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25回复:0
转载:寻访 时光荏苒,从字幕到声音-原上译厂译制片组长肖章细述早年经历
寻访
时光荏苒,从字幕到声音 原上译厂译制片组长肖章细述早年经历 外国电影,尤其美国好莱坞电影,自“一战”以后不断运到中国,一度占据了中国的银幕,上海最高档的电影院几乎是以放映好莱坞电影为业的,到高档影院看新鲜面目的外国影片对于当时时髦的上海人来说,不仅是时尚,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任影院外片翻译的肖章老先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道,“闭上眼睛一切都历历在目”。 一台投影仪和上千块玻璃片 对于大多数不懂外语的中国观众,好莱坞影片依靠什么来吸引他们?从当时来说,一个是靠很精美的说明书,里面会有演员和剧情的介绍;另外一个就是中文字幕。 我那时候刚从学校里面出来工作,就去一家外国老板的电影院应聘做影片的翻译。来一部新片后,我要很快地把它翻译成中文,当时随片带来的还有英文台本,我主要是做台词的翻译,并不是每句话都翻,找认为主要的话来翻,像“YES”、“NO”这些都知道的话就不翻了。 我的另外一项工作就是随片放映时控制字幕。先把翻译过来的话写在一个窄长条的玻璃片上,然后编上号。什么用途呢?当时字幕不像现在是打在影片上的,而是在银幕旁边另外有一块白色小银幕,在放映室除放映机外另架设一台投影仪,我把编好号的字幕在投影仪上放出来,因为对影片已经很熟了,听原文然后更换玻璃片。一部影片大约一千句左右台词,所以玻璃片堆得很高,工作也很紧张。 “译意风”并不普遍 就是用这样配字幕的方法,我翻译了当时好莱坞最卖座的经典影片,像大家熟知的《魂断蓝桥》、《乱世佳人》、《出水芙蓉》、《红菱艳》等等影片,这些影片都是在美国本土放映没几天就能在上海看到的,因为那个时候上海是租界,非常开放的,不受限制,所以好莱坞影片是垄断上海电影市场的。 后来也推出过一种新型的外片译制方法,也就是“译意风”,记得当时“大光明”推出的广告语是:“贡献给:爱看外国片而不懂外国语者”等等。尝试新鲜的观众不少,但是“译意风”并不是当时看外片方式的主流。一是设备要求比较高,需要影院投入大量资金;另外,就是观众要交的钱比看字幕的要高一些,外片依然是以字幕为主的。 配音过程就像打仗 上海沦陷后,电影业很不景气,英文片不允许放映了。我做了几年的编剧、教了几年书之后,还是回到了电影翻译的老本行。上海电影制片厂下面原来叫做翻译片组,在1957年时分出来成为了现在的上海电影译制厂。 成立早些的还有当时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原“满映”改组后成立的电影制片厂,后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他们也有译制片组而且从解放前就开始做译制片的工作了。他们主要做前苏联影片以及日本影片,我们做东欧片、前苏联片也有法国片以及美国片。在50年代初的时候,译制片已经都是译配片了,就是有中文配音的。因为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很多设备都是我们自己研制出来的,从翻译到录音到剪辑,工作人员是非常辛苦的。夏天没有冷气,因为保证声音质量又不能吹电扇,就用大冰块降温,整个配音过程就像打仗一样,我们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自己的译制片道路。 口述:肖章(原上译厂译制片组长,现年83岁,现居上海) 采写/本报记者张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