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626回复:28
(转帖)《哈利·波特》吸走多少金?中国刮起魔幻风(谈到配音)
六部《哈利·波特》尽数公映,对每年控制分账大片数量的中国内地市场而言,算是一个意外。而梳理六部《哈利·波特》在内地公映的时间轴,勾勒出的刚好是中国内地电影市场自2002年起成功改革,一路高唱票房凯歌的路线图。在全球的票房统计中,只有中国内地,是伴随着哈利·波特的成长,每一集都以相当的比例实现票房的线性增长,前五部《哈利·波特》的票房总计已达3.7435亿元人民币。
1《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票房:2100万元 2《哈利·波特与密室》票房:5200万元 3《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票房:6200万元 4《哈利·波特与火焰杯》票房:9435万元 5《哈利·波特与凤凰社》票房:1.45亿元 “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中国掀起魔幻风潮 马爱农是谁? 《哈利·波特》系列的一共七部作品中,马爱农与妹妹马爱新参与翻译了其中的六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多年和儿童文学和小读者打交道的缘故,电话那头,45岁的马爱农的声音甜甜的;她在MSN上发讯息过来,一个个可爱的动漫头像忽闪忽闪,所有这些都满足了人们对于童话书译者的想象。 不过深入交谈后,你就会发现,对那个令全世界“哈迷”为之疯狂的魔法世界来说,她们更像冷静的旁观者。那个戴黑框眼镜,穿斗篷,骑着扫把满天飞的少年曾经人见人爱,但她们最喜欢的,竟然不是哈利。 罗琳的提议是神秘王子 马家姐妹做主翻成混血王子 2000年,马爱农任职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买下了《哈利·波特》。 “当时中国还没有掀起‘哈利·波特热’,整个翻译过程比较安静。到翻译后面几部时,出版社就给我放假,让我在家里专心翻译。”马爱农说,整个过程有点像流水作业,每次翻译前她都是一口气把原文通读一遍,重点标出来,查完字典后,姐妹俩就把书拆了,各译一半。 面对像天书一样的古怪词组,姐妹俩只好努力读透原文的内容,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寻找能达到同样效果的中文。 “几乎每个魔法名称和咒语都是这样翻译的。电影里也都采用我们的译法。”马爱农有些小小的得意。马爱农透露,全世界大约十几个语种的《哈利·波特》问世后,翻译小组就启动联络。“遇到翻译的难题,会相互请教。如果大家对罗琳要表达的意思都拿不准,会派代表跟罗琳联系,询问她真正的意图。 “比如‘哈6’的书名《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halfblood’除‘混血’的译法外,还是个双关语,而像中文这样的语言无法传达它的双关含义。”马爱农说,她们曾就此联系过罗琳,“后来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候选书名——‘神秘王子’,但我们考虑再三,为了跟其它产品,比如电影相统一,还是用了‘混血王子’。” 爱书中苍白的少年 不喜欢电影中的哈利 跟“哈利·波特”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但谈到 “哈利·波特”中的人物,出人意料,姐妹俩最喜欢的人竟然都不是哈利。 妹妹马爱新最喜欢的是罗恩,原因竟然是因为“是因为罗恩不完美,有缺点,很真实、可爱、亲切。”而马爱农也认为书中哈利这个人物并不算出彩,她最喜欢还是双胞胎中的弗雷德,“他太可爱了,每次出场总是能把现场搞得很欢乐”。 