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28回复:8
[轉貼]談一談中文配音
談一談中文配音 陳國偉
從事聲音工作三十多年,一直都是悶著頭做,偶然的機會看到網路上對中文配音的討論,突然也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多年來的心得,也讓關心配音喜歡配音或有志從事配音的朋友多點了解,我們一起努力讓這個環境更好。 我在學校學的是廣播電視,第一份工作就是錄音師,後來嘗試配音,到二十年前經營錄音室,三十年來做的事都跟聲音有關。我常常告訴公司的年輕夥伴,做這個工作“專業”是本份,沒甚麼可誇口的,要比的是熱情!你有沒有比別人更多的熱情更想把這份工作做好,這往往是決定你作品好壞的基礎。 在錄音師,配音員,錄音室老闆,聲音導演這多重身份裡,現在我最愛的是“動畫影片聲音導演”這個工作,也從中得到最多樂趣與成就。 動畫片的配音在世界各地都是必然的程序,也唯有動畫可以達到不分國界,老少咸宜的境界─如果你配得好!這個配得好包括了:翻譯到位,聲音演員適合。 所謂翻譯到位並不是單指翻得正確,更重要的是依照當地文化改編又能不失原意。聲音演員適合不是單指咬字清晰,音色優美,更重要的是與角色契合。 舉個簡單的例子,有一部國內自製動畫,主角是一位門牙掉了的小女孩,她講話不可能口齒清晰,我們就是需要一位說話會漏風的配音演員。這個時候適合的標準就會打破所有配音員的條件。 過去台灣沒有聲音導演這個名詞,前輩們稱之為領班。二十幾年前的領班除了必須有配音專業外,還需要有良好的業務和人際關係,才接得到案子。領班們的客戶就是電影公司或電視台,直接向它們負責成品,領取費用。但是後來大多數的案子都由錄音室總包,領班們的客戶成了錄音室老闆,整個生態就有了很大的改變。 錄音室在整體預算的考量下,往往必須壓縮到配音成本,於是有了很多在網路上被詬病的現象: 配音員重複率高,轉來轉去都是一樣的聲音,一個戲裡老的小的都是一個人,情緒沒有變化… 對於這些批評,配音員或支持配音的人會說:環境太差,預算太低,電視台不重視…身為從業人員與業者,很清楚這些都是事實,但是只有台灣是這樣嗎?我們能做些甚麼努力呢? 很多朋友拿日本聲優與台灣配音員相比,認為台灣的配音員簡直不入流到極點,這樣的批評不太公平。日本的卡通幾乎全是原創,聲音的預算在他們整體的製作費上最少也佔了十分之一的比例。換句話說,一套上億元的動畫片,聲音起碼也得花個幾千萬。但是台灣的代理商或電視台基於市場回收考量,頂多花個幾萬塊配音,基礎點完全不同,這種速食配音文化,彷彿是無奈又必須接受的潮流。 不過在這樣艱困的配音環境中,我還是看到兩種不同的做法,有只負責發通告、標時間碼、要求配音員只要嘴對上、拿多少錢做多少事的領班。也有認真改稿子數嘴型、花心思研究角色特性、用現有的班底和有限的人員分配角色,盡量避免同一場自己和自己對話的情況、發揮每個配音員的各種可能性…所以在同樣的條件下,我相信還是可以有好作品,關鍵在於你還有多少熱情!! 多年前我看過日文版的變形金剛電視卡通劇集,不要說語調生硬,連嘴都沒對上。但日本即使是這些低成本進口卡通的三流配音員,費用都比我們高得多,如果拿這種類型的卡通來比,中文配音真的不差。 我確信不論哪一國都有廉價劣質的作品,希望排斥中配擁抱日配的朋友,給中配一點機會,你會發現還是有精彩的作品。