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楼#
发布于:2008-12-11 17:03
引用第80楼frank001于2008-12-11 15:06发表的 : 太天真了,哪有行业这么洗牌的?D版从地下走到地上那就成正版了,现在正版什么样它就会什么样! |
|
81楼#
发布于:2008-12-11 18:07
引用第80楼frank001于2008-12-11 15:06发表的 : 太理想主义了吧,太飘飘然了吧 咱们谁不想那样,问题是根本不可能 |
|
82楼#
发布于:2008-12-11 22:44
呵呵,等了半天,都没见个像样的回答。又是一堆帽子,“天真”、“理想”,难不成你们只会给人扣帽子,什么都不懂?拜托你们拿点真实数据来,给些实际的分析,说点有针对性地东西行不?看见上面我的的分析没有?我的方案完全是针对分析的结论给出的。如果你们不懂得如何总结,那么我再辛苦一下,总结给你们听听:
目前的正版DVD市场,根本就是国营的出版公司+正版碟商+外国电影公司合穿一条裤子,霸占着高端的音像市场,榨取中国人民血汗的产业链。目前他们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不断对政府主管部门进行各种游说,已经获得了降低5个点的增值税税率的巨大好处 ------“今年(2007年)年初国家为了扶持和帮助音像行业,出台了降低增值税税率的政策,由过去的17%下降到13%,这是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音像协会长期努力的结果,对音像出版社来说是件大好事。”------ 后,他们依然不满足,希望国家财政继续对其经营活动进行补贴。---说白了就是希望国家养着。你要搞清楚哦,国家财政的钱是全国老百姓的钱!你们并非如同农业或者国防一类的国家战略性产业,只是娱乐消费类的产业,凭什么老百姓要为你们买单?作为市场经济中的运营企业,要遵守市场经济的规则,经营亏损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经营不下去了,就应该退出市场,自动倒闭! 而实际情形呢?他们经营困难,就依靠对政府部门的影响力,拼命寻求补助。另外一方面呢,利用他们的影响,在媒体中大肆宣传,说他们的经营不善都是D版和互联网造成的,从而把自己打造成“正义”、“道德”的化身。(譬如在配音网上,利用大多数人对优质配音的尊崇,拼命鼓吹“支持正版,就是支持配音事业”) 其实他们自己非常清楚,他们自身经营的困境,根本原因在于版税,而不是其他问题!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去改变现状,降低目前奇怪的、违反市场规律的高额版税。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他们合穿一条裤子,早已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这个分明是市场经济的毒瘤,是寄生虫式的产业!国家对其的每一分钱的补贴,都等于在为外国版权买单,资金都流入了外国电影公司的荷包,其实质是对外国电影公司的补贴! 你想想,外国电影公司,他们制作一些宣扬外国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的东西,拿到中国来给中国人洗脑,到头来还要中国人感谢他,给他们买单,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所以我的结论是,他们越早倒闭越好!音像市场尽快洗牌,让真正有能力的自负盈亏的公司经营下去。这样,国人可以省下给正版的补贴,去买那些真正为中国人服务的东西。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这是一篇重要的文章,是正版音像经营者的真实心态,大家要仔细看看,深入分析。 http://www.ccm.gov.cn/show.php?aid=55367&cid=218 |
