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t2008
  • 最后登录
阅读:2313回复:19

[讨论]从"飞将军"李广看成功内涵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6-03-22 20:22
  [size=5]一些读书的看法,热切希望能与大家交流一下!!![/size]
从"飞将军"李广看成功内涵


  多年来,我一直坚守"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一个人有能力,就总有叱咤风云的一天.今天再次读了<史记>----<李将军列传>,我不由得陷入立场沉思:成功=能力+运气.然而这"运气" 就全是百分之百的天命吗?没有一点是源自人力的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人们永远赞颂和怀念那位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先献给戍边大业,身经百战却最终饮恨自刎的 "飞将军"李广.他精于骑射,武艺超群,勇敢机智,胆识过人,才气无双;他也廉洁轻财,体恤士卒,大有古代良将之风,他的风采无不使我们折服!只惜 "生不逢时,勇而无功,信而见疑,仁而获罪,一辈子戎马戍边,驰骋疆场却终生仕途坎坷,后半生他始终  "关不过九卿"  ", 特别是 "最后一次与匈奴决战,统治集团的偏见与私心 ,使他  "数奇 ", 壮志难酬 这种巨大的价值反差所形成的心里压力使他不胜重荷,终于 刎颈自杀,一代名将 没有倒在与匈奴激烈厮杀的战场,却死于自己之手". 深深地扼腕墓叹之余,我不禁想 起这样一个问题:  他的一生一路坎坷至极,难到真的没有半点转机之时吗?

   景帝3 年,李广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的内战中 立下赫赫战功,但由于他私下接受了梁王授予的将军印信,不仅没有得到景帝的封赏, 反而被调到荒凉的边塞.有记载说 "梁孝王是景帝 的长弟,之所以没有参与吴楚七国之乱,就在于他被景帝答应让他继承王位的许诺所欺骗.诸王平定后,景帝招立太子,梁孝王想继承皇位的梦幻便彻底破灭了.至此,景帝 和梁孝王在表面上虽然和平共处,骨子里却势不两立,不共戴天.李广竟然私下接受这样一位居心叵测的梁王的印信,景帝能容忍吗?能不 产生疑惧吗?" 或许李广所遭受的一切不公正的待遇正源自这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而自此,那段历史的悲剧,便由此拉开序幕......诚然,他立功受赏,自然之理.但如果他能看到这赏的背后蕴藏着不利,他何以接受呢?毕竟当时是景帝 在位,他若为了自己日后的发展,为了找到那位挖掘自己的伯乐,或许他最好舍弃这暂时的梁王之赏,静候时机的到来.从这一点上说,除了时运不济,是不是也存在着他没有把眼光放长的个人原因呢?

    姑且认为是生不逢时吧.再看后来的"雁门出击战",由于不合理的军功制度,他在脱险过程中无与伦比的机制和勇敢不仅未被人赏识中用,反而以"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如果说这一次是源于极不合理的军功制度,那他或许更应该认清这残酷 的现实,继而抓住有利的时机再度发展自己,而莫要再为无理的军制而做无谓  牺牲品了.然而,在日后的"在北平以四千对四万敌之战"中,他的制军有方,具有将兵的才干亦因不合理的军功制度而"军功自如,无赏".  我觉得这一次我们除了再度要归罪于腐朽的军制以外,应该说李广也不全是没有一点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办法.毕竟这第2次他是可以不做牺牲品的,如果 他能认清了所处的王朝的社会现实的话.  并不是说这怪他,而是对于不幸的命运,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来改变的,至少可以使情况有好转,不至于重蹈覆辙.换句话说,在接连不断的厄运面前,我觉得我们至少应该有一次可以通过人力扭转不幸发结局的。当然是在我们能认识到和付出努力的前提下.

    直至最后的随卫青出击一战,再次蒙受汉统治者及其宠臣贪功诿过,任人唯亲,压制人才之屈,而最终白首未封,愤懑之下,饮恨自刎.读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自刎决不是源自一时 的气恼.试想 终生怀才不遇直至白首,却未能得到赏识,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情怀是难以言表的!在深深 的惋惜之余,又是多么令人愤怒!!然而,社会就是这样残酷,每一个时代都有它 的局限性,怀才不遇自古有之,关键是为了让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我们该怎样做??一味地埋怨社会制度,归咎于外界就恩能够解决吗?在那样极不利的情况下是不是也有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的呢?比如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暂且忍辱负重,甚至是委曲求全? 当然前提一定是不伤及他人,这仅仅是为了发展自己而被迫所做,因为若不这样,社会就难以承认,而自己的一腔热血和雄才大略何日才能复现??! 不知道这样说是近于 "大丈夫能伸能曲"? 还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妥协呢?

