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楼#
发布于:2005-11-01 21:25
下面是引用惹残烟于2005-11-1 21:17发表的: 偶们就等你老兄的这个别出心裁。 ![]() |
|
|
41楼#
发布于:2005-11-01 23:31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5-11-1 21:13发表的: 还要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啊。光提取码不行哪。 |
|
42楼#
发布于:2005-11-02 00:14
首先,对老彭网友的钻研精神表示钦佩,同时对各位启用“金耳朵”来辨析表示赞赏,有争鸣的勇气,论坛才会有活力。
![]() 其次,说说俺自己的箱底“厚度”:《追捕》,从电影院最早放映就观看了,还用录音机录下电视里的上译版音频,并用黑白胶卷翻拍电影画面;进入“碟片时代”,先后收藏了深圳出版的上译电影VCD,日本原声的“双D-5”DVD,后来的“译制经典”的“D-5”DVD,最近的精装“D-9”DVD,共有4类版本。看了老彭网友的帖子,特地对比重听几遍,才觉得有发言权。不能说是老资格的《追捕》迷,至少敢和众高手“PK”一下了。 举个相关的例子,不知老彭网友对照过长影译制的《人证》和“原版”《人证》没有?结尾处美国老警察被刺和八杉恭子悬崖边扔草帽和《草帽歌》歌曲-两者的顺序是不同的,长影版“警”在前“歌”在后;日文碟版“歌”在前“警”在后,各有千秋;本人还是以“先入为主”习惯,较欣赏长春译制版本的顺序。 《追捕》的国内公映版开头节奏快,所以能吸引住中国观众的目光,使大家动脑筋快速思考,效果显著;而现在的碟版有些拖沓,有点像现今的电视连续剧,情节交代得太实,并不太利于“脑筋急转弯”;我过去看过一个根据鲁迅先生小说《药》改编的同名电影,把原小说的想象空间“补充”填满了,索然无味。 ![]() |
|
|
43楼#
发布于:2005-11-02 08:54
下面是引用老彭于2005-11-1 23:31发表的: 申请一个用户名就可以了。 |
|
45楼#
发布于:2005-11-02 11:10
楼主好仔细!确实如此!央视配音时沿用了这一错误!
|
|
|
46楼#
发布于:2005-11-02 18:35
下载了管理员提供的上译版《追捕》的前一小段。
哈哈。和下载的dvdrip版差不少呢。 除了首贴说的《横路加代》一段外,水泽惠子在街头告发杜丘一段,先说杜丘怎么入室抢劫的一段没有,坐下来就是杜丘说“你认错人了”,然后该女再说被抢的东西。 还有矢村提取杜丘到他家里搜查,戴手铐卸手铐两段都没有。 还有,管理员提供的版本,影片是“松竹映画”出品,标志是富士山,而网上版本出品人是“大映映画”,标志是云海。 片头的演职员表,网上版是竖的,公映版的是横的,而且片头歌曲音乐短,次要出演者没有名字,演妓女的倍赏美津子也没有。 似乎公映版本是日方特别提供的,经过了重新剪辑。记得当年的公映片子长度只有不到2小时,与国内一般片子时间差不多,而现在网上和dvd版时间有2个半小时。 |
|
49楼#
发布于:2005-11-03 16:33
希望这是最后一帖!