|
|
83楼#
发布于:2008-12-11 22:50
引用第48楼frank001于2008-12-10 16:00发表的 : 坛子子里真是人才辈出,说的非常公正、客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根源又体现在什么方面,讲得还是很到位很准确的,支持一下。顺便说几句,目前坛子子里有一些“摆不正位置的人”,过高的看待“配音”这个问题了,喜欢听配音(特别是现在的配音)毕竟是少数啊,想要靠这一小撮人去挽救整个正版事业是有点不自量力啊,也是不可能的。我认为正版带好的配音或是公映国配是它的本职,没有过高褒奖的必要,他们并非为配音爱好者着想的(六区毕竟是六区,必须得有六区的特色啊,那就是国语),只是加了一项卖点,我想他们不可能不清楚目前配音电影(DVD)在国内是处在一个什么地位,正是看到了还有一些喜欢配音的我们,他们才肯在制作上有一些动作(何况有的还是带一些草配),难道你能说他们是在为我们国家的配音事业做贡献吗?扯,不过是为了多卖点,说白了就是自身利益,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但是不能容忍有些人动不动拿正版来说一些不着边际的所谓的品质、人格等问题。如果有一天,六区的都没有国配了,想知道坛子里那些人是否还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六区?所以说坛子里有些人是自做多情,一相情愿啊。说了这么多话并不是针对六区和九区的,只是认为我还能看清问题出现在了什么地方,这和碟友买六区还是九区没有直接的关系,想去病,不能只治标,更要治本。 |
|
|
84楼#
发布于:2008-12-11 23:42
引用第86楼frank001于2008-12-11 22:44发表的 : 由此可见,那些歌功颂德的洗脑电影,其发行公司也是受惠群体....我想只有土生土长的音像企业,才有被补贴的可能性,合资企业本身就不可能受到补贴,这条裤子想穿到一块去,难啊 |
|
85楼#
发布于:2008-12-11 23:48
引用第88楼泰平盛世2号于2008-12-11 23:42发表的 : 又是“我想”,晕!什么是增值税你懂吗?不懂的话,去学了再来好不好?拜托! |
|
|
86楼#
发布于:2008-12-12 01:07
引用第80楼frank001于2008-12-11 15:06发表的 : 太夸张了吧?国家名正言顺的给D版正名,D版从地下走到地上.如果还是以以前盗版的运营方式来运营,我敢保证死的很快很快..... |
|
87楼#
发布于:2008-12-12 08:59
引用第89楼frank001于2008-12-11 23:48发表的 : 增值税的概念在百度有很详细的解释,但是我想说的是不要搞你宣称的盲目排外那一套,什么支持正版就是给好莱坞公司送钱这种极端言论。你说人家拍电影也是正经投资了钱进去的,你看电影(看碟)花钱也是天经地义的,那如若不然,《超强台风》这种典型的歌功颂德电影就应该免费给大家伙看了。 还有你关于让盗版商走上地面做正版的极端言论也非常矛盾,每一个圈子都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盗版商走上地面做正版就做好了? |
|
88楼#
发布于:2008-12-12 14:24
说到底,上面回帖的人,实在找不到几个有头脑有见识的,我也懒得回复。言归正传,这里是配音网,讨论的目的还是要谈配音。通过以上的几次分析,我的目的早已达到。那就是让大家搞清楚一件事:配音事业的好坏和是否购买正版毫无关系!对于那些动不动就跑来宣扬“购买正版就是支持配音事业”,“正版倒闭,配音事业就危险”之类的言论,根本不用理会!
