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山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9-03-09
阅读:1276回复:3

八一电影制片厂“文革前”电影艺术探索三部曲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11-05-16 09:20
[table=604][tr][td=1,1,603][table=603][tr][td=1,1,20]

[/td][td]八一电影制片厂“文革前”电影艺术探索三部曲
[table=237][tr][td=1,1,237]
《柳堡的故事》
[/td][/tr][tr][td=1,1,237]
[/td][/tr][/table]
[table=630][tr][td=1,1,630]

《柳堡的故事》
195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导演:王苹
编剧:石言、黄宗江
主演:廖有梁、陶玉玲
  新中国第一位女电影导演王苹倾情演绎革命爱情,二妹子陶玉玲成为50、60年代中国观众的"红色恋人"!

影片《柳堡的故事》是石言、黄宗江根据石言的同名小说改编,是新中国电影罕见的描写现役军人的爱情故事影片,可谓打破了当时的禁区。影片的新颖之处在于,在描写战争时期的军人生活的影片中不着重大规模战斗的描写、而着重写军队的休整和军人的个人情感生活;写年轻人儿女情长而又不失其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在战争叙事中融入温馨的爱情场景,是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奥秘"。导演王苹以女性化的视听语言,述说了一段兵民之间的经历,从而使人们对战争历史的追忆平添出一份浪漫和温馨。《柳堡的故事》突出了优美的人物形象,突出了苏北水乡的风车、杨柳、板桥、轻舟的优美画面,加上影片的主题歌《九九艳阳天》大胆的爱情歌唱和电影音乐的委婉多情的旋律,极具优美动人的抒情效果,让人心旷神怡,且久久萦怀不去。影片的女主演陶玉玲一次登上银幕就把二妹子这一角色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表现得十分细腻动人、清新可感。陶玉玲的东方式的秀媚,或者说是东方式的柔婉,最能打动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心弦。影片映出后,陶玉玲顿成闪亮明星,成为一个时代的美丽与情感的不能言宣的象征和许多中国男观众的审美典范和梦中情人。

[/td][/tr][/table]

《农奴》
  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李俊
  在影像上堪与世界上任何影片媲美的经典之作!

  荣获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大奖。
影片讲述的是藏族农奴强巴(旺堆饰)的故事,当然是来源于"解放军救民于水火"这一主题的演绎,是典型的新中国文艺的思维模式的产物。影片的新颖之处,首先在于它第一次在电影银幕上讲述西藏故事,并塑造了强巴这一典型形象,通过强巴"三摔朗杰"的情节,描述了强巴的个性及其觉醒的过程;尤其是设计了强巴装哑、最后才开口说话这一象征性线索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全部都使用了藏族演员,他们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大多对农奴的生活有过深切的体验,因而表演起来十分的真实本色,使影片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最值得称道的,当然还是影片的人物造型及其画面的雕塑感。说影片的导演及摄影师是在"雕塑《农奴》",并不为过:片中的强巴、格桑两位主要人物的肖像,肤色发亮,线条粗犷,加上强烈的高光,宛如青铜雕像。总之,影片以其版画式的粗犷、遒劲的光影处理,成为"摄影参与剧作"的一个极佳例证

电影《抓壮丁》
1963年 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陈戈、沈剡
主演:吴雪、陈戈、尹文媛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为扩军打内战,在四川农村抓壮丁。国民党军队卢队长借机对百姓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地头蛇王保长也趁机大发横财。佃农姜国富为使独生子不被抓壮丁,用变卖家产的钱托地主李老栓向王保长求请,但李老栓用这钱为自己的儿子办了事,最终姜国富的儿子仍被抓走,使他人财两空,无望自尽。贪得无厌的王保长并未对李老栓手下留情,他还将李老栓大儿子从外面寄来的钱据为己有,并欺辱了其儿媳妇,由此引起了一场狗咬狗的争斗。结果,蒋委员长以一纸“委任状”,使这场风波平息,恶势力又合起伙来欺压百姓,忍无可忍的农民无奈之下,揭竿而起,以武装斗争维护自己的生存权。
 该片具有喜剧色彩,它以讽刺的手法刻画了几位反面角色可鄙、可恶又可笑的形象,使国民党军队、地方政权和反动地主的几位代表人物肮脏的灵魂和丑恶的嘴脸昭示于银幕。浓郁的四川地方生活气息和爽利泼辣的语言风格,也为本片增添了喜剧效果。人们在一系列令人捧腹的情节中,可以感受到国民党统治下的抗战大后方的腐败和黑暗。特别是方言故事片 v\0G`;^1 的拍摄,为本类影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片主要创作者陈戈饰演的王保长一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Ondhy%h[
KaGUp­H
w  
    




[/td][/tr][/table]
[/td][/tr][/table]

最新喜欢:

coolguncoolgu...
金刚山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9-03-09
1楼#
发布于:2011-05-17 22:52
八一电影制片厂“文革前”电影艺术探索三部曲
《柳堡的故事》

    《柳堡的故事》
1957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导演:王苹
编剧:石言、黄宗江
主演:廖有梁、陶玉玲
  新中国第一位女电影导演王苹倾情演绎革命爱情,二妹子陶玉玲成为50、60年代中国观众的"红色恋人"!

