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367回复:51
[原创]南京印象火车站 其实,哪里的火车站都一样,都混杂着“人的味道”,让人忍受不了。而在连续坐了三个多小时的火车之后,到达南京站的时候,我对于“人的味道”的忍耐似乎也已经到达了极限,胃里翻江倒海,曾多次想要呕吐,直到踏出火车站来到外面空旷的地方时症状才有所缓解。 不过,除去“人的味道”之外,南京站还是我去过的有限的几个火车站里最漂亮的一个,一出站迎面就是玄武湖,视野“忽”地一下子变空旷起来,用我当时的感慨来讲,就是“感觉哈好~!” 厕所
我在南京用过的厕所只有这么几个地方:火车站流动厕所、宾馆、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公园、火车站动车组候车大厅。 感觉最差,也是我活到现在用过的最噩梦的厕所是火车站流动厕所了,也许再晚一秒钟出来我就要死在里面了,奉劝以后有机会去南京的朋友千万不要使用那里的厕所,这个不是“没关系哟,忍忍就好了,内急最重要”的问题,因为当初我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进去的,进去之后才意识到我原来是一个对自己的能力太过自信的笨蛋。相比来说,动车组候车大厅的厕所要干净得多,但地面还是很脏,不过至少没有异味。 感觉最舒服的是中山陵的厕所,不收费,而且还意外的非常干净,甚至还为游客提供了护垫等物品,想得真周到。几个厕所中唯一收费的是玄武湖公园的厕所,2角,还不给纸,厕所管理员和家人当时正若无其时地在厕所的正门口吃午饭。 南京的厕所指示牌一般都会用中、英、日语写上具有“厕所”意思的词,英文用的是“toilet”,日语用的是“お手洗い”。英语的意思没有异议,不过这个日语的用法有点土,就好像华人在外国看到厕所的标识牌上用汉字写着“茅房”一样。 地铁和交通 南京的地铁给我的惊喜连连,尽管乍看上去,大到地铁站的构造机车的机型,小到票务自动贩卖机,几乎都跟上海的没两样,不过我们还是被shock到了好几次。 南京的地铁没有人工售票,两个售票亭里的MM一只是只负责给交通卡充值的,另一只是只负责回答游客疑问的,我们一脸真诚地拿着10元钱去买票的时候被她冷冷地回绝掉了,当然这个不能怪她。 于是,对于没有交通卡的人来说,唯一能买到票的地方只有自动贩卖机了,问题是这贩卖机对钱币的质量十分挑剔,经常会有吐钞拒收的情况,这也是上海的地铁里虽然自动贩卖机比南京还要多却还是保留了人工售票的原因之一。对于在上海用惯了交通卡的我们来说,在交通上终于深刻地体会到了准备零钱的辛苦,也终于意识到交通卡实在是个好东西,甚至在回到上海的时候,我打从心底里喊了一句“我的地盘我作主!”。 真正被shock到的是南京的地铁票。当从自动贩卖机里滚下几枚铜板大小的蓝色筹码时,我们还以为是找零,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哇,南京的货币原来是这样的!?”,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就是地铁票。不过说实话,这个地铁票长得很可爱,个头虽小,五脏俱全,进站的时候和上海的平板车票一样,在感应器上照一下,出站的时候就从投币口里塞进去,很方便很好用,而且还不用像上海的平板车票那样随时都有可能被折坏,是很实用的设计,回上海的时候还特别多买了一枚留作纪念。 南京地铁的进出站闸口也很有意思,真的是“闸口”哟,像两把横放的铡刀。同行的朋友研究过了,虽然这样的设计很有意思,不过在高峰的时候却会显得速度很慢,而且还很容易夹到人,相比之下,上海的“转圈圈”式更科学一点。 南京的地铁很便宜,最低票价2元,最高的貌似也只有4元,可把我们乐疯了。南京的地铁只有一条线,尽管这样,却还是比已经运行了5条线的上海地铁不知道空了多少。南京的地铁似乎永远都不挤,即便是在上班高峰的时候都感觉很空,也许是因为沿线的公共交通很发达吧,人们都可以选择更便宜的地面交通,不像上海,高峰时挤地铁那叫一个受罪。 说到地面交通,南京的地面交通真的很实惠,几乎到哪里都有公交车可以直达,而上海却经常需要换车。南京的普通公交车票价一元,空调车2元,这个和上海一样,唯一不同的是,非空调车很多,所以出行很省钱,而上海却几乎已经看不到1元的车了。