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10-24
  • 贴图大奖
阅读:1739回复:4

[整理][麒麟]0208消息树 《24只眼睛》的海报用的是1954年拍摄1956年长译配的。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7-02-09 13:20
[麒麟]0208消息树 《24只眼睛》的海报用的是1954年拍摄1956年长译配的。



编剧: 木下惠介 Sakae Tsuboi 配乐: Chuji Kinoshita  摄影: 楠田浩之
导演: 木下惠介  
主演: Hideki Goko 高峰秀子 Yukio Watanabe (I) Makoto Miyagawa Takero Terashita Kunio Sato Hiroko Ishii Yasuko Koike Setsuko Kusano Kaoko Kase  
片长: 154分钟










上译的《24只眼睛》:



《24只眼睛》Twenty-Four Eyes
编号:Q-1894
配置:英2+台3+上译国语
音轨:日1.0,中2.0
字幕:英,中
,【片名】Twenty-Four Eyes
【译名】24只眼睛
【国家】日本
【片长】121Mins
【类别】剧情
【语言】日语
【字幕】外挂中/日文
【评分】8.2/10 (142 votes)
【链接】http://www.imdb.com/title/tt0047281
【格式】XviD + AC3
【尺寸】512 x 384
【大小】2CD 49 X 15M
【导演】木下惠介 Kinoshita Keisuke
【主演】Eisei Amamoto ..... Hisako\'s husband
    田村高广 Takahiro Tamura ..... Isokichi Okada
    笠智众 Chishu Ryu ..... Man school teacher
    Nijiko Kiyokawa ..... Proprietress of the general store
    Tokuji Kobayashi ..... Matsue\'s father
    Yumeji Tsukioka ..... Masuno Kagawa
    Toyoko Takahashi ..... Ms. Kobayashi, the school teacher
    Kuniko Ikawa ..... Matsue Kawamoto
    Kumeko Urabe ..... Man school teacher\'s wife
    Chieko Naniwa ..... Proprietress of the restaurant
【简介】
剧情:
  1928年4月4日,大石久子到濑户内海小豆岛小学某分校赴任。此地孩子们只有到五年级时才会从分校转到离此五里的总校去上学。当她骑着新式自行车穿着西服出现在村子里时,给村子带来的极大的冲击。就这样,她第一次走上了仅有12名学生的分校讲坛。可是第二天,她就扭了脚住进了医院,孩子们走了八公里路去去看望老师,并拍了纪念照。大石因为不能骑车,就转到本校教书去了。五年后,日本军国主义不断推进,孩子们也从分校转到本校来上学了,大石也结婚了。因为战争,孩子们遭遇了很多变故,大石开始对教育产生了怀疑想要辞去老师工作。“24只眼睛”毕业后第八年,当年的孩子们死的死,残的残。大石再次踏上分校讲台,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幕后:
  影片描绘日本群岛中某小岛上一个小学女教师的生活,它用一种影射性的含蓄手法为中外观众所欣赏,是日本电影史上抒情片的经典作品。影片导演木下惠介被日本电影界绝赞为抒情电影的第一流导演。这是一部完全以情动人的作品,没有任何说教和理念,在小豆岛的优美风景中孕育出作品的丰富情感,显示了木下作为抒情电影作家的才能。影片在摄影上采用软调子、有朦胧感、有绘画的风格。此片曾获1954年电影旬报十佳奖第一名,入选日本名片200部。

《二十四只眼晴》歌颂女性坚忍忠贞的性格和单纯正直的价值观,感人至深,没有看过的观众是不受感动的,也是木下惠介最著名的杰作之一。

  《二十四只眼睛》是根据日本著名女作家壶井荣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而成。影片讲述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大石从师范学校毕业后,一直担任乡下小豆岛12个孩子的老师,其间经历了种种令人感怀至深的事件。在导演木下惠介的镜头里,没有炮火纷飞,尸横遍野,战争透过当时平凡人的生活点点滴滴渗透而出,更加深刻地痛数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残酷和难以愈合的创伤。《二十四只眼睛》是导演木下惠介创作生涯中获得极大艺术成就的代表作,它也是日本电影史上一部使观众哭得最多、哭得最深的影片。尤其是结尾部分,十二位学生中的幸存者已长大成人,为大石老师开同窗会,其中一位名叫叽吉的男同学在战场上失去了双眼,不知谁拿出小学一年级时在老师家里拍摄的照片,叽吉忘情地说让他看看,他一边用手摸着,一边说出谁在哪个位置,旁边又是谁……

  木下惠介不著痕迹的叙事手法与柔美如诗的画面,强烈对比出一般老百姓的善良与战争的残酷,藉此对战争提出愤怒的抗议。剧中饰演老师与学生的演员表演真实自然,使这一部令人哀伤落泪的抒情片情意真挚而引人深思,对战争的意义提出日本战后的巨大省思。

小豆岛位于四国东北方,就夹在四国与本州之间,濑户内海三千个岛屿中,它是第二大岛,也是颇受欢迎的热门度假岛屿。“二十四只眼睛”电影村是因一部描述师生情谊的“二十四只眼睛”在此为场景拍摄而保存下来,很多日本小学生都爱来这里远足,广场师生十二人塑像,题名为“老师,玩吧!”是2000年才完成的作品。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1楼#
发布于:2007-02-09 13:38
54年黑白版的《24只眼睛》不是长译配的吗,怎么给出的资料是上译配音?