====================== 000:00:01,000 --> 00:00:10,000 == 字幕制作:AjAj == 00:03:58,504 --> 00:04:00,472 搜查一科的矢村警长来了 21 00:04:01,507 --> 00:04:04,476 特意地把你找来 非常感谢 22 00:04:05,511 --> 00:04:07,479 这位先生 让我请警长来 23 00:04:08,514 --> 00:04:10,482 否则他什么都不说 24 00:04:11,517 --> 00:04:15,476 我现在来了 实在是..辛苦您啦 25 00:04:16,522 --> 00:04:19,491 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我 26 00:04:24,530 --> 00:04:27,499 这位横路加代女士 住在西大久堡公寓 27 00:04:28,534 --> 00:04:29,501 她说10月3日凌晨2点左右 28 00:04:30,536 --> 00:04:32,504 在自己的房间内被抢走20万圆现金 29 00:04:33,539 --> 00:04:37,498 及钻石戒指而且还被强奸了 30 00:04:38,544 --> 00:04:40,512 那个女人呢? 录了口供就回去了 ========================================= 这段是DVD完整版里央视的配音,很烂,这点都听不出来?79年上译公映版没有这段内容(该片被删除了接近1小时的内容,不过那些内容的确没有太大意义--------尤其是被妓女搭救的那段) |
|
|
50楼#
发布于:2005-11-03 18:19
下面是引用酋长于2005-11-3 16:33发表的: ![]() |
|
|
51楼#
发布于:2005-11-03 22:22
fdfcfdfc朋友的“出结果了吗?”的问句,就像是在产房外等待婴儿第一声啼哭的焦急的父亲的口气~~
![]() ![]() 酋长老兄比俺还认真呐!干吗要“泻停封”地发话“希望这是最后一帖!”呢?不断辨误-这挺好玩的呀! ![]() 引用一段《简爱》的台词—— 男客人:我的天啊,这是什么叫声啊?这声音太可怕了! 罗切斯特:我在这儿、在这儿!哈哈哈……。有个佣人,作了个恶梦,他这个有些冒冒失失,擅自把诸位随意剩下的红酒都灌下去了。(众恍然大笑)害得我们大家虚惊一场。大家回屋子去吧,没事儿了,没事儿了。 ********* *********** ********** 这儿的学术气氛挺浓的,“虚惊一场”,出身冷汗对“排毒”有好处,呵呵! ![]() |
|
|
52楼#
发布于:2005-11-03 22:46
也不能完全算是虚惊一场吧?
街上卖的碟都是这样的国配啊,哪个认真区别“加塞”声音的不同呢。毕竟主要部分是上译的,人家就认你上译了。哈哈。而且片头配水泽惠子的2段声音很难区分,央视的女声模仿的很像。 |
|
53楼#
发布于:2005-11-03 23:35
[引用]央视的女声模仿的很像。
================= 这主要是因为你没有特别注意过程晓桦老师的磁性音色,她为“水泽惠子”的银幕形象加分不少呢!所以当杜丘看到在奥能登半岛“水冢民雄”家里被掐死的横路加代时,作为电影观众的我们居然平添了几分怜悯,她是犯罪集团的替罪羊啊!因而,也对化名“寺田俊明”的横路敬二也恨不起来了,产生了另类的同情;所以大家才把服用“AX”作为对健忘者善意嘲笑的“关键词”。这一切都与程晓桦老师的精彩配音有关。 ![]() 不知老彭网友买过早期“双龙”的标有“国语版”《巴黎圣母院》DVD没有?前几年没有上译音轨的碟片,打开后听到有人模仿尚华老师声调配“乞丐王”克罗班,只能无奈地摇头,这是上译“粉丝”必定要付的“学费”。 ![]() 更叫人哭笑不得的例子是:有位老师千辛万苦将《魂断蓝桥》的影碟送到远在香港的刘广宁手中,听下来结果“玛拉”是另一位配音演员和乔榛老师的合作重配的,虽然同样是“正版”,味道总不一样了! ![]() |
|
|
54楼#
发布于:2005-11-03 23:40
下面是引用弋舟于2005-11-3 23:35发表的: ![]() |
|
|
55楼#
发布于:2005-11-03 23:48
楼上老大,看这个帖没有从头看起,只是看到你说的一件事引起共鸣。一个月前去买魂断蓝桥,试了一下,不是刘广宁的,要求老板换了刘广宁的。
买回家,因为忙,昨天才打开一听,居然还是拿错了,这么久了,还换个什么劲? 吐血———— ![]() |
|
56楼#
发布于:2005-11-04 00:22
虽然这里不是“购碟经验论坛”的主战场,但有必要对楼上小青朋友的“吐血”经历说上几句:
《魂断蓝桥》俺是从广东“飞乐”的VCD开始购买收藏的,就是上面说的重配“正版”非刘广宁“玛拉”的;后来“非主流”的碟商“YZJD”出的DVD还是那个“新”国语声道;以后“中国音像评价出版社”出了胶转磁的红框封套的VCD和DVD影碟,虽然画面有“拉丝”且贵些,但刘广宁的声音绝对有保证,所以一咬牙还是买下了;再以后,那个“YZJD”又重出了“D-5”碟,那里面除英文声轨外,还加入了“新、老”即“刘”与“非刘”两个国语声轨。 所以小青朋友可以用碟机遥控器的“配音”按钮再试试,说不定那里另一声轨出现刘老师的声音呐! ![]() 后面大家可以从跑题的“蓝桥”回归到“愤怒的河”上来了。 ![]() |
|
|
57楼#
发布于:2005-11-04 00:24
楼上对碟这么熟,想必是第二职业?
|
|
|
58楼#
发布于:2005-11-04 00:51
本人义务为“奶奶”和“姨妈”提供最新碟报信息呢!