不过,南京公交车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车在车站停靠的时候离人行道都很远,基本都有 南京的计程车也是让我们偷笑的一点,因为很便宜,至少起步费很便宜,才9元钱,而且在市区打车的话,基本也就是一个起步费的价钱,3人拼一辆车的话也就相当于坐个地铁,实在是实惠到家了。最重要的是,南京的计程车空车很多,等待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5分钟,不像上海,等个空车比等公交车还困难,等上半小时叫不到一辆车是常有的事。另外,南京的司机上车不会对你说“你好”,下车的时候也不会提醒你注意检查身边的物品,开走的时候也不会对你说“谢谢”、“再见”,更不会询问你是否需要发票……不过这个无所谓啦,便宜才是王道! 街道民风 我很喜欢南京这个城市,很大的原因就是她的街道名称都很有意境:新街口、玄武门、中华门、大行宫……很有历史的味道。她是六朝古都,因此连地名上都渗透着古都的神韵。不过我很不喜欢地铁上的街道名称,因为在街道名称前还会刻意加上“地头蛇”的名称:某某集团的名字啦,某某银行的名字啦……等等,感觉铜臭味很浓很俗气,都破坏了原有的韵味了。上海的街道名虽然肤浅,不过却不会画蛇添足地加这些多余的东西,朴朴实实的,虽然不讨人喜欢,却也不至于招人反感。 南京的街道很宽敞,比上海宽敞多了,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单向行驶的道路,而且也很干净,路上人也少,因此显得比上海更养眼更有诗意。最有特色的是,南京上坡下坡的山路有很多,让我这个从小生活在没有山的城市的人感觉特别新奇。 我最喜欢的是南京的古城墙,古老的断垣夹杂在现代的建筑物之间,虽然偶尔让人感觉突兀,但更多的却是惊喜,因为往往回眸一瞥中,赫然发现身后的某处居然藏着一段古老的城墙,在现代的背景下,仿佛是远去的历史又从时光的深潭中若隐若现地浮现出来。在南京,我时常沉迷于捕捉这样的感觉,在透着故事的地名中,在随处都可以找见的遗址中。 民风方面,南京人有着令人吃惊的开放的一面。随处都可以见到堕胎的广告哟,而且还是被做成灯箱广告在车站投放的合法广告,让我们冏了半天。有很多成人保健品的店,贩卖盗版碟的小店都敢把色情音像制品的海报贴在最显眼的地方(旁人:喂喂,你的眼睛都在往哪里看啊!) 超市便利店 这个纯粹属于我的职业病。在南京看到最多的零售连锁店是苏果便利,其次间或地有看到过零星的华诚和华联;大卖场有看到家乐福和好又多;还有看到过屈臣氏,其实南京只有4家屈臣氏,我去逛的是长乐路上的那家,意外地发现里面的部分商品竟然卖得比上海还要贵。 逛得最多的是苏果便利,因为就在宾馆旁边,很方便。感觉装潢随意了点,也就是说,让人感觉乱糟糟的,让人提不起什么购买的欲望,收银的中年阿姨手脚很慢……真的很慢,好几次我都想就这么放弃不买了。 便利店里的东西价格一般都比上海的便利店低一点,而且还发现了一支南京的自有品牌:卫岗,在南京的那几天喝了它不少乳制品。 博物馆 在排得满满的旅行计划中,特别抽出了时间去参观了南京博物馆(自助游就是这一点好,自由~) 南京博物馆建得很含蓄,藏在深深的庭院中,不小心的话可能会找不到,不像上海博物馆,矗立在空旷的人民广场上,想不看见都难。我喜欢这种含蓄的风格,这才是博物馆应有的风骨,虽然就藏品来说我更喜欢上博的。 博物馆的票价是中小学生票5元,大学生、研究生等是10元,普通票20元,和上博一样。博物馆内部装修得很好,很干净,设备也很先进,甚至比上博的都先进,就是人太少,几乎看不到人,工作人员比游客还要多……虽说我也很喜欢在幽静的环境中浏览展品啦,不过人太少的话也感觉很寂寞的说——当然,像上博这种一堆一堆的都是人也不好。 博物馆里展出的主要有青铜器、漆器、瓷器、玉器、陶器、字画等,和一般博物馆无两样,展品的年代主要集中在明清(陶器除外),无论从量还是质上感觉都差了点。 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只是在坐车的时候路过的,并没有特别进去逛过。很漂亮,但作为一个图书馆来说,这样的建筑风格却并不适合,拿同行的朋友的话来说:“汗,这个是图书馆吗?