1、正版经营不善,陷入亏损,是他们违反市场规律,自找的; 2、正版从来没有真心支持过配音,选用优质配音只是一种市场手段。目前的市场情况非常清楚,消费者购买正版大都是冲着优质配音去的。因为在720p以上的HD视频流行的今天,DVD视频根本就是一个鸡肋。所以现在问题不是正版支持配音事业,而是配音事业支持了正版!而最终,消费者购买正版的绝大部分赢利,也都进了买办和外国电影公司的腰包; 3、正版如果倒闭,自然会有其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够自负盈亏的公司来接手,大家不必担心(我觉得对配音事业的发展只有更好,详见楼上的分析)。 ![]() |
|
|
89楼#
发布于:2008-12-12 14:39
引用第93楼frank001于2008-12-12 14:24发表的 : 你就事论事的部分挺好的,我也觉得你的分析很精辟(有之前的回帖和加分为证),但请别动不动给别人扣没头脑没见识的帽子,真正的高明没必要靠贬低别人来显示 在目前的状况下,毕竟配音演员的收入还是要来自于正规渠道的,那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及购买收录国配的六区碟,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么? 都是做生意的,如果说正版没真心支持配音,难道盗版就有?还不一样是为了自己利益。赢利进了盗版商的腰包,难道他们就会把钱给译制机构和国外电影公司? 总之,好的正版我就买,孬的正版我不买,哪个符合我需求我买哪个 |
|
90楼#
发布于:2008-12-12 14:50
呵呵,扣帽子贴标签的确不好,我这么说有打击普通网友的的嫌疑,我道歉。
恋水莲网友,我想说的是,配音事业的发展不要老是想着去依赖别人(依赖正版、D版、电影公司等)。配音事业的发展主要还是靠自己,靠自己开辟道路,创造价值,来赢得市场,赢得人们的支持和爱戴。依靠别人永远不是长久的办法! ![]() |
|
|
91楼#
发布于:2008-12-12 15:17
引用第95楼frank001于2008-12-12 14:50发表的 : 问题是,我们这些参与讨论的人并没有配音行业人士,也没有人是受配音演员之托来劝导大家买正版,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想靠自己呢?更重要的是,如果想出对策却无法实施,被体制和政策压制,那要怎么办呢?我相信译制工作者们也是不断提高自己水平,想更好创造价值的,可是没有引进和发行的权利,就没有好片子,就无法赢得市场。这个矛盾不是靠他们自己就能解决的。 |
|
92楼#
发布于:2008-12-12 15:17
目前的市场情况非常清楚,消费者购买正版大都是冲着优质配音去的????
呵呵,哈哈哈哈~~~~~ |
|
|
93楼#
发布于:2008-12-12 15:55
引用第97楼笑谈于2008-12-12 15:17发表的 : 目前的市场情况不知道怎么样,配音网的朋友们购买正版大都不是冲着优质配音去的???? 呵呵,哈哈哈哈~~~~~ ![]() |
|
|
94楼#
发布于:2008-12-12 15:56
引用第97楼笑谈于2008-12-12 15:17发表的 : 也许应该改成,配音爱好者购买正版是冲着优质配音去的…… |
|
95楼#
发布于:2008-12-12 16:00
引用第98楼电影粉丝于2008-12-12 15:55发表的 : 抱歉,配音网的朋友是消费者,但消费者不等同于配音网的朋友 就这么简单 而且你也算不上什么正版消费者 |
|
|
96楼#
发布于:2008-12-12 16:01
引用第100楼笑谈于2008-12-12 16:00发表的 : 抱歉,我买过正版,我光买了威信,没有买泰胜,我感到很内疚 ![]() |
|
|
97楼#
发布于:2008-12-12 16:06
引用第101楼电影粉丝于2008-12-12 16:01发表的 : 没事,对于一个当初在这里兜售盗版碟结果让版主不得不因此改版规加重规定的人 对于四处在贴子里面故意引起北京上海之争被抓住了现行的人 对于闲着没事就想挑起重配话题的人~~故意引起大家吵架的人 要是懂得内疚~~那才邪门了~~~ |
|
|
98楼#
发布于:2008-12-12 16:17
引用第102楼笑谈于2008-12-12 16:06发表的 : 确实,对于某位倾力为某盗版碟推销的人,让版主不得不因此改版规加重规定的人 对于看着代买碟都是罪犯的人 对于闲着没事干就是说别人是脑残、傻B的人 对于没事特喜欢把别人欣赏上译说成别人是有毛病的人 对于说话绝对一直没有讽刺挖苦别人的人 要是懂得尊重别人并好好说话。。。。。。。那真是很正常的啊。。。。。。。。 |
|
|
99楼#
发布于:2008-12-12 16:25
呵呵,我的确搞不清楚呀!在HDTV已经开始流行的今天,新出版的DVD商业电影,如果少了国产配音,还有多少价值?你们谁能给解释一下?别笑,笑有什么用?要认为我的结论不正确,那就拜托你给指出来。我的判断可不是拍脑袋出来的,而是根据多个渠道的碟友,碟商回馈的结果得出的结论!