尤其這幾年台灣自製動畫漸漸蓬勃,中文配音是不可或缺的靈魂,我們需要更多的支持,才能發展得更好,才有把我們自己的動畫賣進國際的機會,才有幾千萬的預算可以做聲音… 請不要在不同的基礎上比較日配與中配,不過歡迎在相同的基礎,批評指教中配的優劣。 請試著忘記那是好來塢動畫就應該說英文,那是宮崎駿動畫就應該說日文。全世界的動畫配音指導原則都有“localize”,所以我們的動畫電影會說台灣國語、客家國語,就像日文配音裡會因應角色而有關東腔、關西腔,美國動畫會有德州腔、拉丁美洲腔,重點不在於說甚麼腔,而是這種腔適不適合這個角色的特性,配音演員的表演自不自然。 日文版的辛普森家庭在日本受歡迎的程度不輸英文版,除了配音員的功力外,觀眾的習慣性還是主因(日本、泰國、中國幾乎所有外來片都必須配音)。我們的配音員缺乏好作品練習,缺乏好的聲音導演帶領,或是因為長期在速食配音文化影響下,沒有耐性了解角色,也失去開發更多可能性的能力。 因為看過許多精彩的非原創動畫的配音,我知道配得好的動畫片是會讓你以為他的原始語言就是那個配音版,這也是我努力的目標。我相信只要從業人員認真做,從每個環節開始注意,觀眾放掉先入為主“中配就是爛”的成見,中配的市場還是大有可為。 提到市場,就得談談近來流行的藝人配音。支持中配的人說,藝人配的不如配音員,有些配音員更是對藝人幾個小時的工作就可以拿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費用不以為然。其實真的不是他們拿得多,是我們拿得太少。而電影公司願意花大錢請藝人,除了宣傳效益外,更多的考慮是角色的特性鮮明。藝人真的配得比配音員差嗎?幾次合作下來,當然也有調不動的藝人,但大多數藝人因為拜科技所賜,沒有對嘴的壓力,只要專注在角色的情緒、聲音表演,反而比配音員更沒有咬字發音的包袱,可以配得更自然,更像原始角色的聲音。所以與其抱怨不平衡,配音員更該在自身的聲音表演上多下點功夫。 根據這麼多年的聲音工作經驗,我簡單將配音人員分成幾個類型: 播音員: 發聲技巧正確、反應靈敏、口齒清晰、音質優美。可以成為優秀的廣播主持人、播報新聞、主持節目或各類旁白配音員。 配音員: 眼睛同時看著畫面與稿子、耳朵戴著耳機聽原音的開始結束、嘴巴瞬間將對白唸出、該哭就哭該笑就笑、雖然準確但有時制式而匠氣、經驗的多少基本上可以與NG的次數成反比。有時反而因為經驗太豐富,每句對白都是脫口而出來不及消化,開嘴閉嘴對上,但話通不通順與動作是否吻合,卻無法兼顧。 聲音演員: 上列技巧已內化成為一種能力,在配音時完全不需考慮咬字發音,一旦融入角色,台詞自然說出,哪怕跟原稿不同反而更顯自然。每個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說話方式,透過說話方式設計角色個性。角色的喜怒哀樂能夠經由聲音演員的感受傳遞給觀眾。 好的配音員或播音員可以透過努力與天分讓自己成為更優秀的聲音演員,如果每個聲音從業人員都給自己進階的期許,我相信中配一定會比其他語言的配音有更好的未來,因為大陸有12億人口只聽中配,而且更接受台灣的中配。而排斥中配的朋友也可以透過了解更接受中配,進而喜歡中配的作品,期望有一天所有人看到中配卡通都覺得它本來就該說中文的。 |
|
|
1楼#
发布于:2009-07-04 19:12
转了一下字体,方便阅读o(∩_∩)o...