不过,马爱农又补充说:“我更不喜欢电影里的那个哈利波特。我们翻译时,感觉他应该是个面色苍白、身材单薄的孩子,因为他毕竟遭受过10年的虐待,但电影里的他,我觉得太漂亮了,像个养尊处优的小白脸,不像个受虐待的孤儿。”“我心目中的哈利波特是个完美的少年,并不是说没有缺点,而是因为他在磨难中始终保持善良和勇敢的品质。” 看过前三部电影,马爱农就再没往下看。“正在国内上映的《哈6》大概也不会去看。”马爱农坚持认为,小说比电影更好看,“读书时,你可以调动你的想象,给所有人物赋予你设想的模样,这也能调动创造力。书中的内容也比电影更耐人寻味。” 谁帮哈利说上了中国话? 不管影片如何灰暗,哈利如何发福,《哈利·波特》都已经陪伴了我们接近9年,包括哈利的声音。 五次帮哈利说话的吴磊说: “配得我快吐了,上映了也不会去看” 可别以为这些配音演员都很爽,能够提前看到新片。其实,为了防止盗版,他们配音时看的影片质量,比枪版都糟糕。“配得都快吐了,除非出3D的,不然影片上映了我也不会去看。”为哈利配音的上海电影译制片厂演员吴磊告诉记者。 这已经是吴磊第五次帮哈利开口说中文了。 “真羡慕你可以提前看到电影。”记者羡慕了不到一秒钟,就被吴磊的苦笑打断:“哎呀,你们不知道,片方为了防盗版,给我们的带子都是处理过的,画面非常难看,许多画面都看不到人,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很多时候我连哈利的脸都看不清,对口型都很吃力。” 吴磊说,人们总以为配音演员可以提前享受大片,其实这是个误解。《冰川时代3》送来配音的带子也做了防盗版的处理,但是因为那部电影的色调比较明快,看起来也清楚很多。而《哈6》的大部分镜头都很灰暗,无形中给配音增加了难度。 因为剧情的关系,《哈6》中哈利的台词量并不多。而原先最难念的咒语,吴磊也驾轻就熟。他倒是对影片的处理有点不满:“个人觉得电影没拍好,尤其是很多书里写得很清楚的情节,在电影里面没有交代。比如说,邓布利多带着哈利去山洞里拿挂坠盒的那一场戏,书中邓布利多就明确告诉哈利,如果碰到盆子里的水,水底的阴尸会跑上来。但是电影里,就没有这一段剧情交待,哈利刚去舀水,水底的阴尸就扑了上来。”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中国哈利”最欣赏的角色,却是《哈6》中哈利的死对头斯内普:“看完书,越来越不喜欢哈利,反而觉得斯内普特别可怜。他人很深沉,爱得很伟大,看到最后一部,我都有点恨邓布利多了。 配音也有潜规则 进场还不知道配什么角色 虽然“铁三角”的个头猛长,《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中文配音却一直保持者原班人马(第一部除外)。不过,在《哈6》中,又有两个新鲜的声音加盟——邓布利多和少年伏地魔。 配少年伏地魔的佘吴斌年纪不大,却已经参与了《黄金罗盘》等多部大片。有意思的是,曾在第一部电影中为童年哈利配音的徐刚,在《哈6》中成了青年伏地魔的“代言人”。 而邓布利多“换声”,主要是因为乔榛的身体不好。接棒为这位校长配音的是上海上海电视台译制部着名配音演员刘彬。《神探亨特》和《古畼任三郎》就是他的代表作。第一次配《哈利·波特》,刘彬的压力特别大。因为之前乔榛的配音得到众多哈迷的认可。而自己由于年龄关系,声位没有那种苍老浑厚的感觉。“我只能让自己老一点,再老一点啊。”刘彬调侃道。 邓布利多给人一种力量、成熟、沧桑的感觉。这个就是我想要的型。”他幽默地为自己“定型”。 刘彬还透露了一个配音“潜规则”——很多时候,配音演员都不了解所有故事,呈现在眼前的只有人物形象,他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贴近人物感觉。“我们有时候去配音,进场都不知道自己配什么人,都临时告诉你的。”刘彬笑着说。 “哈利·波特”带热了中国少儿图书市场的“少儿魔幻冒险风” 1990年,24岁的J.K. 