乍一看我还以为是百货商店。” 就是这样。 紫霞湖 在南京逛了很多景点,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紫霞湖。 爬完中山陵之后又爬到了明孝陵的最高点,累到不行的我们一行下山下到半山腰,突发奇想地拐进旁边的小路了,听路人说往上还能到达紫霞湖,于是变态的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居然又开始爬山了。 始终都还清楚地记得望见紫霞湖那一刹那时的感受。又往上步行了近20分钟山路后,眼前豁然开朗,一片湖光水色在眼前铺开,仿佛是发现了藏匿于深山中的世外桃源——不,它就是世外桃源! 岸上零星地搭着几只旅行用帐篷,湖中有几个人在悠闲地游泳,一切都让人感觉是如此地闲适。我们也入乡随俗,脱了鞋袜站在浅滩上戏水,让清凉干净的湖水浸润我们疲惫的双脚。湖水仿佛拥有着神奇的治愈能力,因为在接下来,我们又继续爬了灵古寺那边的山,而且还一口气爬到了灵古塔的最高一层,晚上还去逛夫子庙逛到21点多。 其他景点 基本上除了紫霞湖,第二喜欢的就是明孝陵了。喜欢的不是明孝陵本身,而是开在路边一丛一丛的彼岸花,红艳艳的,血一般的颜色,加上名字本身,和明孝陵这个地方的整体氛围十分的贴合。 总统府里的中式园林也很喜欢,相对地倒是对里面的西式建筑没有什么特别感觉,而且最郁闷的是门前的柱子居然还被重新油漆过了,鲜红鲜红的,血一般,虽然和彼岸花几乎是同一个颜色,但放在这里却十分地扎眼,很难看,难看至极。 明故宫是个伤心地。本来是怀着极度虔诚的心去的,想去缅怀一下这座被废弃的宫殿,结果发现里面只剩些石头了,于是就更伤心了,主殿里面堆满了从地铁上淘汰下来的塑料座椅,窗户的玻璃上蒙了一层厚厚的灰,看了让人想哭。 雨花台没进去,在外面买了雨花石,尽管知道全是假的。 最不喜欢的是夫子庙,我很讨厌这种中不中洋不洋的地方,感觉和苏州的观前街差不多,当然观前街里卖的东西甚至还不如它。最让人冏的是居然还在夫子庙里看到一家从卖的商品到装潢都在拷贝上海这边“上海故事”(The Story of Shanghai)的店,名字叫“北京故事”(Beijing Story),话说拷贝得还真像,冏死了。 南京景点的门票很厚道,明故宫不要钱,总统府40元,中山陵买张联票的话也只要130元而已,可以玩遍六个景点,而且在里面乘坐景点小火车是不收钱的,便宜得让人偷笑。而且南京的景点门票做得也很别致,都做成明信片的样子可以让你寄回家,不过我忘记寄了,直接带回来了,错过了收集南京邮戳的机会 > < 小吃 终于到了小吃环节啦,这也是正篇的最后一个环节。 去南京怎么能不吃鸭子呢?事实上我确实没有正式去吃过鸭子,只是在第一天的时候到一家有名的店里去喝了鸭血粉丝汤,老实说没有在公司的时候经常叫的那家鸭血粉丝汤好喝。感觉南京到处都是鸭子,到处都能看到鸭子专卖店,大汗。 吃得最奢侈的一顿,就是在晚晴楼吃的秦淮八绝的点心套餐,一个人120元,一共24道菜,每道菜只有一点点,吃得真叫那个肉痛啊~T T 都是些点心,动用我的回忆写出来的是这些:鸡汁干丝、茶叶蛋、状元豆、明虾、桂花鸭、鸭油酥、牡蛎、牛肉汤、笋片鸡汤、小汤包、鸭油烧卖、小窝窝头、鸡毛菜、螺肉炒刀豆、雨花石汤团、鸭血汤、排骨、赤豆粥、牛肉煎饺、油豆腐黄豆芽汤、开胃泡菜、水果(西瓜一片)……这种材质的东西就吃掉120元,而且还是每样只给一口的份,不肉痛我就是钱多得烧得不正常了。 夫子庙莲湖糕团店的红豆汤团粥也很好吃,非常非常好吃,虽然长得让人很没食欲,黑黑的像被倒了酱油,但味道却让人惊艳,连不喜欢甜食的我都觉得好吃得不得了。 还有就是狮子桥尹氏汤包店的鸡汁汤包,也很好吃,不过相比上海的汤包来说有点偏甜,吃到四个以上就会感觉甜到发腻,建议两人点一笼(一笼8只,6块钱)。还有这家的绿豆沙也很好吃,不甜。 后记 回到上海后,我发觉我的心还逗留在南京。上海,我的故乡,居然给我一层灰蒙蒙的感觉,陈旧的地铁设施,抬眼望去,到处都是一堆一堆的人和一堆一堆的车。南京的车不多,路上很少有看到汽车长龙,堵车就更是从来没有见过了。上海太喧嚣太嘈杂节奏太快,南京则更适合生活和休闲,有山有水,是个宁静到让人安心的城市。
|
|
|
2楼#
发布于:2007-09-19 10:29
大二江南游的时候把南京拉下了,至今是个遗憾。看楼主的介绍了解了许多,谢谢!