谈一谈中文配音 陈国伟 从事声音工作三十多年,一直都是闷著头做,偶然的机会看到网路上对中文配音的讨论,突然也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多年来的心得,也让关心配音喜欢配音或有志从事配音的朋友多点了解,我们一起努力让这个环境更好。 我在学校学的是广播电视,第一份工作就是录音师,后来尝试配音,到二十年前经营录音室,三十年来做的事都跟声音有关。我常常告诉公司的年轻伙伴,做这个工作“专业”是本份,没甚麼可夸口的,要比的是热情!你有没有比别人更多的热情更想把这份工作做好,这往往是决定你作品好坏的基础。 在录音师,配音员,录音室老板,声音导演这多重身份裡,现在我最爱的是“动画影片声音导演”这个工作,也从中得到最多乐趣与成就。 动画片的配音在世界各地都是必然的程序,也唯有动画可以达到不分国界,老少咸宜的境界─如果你配得好!这个配得好包括了:翻译到位,声音演员适合。 所谓翻译到位并不是单指翻得正确,更重要的是依照当地文化改编又能不失原意。声音演员适合不是单指咬字清晰,音色优美,更重要的是与角色契合。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部国内自製动画,主角是一位门牙掉了的小女孩,她讲话不可能口齿清晰,我们就是需要一位说话会漏风的配音演员。这个时候适合的标準就会打破所有配音员的条件。 过去台湾没有声音导演这个名词,前辈们称之為领班。二十几年前的领班除了必须有配音专业外,还需要有良好的业务和人际关系,才接得到案子。领班们的客户就是电影公司或电视台,直接向它们负责成品,领取费用。但是后来大多数的案子都由录音室总包,领班们的客户成了录音室老板,整个生态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录音室在整体预算的考量下,往往必须压缩到配音成本,於是有了很多在网路上被詬病的现象: 配音员重复率高,转来转去都是一样的声音,一个戏裡老的小的都是一个人,情绪没有变化… 对於这些批评,配音员或支持配音的人会说:环境太差,预算太低,电视台不重视…身為从业人员与业者,很清楚这些都是事实,但是只有台湾是这样吗?我们能做些甚麼努力呢? 很多朋友拿日本声优与台湾配音员相比,认為台湾的配音员简直不入流到极点,这样的批评不太公平。日本的卡通几乎全是原创,声音的预算在他们整体的製作费上最少也佔了十分之一的比例。换句话说,一套上亿元的动画片,声音起码也得花个几千万。但是台湾的代理商或电视台基於市场回收考量,顶多花个几万块配音,基础点完全不同,这种速食配音文化,彷彿是无奈又必须接受的潮流。 不过在这样艰困的配音环境中,我还是看到两种不同的做法,有只负责发通告、标时间码、要求配音员只要嘴对上、拿多少钱做多少事的领班。也有认真改稿子数嘴型、花心思研究角色特性、用现有的班底和有限的人员分配角色,尽量避免同一场自己和自己对话的情况、发挥每个配音员的各种可能性…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我相信还是可以有好作品,关键在於你还有多少热情!! 多年前我看过日文版的变形金刚电视卡通剧集,不要说语调生硬,连嘴都没对上。但日本即使是这些低成本进口卡通的三流配音员,费用都比我们高得多,如果拿这种类型的卡通来比,中文配音真的不差。 我确信不论哪一国都有廉价劣质的作品,希望排斥中配拥抱日配的朋友,给中配一点机会,你会发现还是有精彩的作品。尤其这几年台湾自製动画渐渐蓬勃,中文配音是不可或缺的灵魂,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才能发展得更好,才有把我们自己的动画卖进国际的机会,才有几千万的预算可以做声音… 请不要在不同的基础上比较日配与中配,不过欢迎在相同的基础,批评指教中配的优劣。 请试著忘记那是好来坞动画就应该说英文,那是宫崎骏动画就应该说日文。全世界的动画配音指导原则都有“localize”,所以我们的动画电影会说台湾国语、客家国语,就像日文配音裡会因应角色而有关东腔、关西腔,美国动画会有德州腔、拉丁美洲腔,重点不在於说甚麼腔,而是这种腔适不适合这个角色的特性,配音演员的表演自不自然。 日文版的辛普森家庭在日本受欢迎的程度不输英文版,除了配音员的功力外,观眾的习惯性还是主因(日本、泰国、中国几乎所有外来片都必须配音)。我们的配音员缺乏好作品练习,缺乏好的声音导演带领,或是因為长期在速食配音文化影响下,没有耐性了解角色,也失去开发更多可能性的能力。 