    总之,"成功=能力+运气"中的"运气" 我觉得并不全是外在的,也有人力的因素.毕竟,机遇往往青睐那些有准备头脑的人。如今,我们只能尽量多地搜集前人的资料来探讨 "飞将军"李广 的不幸遭遇.至于李将军的悲剧是否完全源于外界的因素----时运不济, 我亦在思考.究竟,人世中是否真的有天意,定数呢?若有,那为什么有的人有,有的人却很少遇到呢?
    
    以上所述,仅一家之言,恳请各路高手不吝赐教!!
jet2008
  • 最后登录
1楼#
发布于:2006-03-22 20:34
附:

   (2006.3.21晚)
   说来说去,我还是不能肯定这世间究竟有没有天命? 有没有全是因为天命而亡人的?所以我不能说历史的那些人物的悲剧原本应该是可以通过人力而扭转的,我不能全这样说,毕竟我没有翔实的资料,对他们也没有全盘彻底的分析,更何况时代久远;即便能,又真的能把真相找个水落石出吗?或许当事人还不完全清楚社会,清楚自己呢! 更何况我们没有身处境地的后人? 但,我们可以去分析他们,评价他们,及时由于资料不足分析得不全面不正确,但对我们自己以后的人生路也是有帮助的.虽然我不能说生命中,成功里一定包含定数,但我知道人的能力和努力是非常重要 的!!即便有定数,有上天的安排,只要我们努力了,给自己创造了条件尽力地去奋斗了,结果由于天命而不遂人愿又如何呢?那样,我们也不会成为悲剧!我们不是悲剧! 我们仍旧很坦然,哪怕算不上英雄,比成为历史因"天命"而致 的悲剧人物要好很多,清楚很多,坦然很多!
    无怨无悔,就是这样!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2
  • 优秀管理员
2楼#
发布于:2006-03-22 20:37
知天命,尽人事。:)
永远热爱辽艺
版主
版主
  • 最后登录2021-03-24
  • 网站建设奖
  • 优秀管理员
3楼#
发布于:2006-03-22 20:42
我们现在看当时,就好比以后的人看我们现在

做好自己要做的事吧,不求有功,但求无憾~
wolfkid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2-06-29
4楼#
发布于:2006-03-22 21:26
我觉得“李广难封”这可能和他的追求有关。看过史记不难发现,李广毕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和匈奴大单于正面一

战。临终之时虽然悲叹不愿为“刀笔小吏”所辱,可我看来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李广认为自己最大的理想完全破灭

了。当初李广曾数次为“刀笔小吏”所辱,几起几落,但每次他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但是最后一次他已经是垂暮

之年,即便将来有机会重返朝廷,却也拉不动弓、骑不得马了,与其这样老朽于市,还不如以铁血终其余生,总算

对自己戎马一生有个交代。要说升迁的机会李广也不是没有,李广的从弟李蔡最高做过大汉丞相,李家也因此成为

关中的名门望族,可奈何李广天生是个一门心思找单于玩命的主儿,比起对政治的关心,他更在意马前小卒的冷暖。

“李广难封”更多的是后人对飞将军的惋惜,如果可以用他自己的生命换取一次与大单于的对决,我相信李广会选

择后者。
十年前的签名 老板放风了,公司俩六一幺
永远热爱辽艺
版主
版主
  • 最后登录2021-03-24
  • 网站建设奖
  • 优秀管理员
5楼#
发布于:2006-03-22 21:32
纯粹的军人才让人感到可爱和惋惜啊,只不过这种类型的人一般都很有可能会是政治的牺牲品……
speech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9-10-11
6楼#
发布于:2006-03-22 22:01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不合时宜了,今天是个吆喝的时代。
gonow
  • 最后登录
7楼#
发布于:2006-03-22 23:12
单以功过成败论英雄,那是立传者心态上的惯性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李将军的志向抱负,又岂是眼盯功名之辈可揣测的
家干
总版主
总版主
  • 最后登录2024-01-04
  • 原创大奖
  • 优秀管理员
8楼#
发布于:2006-03-22 23:18
还好没贴在天涯,不然又是轩然大波。
你们被戈培尔博士灵魂附体了么?
永远热爱辽艺
版主
版主
  • 最后登录2021-03-24
  • 网站建设奖
  • 优秀管理员
9楼#
发布于:2006-03-22 23:21
要不楼主贴过去看看
怀念上译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9-23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10楼#
发布于:2006-03-23 10:19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那时的天很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 上译永远是我心底最爱的那片云!
jet2008
  • 最后登录
11楼#
发布于:2006-03-23 17:37
只是很想透过这件事,这一代名将 的历史岁月更多地看清 成功的内涵!我很想知道成功到底包括哪些?除了能力和运气?这2 个怎样处理才会达到完美?而且我怀疑成功还应该包含别的...但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jet2008
  • 最后登录
12楼#
发布于:2006-03-23 17:43
下面是引用wolfkid于2006-3-22 21:26发表的:
我觉得“李广难封”这可能和他的追求有关。看过史记不难发现,李广毕生的最大愿望就是和匈奴大单于正面一

