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292回复:5
【资料整理】我们喜爱的配音演员肖南同志(《大众电影》1954年第19期)
作者:王亚彪
译制片演员虽然是幕后的与观众见不着的配音演员,但是观众对他们在工作上的贡献,同样是忘不了的。 肖南同志就是被我们的广大的译制片观众思念和关怀者之一。他经常接到一些观众的来信,信内充满了对他的真挚的爱和诚恳的赞扬。通过这些来往的信件,有很多观众已经跟肖南同志结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肖南同志是在一九四九年七月参加译制片工作的。他配音的第一个角色,是《俄罗斯问题》中的包勃•墨非。配这个角色的时候,他还不满二十岁,谈不到什么艺术修养和生活经历,对戏剧还完全是个外行。我们可以想像到:这样一个刚刚出学校门的年轻人,去配那样一个重要的心理复杂的角色,他将会经历到多少困难。 看过译制片的观众们都知道:译制片的台词是以标准的国音为基础的。但肖南同志是东北人,说的是一口东北土话。这就要求他在创造角色的过程中,首先必须改正字音。同志们,二十年来养成的说话习惯,在二、三十天内把它改变一下,这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但这还不是他创造中的主要困难。主要困难,是他如何来理解包勃•墨非的精神世界,如何来体会包勃•墨非的思想情感的问题。 我们知道:包勃•墨非已经四十多岁了。他是美国专事造谣的赫斯特通讯社的一个新闻记者。他虽然知道自己职业的丑恶,但是被生活所迫,除了不造俄国记者的谣言之外,凡是他的老板喜欢的谣言他都经常的昧着良心捏造。他虽然自己造谣,但又不喜欢别人造谣;他认识社会的黑暗,但又没有力最去反抗。总之,他的思想和情感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让肖南同志表现表现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在当时,那的确是太困难了。因为在他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中,就没有遇见过这样类似的人物。再加上是第一次演戏,而又是第一次在口形的限制下演戏,这就更增加了他的困难。 肖南同志的戏剧生活,就是在这些重重的困难面前开始的。在克服这些困难的日子里,他也曾经动摇过;但是他没有灰心,没有放弃,他以全部力量献给了自己所配演的第一个角色——包勃•墨非。 在工作期间,他常常是半夜二点钟起床,到排戏室去改正字音、练戏、或是阅读材料。同志怕他累病了,让他多睡一会儿,他说:“不行啊,睡不着。”是的,工作的责任感冲撞着他,怎么能睡得着呢!他说:“我不能落在别人后边,一定要努力赶上去,和同志们拉平!” 是的,由于他的刻苦努力和顽强劳动,他赶上了同志们。创造上的困难并没有把他吓倒;创造上的痛苦也没有把他击退,他胜利的跨出了自己戏剧事业的第一步。但这第一步是多么艰难哪!他经过多少不眠之夜,化费了多少劳动的代价呀! 由于第一部戏的煎熬,肖南同志深深感到:作为一个演员是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的。为了不断满足工作对他的需要,他开始了顽强的学习:大量的读小说,研究表演艺术。到现在,他还是越来越顽强的有计划的学习着。他几乎把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费在学习上了。他经常是一个人坐在很静的地方读书。坐着读累了,就走着读。 过了还不到一年,肖南同志接到了影片《攻克柏林》中配演斯大林同志的任务。 给斯大林同志配音,这当然是件非常光荣的任务。但这又是多么艰难的任务啊! 虽然肖南同志有了三、四部戏的经验了,但是在接到这个新任务以后,他还是像个新上战场的新兵一样,不知道东西南北,不知道如何来完成自己的战斗任务。 他读了《斯大林传略》,读了《从一个人看一个世界》,读了斯大林同志自己写的一些论文……但如何理解和接近斯大林同志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 斯大林同志是那样的伟大,人格是那样的高尚,思想修养又是那样的深邃,让肖南同志去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很正确的把他表现出来,这实在是大困难了。当他自己偷偷的把斯大林同志的台词说给自己听听的时候,他就自嘲的笑自己,说:“斯大林同志怎么能像我这样说话呢!”