罗琳,坐在前往伦敦的误点火车上,那时,“哈利·波特”仅仅作为一个灵感,闯进了她的生命。透过车窗,她仿佛看见了一个黑发瘦弱、戴着眼镜的小巫师在对她微笑。 如今,“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在中国掀起阅读风潮。它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魔法的大门,带领我们这群麻瓜(不具魔法能力的人),进入了梦想和童话的天地。同时,“哈利·波特”又带热了中国少儿图书市场的“少儿魔幻冒险风”。 这个夏天,《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来了,书店里的魔幻冒险类童书铺天盖地,想做一个不相信魔法的麻瓜真的好难。 孩子追着看 免得和小朋友没话说 这个暑假,杭州庆春路购书中心三楼的少儿图书区人气颇旺,魔幻题材的少儿书更是宠儿——除了有专门的一排书架陈列,还占据了好几个畅销书的柜台。 昨天,记者发现,如今“小”字当头的魔幻书还真不少:《冒险小王子》、《侦探小精英》、《功夫小神探》、《超级小虎队》……大概都是《冒险小虎队》火热之后的衍生效应——这本几年前由浙江少儿出版社推出的系列图书在全国的总销售册数已经突破2500万册。 记者在书店随机采访了数十位小读者,他们从小学二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不一,但在问及平时喜欢阅读什么书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科幻”、“魔幻”列入了自己的书单。 虚无的魔幻世界,为什么让孩子们乐此不疲? 即将升初中的小读者李思民说:“我最喜欢的书是《冒险小虎队》。因为它很惊险、刺激,我自己也想变成小超人。” 六年级的马宇欣最喜欢隐形人,他觉得科幻类的图书里有一个和现实完全不同的世界。 记者发现,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都说自己长大以后的愿望,就是想和书里的主人公一样去冒险。 两年级的杨柏,正捧着一本有关恐龙的书爱不释手,他的回答反映了孩子们阅读的另一种心理:“我想知道小朋友都在看什么,这样平时就可以一起讨论,否则我就和他们说不上话。”看来,阅读魔幻书除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也成了孩子们融入群体、与同龄人交流的一种方式。 引进图书扎堆 有些其实是本土仿制品 而《哈利·波特》系列,只要有电影上映,或是寒暑假,总能带来一波销售高潮。这两天,杭州的各家书店纷纷把《哈利·波特》系列重新摆到展台的显眼位置。 但是,在书店转几圈后,记者就发现,魔幻冒险类图书基本上都是装帧精美的引进版的天下,国内原创的作品非常少,畅销的更是罕有。 为什么这类图书被大量引进? 一位少儿图书策划人告诉记者,引进的这些图书,往往在国际上已经树立了很好的品牌,引入国内后销量都不错,出版社所承担的风险就很小。如果是原创作品,就存在一个开创的过程,市场是否认可都很难说。魔幻冒险类图书原创较少的另一个原因则是作家队伍不成熟。“国内想要推出原创作品的话,老作家面临的是‘转型’,年轻作家倒是已经有许多开始尝试,但还有距离。“浙江少儿出版社副社长郑重分析说。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别看有的作品看故事和作者名字都是外国的,其实都是本土制造。因为现在引进书很火爆,有些书商就找来枪手,模仿外国人的笔法和风格来写,然后编造一个很‘老外’的名字署上去。” 除此以外,魔幻冒险类少儿图书也有妖孽风盛行的情况。书店里随处可见《噩梦迷踪》、《蝙蝠归来》、《妖湖怪潭》、《血色老屋》等这类名字听上去很惊悚、封面恐怖的书。“幽灵”、“惊魂”、“诅咒”、“阴谋”等灰暗的词语,也充斥在出版商打出的宣传标语中。 