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72回复:2
寻找新生的中国电影配音事业
寻找新生的中国电影配音事业
新闻类型:电影评论 加入时间:2009年2月13日17:32 -------------------------------------------------------------------------------- 原音与配音:谁家语调更传情 面对期待已久的进口大片,您是否需要进行这样的选择:看原版电影,在享受真实震撼效果的同时,让大脑和眼睛在情节与字幕间疾速配合到筋疲力尽?或是看配音版电影,全神贯注于影片的情节发展,同时接受可能打了折扣的配音效果? 中国电影市场的原版拷贝引进始于90年代,当时人们还不习惯“边看情节,边找字幕”的观影方式,相当一段时间“原声效果好”、“要欣赏原汁原味的电影”、“中国配音水平太差”等等声音甚嚣尘上,更有甚者提出取消电影配音的制度,外国影片一律用原版拷贝放映。中国电影市场上配音版电影,即译制片缘何经常备受争议,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好莱坞影片制作精良,原汁原味的音效更容易让观众陶醉其中;而国内配音电影则相形见绌,许多影片配音音质沉闷,原版的配乐和对白立体声效果大打折扣,从这点来说中国的配音事业任重而道远。 其次,各种媒体介质的快速传播让最新的原版片先入为主,知识结构较新,追求时尚的青年观众必然会积极支持原声而抵制配音。 此外,最新的原版电影若要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必须经过审查,配音影片因为制作周期上带来的延迟和情节内容的删改很大程度削弱了影迷对配音电影的热情。 其它如配音人员的配音水平参次不齐、明星配音人凤毛麟角,产生不了大范围的配音互动和明星品牌效应等也都是制约配音电影发展的瓶颈。 “追捕”译制片的黄金时代 回顾老一辈的配音演员,他们的声音之所以被影迷津津乐道,大多源于角色和声音的完美统一:当我们听到童自荣俊美的男声,立刻会联想到一个英俊潇洒的王子,这是《佐罗》、《黑色郁金香》等影片所赋予的;听到毕克硬朗的声音,眼前立刻会浮现一个永不服输、百折不挠的铁汉形象,这是《追捕》所赋予的;听到尚华圆润的声音和幽默的台词,立马就想到法国影片《虎口脱险》里的那位滑稽的指挥家;另外还有极具有表演天赋的邱岳峰,嗓音甜美的刘广宁等等许多配音前辈,他们赋予了角色准确而又个性的声音,使得角色更加鲜活和完美。还有就是周星驰的御用配音石班瑜,他可以说是当代配音领域的典范,其独特的声音成就了周星驰在内地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很难想象没有石班瑜配音的周星驰在影片中表演的效果。 一个好的配音演员需要一个可以最大发挥其才能的好的电影,一个好的配音演员更需要一个优秀演员的台前表演支持,尤其是后者,只有角色深入人心了,配音演员才能深入人心,所以,角色和配音的完美统一是配音电影深入人心不可或缺的一环,在记住电影、记住角色的同时,观众也记住了他们的声音,老一代艺术家用自己的努力证明给角色以恰当的声音同样是一种艺术。 从译制片《普通一兵》的诞生到1965年,17年间中国共译制外国影片775部,这些影片大多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厂翻译配音的。在最初的探索时代,配音演员们大都照着翻译的稿子念,从语速的合拍到台词的通俗明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如《普通一兵》的译制工作先后历时8个月,经历了艺术与技术的摸索过程。 当时的上海电影译制厂厂长陈叙一立下“翻译要准确,配音要传神”的厂规至今被很多译制工作者所遵从,他还要求包括导演、演员在内的配音人员都去学外语,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与表达。在他看来,配音质量的好坏与翻译、编辑、导演和演员的创作态度和水平、素养紧密相关。 直到现在,上海电影译制厂都依然严格遵循着翻译、初校对、复对、配音、鉴定、补配等几道工序,剧本编辑的精细也是出了名的,几乎是字斟句酌,要看翻译是否到位、传神,个性是否鲜明,口型是否对准(同时又要意思贴切),逐字逐句核对完了,才能投入生产,但到了录音棚里还会随时修改,这种传统一直坚持到现在。配音完成后,厂里所有人都要参与“鉴定”工作,再由厂长、艺术委员会提出意见,补戏或重配。 