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793回复:17
难忘“冉阿让”——《电影人物-胡庆汉的故事》观后
我对配音产生兴趣始于《悲惨世界》,始于冉阿让,当年上译的艺术家给我们奉献了一场听觉盛宴,精彩的台词不胜枚举,其中给冉阿让配音的胡庆汉老师的声音给我印象深刻,冉阿让命运多舛,心地善良,博爱众生而又深藏不露。胡庆汉老师的声音出神入化的演绎了这个复杂的角色,特别是法庭上真假冉阿让当庭对峙,高贵正直的市长和卑微蒙冤的囚犯,胡老师一个人配的简直绝了。
这次在网上听说电影频道要播出胡庆汉的专题片,心里又是兴奋,又是期待。中午下班就直接回家,泡上一碗方便面在电视旁候着,熬过了不感兴趣的《光影星播客》,《电影人物-胡庆汉的故事》开始了,开头又是那熟悉的声音和旋律,虽然《悲惨世界》影片已看过多遍,但这次听到又使我心潮起伏,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初识译制片的感觉。 其实演绎沧桑冉阿让的胡庆汉老师早年也曾是个“奶油小生”(苏秀老师语),当年他报考上影时由于出色的声音条件被陈叙一招进了翻译片组。57年配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潇洒清澈的声音和后来的冉阿让有很大区别。胡老师的鼻音很重,但他经过努力和琢磨,把这个特点变成他的优点(戴学庐老师语)。他在上海电影圈里朗诵也是小有名气。和孙道临、冯哲“三足鼎立”。后来上译厂从上影独立出来,导演力量不足,1959年胡庆汉又参与成立了导演组,还导演了长译和上译合作的第一部电影《红叶》(向隽殊、毕克主配)。 文革后,上译进入了他发展的黄金时期。胡庆汉老师也把工作的重心转到译制导演的岗位上。同事们说他导演风格好比大江东去一样大气磅礴。特别适合导演大场面,角色多的戏。他善于调动演员,合理搭配角色,比如《苦海余生》光有重要戏份的演员就有二十四个,怎样合理搭配演员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还有在《卡桑德拉大桥》中让杨成纯(片中误说成戴学庐)配一个小白脸,胡庆汉认为他的声音有些“左”,和苏秀配的贵妇人搭配比较合适;认真研究剧本,他导演的《苦海余生》《悲惨世界》《汤姆大叔的小屋》都有着特殊历史背景,导演和演员必须了解这些,掌握人物的特定性格才能配好影片。胡庆汉经常和翻译及历史学家研究剧本,力求精益求精。这个时期他的声音在银幕上出现的少了,他的声音更多的留在了录音棚,一部部译制经典在他的导筒下诞生。 胡庆汉老师的三个兄弟也都从事演艺事业。大哥胡浩是北京人艺演员,拍过《绿色钱包》《末代皇帝》(电视剧),特别是《末代皇帝》里的吉冈,小时候印象特深,记得姥姥经常用他吓唬表弟。二弟胡庆树曾任武汉话剧团团长,在电影《雷雨》中饰演鲁贵。三弟胡庆士曾主演电影《李冰》中的李冰。 晚年,胡庆汉又参加了《悲惨世界》《苔丝》等电影配音剪辑录音带(中唱上海公司出版)的制作,为配音片段朗诵一些过场的解说。可惜他于92年12月因脑溢血溘然离去,等到儿子拿到刚出版录音带时,他已不在人世。好在他的儿子胡平智已子承父业,继续为配音事业奋斗,他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 后记:本文综合《电影人物》的解说词和对苏秀、戴学庐、程晓桦、胡平智的采访写成,以飨没有看到节目的配音网友们。但片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商榷,片中说《悲惨世界》译制于1976年,是文革后上映的第一部外国电影,还说这部电影是胡庆汉老师最后配的电影。显然编导有点想当然了,我记得《悲惨世界》好像译制于1979年,1981年左右公映,有可能是胡庆汉老师最后一部主配的电影。 |
|
1楼#
发布于:2009-03-13 16:42
"心里又是兴奋,又是期待。"我心中没有这种感觉,中午打开电视正好碰上了,我一开机子就是配音,你说这是不是有缘。几个钟头后,换数字广播,一播又是介绍上译的《虎头脱险》的配音演员。
|
|
|
2楼#
发布于:2009-03-13 16:43
“我记得《悲惨世界》好像译制于1979年,”
片中说的是1976年吧! |
|
|
3楼#
发布于:2009-03-13 17:27
今天才知道胡平智是胡庆汉的儿子...以后多多支持胡平智!!!
|
|
|
4楼#
发布于:2009-03-13 17:31
胡家四兄弟都挺厉害...以前总把胡庆汉和胡庆树弄混...今天才知道他们是亲兄弟...