影片《柳堡的故事》是石言、黄宗江根据石言的同名小说改编,是新中国电影罕见的描写现役军人的爱情故事影片,可谓打破了当时的禁区。影片的新颖之处在于,在描写战争时期的军人生活的影片中不着重大规模战斗的描写、而着重写军队的休整和军人的个人情感生活;写年轻人儿女情长而又不失其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在战争叙事中融入温馨的爱情场景,是影片至今魅力不衰的"奥秘"。导演王苹以女性化的视听语言,述说了一段兵民之间的经历,从而使人们对战争历史的追忆平添出一份浪漫和温馨。《柳堡的故事》突出了优美的人物形象,突出了苏北水乡的风车、杨柳、板桥、轻舟的优美画面,加上影片的主题歌《九九艳阳天》大胆的爱情歌唱和电影音乐的委婉多情的旋律,极具优美动人的抒情效果,让人心旷神怡,且久久萦怀不去。影片的女主演陶玉玲一次登上银幕就把二妹子这一角色的生活方式和情感方式表现得十分细腻动人、清新可感。陶玉玲的东方式的秀媚,或者说是东方式的柔婉,最能打动中国电影观众的审美心弦。影片映出后,陶玉玲顿成闪亮明星,成为一个时代的美丽与情感的不能言宣的象征和许多中国男观众的审美典范和梦中情人。


《农奴》
  196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导演李俊
  在影像上堪与世界上任何影片媲美的经典之作!

  荣获获马尼拉国际电影节金鹰大奖。
影片讲述的是藏族农奴强巴(旺堆饰)的故事,当然是来源于"解放军救民于水火"这一主题的演绎,是典型的新中国文艺的思维模式的产物。影片的新颖之处,首先在于它第一次在电影银幕上讲述西藏故事,并塑造了强巴这一典型形象,通过强巴"三摔朗杰"的情节,描述了强巴的个性及其觉醒的过程;尤其是设计了强巴装哑、最后才开口说话这一象征性线索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全部都使用了藏族演员,他们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大多对农奴的生活有过深切的体验,因而表演起来十分的真实本色,使影片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最值得称道的,当然还是影片的人物造型及其画面的雕塑感。说影片的导演及摄影师是在"雕塑《农奴》",并不为过:片中的强巴、格桑两位主要人物的肖像,肤色发亮,线条粗犷,加上强烈的高光,宛如青铜雕像。总之,影片以其版画式的粗犷、遒劲的光影处理,成为"摄影参与剧作"的一个极佳例证
电影《抓壮丁》    
    1963年 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陈戈、沈剡
主演:吴雪、陈戈、尹文媛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为扩军打内战,在四川农村抓壮丁。国民党军队卢队长借机对百姓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地头蛇王保长也趁机大发横财。佃农姜国富为使独生子不被抓壮丁,用变卖家产的钱托地主李老栓向王保长求请,但李老栓用这钱为自己的儿子办了事,最终姜国富的儿子仍被抓走,使他人财两空,无望自尽。贪得无厌的王保长并未对李老栓手下留情,他还将李老栓大儿子从外面寄来的钱据为己有,并欺辱了其儿媳妇,由此引起了一场狗咬狗的争斗。结果,蒋委员长以一纸“委任状”,使这场风波平息,恶势力又合起伙来欺压百姓,忍无可忍的农民无奈之下,揭竿而起,以武装斗争维护自己的生存权。
 该片具有喜剧色彩,它以讽刺的手法刻画了几位反面角色可鄙、可恶又可笑的形象,使国民党军队、地方政权和反动地主的几位代表人物肮脏的灵魂和丑恶的嘴脸昭示于银幕。浓郁的四川地方生活气息和爽利泼辣的语言风格,也为本片增添了喜剧效果。人们在一系列令人捧腹的情节中,可以感受到国民党统治下的抗战大后方的腐败和黑暗。特别是方言故事片 v\0G`;^1 的拍摄,为本类影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本片主要创作者陈戈饰演的王保长一角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zhidong
  • 最后登录
2楼#
发布于:2011-05-18 09:07
谢谢楼主!!!!!!!!!!!!!!!!!!!!!!
金刚山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9-03-09
3楼#
发布于:2011-05-18 16:26
79年北影的《小花》将战争戏推向背景,兄妹之情作为主线。与 《柳堡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美。
八十年代陈凯歌的《黄土地》和《一个和八个》是"摄影参与剧作"与《农奴》有异曲同工之美。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