关于地铁和交通 1,南京的地铁票那么漂亮,给张照片咯。 2,南京地铁的进出站闸口像两把横放的铡刀?上海是“转圈圈”?什么意思?是指地铁的车门吗? 3,北京地铁3-5元,比较贵。但是公交车票调整为学生票0.2元,普通市民0.4元,那才叫便宜到家了。不过交通状况我看比你描述的南京的情况好不到哪儿去。来北京几年最头疼的就是交通了。 |
|
|
3楼#
发布于:2007-09-19 10:37
刚才不小心提交了,现在接着说感想
![]() 关于民风 你说到的堕胎广告,成人保健等,难道上海这方面很“正统”吗? 北京的公交车我不可能全坐过,但是我可以保证,不下10辆车里的医院广告(壁,座椅后背,吊环)都是“免费早孕检查”、“10分钟梦幻人流”之类,我都见怪不惊了。正所谓有需求才有供应嘛。至于成人保健,我到很多城市去都可以注意到非常繁茂。感觉中国现在开放多了。 |
|
|
4楼#
发布于:2007-09-19 10:42
关于博物馆
人多确实不舒服,北京、上海的著名博物馆我都去过,人多得都没法看,尤其是周末、节假日。这一点我很不喜欢(但是对学生打折我又喜欢了 ![]() 上海博物馆的语音解说我记得好像是上译厂给配的。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反正我当年去的时候听到了童自荣的声音! |
|
|
5楼#
发布于:2007-09-19 10:46
关于小吃
我记得江南一带给的分量都是很少的。而且味道偏甜。但是路边摊能吃到炒田螺吧,这个北方不常见的。 关于景点 介绍得还不够,而且没有图片!! ![]() PS,“冏”这个字怎么念?什么意思? 最后,强烈要求版主对这篇游记加精! ![]() |
|
|
6楼#
发布于:2007-09-19 12:42
新闻来源: 德国之声 于September 18, 2007 23:17:06
德国记者上海笔记:大鼻子老外骑车是一大怪 莱斯女士在给德国之声写的第二篇上海随笔里,描述了作为大鼻子老外在上海骑车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经历。为什么老外在中国骑自行车别人就看不懂,看不惯,她觉得很难理解,也很有趣。 上海的交通混乱不堪。叠着几层穿越城市的高速公路,在上面行驶着,可以毫不费力地看到一些摩天大楼的十层里面的景象,假如这些大楼不是装着反光玻璃的话。不要命的驾车人,自行车手,摩托轻骑驭者从所有的方向涌来。高峰时,这个城市的许多许多交通针眼里水洩不通。许多人为此生气,愤怒,因为从A到 B的时间比平时不知道要长多少。要不就买辆自行车,自己钻缝去。我就选择了后者。而我的选择让许多人不能理解。我的中文老师:“自行车?你?为什么要这样?”一名英国同事:“坐出租车在这里是很便宜的。”另一位:“您没有司机吗?” 无数怪笑的脸 在上海,谁要有钱,就不会自己倒腾脚。差一点的也骑着带电马达的助动自行车,或者轻骑,要不就坐公共汽车,地铁,或者出租车(地位从前到后升级)。所有中国人的梦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谁拥有了,谁就成功了。而自行车则位于所有交通工具的最底层。“大鼻子”骑自行车的景象在这里是极罕见的,所以,行在路上的人看到竟然有西方人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行进,都非常的惊讶。 我的车上第一周有以下见闻:有两辆自行车差点撞上汽车,因为他们让骑着车的我震住了,没看见对面来的汽车;有一个年轻男人看到我时是那样的惊讶,以至他错过了靠站的公共汽车;此外,还有无数震惊的、怪笑的脸。 骑车人地位低下 骑着车找住房是个失败的经验。房屋经纪人小姐看到我在她的面前跨下车来,话里面有另外一种调子:“噢,您有辆自行车。”实际上她想说的是:“噢,你肯定是疯了。”那套住房真的很漂亮,但我们没有得到。