因為看过许多精彩的非原创动画的配音,我知道配得好的动画片是会让你以為他的原始语言就是那个配音版,这也是我努力的目标。我相信只要从业人员认真做,从每个环节开始注意,观眾放掉先入為主“中配就是烂”的成见,中配的市场还是大有可為。 提到市场,就得谈谈近来流行的艺人配音。支持中配的人说,艺人配的不如配音员,有些配音员更是对艺人几个小时的工作就可以拿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费用不以為然。其实真的不是他们拿得多,是我们拿得太少。而电影公司愿意花大钱请艺人,除了宣传效益外,更多的考虑是角色的特性鲜明。艺人真的配得比配音员差吗?几次合作下来,当然也有调不动的艺人,但大多数艺人因為拜科技所赐,没有对嘴的压力,只要专注在角色的情绪、声音表演,反而比配音员更没有咬字发音的包袱,可以配得更自然,更像原始角色的声音。所以与其抱怨不平衡,配音员更该在自身的声音表演上多下点功夫。 根据这麼多年的声音工作经验,我简单将配音人员分成几个类型: 播音员: 发声技巧正确、反应灵敏、口齿清晰、音质优美。可以成為优秀的广播主持人、播报新闻、主持节目或各类旁白配音员。 配音员: 眼睛同时看著画面与稿子、耳朵戴著耳机听原音的开始结束、嘴巴瞬间将对白唸出、该哭就哭该笑就笑、虽然準确但有时制式而匠气、经验的多少基本上可以与NG的次数成反比。有时反而因為经验太丰富,每句对白都是脱口而出来不及消化,开嘴闭嘴对上,但话通不通顺与动作是否吻合,却无法兼顾。 声音演员: 上列技巧已内化成為一种能力,在配音时完全不需考虑咬字发音,一旦融入角色,台词自然说出,哪怕跟原稿不同反而更显自然。每个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说话方式,透过说话方式设计角色个性。角色的喜怒哀乐能够经由声音演员的感受传递给观眾。 好的配音员或播音员可以透过努力与天分让自己成為更优秀的声音演员,如果每个声音从业人员都给自己进阶的期许,我相信中配一定会比其他语言的配音有更好的未来,因為大陆有12亿人口只听中配,而且更接受台湾的中配。而排斥中配的朋友也可以透过了解更接受中配,进而喜欢中配的作品,期望有一天所有人看到中配卡通都觉得它本来就该说中文的。 |
|
|
2楼#
发布于:2009-07-04 20:21
我应该先往下拽拽滚动条的。
其实我一直觉得中国的卡通本身的状况是限制动画配音的最大障碍。不过,因为某些人的存在,一直很喜欢国语的日本卡通就是了,当然也因为某个人的存在,现在对台湾的配音异常有爱。其实台湾的配音员变声的功力还是相当了得的,个人觉得在动画这个领域是比内地的有水平,也并不见得比日本的声优差。 至于艺人配音,这个倒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宫崎骏就很不喜欢日本专业声优的演绎。 如果说很多人有偏见的话,多半还是因为习惯(先听的经常是原声)和思维定势——人家原声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 |
|
3楼#
发布于:2009-07-04 23:50
有的中文配音的动画,配音腔太重,感觉很做作,而且每一个字都咬得很清楚,拖长,生怕人家小孩听不懂似的,一点也不自然
经常看到这些就想,难道没有正常说话的内地中文动画吗? 为什么电视剧的配音那么自然,而动画片就那么怪异呢? |
|
4楼#
发布于:2009-07-04 23:58
可见这行当无论在哪里都被挤到艺术的二流或三流角落,真的很不公平,这样一份无名英雄的壮举全靠一腔热情去支撑令人唏嘘啊!!
配音网要多为他们鼓与呼!!责无旁贷呀!!! |
|
5楼#
发布于:2009-07-05 12:05
引用第3楼ariesmm于2009-7-4 23:50发表的 : 说的很实际,支持! |
|
|
6楼#
发布于:2009-07-05 23:40
引用第1楼韩菡于2009-7-4 19:12发表的 : 呵呵,转换的不彻底嘛,随便找了几处,应该还有很多。 |
|
7楼#
发布于:2009-07-09 01:34
請不要在不同的基礎上比較日配與中配,不過歡迎在相同的基礎,批評指教中配的優劣。——道出了原声好还是配音好的正解啊!
|
|
8楼#
发布于:2009-07-09 09:00
大陆配音,无论任何片子都讲字正腔圆,这点不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