![]() ![]() 以前为“姨妈”找到了她主导的《钟楼驼侠》(《巴黎圣母院》动画版)和《TOY-玩具总动员1》的上译版“创佳”D-9,因为那以前的“总动员”都是台湾配音的碟片,只有此有韩文封套的“TOY”才是有童老师的“牛仔”和程玉珠的“巴斯光年”呀!近来的《最后一班地铁》、《阳光下的罪恶》、《国王的娼妇》(公映名《禁宫情妓》)、《末班车》也觅到了,苦劳也是有嘀。(又受误导跑题了,归去来兮!) ![]() |
|
|
59楼#
发布于:2005-11-04 01:28
下面是引用弋舟于2005-11-4 00:51发表的: 应是"碟"报员? |
|
|
60楼#
发布于:2005-11-04 01:40
下面是引用弋舟于2005-11-4 00:51发表的: 跑题也没关系~~~我也跟着跑~~~~~~《玩具总动员》真的有上译版么?创佳的??这个我已经找了好久了~~全部都是台湾版的,我都已经准备放弃了~~!!!得到此消息实在令人兴奋不已啊~~!!虽然不一定能找到,但是至少知道这个出版过,就有希望了~~!! |
|
|
61楼#
发布于:2005-11-04 01:53
还是用“谍”合适,不公开露面的小特务嘀干活。“间谍”有苏格兰场的、克格勃的、中情局的……法兰西的什么名称就搞不清了!还是学周星星弄个什么“国产凌凌漆”的持证下岗,开个宰肉铺“摇啊摇”比较酷呀!
![]() |
|
|
62楼#
发布于:2005-11-04 06:47
下面是引用笑谈于2005-11-4 01:40发表的: 德加拉的VCD是童老师的,DVD不是。 |
|
63楼#
发布于:2005-11-04 06:49
下面是引用弋舟于2005-11-3 23:35发表的: 那是刘老师没有把她自己那条声轨调出来。:( |
|
65楼#
发布于:2005-12-07 00:52
晕!后来的几句不是上海译制片厂的!杨成纯的声音不是很浑厚的,应该带有一些扁扁的,如果他继续配音的话,可以配麦克道格拉斯,呵呵,
|
|
66楼#
发布于:2005-12-08 15:51
确实是这样 不过那段不是上译制的配音 我下的追捕听着听着有些地方声音变了 原来这样 上译的配音真经典
|
|
70楼#
发布于:2006-12-12 23:10
是吗 楼主果然仔细啊 回去我会仔细再看一便的
|
|
|
71楼#
发布于:2006-12-13 15:30
引用第64楼老彭于2005-11-4 23:34发表的言论: 没错. |
|
72楼#
发布于:2006-12-13 21:30
引用第64楼老彭于2005-11-4 23:34发表的言论: 八年前我第一次看vcd最先听出的就是童老师,他声音太有特点。那个助手叫细江,饰演者是大和田伸也,还在《绝唱》《雾之旗》中出演过角色,前几天看了82年的《大众电影》,他还在《秋瑾》中饰演过角色,以后再看时留意一下。 |
|
73楼#
发布于:2006-12-13 21:56
引用第46楼老彭于2005-11-2 18:35发表的言论: 《追捕》是由大映映画制作,但由于大映没有自己的院线,所以交给松竹发行,在松竹的院线上映。你要是有d9的追捕,看一下预告片就知道了,是松竹(海外发行也给松竹了),而正片是大映。当时中国引进的是海外版,可能本身就是删节的,片头字幕是日文+英文的,而在日本放映的版本只有日文字幕。倍赏美津子当时很有名气,在这种商业片中客串一下可以提高票房,那段戏的确有点多余。 |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