经纪人忽然告诉我们,该住房已经出租了。 一个生活在上海的瑞士生意人每天都骑着车到办公室去。有一天,他告诉我,他的女秘书由于这个原因而辞了职:因为为一个骑车上班的老板干活,她觉得是无法忍受的。 家的感觉 儘管如此,骑车在上海是一种能够向前行进的交通模式。自从我开始骑着车穿越这座城市以来,我更有了一种在自己家里的感觉。因为,当你跟20个同样骑车的人结成团伙穿越一个有12条行车道的十字路口的时候,你会有一种不可能更贴切的互相归属的感觉。 此外,终于可以做很久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了:野蛮地按着铃把行人从横道线上挤开,杀出一条通道来(“强者胜”的原则在这里同样通用);红灯时逆向穿过马路(当然要看清来往的车辆),禁止向左拐的地方儘管向左拐。当然了,这些是需要以练习为基础的,也需要适应同样骑车的不认识的同伴们的野蛮习惯。 然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辆功能有效的自行车。剎车也许不那么重要,但一只响亮的铃是一定要按得动的。铃的使用率比剎车要高十倍。 |
|
7楼#
发布于:2007-09-19 13:17
南京还是不错的,我也想再去。不过南京这地方历史上死人太多,煞气太重,所以很多人去了感觉不好。看来这种自助游不错,我上回去了一天半,基本跟参观波将金村似的,没怎么接触到南京普通人的生活。
![]() |
|
|
8楼#
发布于:2007-09-19 15:04
南京好么??虽然是省会,估计也是最差的一个,当然,我不是说硬件设施,而是说的老百姓的生活陋习。南京话估计是最带脏字的方言了。说它是方言,却的得确缺和安徽话有渊源,和安徽凤阳话没什么两样。所以人人家都说现在的南京人都是安徽人,至少是后裔。可能有很多人要说现在哪个城市不是,比如上海,北京。可是,一个城市的存在不只是建筑的存在,人文才是根本。现在在南京,你很少能听到地道的南京话。作为一个省会城市,城市的脏,乱,差,估计是少有的,和杭州,苏州,无锡简直没法比。记得我去南京学习时,对南京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街上男女随口都是带脏字的,,“呆X”、“笨X”、“操你妈的X”,“一B雕遭”,在南京人说来,已是习以为常,都是为了表达某种特定且必须的情感。说者理直气壮,听者麻木不仁,南京人之间听多了也就习惯了。还有哦,大家如果开车的,早上可以收下江苏交广网磊磊和娜娜主持的节目,这种习惯的表达,似乎也就知道啦
反正南京除了历史留下来的建筑,没什么可以留恋的了。即使如此,臭臭的秦淮河也不能引起我的欲望。记得在夫子庙,还被人问过要不要片子,哈哈,笑死了 ![]() |
|
9楼#
发布于:2007-09-19 18:45
引用第8楼lenstars于2007-9-19 15:04发表的言论: “,,“呆X”、“笨X”、“操你妈的X”,“一B雕遭”,……” ——起码我作为南京人,听着很刺耳,并希望这些话越少越好 ![]() |
|
10楼#
发布于:2007-09-19 18:49
引用第0楼rhea于2007-9-19 02:22发表的言论: 你来南京居然都不告诉我,只问了我一声上海的IC卡能不能在南京用 ![]() 写得真详细,我慢慢看 喜欢你写的最后一段 ![]() 南京就是一个有家的感觉的城市(所以一做都城就倒霉= =),虽然依然有很多毛病,但也是在逐渐改善,总之是我爱的老窝^_^ |
|
11楼#
发布于:2007-09-19 20:30
引用第1楼mwh于2007-9-19 06:47发表的言论: 有没有去莫愁湖.雨花台.南京长江大桥. 这三个地方都没有去。雨花台是最后一天去的,但只是在外面的小商品市场转了一圈,主要为了给朋友买纪念品;南京长江大桥因为不顺路所以也没去成;莫愁湖在哪里?其实我是一个超级大路痴,在上海都经常迷路,出去旅行的时候从车票到住宿基本都是朋友一手包办的,汗…… |