音像市场从VHS录像带--〉VCD--〉DVD,现在是DVD要逐步退出主流市场,让位于HDTV的时候了!这个就是市场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情况。所以我才敢说,现在不是正版DVD支持配音事业,而是配音事业在支持正版DVD,就是根据这个来的。 有些人担心什么“正版DVD如果销售不好,就会回头去找草台配音”。凭我近20年的商场经验,可以打保票告诉你,完全不必这么担心!如果有哪个正版商胆敢这么做,那他就是在找死!道理很简单,现在早已不是90年代或者2000年左右的日子了,音像市场也早已时移事易。这条路是不能回头的!既然现在市场已经选择了优质的配音,草台早就没有市场了!现在正版商完全是把优质配音作为救命稻草一样,死死抓住,才保住他们现在还能苟延残喘一会儿。等到HDTV的播放设备价格降低,基本普及,DVD必将退出市场,这个趋势是无可避免的! |
|
|
100楼#
发布于:2008-12-12 16:43
市场需要配音,有配音的比没配音的订货量高,这是肯定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需要优质配音了~~ 优质配音对销量毫无帮助 中录华纳对应配音的策略就可以看出了 行了,我还要工作~~~没时间多泡了~~就说这么多吧 |
|
|
101楼#
发布于:2008-12-12 16:54
"优质配音对销量毫无帮助"?很想知道这个结论怎么来的?有没有市场数据证明?
![]() |
|
|
102楼#
发布于:2008-12-12 18:14
引用第106楼frank001于2008-12-12 16:54发表的 : 我肯定是没数据的,如果这数据真出现了,那其实说明配音对市场有用了,我就说说我这几年玩碟的体验吧。 先说泰盛,从05年末开始到06年下半年初,泰盛一直启用上译配音,当然,也有可能是乔榛、丁建华自己接的单子,因为那段时间乔丁退休了。其中,哥斯拉、太阳泪、极限战警几部片子都是泰盛找他们重配的,之前已经有东方联合的配音了。 但从06年下半年泰盛成为迪士尼代理后,由于片子量加大,再找上译的成本会令泰盛无法承受,而上译配音的影碟也没有销量多好,泰盛重新使用草台,至此不再使用上译。 07年下半年,泰盛开始尝试使用深圳岁月鎏声,由于岁月鎏声配音演员是北京班底,北京各个配音演员都有陆续参与配音。其质量远胜广州草台,而成本并没增加许多,所以岁月鎏声最初给泰盛配一两部到现在成为泰盛主力班底。同时继续使用广州和由香港制作公司组织的香港国语配音班底,达到节省成本的作用。目前泰盛的配音情况就是这样。 而中录华纳,初期曾有和上海合作,比如《乱世佳人》《北非谍影》均由曹雷老师等一批老艺术家加上原上海电视台译制部和现上译演员共同完成,顺便说句题外话,这两部片子配音质量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比较差。同时中录华纳还有多部片子也是由上海班底完成。但这样的合作也没多久,之后换成北京动力数码高清,质量还可以达到北京中流水准,动力数码高清维持了一段时间,大约在07年末,华纳换了配音班底,实际就是随便拉人配,配音质量进一步下降,但成本进一步降低,从08年中期开始,华纳产品出现了无配音的情况。而华纳代理的环球,初期也曾用过北京某班子,在大概配了10部左右后,环球不再配音,派拉蒙维持环球策略,梦工厂由于多是动画,便直接使用全球通用的台湾国配,大陆配音目前还没用过。 而非国家非外资的正版商使用优质配音则是从弘艺开始,弘艺从06年中期开始踏足精装D9,初期几乎片片上译配音,07年开始出现辽宁凤凰,目前弘艺自制配音主要来自上译,深圳岁月鎏声和辽宁凤凰,弘艺灵活使用三个班子,不再固定某一家。 而其他如国视,松竹梅等等牌子,也曾模仿弘艺请过上译,但几乎没配几部就回归草台了,就不多讲了。 |
