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448回复:10
看点萃锦长译篇五十六号--那一缕挥之不去的痛--《乞力马扎罗的雪》赏析
在乞力马扎罗山的某个营地,腿部负伤,而后感染,在等待飞机或是等待死亡的漫长挣扎中,回忆起了自己酸甜苦辣杂陈的婚姻生活。哈瑞是一位作家,又是某大报社的著名记者。职业生涯养成了他喜欢游历、风流倜傥,到处留情的性格特征。在非洲,他偶然邂逅美丽多情的姑娘辛西娅,二人一见钟情,并迅速坠入爱河,并结为秦晋之好。刚开始的时候,二人的生活尚称美满,但很快就出现了裂痕。辛西娅希望婚姻之后有一个幸福、安定的家庭,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但哈瑞却是一个天生停不下来的人,无法忘记他的“流浪”生活,辛西娅在一忍再忍之后,终于在一次激情爆发之后,在痛苦中离开了哈瑞。此后,哈瑞又迅速与一个叫利基的姑娘结婚,可是利基的吃醋、妒忌、俗气同样让哈瑞难以忍受,更重要地是,他始终无法忘记辛西娅,托人到处打听她的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打听出辛西娅在西班牙,怀着对旧日恋人难以释怀的情感,他来到了炮火连天的西班牙,在一群等待急救的人群中,他终于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心上人,但是很快他们又再次分手了,而且从此以后,再无音信。而哈瑞又开始了永远不知道目的地的寻找,在乞力马扎罗山的一个角落,他遇到了他现在的妻子,一个很像辛西娅的姑娘。回忆到此结束,飞机来了,濒临绝境的哈瑞得救了,但是喜欢流浪的哈瑞和虽然爱他,但却沉静大方,在性格上和哈瑞永远是一条平行线的妻子的爱情,能不濒临绝境吗?能够得救吗?留给我们的是一连串的遐想。
看点1 风流倜傥的哈瑞 哈瑞是芝加哥论坛报的记者,又是一位著名作家,在世界各地都拥有众多的崇拜者。流浪、漂泊是他生活的常态,他享受这种生活状态,喜欢在鲜花和美女中寻找生活的快感。他多情却并不滥情,他爱辛西娅是一心一意的,他只是无法接受因为一个女人改变自己固有的生活状态,但是失去辛西娅的痛苦远远大于得到自由的欢乐,这就是哈瑞性格中最大的矛盾和痛苦。事实上,对于哈瑞这样一个人来说,任何婚姻对他来说都是不适合的,他的妻子是非洲的草原和原野,利基太妒忌,妻子太庄重,总之,都对他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构成障碍,无法让他获得真正的兴奋,只有犀牛、大象的低语,猎杀野兽时乒乓作响的枪声,血腥的气味儿,才能真正使他兴奋起来。 画外音:哈瑞这个角色是由孙敖老师塑造的,这是一个性格复杂,前后存在巨大反差的角色,前半部分风流、倜傥、潇洒,充满自信。还有几分大牌的倨傲、自尊。而面临绝境的后半部分,则声音压抑、低沉,充满了饱经沧桑的悲凉,孤独、绝望。音色略显浑浊,而在回忆到自己青年时代美好的爱情时光时,声音里又充满了兴奋,声音一片阳光。总之,多层次,多彩是孙敖老师塑造这个角色银色的最大特点,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声音的变化往往表现在细微之间,这是塑造这个角色的难点所在,也是这个角色的魅力所在。 看点2 贤妻辛西娅 辛西娅本是一个游走于酒吧之间,开朗、大方,以追求幸福生活为唯一目的,有些喜欢好勇斗狠的女人。他与哈瑞一见钟情,并且深爱哈瑞,始终不渝。她不喜欢哈瑞的生活方式,不喜欢流浪,不喜欢杀生,但她害怕失去爱情,以最大的容忍适应着哈瑞的生活,甚至为此牺牲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在他眼里,哈瑞对她的忍让,既不完全理解,也并没有表现出多么的感激,终于有一天,她再也忍不住了,以出走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痛苦婚姻。在西班牙内战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她和哈瑞再次相逢了,但这一次的重逢是如此的短暂,是真正的匆匆一揖,就有痛苦地和自己的心上人再次分手了。 