战。临终之时虽然悲叹不愿为“刀笔小吏”所辱,可我看来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李广认为自己最大的理想完全破灭

了。当初李广曾数次为“刀笔小吏”所辱,几起几落,但每次他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但是最后一次他已经是垂暮
.......


若硬要说是 飞将军一生就是为了与匈奴大战一场,而最终不合时宜地 白首未封,饮恨自刎.  我觉得也有这个可能. 那么,这样说,那就是源于 人各有志吗? 这样分析也有道理,可想想还是很为大将之风的他抱不平!!
jet2008
  • 最后登录
13楼#
发布于:2006-03-23 17:46
下面是引用gonow于2006-3-22 23:12发表的:
单以功过成败论英雄,那是立传者心态上的惯性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李将军的志向抱负,又岂是眼盯功名之辈可揣测的



我强烈地支持!!!!!!!!!!!!!!!!!!!
我严重地同意!!!!!!!!!!!!!!!!!!

----可为什么自古以来人们都爱以成败论英雄呢????
  想不通!!!
怀念上译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7-09-23
  • 网站建设奖
  • 原创大奖
14楼#
发布于:2006-03-23 19:36
下面是引用jet2008于2006-3-23 17:37发表的:
只是很想透过这件事,这一代名将 的历史岁月更多地看清 成功的内涵!我很想知道成功到底包括哪些?除了能力和运气?这2 个怎样处理才会达到完美?而且我怀疑成功还应该包含别的...但不清楚具体是什么?

运气不可控制。
那时的天很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乌山不是云。 上译永远是我心底最爱的那片云!
wolfkid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2-06-29
15楼#
发布于:2006-03-23 20:49
下面是引用jet2008于2006-3-23 17:46发表的:



可为什么自古以来人们都爱以成败论英雄呢????

.......

因为在中国自秦汉以来都是由成功者编写历史,如果把失败者写成英雄,那不就是否认了自己吗?

自太史公后中国无史家,后来者皆欺世盗名之辈。
十年前的签名 老板放风了,公司俩六一幺
16楼#
发布于:2006-03-29 11:10
下面是引用speech于2006-3-22 22:01发表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不合时宜了,今天是个吆喝的时代。

赞成!!!文字文字文字但是我也信三分靠注定    七分靠打拼     三分运气 七分才气      
zypyxh
  • 最后登录
17楼#
发布于:2006-04-30 06:51
有道理,但军人和政治家是两回事.李广远大的军事抱负固然让后人肃然起敬,但从现在看来,其政治能力却显得幼稚,大家都知道,有时候战略和战术是两回事.
breeze
  • 最后登录
18楼#
发布于:2006-04-30 16:45
李广的悲剧,除了朝廷的军功制度确有问题以外(过分关注斩首俘虏数,而不怎么考虑战略战术意义上的成功),还有他自身的问题吧。

李广难封,历来都是文人喜欢咏叹的典故,但这其中恐怕或多或少的掺杂进了文人自己的际遇吧,客观的看待李广这个人,他是条汉子,但也曾经心胸狭窄,公报私仇处死了尽忠职守的霸陵卫;他是员勇将,但独立领兵打仗却几乎次次失败;他爱护士兵,但他手下的军队却是松松垮垮没有纪律性的;说到不被重用,最后大决战,汉军五万长途跋涉,对抗以逸待劳的匈奴单于主力十几万人,这样重的任务有他一份,你能说他不被重用?说到朝廷忌贤妒能,他一生没有封侯,可他的弟弟李蔡,他的亲生儿子李敢,可都是实打实的凭着斩首数、因军功封侯的啊,说到底,还不是李广无功可封吗?

虽然他也有些生不逢时,但自身的缺陷,也是不能忽略的吧。
19楼#
发布于:2006-05-06 17:08
性格决定命运!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