看还是不看 请坚持“儿童”标准 很多孩子痴迷魔幻书,越是惊险刺激越喜欢看,可是父母们却不大乐意了。一位孩子正读小学二年级的母亲告诉记者:“有段时间,我孩子晚上常常睡不着,做恶梦说‘恐龙来了’。” 这种又爱又怕的阅读心理,在小读者中并非是个例,读小学三年级的许镐哲,平时喜欢看魔幻类的书,但他常常做恶梦。 一位正在书店陪孩子买书的林老师说,他平时也常常看到班上的学生对魔幻题材的书情有独钟,“这类书就是冲着小孩子的好奇心来的,但现在越来越邪,甚至妖魔化,这对孩子非但没有好处,而且扭曲心灵。” 孩子又爱又怕,家长忧心忡忡,魔幻类图书究竟还要不要给孩子看? 我省儿童文学评论家孙建江表示,家长对此不必过于担心,“儿童阅读是一种多元的阅读,探险、奇幻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类题材,尤其是对男孩子来说,这是由他们的性格心理决定的。当然,家长在为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还是应该坚持‘儿童’标准,不能用大人的眼光去苛求。” 孙建江认为,《哈利·波特》等优秀作品,有一定的艺术性,而且从现实世界进入魔幻世界,都有一定的逻辑,比较适合儿童阅读;而有些书不仅涉及“僵尸”、“幽灵”等恐怖内容,而且在人物性格、情节安排上非常粗劣,孩子多读并没好处。 因而,他建议,家长在为孩子选书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已经比较有社会反响、被普遍认可的书。对于新上市的书,家长也可以先翻一翻内容,过滤一下再推荐孩子阅读。 我们为何没有《哈利·波特》 中国孩子骑扫帚很怪异 “罗琳的《哈利·波特》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当代儿童的一些审美特点。”这是两位国内知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和秦文君对《哈利波特》的评价。 杨红樱写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狂销1600万册,曾创下国内原创儿童文学的出版奇迹。 曾经有很多人问杨红樱等童话作家为什么不写一部《哈利·波特》。杨红樱说,她笔下的马小跳是个很纯粹的中国孩子,“如果让他骑着一把扫帚就会显得很怪异。” 创作《男生贾里》、《女生贾梅》的秦文君昨天告诉记者,自己尤其喜欢《哈利·波特》中的两点:一个是作品里设置的一个“九又四分之三车站”——不是“九车站”也不是“十车站”,这样的限定是一个现实和魔幻之间的一个衔接;还有一个细节是哈利作为一个孤儿,生活在姨妈家的壁橱里面。“哈利从一个非常弱势的少年,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有魔法天赋,这是令人激动的。这里面有少年的成长与冒险。” 对于有人不太赞成青少年阅读《哈利·波特》,认为里面铺衬了人性的阴暗和冷漠的说法。秦文君说,这和青少年喜欢网络世界有关,“因为他们觉得现实世界太沉重了,虚拟的世界比较有乐趣。” □记者 方力 实习生 马君雅 哈利·波特衍生品热卖 网络早就成了“魔法库” 每当有《哈利·波特》的新片上映,市场上就会出现各色各样的哈利·波特衍生品。而其中最快捷的是网上购物。 记者从淘宝网上采访到的几家店铺掌柜中也得知,“哈利·波特”的一系列产品卖得都很红火。 你还记得《哈利·波特》里那种名叫“伯蒂”的全味豆吗?掌柜“陶陶居小h”,出售的是美国进口的“新哈利波特豆混淆版”——口味有臭鼬屁/甘草,腐败的蛋/奶油爆米花,干掉的鼻涕/水梨,婴儿专用湿纸巾/椰子,呕吐物/桃子等10组。 “每一组豆的样子是一模一样的,每一口都是一场冒险,你如果不看清楚,吃到了呕吐物或者臭鼬屁那真是会有下地狱的感觉……”掌柜说。 而电影中各个角色的魔杖、魔袍也同样受到了哈迷的热捧。魔杖的价格很不一,便宜的只要15元,贵的却要五六百元。 一家卖哈利·波特魔杖的店主说,他们的魔杖是红木做的,而且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而定制,价格自然也就贵上去了。 实习生 陈萍萍 记者 王湛 |