|
|
|
6楼#
发布于:2009-03-13 22:27
第一次接触《悲惨世界》就是录音剪辑,冉阿让的善良和博大的胸怀深深地感动了我。从此冉阿让就由胡老师那个声音代言了。
可惜错过了这次节目!谁能分享一下啊。 原来胡家几兄弟都这么厉害,可谓演艺世家了。不知道后代除了胡平智以外,还有在配音界的吗? |
|
|
7楼#
发布于:2009-03-13 23:19
引用第6楼小昭于2009-3-13 22:27发表的 : 去A区找974y大哥的贴子 |
|
8楼#
发布于:2009-03-14 09:48
胡平智记混了一个地方,在《卡桑德拉大桥》里配军火商太太情夫的是杨成纯。胡庆汉在《黑郁金香》里还配一个侯爵,那比《悲惨世界》晚几年。
|
|
9楼#
发布于:2009-03-14 15:18
刚从974Y那里下载看了。
一听到冉阿让那镇定、大义凛然的声音,我的回忆又复活了。记得首先接触《悲惨世界》是录音剪辑,其中胡庆汉配的冉阿让以及邱岳峰配的小店主德纳第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角色。那时我刚上初中,正是最迷电影录音剪辑的时候,《悲惨世界》反复听过多少遍了。当时我就想,世界上怎么会有那么善良又不计回报的大好人呢?有这样的人在,就不会是悲惨世界了呀。 后来上大学时才在电影频道看过该片,又看了原著,对《悲惨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直到现在,冉阿让这个角色连同胡老师的声音融合在一起,不能分割,留存在我心中。 早期作品《红与黑》我也在配音网下来看过了,印象最深的是苏老师配的摩尔小姐。现在又看到一些片段,感觉胡老师当年真是“奶油”小生啊。这越发衬出后来配《悲惨世界》时,沉淀积蓄后的厚积薄发,功力也是非凡。 至于他作为译制导演导的那些片子,有很多是经典,也都看过了。他喜欢朗诵我也早就知道了(遗憾的是该纪录片应该放一些他朗诵的片段)。今天一回味,感觉胡老师真是多才多艺的一个人啊,出身大家族还那么平易近人,乐于请教和指导。像胡大师致敬! |
|
|
10楼#
发布于:2009-03-14 15:22
是“瓤挖让”吧
|
|
|
11楼#
发布于:2009-03-14 15:29
嘿嘿,而且抗战时期胡老师还到我家乡来避过难,读过书,这我还是第一次知道呢。
|
|
|
12楼#
发布于:2009-03-14 15:33
找到一点片中提到的华西中学(华西协合高级中学)的资料。看来私立的洋学校对学生艺术潜力的开发确实很有益:)
协中重视学生的文化,科学和品德教育,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重视学生的个人爱好。管理上较宽松。学校没有围墙,北边紧大学,东、南、西三方都被城郊农村包绕,尽管往西跳过一条小溪往西北方信步可到老南门,往西南可到洗面桥,武侯祠;往东可到新南门及川大;往北穿过一条50米长的小道即进入前坝大学校园;往南沿华英宿舍前的小路可到“洋坟”(已故几位来蓉传教士的墓地)及青春岛去散步。学生很少无故缺课,晚上7—10点自习时间整个校园一片沉静,但此后半小时内,就可听到此起彼伏练习或演奏小提琴,二胡或吹口琴的声音。早晨6点起床,不少学生就开始在球场上练跑。路过校园的人也不多,对学校秩序无任何干扰。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及其后的太平洋战争期间,也即是五大学在华西坝联合办学期间,学生的课外生活则最为活跃和多姿多彩。校内通过全校学生自治会及各年级或班级学生会组织的迎新会、送别会、师生联欢会以及作文,英语比赛等对学生个人特长的培养和发挥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校外,最吸引学生去参加的则是在前坝上各校知名教授的open lecture(公开的免费的学术讲演)。也找机会去参加或加入大学生组织的文艺、音乐、歌唱及戏剧的演出活动。性质高雅、专业性强、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中学本身难于办到的。真是难得的理想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好环境。对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个别同学还寻得机会在暑假中跟随大学教授去少数民族地区作社会和民俗民风调查。开学后把学得的少数民族歌舞,在宿舍前场地上教未去过的同学,既跳又唱,使他们也感到乐趣。 |
|
|
14楼#
发布于:2009-03-14 20:34
胡庆汉大师的《悲惨世界》,真乃绝配!
|
|
|
15楼#
发布于:2009-03-15 10:06
这期节目总体来说不错,编导没有出现硬伤,只有胡平智错把《卡桑德拉大桥》里给那个登山运动员配音的杨成纯说成了戴学庐。由此可见,专业人士的记忆有时也未必可靠,不能保证100%准确。
|
|
16楼#
发布于:2009-03-17 16:06
今天才知道胡平智是胡庆汉的儿子...以后多多支持胡平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