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赫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1-06-11
阅读:4092回复:6

[转贴]师者陈赫——长沙民政学院《晨钟》杂志对陈赫的采访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6-08-18 18:32
  他笃信为人师者应该具有——
粉笔精神与种子气质
教育家的眼光与政治家的责任
雕塑家的功夫与苦恋者的执着
慈母的胸怀与医生的仁术
信徒的虔诚与演说家的雄辩
科学家的严谨与艺术家的浪漫
诗人的热情与社会学家的冷峻
幻想家的异想天开与哲学家的逻辑
荷花的高洁与竹子的气节
力可补天的才能与甘当人梯的风格

            陈赫教授名声很大,头衔很多,但他又那么平易近人,很多人说他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就像我们的爷爷,用智慧的眼神为我们展望美好的明天……

师者陈赫

采访//文  殷士琴  邹亚军  


人物简介:陈赫,现为中南大学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所长、教授;民政部长沙民政学院客座教授;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兼教育与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大型对外宣传专题片《经济湖南》专家顾问团首席顾问兼特约撰稿人和特邀嘉宾主持人;湖南电视经济频道“真情”栏目最佳安慰天使,该栏目2000年与中央电视台第四套(国际频道)联合播出。2002年六月与他的夫人罗声求教授在新加坡获全球汉诗协会颁发的“诗教传播奖”,同年九月,在盘锦又双获国际炎黄文化研究会颁发的“国际龙文化金奖”系列的“突出成就奖”,因而,罗教授被新闻媒体戏称为“幕后天使”。陈赫教授在系统工程学科造诣精深、硕果累累,与其夫人一道多次获湖南省自然科学论文一等奖。两位教授十分注重教书育人,在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与其夫人罗声求教授合著的两本一套的人文修养教材《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和《走向社会》,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2004年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被选定为民政学院民政系“个人行为与社会发展”课程的教材。陈教授还在多所学校为青年学生做专场学术报告,深受师生的欢迎和好评。陈赫、罗声求的家庭获“1993’湖南省现代文明家庭”一等奖。

            还记得2004年9月14日,在民政学院的“罗马广场”,一位精神矍铄、银发苍苍、可爱的老人给大一新生做的那场《适应大学生活的转变》的报告吗?报告的精彩深深地吸引了同学们,那掷地有声的警语:“狂放而不虚妄,得意而不忘形,同流而不合污,奉献大于索取”,一直铭刻在我们的心里。他就是陈赫——民政学院主讲人文修养课程的客座教授。这一次报告就让我们深深的记住了这位老人,报告的内容将让我们至少受用三年;而听他讲述他的故事,将使我们受用一生——这是我们有幸采访了这位可爱的老人后,确切地说应该是聆听——听他讲述人生感悟,讲述心路历程之后更深的感悟。

岁月造就了他的坚忍  
            出生于抗战时期的陈赫,童年基本上在颠沛流离的逃难中度过。抗日胜利后,在一家栈行里,搭建了一个小棚子,一家三代五口就在那里过着贫寒但很温馨的生活。由于战乱,他没有适龄入学,直接插班考进小学二年一期,刚读完四年级便因病休学在家,新中国建立后的1951年,他又以同等学历与同龄的伙伴一起考上了初中,此时,正是中国三年经济恢复时期,政治气氛比较开明,人民生活相对安定。笔者注意到,陈教授在回忆童年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时,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我人生的第一次挫折是在高考前夕。”高考的前三天,他突发视神经末梢炎症,导致双目暂时失明,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倒下,他的三个好朋友轮流给他念笔记。三天没有光明的日子就在朋友的帮助下过去,高考那天,奇迹出现,他睁开了眼睛,并且整个考试状态非常好。
            岁月流逝,在几场持久的政治运动之后,到了1957年,陈赫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又爱思考、爱发表独立见解的言论,受到了很不公平的待遇——被批为“走白专道路的典型”。“那是我人生的第二次大的挫折。”那年他刚刚念大一,本来一切风平浪静的,但有人写信到学校检举他,说他“从中学起,一直思想反动”,于是他和几位同学被学校隔离,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人格受到极大的侮辱。“有这么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永生不灭的记忆。”有一次他和一个一同被“改造”同学被派去修电线,当时还不懂电路常识的陈赫踩着板凳马上用手去拆,却被那个同学一把拉下来,同学经过检查之后气愤的说:“根本没关电闸,就让我们修电线,不是玩命吗?”当时他的心在隐隐作痛,“若不是同学眼疾手快,那我陈赫不就一命呜呼了吗?孤立和劳累我都能忍受,唯有这样非人的屈辱和人为的‘命运’让我泪流满面。”为了做人的尊严,为了人格的神圣,为了人性深处的坚守,在当时政治高压、经济困难的环境下,他一直咬紧牙关,坚强地面对生活赐予的一切苦难。五年的大学生涯,整整挨了三年半的“批判”,他顽强的承受着外界的种种压力和迫害,虽然身心都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可是,他始终相信:“总有一天,祖国会需要知识的,党的事业会需要知识的。总有一天,我们的知识会有用的,我们的劳动是会被承认、甚至被重视的。‘四人帮’垮台后,到了1978年,小平同志宣布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也是劳动人民。当时的我,为能够‘回到’劳动人民‘内部’而欣喜若狂。真的,作为地地道道的脑力劳动者,长期被排挤在劳动人民范畴之外,此时的心情,是其他长期被承认为‘正统的劳动者’所不能体会的。我们找到了一种渴望已久的、宝贵的归属感;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报国有门的欣慰。”
            就是这样,岁月磨练了他的意志,生活赋予他积极的心态。