这样,很长一个时期,他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如何准备这个伟大的角色。 后来,在导演和同志的帮助下,又找到了很多有关介绍斯大林同志的文章。有些文章是会见过斯大林同志的人的回忆录。这些回忆录,把斯大林同志的性格,待人接物介绍的比较详细和具体;有些介绍的很形象,很生动。这些文章帮助他接近了斯大林同志。 在研究分析斯大林的过程中,凡是涉及到的书籍和材料,肖南同志都抽时间阅读了。影片中斯大林同志背诵了一首普希金的诗,他把普希金和他的诗也研究了一下。从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出:肖南同志的创造态度是非常认真而严肃的。 在准备角色的阶段,他虽然怀疑过:自己声音是否像;感情是否能吻合上形象;自己是否能完成任务,但是开始排戏以后,他就下定决心不再想这些问题了。思想中只想一个问题:就是尽最大的力量来完成任务。 开始排戏以后,肖南同志在创造上是非常专心一意的。不管是在走路的时候,或者在休息的时候,他都是念念不舍的琢磨着和体会着斯大林同志在影片中所表现的思想情绪。有一次正吃着饭,他停下不吃了,沉思了起来。当别人问他想什么时,他才一怔说:“想了下台词。”星期天别的同志都休息,或者是上街去玩一玩,而他却到旷野去练戏,琢磨台词。 经过了不到三十个工作日,译制工作算是完成了。从他现有的各方面的水平来讲,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完成了任务。他所配演的斯大林同志,使我们听起来,感到很亲切。基本上他是把影片中斯大林同志处理问题的英明、果断、最后一定要消灭敌人的信心表现出来了。但是,终究他还是个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各方面都很差的人,在完成配音工作上也不能不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能令人满意的缺点。但是他是尽了他的最大的努力的。 影片《攻克柏林》上演以后,肖南同志接到了很多观众的来信,对他为斯大林同志的配音给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他很准确的表现了斯大林同志在《攻克柏林》中的思想情绪。这些反映,对一个年轻的演员来说,当然是一种幸福和鼓舞,但是也容易产生骄傲和自满,也容易被这些赞扬和颂词所冲昏头脑。但是肖南同志对自己的估计是很清楚的。他知道自己各方面的修养还很差,距离能很好的完成这样的任务还差的很远。所以,对于这次的创造工作他是不满意的。但是不管怎么说,他是完成了一件重要的工作。 肖南同志的为人是很谦逊的。他不爱多讲话;说话时好脸红,不管是在讨论会上或者随便聊天,他的言谈都是简短的。在生活中他不大欢喜热闹的场面,而欢喜安静的环境;但他非常喜爱儿童。到我们这儿来参加配音工作的临时儿童演员,差不多都跟他结成了不可分离的朋友,虽然他非常珍惜时间,但也经常抽出些时间来领他们去玩耍,和他们聊天或是讲故事。 肖南同志参加译制片工作已经五年多了。在这五年的过程中,他配音过四十多部戏,六、七十个角色,几句话的群众角色兼了不知道有多少。但是不管是主要角色,或者是次要的角色,他都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进行创造。对待自己的角色从来没有懈怠过。 在每部戏完成之后,肖南同志都进行总结工作的。他不仅总结自己的优缺点,而且还很仔细的研究别人的优缺点和同志们讨论。研究的结论就把它们记在自己的创作笔记上,优点自己吸收、发扬;缺点自己警惕、克服。 五年来,肖南同志的戏剧生活就是这样兢兢业业的过去的。由于他自己的刻苦钻研,今天在配音工作上,他是有了一定成就的。这些成就已经被广大的观众所热爱,所赞扬。我们希望:肖南同志在今后的戏剧事业上更加努力,更加刻苦的钻研,为更好的提高译制片的质量而奋斗! |
|
2楼#
发布于:2009-06-02 12:37
好文章,配合着《一个配音演员的日记》一起读,别有风味
|
|
|
3楼#
发布于:2009-06-02 12:53
王亚彪导演早期是长译的骨干配音演员,后来做故事片导演也拍出了《李冰》这样获金鸡奖的影片。
|
|
4楼#
发布于:2009-06-02 13:02
引用第3楼配音眺望者于2009-6-2 12:53发表的 : 王导东北口音挺重的,肖南要比他好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