画外音:辛西娅这个角色是由刘雪婷老师塑造的,这个角色也可以鲜明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婚前部分,声音开朗、大方里略带几分小女人的聪明、狡黠,非常可爱。婚后部分,声音在压抑、克制、温情里带几分自尊,而酒吧摊牌一场戏,则是长久激情压抑的爆发,狂野、激情却又不失稳重、大方,有别于市井女子的撒泼、耍混,而在离婚后的再度重逢一场戏里,则是长久压抑在心头挥之不去的那一缕柔情的充分释放,是喜极而泣,凡此细微处,都充分显示了刘雪婷老师理解人物、掌控声音的非凡能力,值得结合影片,反复体味。 看点3 哈瑞的现任妻子 她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公共称呼,哈瑞的妻子。她只是与哈瑞邂逅相逢的女人,因为长得像辛西娅而与哈瑞结合,说起来她的处境非常尴尬。她在哈瑞身体、感情的最低谷来到他的身边,爱他,一心一意地照顾他,但是哈瑞虽然口称从来没有像爱她一样爱过别的女人,但这话究竟有多少可信度,哈瑞明白,妻子也明白。哈瑞和辛西娅的爱情是刻骨铭心的爱,与利基的爱情可以算作两个风流人物的调情,而与这个妻子的爱,我觉得称为患难与共的朋友也许更合适。当然,也许经过这样一段患难与共的友谊,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许会发展成真正的爱情,我们这些看电影的人这样真诚地祝愿着。 画外音:妻子这个角色是由金毅老师塑造的,金毅老师塑造这个角色,基本上是在眼泪里完成的,体贴、柔情,声声悲泣里是对丈夫真挚的爱,不管丈夫当自己是个什么人。当然作为一个女人,丈夫身体在自己身边,心却在别处,妻子是不会满意的,因此声音里难免会有冷峻、醋意的一面,为了丈夫的身体健康,妻子偶尔也会动用一些“暴力手段”,音量大一点,语气尖锐一点,但并不是这个角色声音的主流,金毅老师在把握上也极有分寸感,主次分明。使人物在声音上既不是一成不变,又不是喧宾夺主,这是金毅老师塑造的这个细分很少的配角身上值得称道的闪光点,可结合影片仔细体会。 |
|
1楼#
发布于:2009-12-06 11:45
我记得这部影片,是三个女人和一个男人的故事,还有一位女性是李真配音的,李真是该片的译制导演.
|
|
2楼#
发布于:2009-12-06 13:44
是的,李真配的是那个吃醋还大闹一场的妻子,好像是第二任吧。
|
|
|
3楼#
发布于:2009-12-06 13:48
这片很有味道,尤其是后来在非洲的段落,自然风光包括野生动物什么的,跟男主角的回忆交错,很奇特的感觉。
叙述方式比较意识流,节奏慢,能展现配音演员的功力。孙敖的代表作,可惜片子稍微晦涩了点,虽然是名著,但影响力不大。 |
|
|
4楼#
发布于:2009-12-06 14:54
这部影片好象是六十年代影片,该片的运用意识流手法,现在回忆起来阿尔巴尼亚影片<宁死不屈>是较早采用意识流手法,女主角米娜被捕后,闪回自己走上反法西斯的革命道路.影片1969年译制上映,而我们是1979年<小花>等影片才带来意识流手法.
|
|
5楼#
发布于:2009-12-07 10:59
虽说是当时中央台委托长影译制的,但长影对待这部影片的译制绝对可以和公映影片相并提,后来央6重配的简直不能与其相提并论。遗憾的是当时委托给长影译制的片子太少了,当时的班子可以说是长影最好的时候,应该多留下点佳作就好了。
|
|
6楼#
发布于:2009-12-07 20:11
演辛西娅的爱娃.嘉德纳号称最美丽的脊椎动物,她跟弗兰克.辛纳屈那段爱恨真是纠结,她演了几部海明威的作品,后来上了年纪仍然是风韵不减。看她《卡桑德拉大桥》和《后宫》,真是……这部电影我是电影院里看的,对辛西娅印象很深刻。
|
|
|
7楼#
发布于:2009-12-07 23:32
不谈该片!!!说点令人意外的----CCTV新闻频道报道说:乞力马扎罗山峰的雪,15年后将全部融化!!!!
|
|
|
8楼#
发布于:2009-12-08 08:21
2035 年 珠峰的冰川融化 5分之4, 你最近不去看看世界屋脊, 以后真是没戏了
|
|
|
9楼#
发布于:2009-12-08 08:39
虽说是派克的作品,但节奏实在是有点太慢了。。。。。。。。
|
|
|
10楼#
发布于:2009-12-08 11:5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