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762回复:26
现在介绍中国译制片史的文章似乎对长影的地位有些忽视
很多文章在介绍东影是最早的译制片厂之后,往往加上一句“长影(东影)的配音有浓浓的东北味,大家不太习惯”,然后就马上介绍上译厂,后面对主要人物、作品的介绍也以上影为主了。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复杂。比如,上影在早期借调了很多著名艺术家配音,观众和领导都是更欣赏名人的(长影很少有借调本厂演员配音的习惯,长影的大影星本来也不多);在计划体制下,毋庸讳言,上影分到了更多的名著和经典影片,这些影片的好底子本来就容易让观众对它们难以忘怀;上影的配音演员群体也确实更加充实,更出人才;在配音艺术衰落之后,上影的班底还在,长春译制厂已经处于名存实亡状态;等等。 我承认上译厂的成就更大,但对长春厂的介绍如果只提建国初开创了事业,后面的成就干脆忽略,确实有点太不公平了。 其实,“东北味很重”这一点只存在于最初几年。后来长春厂的骨干,如向隽殊、孙敖、陈汝斌等,都不是东北人,何来东北味?他们只是被组织上调到东北工作而已。其实事业开创初期,大家的技术都很粗糙,语言艺术也不成熟。对比上海翻译的《乡村女教师》,名演员的普通话发音照样不标准,音响做的也很初级。基本上和东影的作品是一个级别的。 从50年代后期起,长影的作品中基本上听不出东北腔调了。如果要品评两家翻译的长短,要拿同一时期、同样级别的影片来看。你看长影厂分配到的一些“大片”,如《百万英镑》、《蝴蝶梦》、《舞台生涯》等,我觉得配的都挺经典的。只不过长影分到这样的片子太少了。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不过请从配音艺术上评论,可千万别涉及地域歧视什么的,谢谢! |
|
2楼#
发布于:2010-04-19 16:44
长译和上译都为新中国译制片作出了贡献,译制风格各有千秋.近年来长译配音外国影片比重有所加大大.
|
|
3楼#
发布于:2010-04-19 17:49
长译让我感受到和辽艺相似样的气息...
大概同属东北地区吧!... 现在越发喜欢长译了。 |
|
|
4楼#
发布于:2010-04-19 18:36
长春厂要说有个失误,是七八十年代时后续人才建设不成功。结果80年代中期配主角的演员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那几个。没培养出乔榛、丁建华、童自荣那样的新生力量。现在想起来,最著名的配音演员好像只有一代人。
|
|
5楼#
发布于:2010-04-19 21:20
|
|
6楼#
发布于:2010-04-19 22:49
算。但不如第一代有名。所以我用了“最有名”的说法。
而上影厂的新一代在80年代名气很大。这直接造成配音事业衰落后,乔榛、丁建华等能继续活跃在各处,客观上延续了上译厂的名望。 |
|
7楼#
发布于:2010-04-19 23:39
|
|
|
8楼#
发布于:2010-04-20 07:25
第一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东北味就很浓!!
现在听起来有点涩,但是当时那个年代,感觉应该很好了!! |
|
|
9楼#
发布于:2010-04-20 11:22
第一代著名配音演员中,张玉昆的东北味本来较重,他祖籍山东,可能在东北长大的(如果不准确,欢迎纠正)。不过他一直很努力,如果按照年代顺序仔细听其配音,可发现改变很大。《百万英镑》和《普通一兵》就不像是一个人配的,前者可以说进入了配音艺术的殿堂了。再往后更是一点口音都没有了,比如后期的一些作品,像80年代初的《雨夜奇案》之类。
其他几位主要演员,其实都不是东北人。50年代初的配音,他们有时说的不是东北话,而是当年的国语,所以尾音较重,有些感叹词重读。这种现象,其实仔细听上影的早期配音,也都存在。 |
|
10楼#
发布于:2010-04-22 07:35
没办法
他们的风格没有影响后人的审美 被遗忘也是正常的 我到现在都无法接受向大美人娇滴滴的尾音和嗲嗲的喘气声 |
|
11楼#
发布于:2010-04-22 11:33
|
|
12楼#
发布于:2010-04-22 12:16
长影译制片的辉煌是由那个遥远的时代决定的,现在班底还有明显的长译风格吗?包括上译!
至于向老,了解她的人都知道她为译制片做了许多自己不能做主的事情:早年要改变小女生戏路服从长影译制片的整体风格;文革后期曾受到陈叙一的邀请准备调往上译,但又因为爱人的原因最终没能成行;改革开放后终于可以配一些自己喜欢类型的片子了,但班子又出现了人荒,自己岁数也大了,还要加倍努力弥补已经失去的岁月。近年来,电视台多次要采访她,但都被向老拒绝了。长影六十年大庆,在张玉昆老师的家宴上,袁乃晨、张玉昆以及在座的网友们都鼓励向老能出面接受一次采访,但最终也没有奏效,因为向老追求的是她心中的完美! |
|
18楼#
发布于:2010-04-22 15:03
|
|
21楼#
发布于:2010-04-22 16:43
|
|
22楼#
发布于:2010-04-22 22:11
我倒是觉得八杉恭子很适合她
她的声音可塑性其实蛮大的 艺术上有自己的一套 但是我就是不喜欢她的腔调和气口!!!! 嘻嘻 有点挑事的说 |
|
23楼#
发布于:2010-04-22 22:51
楼主说得对,老早长影就没东北味了。还拿这个说事,就真的out了。
长影地位的事还真不是一两句就能说清的。我觉得第一没有好片源,其次是人才都流到北京去了。 |
|
|
24楼#
发布于:2010-04-23 00:11
一段网上介绍《人证》的文字:
日本电影《人证》,国内公映版本和现在版本不一样,国内版大约缺少15分钟左右, DVD版本和国内公映版有一个主要的不同之处,即影片结尾时的情节顺序不一致。国内公映版是以八杉恭子跳崖而结束,而DVD版本里则以美国警探肖夫坦被黑人流氓杀死结尾。在国内公映版里,肖夫坦被杀这个情节则发生在最后的时装颁奖会之前,也就是说,这两个情节在两个版本里的前后顺序颠倒了。等等 1978年《人证》在国内的公映的时候的版本是上海译制厂经过剪辑了的版本。 我去年在楚游网已经看了DVD版本,你说的是对的。 有一点说明一下, 你说的“听着一会汉语一会日语就是觉得别扭”, 确实如此,你听到的中文配音部分是原来公映版本的上海译制厂的配音部分,而后加入的原来已经删节的部分,当年是没有配音的部分,再找来原班人马来配音显然不实际,因为有很多给这个影片配音的配音演员已经过世啦。 做这个介绍的人,也不查证一下,就认定是上译厂翻译的。可能在它心中,只有上译厂存在吧。 |
|
25楼#
发布于:2010-04-26 15:10
1978年《人证》在国内的公映的时候的版本是上海译制厂经过剪辑了的版本?
该片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的. |
|
26楼#
发布于:2010-04-29 14:15
谁实力强,谁就占上风。两个译制单位(上译、长影)都功不可没。长影是一个时代,人们不会忘记,上译是一个时代,人们更不敢忘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