怀旧的心情,年轻的心态
            经常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的他很少西装革履,更多时候是一身休闲,只有在特殊场合下他才讲究一下着装打扮,虽说并非不修边幅,但这也并非是他刻意的标新立异,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他自称是个怀旧的人,他扯着身上的牛仔服告诉笔者:“你们叫这个为‘牛仔衣’是吧?我不这样叫,我叫它‘劳动服’。”面对笔者疑惑的眼神,陈老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在我年轻的时候,也就是1959年吧,我父亲不幸去世。母亲一个人要供养我们姐弟二人上学,还要照顾年迈的奶奶。我母亲是一个贤惠的妇女,每次都用劳动布给我们做衣服,料子厚,耐磨,但时间长了,衣服的肘部和膝盖处还会磨破、磨烂,母亲就再补上一块补丁让我接着穿,有一条裤子甚至补了三层补丁!”他接着深情地说:“久而久之,对这种衣服都穿出感情了,已经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纪念。”直到现在,陈老还是喜欢穿这样的服装,并称之为“劳动服”。其二,他不喜欢拘束,“穿正式的衣服太别扭,没有休闲装舒服、潇洒、自在。”
            他总说,人活着,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选择快乐呢?也许每个人都说过这样的话,但真正实践起来却是那么难。可是他做到了,他真正理解了生活的内涵,所以他是快乐的,也是年轻的。我们看着六七十岁的老人却拥有十六七岁的心态,难道自己就没有一丝触动吗?且不说他满腹才华给人多少启示,单凭如此快乐的一个笑容、一个神态,难道不是在向我们昭示着另一种简单而深刻的东西吗?

青年之友,甘做人梯
            在采访中,陈赫教授有一段滔滔不绝的独白,令人心动:
            我老伴也是有43年教龄的老教师。长期的教学生涯,使我们悟出了三条道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没有听不明白的学生,只有讲不清楚的先生;力可补天的人,自然要当仁不让地去“补天”,无才补天的人,好好地做人梯也就充分体现了人生的价值。其实,在我们教过的学生中,有的已经当了高级党政领导干部,有的成了事业有成的专家,有的成了我们学校的副校长,还有不少也成了教授、博士生导师……每当看到他们的成就,我心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比我们自己获得部省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还要强烈得多。因为,我们的劳动在他们身上开了花、结了果,这就更加体现了我们教师劳动的价值。我们在甘为人梯方面,有着共同的情怀。有诗为证:

携手登高
不攀藤葛仗相携,上得高山志未迷。
回看石阶千万级,补天何若做人梯。
      
学理从文为哪般?
            为什么理工科出身的他会挤出那么多时间从事人文教育工作、而且还做得那么出色呢?有人疑惑不解,有人说三道四,有人恶语中伤......但无论有多少外在的压力,他都没有放弃,原因很简单:不为别的,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教育。对于笔者同样的不解,陈老一语破的:“文学艺术的形象思维有助于科学技术的逻辑思维,自然科学家的思维习惯和常用的工具一旦介入文学艺术、社会人文领域,也会对它们有丰厚的回报。一定不能忽视现在的大学生人文教育工作,所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承担。”他们夫妻二人出人文方面的书,其初衷完全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心的驱使。刚开始,他们举笔又止,犹豫再三——陈老觉得自己是理工教授,怕文学底子不足,怕执笔时不经意的疏忽和“硬伤”会对青少年朋友们产生误导作用。另外,夫妇俩此前也从未想过在人文领域创作,只是希望通过演讲、报告等方式和孩子们交流。最后让他们鼓起勇气的原因,在《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和《走向社会》两本书中也有提到:“我们出书的目的是想把自己成功的经验,人生的感悟,哪怕是失败的教训和失误的痛苦坦然地告诉大家,尤其是现在容易在前进道路上迷失方向的青年朋友,希望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看到你们一天天进步与成长,我们也感到欣慰。”

友情、爱情、亲情与事业如是说
  关于恋爱、婚姻、家庭、事业,他们最基本的信念是:以情生家、以德立家、以理兴家、以法治家。有了这样一种理念,一个美好的家庭自然就形成了。当我们问到婚姻、家庭问题时,陈教授一下子又打开了话匣子,他几乎是一气呵成地发表了他的长篇感慨:“现在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许多有身份的人借口说:恋爱了,有了爱情必然要丢掉友情;结婚了,有了亲情必然要丢掉爱情;有了家庭、生了孩子,就有了责任感,必然要丢掉亲情。其实这是在用残缺的逻辑取代完整的逻辑来偷换概念。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说法和做法。为什么非得要像猴子掰包谷那样,掰一个丢一个呢?为什么不能在友情的基础上再叠加上爱情;在友情和爱情的基础上再叠加上亲情;在友情、爱情和亲情的基础上再叠加上责任心呢!难道两个人在恋爱时只有卿卿我我花前月下而没有友谊上的鼓励支持吗?难道有了孩子就只有亲情纽带联系着而把一份属于两个人的甜蜜给淡忘了吗?爱是尊重和理解,爱是信任和关怀,两个人志同道合,互爱互助,是诤友,是畏友,从而共同进步共同提高。诚然,有人借口精力有限为自己抛弃友情、背叛爱情、冷落亲情辩护,还说什么‘有了责任心不就不会背叛爱情了吗?’其实,在我国历史上就有许多夫妻之间相敬如宾的佳话——相敬如宾不完全是、甚至完全不是封建的礼教,而是有了爱情还保留了友情的互相尊重的婚姻状态,那些自己做不到、或者不愿意做到,还不许别人做到、甚至‘栽赃’人家是虚伪、是‘装给人家看的’的人,我们简直无法揣度他们出自什么样的心态!而当今社会上不少新贵所谓的‘责任心’就是‘每月扔下几两银子给结发妻子度日月’,至于我养‘二奶’就在你管辖的责任区之外了。我们针锋相对地提出:婚姻是爱情的延续和发展。其实,对一个完整的人、对一对完整的夫妇、对一个完整的家庭而言,友情、爱情、亲情与社会责任感同样重要。那种‘掰一个必须丢一个’的歪理,多半是为自己不正当行为所做的辩护。我和我的老伴相识53年,相知50年,相恋47年,相濡以沫40多年,我们就是把爱情与亲情同样看待与呵护,才会一直幸福的生活到今天。举个例子说,每次我在外开会晚了,都会打电话给老伴,告诉她我不回家吃饭了。有人嘲笑我是‘怕老婆’,说我‘没有男子气概’,我说我这样做是对老伴的尊重——不要说是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就是对一个保姆,你不回家吃饭,也要十分尊重地打个电话告诉她一声,免得她做多了饭不好处理吧!如果把妻子当保姆、把保姆当用人,那至少是‘不够朋友’吧!还有人对此不理解,说都这么多年了,是不是多此一举,我就告诉他们,我老伴的一句名言:‘一个好丈夫是妻子培养的,一个好妻子是丈夫培养的’,我还要再加上一句:‘一个好家庭是两口子共同营造的。’这就是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亲情常浓、爱情常青、友情长在的‘秘方’。当然,我们也并不认为只有白头偕老的婚姻才是唯一的美满婚姻,有些重新组合的家庭同样可以获得幸福;但是,我们十分憎恶把感情专一当作封建的‘从一而终’来批判,那多半是为自己的朝三暮四预先‘透支’的辩解。希望大家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要正确处理好友情、爱情、亲情和事业的关系,这样才会有幸福的生活。那种在社会上风光一时,家庭后院老是起火、还需要社会救助的‘强人’,其实算不得完整意义上的强人。”
            陈赫教授很严肃地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位高权重的人,满脑子里全是封建思想,认为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是自己纯粹的占有物和支配物。年轻人不可有这种落后的、不健康的思想苗头。年轻人,若只顾儿女情长,沉迷花前月下,当然不好;但若是英雄气短,全是匹夫之勇也不行。凡事要审时度势,好好把握,不要人云亦云,要三思而后行。”他给适合的长久相恋人的祝福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给把感情、婚姻当儿戏的男女的忠告是:愿天下无情人都莫凑合。
            “我们的‘蜜月’只有一个星期,连正常的暑假都没有用完就分别了,在分别时我送给她一首诗:

蝶恋花——送别

万里征途漫漫路,
暮雨晨霜,伴着君来去。
别梦不需留得住;
离情半点无愁绪。

驿外栏边车暂驻,
耿耿星河,渐渐天将曙。
执手相看含笑语
——雄心莫被痴心误!

            这首小诗后来成为我们家庭处理工作和生活关系的行为规范。而我在这么多年的教学活动中却发现,现在的许多人谈恋爱时,却分不清轻重缓急,不知道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有的人过度地沉湎于其中而不知自拔,以至于荒废了学业,浪费了大好青春,结果是‘雄心全被痴心误’!我跟你们大谈情感、恋爱问题,其实我是并不支持在学校里面谈恋爱的,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他主要的任务,在校学生就要以学业为重。但是由于青年人有时不懂得自制,在谈恋爱时,不懂得正确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导致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所以我希望大家应该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别浪费了青春与时光。”

孩子是自家的,更是社会的
            在教育孩子上,他们始终信奉一句话:孩子是自家的,更是社会的。这是陈赫教授写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当时他奋笔疾书就了一篇关于小学生集体滥服安眠药的文章,苦思冥想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标题,聪慧睿智的罗奶奶一语惊人:孩子是自家的,更是社会的。她说:“我们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一个人无论如何他最终都要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他是属于社会的。只要不触犯法律法规,只要不违背道德原则,孩子是有权决定自己的一切的。”
            陈爷爷说:“现在社会上很多父母把孩子当成小宠物,当成最可爱的奴隶。有的操之过急强迫成材,反而误了孩子一生。”孩子是未来一代的创造者,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说过“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做了这么多年的教师与青少年教育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奉行的一条原则就是:把孩子当学生,把学生当孩子——“对待自己的孩子,我把他们当作学生来教育,就不需要‘易子而教’,这样就不会溺爱,不会对他们有特殊照顾,严格要求才能让他们成才;对待学生,又会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把亲情融进去,希望学生也成龙、成凤,这样教育的效果会更好。有了这种心态,不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学生,我们就肩负着双重责任,一重是身为人父、人母的责任,一重是人民教师对社会的责任。”他们认为古人易子而教的原因之一,就是怕父母教不好自己的孩子。他们把孩子当成学生,把学生当成孩子。这样一来,既带好了自己的孩子,也引导了所有的孩子们。平时他们从不给孩子施加压力,充分放开手,给子女一片属于自己翱翔的空间,让他们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行动。现在,陈爷爷的一双儿女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们,分别在自己的领域卓有成效,也许,这就是他们对父母最大的感恩和回报,也许,这正是陈爷爷和罗奶奶一生当中最大的成就吧。
            对于现在人所说的成才,陈赫教授中肯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力可补天的人,自然要当仁不让地去补天,无力补天的人,好好地做人梯,也就充分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不一定要位高权重、万贯家财的人才算是成才,小草品质和钉子精神同样可取,更多时候,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更能展现一个人的风采与魅力者,都是人才。”为帮助青少年抵制社会上一些污流的侵袭,陈爷爷告诫我们三句话:
“凡是存在的未必都是合理的;
凡是拥有的未必都是道德的;
凡是流行的未必都是可取的。”