|
|
103楼#
发布于:2008-12-12 18:28
引用第107楼笑谈于2008-12-12 18:14发表的 : 哎,都不容易啊。。。。 对了,说到笑谈的班子,上次听雨人的时候觉得配达斯丁霍夫曼的怎么这么萎靡,后来切回原声发现原声也是很萎靡的,仔细对比后发现这个萎靡的声音配得太好了 |
|
104楼#
发布于:2008-12-12 20:10
谢谢笑谈,你说的东西对于了解目前的正版音像市场和配音市场很重要。这其实充分证明了,市场不是不需要“优质配音”,也不是“优质配音对销量毫无帮助”,而是实实在在地缺乏“优质配音”。不要以为拿出老资格,市场就认可你是“优质”。中录华纳和曹雷的合作,恰恰证明了这点。不是市场不需要,而是曹雷等人没有制作出市场期待的”优质配音“,盛名难副,自己把走向市场的道路给断送了!(曹导演的《乱世佳人》我是听过的,被公认为不如原来的央视配音)
据笑谈所述,很显然,配音早有了自己的市场,而且报酬的高低层次分明。但遗憾的是,这些自认高报酬的配音演员们,不能创造出让市场认可的“优质配音”,这才是问题所在!要知道,市场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培养的。经过90年代那段没有配音的日子,很多年轻人已经没有欣赏配音的习惯了。所以想依靠原有的品牌重新被市场认可,唯一的办法只有不断拿出优质的配音,去赢得市场,而不是一味的用旧配音、老资格说事。那么,最终被市场所抛弃,是不难预料的结果。 要知道,真正的商人都是逐利的,不是来为你的配音事业服务的。他们有着对市场的敏锐头脑,会详细计算成本和利润,平衡这两者的关系。所以当他试用一段时间后,发现所谓的“优质配音”并不能给他带来实质的利益(使用“优质配音”后,将增加的成本和增加的利润比较,结果是亏损或者利益太少,可以忽略),那么,他就会放弃,这是商业运作必然的选择。 所以我看最好的办法还是让那些自认高人一等的配音演员们放下身段,降低单片的薪酬,不断提高配音水平,向市场不断输出大量优质的配音作品,把配音市场真正的激活,把蛋糕做大。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个人意见:目前来看,弘艺的做法将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能够扶持配音持续发展的办法。薪酬一定要和质量挂钩,竞争上岗,不能仅凭老资格旧招牌,就自封“优质”,那是大锅饭! ![]() |
|
|
105楼#
发布于:2008-12-12 23:04
引用第109楼frank001于2008-12-12 20:10发表的 : ![]() ![]() ![]() |
|
106楼#
发布于:2008-12-12 23:27
引用第93楼frank001于2008-12-12 14:24发表的 : 你观点中的矛盾之处也太明显了,如果正版商没有所谓的“真心”支持配音,那消费者有么? |
|
108楼#
发布于:2008-12-13 16:52
引用第18楼泰平盛世2号于2008-12-7 21:18发表的 : 2号说的有道理,我挣的不多,也有不少盗版的,但是只要正版配音和画面都不错的情况下,必收6区,不是装,不信的话可以来我家看看. |
|
110楼#
发布于:2008-12-13 19:54
引用第111楼泰平盛世2号于2008-12-12 23:27发表的 : 行了,你这种用屁股说话的烂水平还有脸跳出来?超市不卖大米,我就没米吃了?商店不卖衣服我就没衣穿了?三星不卖手机我就没手机用了? 你这种人就是只有嘴巴,没有脑子。要跳出来,拜托动动脑筋再说话! |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