|
1楼#
发布于:2009-07-19 09:46
我更不喜欢电影里的那个哈利波特。我们翻译时,感觉他应该是个面色苍白、身材单薄的孩子,因为他毕竟遭受过10年的虐待……
—————————————————————— 怪不得翻译的那么错漏百出~~书里几时写过哈利面色苍白了,霍格沃茨的伙食那么好,怎么可能还那么单薄。说到底,是她们俩一开始就把楼梯下的“储物间”错译成“碗柜”,把哈利生活的空间平白无故缩小好多~~ |
|
2楼#
发布于:2009-07-19 10:48
引用第1楼玛莉蓓尔于2009-7-19 09:46发表的 : 不是马氏姐妹的错,第一本前半是曹苏玲翻译的,后半才是马爱农译的,“苏农”即两人名字合拼的化名,错应该是出在曹苏玲身上。这个错误在修订珍藏版里已经改过来了 至于哈利是否面色苍白身材单薄,这就见仁见智吧,瘦削有时很难改变的,霍格沃茨伙食虽然好,但哈利也不是大胃王,营养比在德思礼家好很多,但也不见得就能养成红润壮实的娃,每个人体质不同 |
|
|
3楼#
发布于:2009-07-19 10:50
第一集里面罗琳对哈利的描写就是面色苍白,身材单薄,这跟霍格沃茨伙食好有什么关系,受了十年的虐待还面色红润?这孩子抗打击能力再好也不至于吧…… 而且把“储物间”的也不是她们姐妹俩,而是第一集的苏农,还是好好看看书吧,这套书她们姐妹俩和苏农翻译得相当好,她们姐妹俩和苏农如果不够格的话,典藏版也不会让她们重新把第三部和第五部的后几张重新翻译。至于电影这种视觉艺术,选一个漂亮点儿的孩子也无可厚非,毕竟这种大片需要养眼的演员……
|
|
4楼#
发布于:2009-07-19 10:55
引用第3楼iamhe于2009-7-19 10:50发表的 : 苏农是曹苏玲和马爱农的合拼化名,曹苏玲只翻译了第一本的前半就退出了,之后除了哈3由郑须弥翻译之外,都是马氏姐妹完成,珍藏版的重译和修订也是她们做的 |
|
|
5楼#
发布于:2009-07-19 11:20
第五部的后几章是蔡文译的,当时看的时候就觉得后面风格和前面不统一,有分裂感,修订的时候她们姐妹俩重新翻译了。至于第三部……当时最不喜欢的就是它了,翻译风格和前两部完全不符,特别别扭。还好重新翻译了~~
|
|
6楼#
发布于:2009-07-19 11:26
引用第5楼iamhe于2009-7-19 11:20发表的 : 不过修订版里还是有一些小BUG没有改,有点点遗憾 |
|
|
7楼#
发布于:2009-07-19 12:12
面色苍白身材单薄明明就是马尔福,什么时候成了哈利了,哈利虽然比较瘦,但是身体很好是事实。故事发生在霍格沃茨,难道电影不是更应该考虑故事发生时的情形么?电影一共才有几分钟表现哈利的受虐待~~~
“储物间”在没修订之前是从头到尾也没改,两个人合译的东西责任总不可能只推给一个人,别告诉我这俩人只译自己那半,都没看看对方那半商量商量——那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了。看书么?就不需要任何人来告诉我了。 至于说翻译得好不好,要是把挑出她们错译的东西全放在这儿,那是长得难以忍受啊,有兴趣看的话我可以发给你看看。 |
|
8楼#
发布于:2009-07-19 12:56
读书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想象,你认为哈利面容苍白,我认为马尔福身材消瘦,这都很正常,没什么可争的。
天热,大家也要学着心静自然凉。 |
|
|
9楼#
发布于:2009-07-19 13:13