在早期的译制片工作中,由于设备的原因,配错了一个字,就要重新来过,因此演员们都下了一番硬功夫。早先不像现在有磁带,录音时说错一两句没关系,擦掉了马上还可以重来,那个时候用的都是胶片,只能够用两次。即便后来采用磁带录音了,演员们也都特别用功,每接一个本子,他们事先都会反复准备,把所有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把人物感觉揣摩个透,进录音棚之后从来都是丢开剧本的。“更要紧的是要配出角色的气质,译制片的演员也有气质问题。为了这“气质”,很多配音演员还常常为所配角色写完整的“人物自传”,用丰沛的才情完成为角色人物还原的过程。 传统的译制片是否会被原版片取代? 现在,中国人能够看到国外原版原声片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多,发现原片演员说得更生活、更自然,空间感制作得更加讲究,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译制片行业。据了解,《星战前传3:西斯的反击》在中国共发行300个胶片拷贝,其中英语拷贝接近配音拷贝数目的一半,北京、上海被采访的几家电影院经理都表示,“英语版的上座率令人鼓舞”。 随着年轻一代英语水平的提高,原版片在大城市赢得了不少观众,这是一件大好事。确实,看原版片,能从中感受到影片原有语言的魅力,欣赏其原汁原味的语言艺术。但是,能毫无语言障碍观看原版片的观众毕竟是少数。即使是英语水平不错的观众,对原版电影对白中许多俚语、俗语、成语等,在语速较快时,也不一定能听懂。至于非英语的原版片,能听懂的人就更少了。因此,配音译制片还有广阔的市场。 电影配音艺术,其实是一种语言的艺术再创造,至于现在不少观众对译制片的微词,主要是制作上的粗制滥造造成的,并不意味着译制片本身没有市场了。以《007》为例,这部影片的全国投入近470部拷贝,原版拷贝100左右,而这些原版也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而江苏、湖北、云南、河南、安徽、河北、天津这些地区则根本不要原版拷贝上映,原因很简单:没人看。按照此比例,全国85%的人口不看原版电影,因此,配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诚然,进口影片的配音水平还有待提高,但通过这些数字可以证明,中国绝大部分观众还是需要配音电影的,而且电影局规定:所有上映的进口影片,必须经过译制,否则无法拿到上映许可证,这从制度上保证了配音的存在。 调整体制与规范是重振中国译制片的当务之急 在时代变迁和老一代配音艺术家去世或渐渐隐退的同时,中国译制片的鼎盛时期也在悄然结束,“黄金时代” 已成追忆。 现如今的译制片制作过程中,从剧本翻译开始就因为时间的紧迫而常常不能苛求精准,甚至没时间去熟悉本子,拿到就读,口型对不上了,便随意加快或放慢语速,甚至背离了角色说话时的语境。 与此同时译制片市场也确实面临着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即“非正规军”对于译制厂的冲击。目前的许多译制影片幕后给其配音的都是非专业人士,配出来的效果、质量都有很大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观众对于他们这些全心投入的配音演员工作的看法,觉得译制片的水准差,不好看。这种情况的发生让人觉得很不公平。 当然,“非正规军”里也有不少很棒的配音演员。为汤姆·汉克斯所演角色中文“代言”的徐涛“正职”便是北京电视台的主持人。他主配的《阿甘正传》和《拯救大兵瑞恩》均得到了国内译制大奖。有资深译制片人表示,在北京还有一两百名各具特色的配音演员可供其选择。 从技术角度上看,译制片的整体工艺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带动了生产效率,也导致整个流程时间大大缩短了。以前的工艺配一本胶片(大约10分钟)需要4个小时,现在只需要1小时了。而且,先进的工艺和处理软件还能调节口型,甚至能够自动将音调音色往原片上去靠。 可是,工艺与设备日益先进也依然无法改变人们心目中译制片日渐衰落的印象。这很必然,理由是,上个世纪海外电影进来的比现在少得多,人们看的基本都是译制版本,好多人是一个影片反复回味,有特色的声音很容易被观众记住和认可。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影视作品的译配工作主要是依靠行政命令来调配的。这一状况如今早已不再。