,天时地利人和的。《捕鼠器》则不见得是最好的一场。我只记得那场《无人生还》看罢,观众都吓傻了,掌声都不如平时的响,因为一直也没从戏里出来。
你们被戈培尔博士灵魂附体了么?
11楼#
发布于:2009-01-19 15:24
    我没看过《无人生还》舞台剧,只看过小说,实在,实在,太好看了!在网上看过一部《无人生还》改编的电影,与原著相比,毫无张力,再加上垃圾配音,简直惨不忍睹!
    《捕鼠器》在英国舞台连演了五十多年,如果没有魅力,肯定演不下去。也许老外欣赏口味和中国人不一样,几个小时的戏,他们一点不觉得长。假如有机会去伦敦,我是哭着喊着要去看这部戏,也许英国人来演,更正宗吧!
镰羽佩璇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9-10-17
12楼#
发布于:2009-01-19 23:05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可以讲部部是经典
在水一方2007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1-05-06
13楼#
发布于:2009-01-20 22:56
 
引用第12楼镰羽佩璇于2009-1-19 23:05发表的 :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可以讲部部是经典

这位明显没看过阿婆的《命运之门》,公认的滑铁卢啊。
小昭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3-02-18
14楼#
发布于:2009-01-22 14:22
引用第10楼家干于2009-1-19 13:18发表的  :
看话剧是要看运气的,每一场都不一样。可能我看到的《无人生还》,是最为精彩的一场之一,天时地利人和的。《捕鼠器》则不见得是最好的一场。我只记得那场《无人生还》看罢,观众都吓傻了,掌声都不如平时的响,因为一直也没从戏里出来。


恩, 当时看完后回家开灯睡的觉. 以前看恐怖电影也没吓到这个地步.

突然想起,我写过剧评,不怕剧透的人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www.peiyin.com/bbs/read.php?tid=63702&keyword=%CE%DE%C8%CB%C9%FA%BB%B9
[color=limegreen][size=4][font=黑体]风和日丽则挥汗耕耘,阴雨绵绵则一碗清茶,一册典籍;得意时勤奋工作,不如意时读书自娱,静待晴朗的艳阳。[/font][/size][/color]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