引用第7楼玛莉蓓尔于2009-7-19 12:12发表的 : 原著至少提到哈利“面孔瘦削,膝盖骨突出”,加上德思礼一家虽然没有刻意饿他但也没有让他吃好,那可以肯定哈利是比较瘦的,而且马爱农也没说原著里描写哈利脸色苍白身材单薄,这是她自己的感觉,她觉得哈利日子过得不好就应该比较瘦弱,由此不喜欢电影里的选角,这种事情是见仁见智的,也是个人的自由。 我觉得修订之前没有改可能是为了前后统一,或许出版方认为那是个小细节,等修订之后再改也行,现在的工作流程哪有以前那么细致,都是赶时间抢市场 我不精通英语,也认为错译的地方肯定有,但是总体而言翻译得还是不错的,如果翻译得很糟糕,我怎么可能那么喜欢这个作品呢? 就好像很多人也认为林少华翻译村上春树有不少错处,尤其是《且听风吟》,多半也确实存在错误。但如果没有他翻译出来的那种文笔和风格,又怎么会有那么多读者迷上村上的作品呢? |
|
|
10楼#
发布于:2009-07-19 13:35
OK,原著里没写的东西她就敢拿出来说人家选角不对,哈利确实是瘦,但是人家在学校瘦得也健康,怎么也不单薄,而且Daniel是当年罗琳都认可的对吧?人物是罗琳的好吧,谁要YY成自己想象的样可以,不喜欢是自由的,但不可以因此说人家作者看上的人也不对路吧?这跟说她自己没弄明白这个人物有区别么……
至于这个翻译出版的问题,恐怕不是这样。我们原来也以为人文社的许多校对错误完全是不认真造成的,但是HP7的最终稿让我们彻底见识了他们认真到什么程度,简单来说,是连个可有可无的“的”都会改的。与之相对应的,人文社如果想改,那么绝对会在后一部书中改掉前一部的“错误”,甚至添上令人很窘的注释。 |
|
11楼#
发布于:2009-07-19 16:09
引用第10楼玛莉蓓尔于2009-7-19 13:35发表的 : 翻译出版的问题暂且放一边,因为我也不清楚水深水浅 但我觉得不喜欢电影里的选角这完全是个人喜好问题,丹尼尔毕竟不是罗琳自己选出来的,我们也不知道罗琳实际上的满意度有多少,孩子很可爱也很认真就足以让她有最初的好感了,但是丹尼尔一直以来的表演罗琳是否满意呢?这谁也不知道。马爱农还仅仅是质疑了丹尼尔的外表不符合她对哈利的认知,我还觉得丹尼尔的演技撑不起大梁呢——6部电影看下来,我实在是看不出他的演技有什么进步,长相什么的不要紧,就算是长残了也不是问题,书里的哈利本来也不高大英俊,但他有没有真正进入哈利的内心世界呢?至少我是看不太出来。当然,这也是见仁见智的,或许很多人都认可他的表现。所以我觉得这就是各人的自由。 |
|
|
12楼#
发布于:2009-07-19 17:18
我也不喜欢丹尼尔的演技
第6部他从头开始紧张一直紧张到尾,紧紧的绷着,从来没有放松过。非常不自然。 不过他小时候真的太可爱了。 |
|
13楼#
发布于:2009-07-19 17:22
引用第11楼恋水莲于2009-7-19 16:09发表的 : 顶,虽然我超喜欢Daniel,可是不得不承认他演技实在有问题,从第四部开始感觉问题越来越严重。第一部的灵气感觉到第六部已经消失殆尽了…… |
|
14楼#
发布于:2009-07-19 17:34
Daniel在《密室》里的表演那才叫一般呢!整个戏看下来我只记得他瞪眼晃脑表示惊吓的样子(一到惊吓时就是这个傻不拉几的动作)。五、六部就更不用说了,简直一呆子。还是《魔法石》好,虽然没有演技,但外表灵光可爱。
|
|
15楼#
发布于:2009-07-20 09:49
不过,我知道JK有多满意。无论是一开始的那句“That’s my Harry”,还是后来的感谢Daniel赋予哈利生命。
事实上,如果真是因为身高质疑Daniel,那我还真是没话说,因为第六本书里赫敏说哈利一个暑假长高了一英尺(人文社自作聪明改成了一英寸),虽然赫敏有在夸张,但是明显哈利应该是长高了很多的。 至于进入哈利的内心,这个恐怕就更见仁见智的了,我个人的观点跟某个境外的影评人所想的一样:Daniel Radcliffe doesn't play Harry Potter, he is Harry Potter. |
|
16楼#
发布于:2009-07-20 10:13