功名利禄匆匆过,真情实意心中留
            陈赫爷爷希望我们首先能在本职工作上做出贡献。“即使样样通,也要先做好分内之事,然后再兼顾其它,要本分地、踏实地作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认认真真,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不要追逐虚名,追求既应该是尽力而为,又应该‘适可而止’——不要贪婪一些本身并没有太多真正意义的东西。”
            对于上级授予的荣誉和学生赠送的称号,他更喜欢后者。因为同学们是发自内心的,不含任何功利色彩的,最真诚无私的赠与。他认为这是他人生中最高的荣耀。20多年来,在良好宽松的政治环境下,二人几乎将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到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上,广大青少年朋友分别赠送他们“青年之友”和“班导师妈妈”的声誉,陈赫教授还被湖南电视经济频道评为“最佳安慰天使”奖。
            像他这样一位无论在专业学术、业余教研和人文修养诸方面都那么优秀的老教授,自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媒体邀请他去做节目,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三不做”原则:浅薄、媚俗、低级趣味的坚决不做;自己不懂的坚决不做;媒体想讲但不便于讲、想借自己的口讲、而自己又不愿意讲的,坚决不做。他坦言,他喜欢以前与汪涵、仇晓合作的《真情》,而厌恶当前那种媚俗的倾向。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笔者真正见识了一位老教授的气质、风采与责任感。
            最后,陈赫教授用最简单而深刻的话,通过《晨钟》寄语青年:
            “开有益卷,做高尚人。”

后记:
      陈赫教授写过这样一首诗赠给中国科学院院士、当代著名教育家、母校华中科技大学老校长杨叔子教授,他毫不掩饰地称之为“得意之作”:

咏粉笔——赠教师
模范型成正直身,白头笑对黑头吟。
一生磨炼灰飞尽,擦去遗痕让后人。

  杨叔子先生这样唱和酬答:

敬和陈赫同志《咏粉笔——赠教师》诗,并步其韵
己身不为为他身,写史忘身共啸吟。
身化灰飞身价几?身身不已有来人。

      杨院士在他为陈赫、罗声求合著的《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和《走向社会》所作的序言中下面这几段话,应该是对他们最准确的定位和带有鼓励性的评价: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这话,千年不废。
            《礼记•学记》讲:“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他们就是善教者,他们以身垂范,言传身教,高度重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教学生如何做人。
            他们如同陶行知先生说的话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赢得广大青少年的爱戴。

附:陈赫教授夫妇经典心爱之作:诗歌——种子
种  子

若不是贪婪的嘴啃干净瓜瓤、果肉,
你怎能摆脱甜蜜的困扰;
若不是用污泥把你埋没,
你怎能从腐朽中吸取养料;
若不是常向你劈头盖脑地泼洒脏水,
你怎能出落得如此芬芳,俊俏;
若不是把你逼进岩缝之中,
你怎能磨炼得如此挺拔,咬定青山不动摇!

狂风把你刮上天空,
你却偏偏还要投向大地的怀抱;
暴雨为你洗刷征尘;
雷电为你的出世鸣锣开道。

于是,
你低吟,
你高唱,
你狂欢,
你咆哮!

然后,
你留下一片秀美的森林,
一簇顽强的生命,
一首绿色的赞歌,
一把奋进的号角。

然后,
你又悄悄地踏上征途,
顽强地继续你那生生不已的循环,
再把未开垦的处女地寻找,寻找……
1楼#
发布于:2006-08-19 00:05
好一记无影掌!              
声声入耳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6-04-05
2楼#
发布于:2006-08-20 23:43
有师如您,幸甚!
3楼#
发布于:2007-09-10 08:42
祝老师节日快乐!愿二老永远年轻~~~
974y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9-19
  • 爱心大使
  • 最爱沙发
4楼#
发布于:2007-09-10 11:17
有阵子没见陈老发帖了,一出手就是重磅的!

——相比之下,我更信任老年人,希望年轻人努力哟,脱掉不被信任的帽子。
mwh
mwh
四海龙王
四海龙王
  • 最后登录2024-09-19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5楼#
发布于:2007-09-11 05:5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深固難徙 更壹志兮
小昭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3-02-18
6楼#
发布于:2007-09-11 18:38
理工科出身,有如此人文思想以及文采,让我等后辈高山仰止!

陈老对婚姻、家庭、事业的观念应该积极推崇,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重新树立和发扬一些传统的优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罗老蜜月里写就的诗充满深情,而一句“雄心莫被痴心误”真让我们年轻人汗颜。崇拜ing~~
[color=limegreen][size=4][font=黑体]风和日丽则挥汗耕耘,阴雨绵绵则一碗清茶,一册典籍;得意时勤奋工作,不如意时读书自娱,静待晴朗的艳阳。[/font][/size][/color]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