“《24只眼睛》Twenty-Four Eyes
编号:Q-1894
配置:英2+台3+上译国语
音轨:日1.0,中2.0
字幕:英,中
,【片名】Twenty-Four Eyes
【译名】24只眼睛
【年代】1954
【国家】日本”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老片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3-10-24
  • 贴图大奖
2楼#
发布于:2007-02-09 13:41


导演简介:木下惠介(Keisuke Kinoshita )(1912年12月5日—至今) 生于静冈县浜松市,日本著名的抒情派导演。曾就读于东方照相专科学校,1933年进入松竹电影公司蒲田制片厂任摄影助手,1936年转入导演部任助理导演。1943年成为导演,拍摄了第一部影片《热闹的码头》,一举成功。1946年导演的《大曾根家的早晨》是其成名之作,被《电影旬报》评为当年10部最佳影片第一名。木下惠介善于喜剧的创作,但他的重要作品多为反映日本政治、社会等问题的悲剧片。1954年自编自导的《二十四之瞳》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影片描述了12个孩子与女教师之间的感情,影片将个人的悲剧融入剧情,十分生动感人,是一部难得的佳作。1967-1976年,他离开松竹公司,一直没有拍片。1979年的《冲动杀人,儿子啊!》和次年编剧兼导演的《父亲啊,母亲啊!》均为描写日本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犯罪问题的佳作。
虽然木下几乎是与?竺魍?背龅赖男氯瘢?贸づ?员?缣獠模??0年代末与黑泽明,今井正,同被视作支撑日本现代电影的支柱,但由于60年代后,其擅长的女性悲剧题材所依附的日本的贫困现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女性题材也被日剧所稀释,而木下并没有随之改变,所以木下式的抒情与伤感已与日本经济高速成长很不合拍,在拍完几部商业片后,木下作品骤减,逐渐被人淡忘,70年代中后期才又按正常数量拍摄新作。但这些并不影响木下惠介在日本影史上的大师地位,凭着其创作前期的大作《二十四之瞳》(1954,电影旬报20世纪日影百大第8名)与《楢山节考》(1958,在日本影史上地位要高于今村昌平1982年获金棕榈奖的同名作品,第55名)足亦奠定其重要大师的地位,此外象《野菊之墓》(1955,第55名),《日本的悲剧》(1953,第67名),《卡门还乡》(1951,第82名),《笛吹川》(1960,第82名)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木下惠介电影主要类型:喜剧系列—木下式的现实主义系列-采用年代记类型的创作手法系列。
木下惠介电影主要特色:
1. 描写女性悲剧:一般木下的电影中女性总是受压抑,逆来顺受的角色,一旦反抗往往是悲剧收尾(常为女主角自杀)这与沟口的抗争女性电影(如斗争女神三部曲—《女性的胜利》(1946),《女演员须磨子的恋爱》(1947),《我无法燃起恋爱之火》(1949))很不一样,到是与成濑,丰田四郎,熊井启等人的作品有点像。
2. 敢用新演员,前提是与自己的喜好想法一致。
3. 有许多地方的外景拍摄:如《远远的山》中的高山市,《象野菊一样的你》中的信州(这是木下经常选用的地方),《永远的人》中的九州等。
4. 抒情性很强,因此有抒情派导演之称。
5. 每部作品总是在尝试一种新的表现技巧:如《纯情的卡门女郎》(恋爱中的卡门)中将摄影机倾斜拍摄;在《楢山节考》中的全内景拍摄,在《卡门返乡》中回忆镜头与日本最早对彩色电影进行尝试;在《四谷怪谈》中全部采用俯瞰拍摄等。
木下惠介电影年表:《开花的港口》(热闹的码头)(1943)/《活着的孙六》(1943)/《陆军》(1944,军国主义影片但木下仍在片中母亲一角中注入了一丝微弱的反战情绪)/《欢呼的街道》(1944)/《大曾根家的早晨》(1946,成名作)/《让我恋爱的她》(1946)/《结婚》(1947)/《不死鸟》(1947)/《女人》(1948)/《肖像》(1948)/《破戒》(1948)/《姑娘干杯》(1949)/《四谷怪谈》(上下篇,1949)/《破太鼓》(1949)/《着魔》(1950)/《婚约戒指》(1950)/《卡门返乡》(1951)/《少年期》(1951)/《海的火焰》(1951)/《纯情的卡门姑娘》(恋爱中的卡门)(1952)/《日本的悲剧》(1953)/《女人园》(女人的世界)(1954)/《二十四之瞳》(1954,代表作)/《远远的云》(1955)/《如野菊般的你》(野菊之墓》(1955)/《火烧云》(1956)/《太阳和玫瑰》(1956)/《欢喜几多岁月》(1957)/《风前的灯》(1957)/《楢山节考》(1958,代表作)/《风花》(1959)/《惜春鸟》(1959)/《今日没有》(1959)/《春天的梦》(1960)/《笛吹川》(1960)/《永远的人》(不朽的爱)(1961)/《雾子的命运》(1962)/《二人步行几春秋》(1962)/《歌唱着的年轻人》(1963)/《罗马恋情》(1963)/《香华》(1964)/《令人怀念的笛子与太鼓》(1967)/《斯里兰卡的爱与分别》(1976)/《冲动杀人,儿子啊!》(1979)/《父亲啊,母亲啊!》(1980)/《长崎的孩子》(1984)/《大快乐,小伤悲》(1986)/《父亲》(1988)

阿廖沙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7-11-12
  • 网站建设奖
3楼#
发布于:2007-02-09 13:48
《楢山节考》我收过今村昌平1982年版的。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4楼#
发布于:2007-02-09 17:11
这部片子看得我累死了~~~~~~~~~~~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