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732回复:2
橘颂图汨罗屈子祠 橘颂图 陈赫教授与红领巾们讲述屈原的故事并与小主人交流 2004年06月20日 长沙晚报报道 “陈赫爷爷,屈原既然政治上不得志,为什么他不到别的地方去发展呢?”“为什么他不带领人民向楚王造反呢?” 昨日上午,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长沙晚报社、星艺装饰集团共同主办,长沙市儿童活动中心和广东星艺装饰集团长沙公司承办的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神州千载颂英风”小主人论坛上,来自全市的小学生代表向我省著名教育专家、中南大学教授陈赫踊跃提出各种“精灵古怪”的问题,陈教授则耐心而细致地解答了孩子们心中的疑问。 长沙市妇联主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 小主人论坛:神州千载颂英风 ——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004年6月19日于田汉大剧院) 屈原与端阳节 中南大学 陈 赫(主讲) 罗声求 屈原生平简介(略) 屈原的著作(略) 关于秭归的故事 秭归是我国战国时代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四周城墙环绕,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具有浓厚的古典建筑风格。故有“葫芦城”之称。又因城墙均由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汉代始设县,唐朝时曾设立归州,民国元年改归州县,民国三年改为秭归县,一直沿用至今。 传说秭归县名由屈原而来。屈原有个姐姐,名叫女媭(必须的“须”字下面加一个“女”字),一直在郢都(郢都为当时楚国的都城,即今湖北荆州北之纪南城,是战国时期南方繁华的都会)照看屈原,帮他管理家务。屈原被流放后,她愤然离开郢都回到家乡,以示对弟弟屈原的支持和对宫廷的不满;屈原投江后,她赶到汨罗江,将弟弟的遗体打捞起来后,亲自护送回到了家乡。其情其景,感人至深。后人为表示对这位贤姐的敬意,将县名改为“姊归” ,后演变为现在的“秭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