在1993年之前,作为主要的译制片生产基地,长春电影制片厂每年要接20部译制任务,而目前很难超过10部。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境况也不理想。在市场化运作的今天,制片方也开始“挑三拣四”,并不会因为一个厂的“金字招牌”就把活儿全盘交付,而是从市场出发寻求更佳组合。 然而,在“市场”大潮下,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的译制经费都少得可怜:一部译制片的资金通常只有10多万元人民币,交纳各种费用及分摊给导演、翻译、录音师等人以后,即使是为主角配音的知名配音演员,收入也不过几千元甚至几百元人民币。而经费的有限,使译制片导演不得不忍痛割舍那些非常适合角色的却身在外地的配音演员。 寻找中国电影配音的春天 在走出国门已经非常方便、在许多年轻人觉得看原版电影更舒服的现在,译制片却不得不面临人才缺乏、市场不规范和观众质疑的窘境。一面是依旧庞大的译制片需求,另一面是观众越来越高的品位,译制片市场确实处在两难的境地,而译制片的黄金时代既不能回来,更不可复制,那么中国电影配音事业要如何才能求得新生呢? 在市场化的今天,电影发行方已不再单一寻找指定的译制单位来制作,而是从电影角色和配音演员的搭配上,寻找最佳组合。众所周知,早期的译制片都出自几个知名电影厂:长影、上影、北影……所呈现出的是百花争鸣的局面,而进入九十年代后,这种局面逐渐萎缩,直至陷入目前由上海译制厂一家“独揽大局”的尴尬境地。 由于中国最早从事配音工作的艺人大多是舞台剧演员或播音员出身,致使其声音无一例外的刻上了浓郁的“艺术味”。这种在朗诵、演讲时极为出彩的腔调用在电影配音上就显得做作,多年以来,观众被这种经过特殊训练的声音所蒙蔽,而一但接触到“原版”声音才猛然惊醒,原来老外说话哪有这么“拿腔作势”! 现如今是信息高速、新闻同步的时代,一部进口大片自其在国外首映起,国内观众便有耳闻,这也就从需求上要求电影的引进、上映要提速,审批需要时间,翻译需要时间,配音制作更需要时间。强大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带来更加严谨的工作态度,制作时间的缩水却使翻译不到位,配音质量下降,配音演员不能充分理解剧情和角色,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译制片的畸形发展。 任何一门艺术如果缺乏竞争,都将陷入无可挽回的“退化”。对于译制单位而言,如何更好地适应市场,使人与技术设备的组合达到最佳,避免“千人一声”等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的高等院校有专门培养译制片专业人才,还有通过各种配音大赛,例如上影厂主办的“寻找魅力人声”大赛,以及北京外交学院的“声色魅影”高校配音大赛等脱颖而出的优秀选手,如何使这些人才得到应有的重视;曾经有过的配音演员协会是否也该重启;而翻译、制作等等人员是否也需要专门的机构管理和培养等等……信息化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于配音事业和译制片产业应当如何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怎样进行科学的产业管理,如何将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运用到译制配音人才的管理中去等等,都值得译制片从业者去思考。在市场化的今天,只要积极探索,敢于开拓,吸取和借鉴国外经验,相信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中国的电影配音需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去适应市场经济,除了体制要做相应的改变外,最重要的可能是要在新的环境中给自己重新定位。不可否认,现在的中国电影配音事业和译制片市场处在低谷,但只要大家坚定信心、积极地探索出路,就一定能寻找到通往春天的路径。 作者:古丽巴努 来源:中国电影报 2009年2月12日 |
|
1楼#
发布于:2009-02-16 15:48
别焦急,慢慢看。
|
|
|
2楼#
发布于:2009-02-16 16:13
这种局面逐渐萎缩,直至陷入目前由上海译制厂一家“独揽大局”的尴尬境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