引用第15楼玛莉蓓尔于2009-7-20 09:49发表的 : 如果我是罗琳,我也会这么说的,不管我内心的满意度是多少(这个是天知地知自己知),毕竟这个孩子是有尽自己的努力来扮演我笔下的人物,并且付出了很多艰辛,如果我不给予肯定,那无疑会让他背负沉重的压力 对,我的意思就是见仁见智,我是认为丹尼尔的演技不高,表演既缺乏节奏感也缺乏力度。但也说不定,他只是不符合我想象中的哈利罢了。 |
|
|
17楼#
发布于:2009-07-20 12:08
引用第4楼恋水莲于2009-7-19 10:55发表的 : 珍藏版是不是就是那个大盒子包装的,封面重新设计的精装版本?如果经过修订我看还是买一套好了,毕竟很喜欢这个系列小说。 |
|
18楼#
发布于:2009-07-20 12:56
引用第17楼落英缤纷于2009-7-20 12:08发表的 : 对,一个大大的书箱装的,价格不菲,但对哈迷来说值得收藏 |
|
|
19楼#
发布于:2009-07-20 13:06
引用第16楼恋水莲于2009-7-20 10:13发表的 : 这个就不是罗琳的问题了,问题是在于话固然可以给面子,但具体说了什么还是可以看出她满意不满意的,她第一眼看到Daniel时以及她后来给出的肯定都远远超过了我所能想象的作者给演员的预期评价,如果不是真的非常满意,我很难想象她会那么讲。作为一个作者,不会不知道什么是普通的称赞,什么是最高的赞赏——她有按她的满意程度给出评论的语言技巧。 事实上,话说回来,我对翻译不满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她们经常削弱哈利的形象,比如把“哈利没有学过”译成“哈利没有学会”之类的。 至于Daniel演得哪里好,我只能说我确实写文分析过,不过只写到第4部(后面要再等四部)而且也太长了,怎么说都不是该在这里讨论的东西。就不说了。 |
|
21楼#
发布于:2009-07-20 16:05
引用第19楼玛莉蓓尔于2009-7-20 13:06发表的 : 好吧,既然是见仁见智,那么作者和读者的想法肯定也是千差万别的,统一不了也很正常。 对于我来说,没有打动、触动我的表演就是不够好。每个人感受不同,再分析讨论也的确意义不大。 不过我对你之前分析的文有兴趣,给个链接我去看看? |
|
|
22楼#
发布于:2009-07-20 17:20
错别字真不少啊。
上海上海电视台译制部着名(著名)配音演员刘彬、《古畼任三郎》(《古畑任三郎》) 拜托校稿的认真一点好不好。 |
|
|
23楼#
发布于:2009-07-20 20:58
引用第1楼玛莉蓓尔于2009-7-19 09:46发表的 : 阁下是?? |
|
|
24楼#
发布于:2009-07-20 21:40
引用第21楼恋水莲于2009-7-20 16:05发表的 : 主要是问题并不出在演技上,翻译者质疑的是选角,这跟质疑演技有本质差别。 链接已经发给您了。 引用第23楼哈利波特于2009-7-20 20:58发表的 : 只是我自己而已,不知阁下想问什么? |
|
25楼#
发布于:2009-07-20 22:14
引用第24楼玛莉蓓尔于2009-7-20 21:40发表的 : 我指的不包括马爱农了(她既然没怎么看电影当然也就对演技没啥感受),我指的就是我以及其他认为丹尼尔演技不足的读者&观众,和罗琳本人不同的感受。 谢谢链接。我正在慢慢品读^_^ |
|
|
26楼#
发布于:2009-07-21 22:27
徐刚配得不错,佘吴斌的配音简直是灾难~不但毫无感情还带着浓浓的上海腔。
|
|
|
27楼#
发布于:2009-07-21 23:05
引用第26楼长生殿主于2009-7-21 22:27发表的 : 压根没觉得那是上海腔……你是上海人? 有不少人还觉得是港台腔呢,晕。在我看来哪个腔调都不算 |
|
|
28楼#
发布于:2009-07-22 15:45
引用第26楼长生殿主于2009-7-21 22:27发表的 : 灾难??太夸张了吧,人家小朋友表现得够不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