|
|
12楼#
发布于:2007-09-19 20:44
引用第2楼小昭于2007-9-19 10:29发表的言论: 大二江南游的时候把南京拉下了,至今是个遗憾。看楼主的介绍了解了许多,谢谢! 关于地铁和交通 1,南京的地铁票那么漂亮,给张照片咯。 2,南京地铁的进出站闸口像两把横放的铡刀?上海是“转圈圈”?什么意思?是指地铁的车门吗? ....... 地铁票交给朋友收着了,有机会拿过来拍一张 ^^ “铡刀”和“转圈圈”指的是地铁进站验票的地方。南京的地铁是两面有栏板合拢的,样子很可爱,不过我觉得要是被它夹一下的话估计会很疼,所以才说不适合高峰的时候。上海的闸机验票口是一根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360度旋转的压杆,当车票故障无法通过闸门时,顶多被压杆挡住无法进入,但绝对不会弄疼人 ^^ 上海的地铁也是3元起,公交车一律2元,没有任何折扣,不过现在如果在一个小时内换乘两辆公交车的话,后一辆公交车可以优惠0.5元。我每天上下班来回得花费8元,打车的话是30元,所以到了南京看到这么便宜的地铁票价和计程车时感觉真的跟捡了只钱包似的 ^^ |
|
|
13楼#
发布于:2007-09-19 20:52
引用第3楼小昭于2007-9-19 10:37发表的言论: 刚才不小心提交了,现在接着说感想 上海虽然有很多不孕不育和泌尿科的医院广告,但至少我还没有看到过明目张胆的堕胎广告。早几年上海也有很多成人保健品商店,不过现在大多都没落了,不仔细找的话几乎找不见。感觉在这方面上海还真的做得很严谨,至少表面上很君子,所以在南京的时候才会被那样的广告吓住,以为自己踏进了红灯区,呵呵。 |
|
|
14楼#
发布于:2007-09-19 20:58
引用第4楼小昭于2007-9-19 10:42发表的言论: 因为博物馆里陈列的大多是从墓葬中出土的文物,所以当若大而且黑乎乎的展厅中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多少还是会有点害怕的 ![]() 上海博物馆的语音解说是不是上译的我不太清楚,不过每个语音解说都很“正”。南京博物馆似乎没有语音讲解器,不过也许可能是我浏览得太过匆忙而没有注意到。另外,上海大剧院的开幕提示音是曹雷录的噢~ ^^ |
|
|
15楼#
发布于:2007-09-19 21:05
引用第5楼小昭于2007-9-19 10:46发表的言论: 上海这里的小吃倒都不是很甜,所以到江浙一带旅行的时候多少都会吃得不舒服,甚至会有点水土不服。晚晴楼那里的量少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少,袖珍煎饺给一只,袖珍烧卖给一只,袖珍窝头给一只……这样的,基本等于抢钱。 景点的照片基本都有人,所以不方便送出。 ![]() “冏”字的发音是“jiong”,第三声,“明亮”的意思。不过这里用的是它的“象形”含义,因为这个字的样子就像是一个张大嘴巴作惊呆状的人脸,所以也就是它的这个表情所表达的意思了 ^^ |
|
|
16楼#
发布于:2007-09-19 21:12
引用第7楼家干于2007-9-19 13:17发表的言论: 跟团的旅行基本都像是参观波将金村一样,费银子又玩不到点什么,唯一的优点就是人轻松,基本什么事都不用操心。自助游很累,从车票到住宿都得自己联系(当然,事实上我也是什么都没操心,汗),而且为了省钱,出门基本都是公共汽车甚至徒步,我在南京其中有一天徒步走了12多个钟头,走得腿都抽筋了,连晚上做梦都在梦见我仍在负重锻炼…… ![]() |
|
|
17楼#
发布于:2007-09-19 21:17
引用第10楼恋水莲于2007-9-19 18:49发表的言论: 抱歉哈,小莲,因为是跟其他朋友一起来的,所以不方便自己一个人行动(最主要的是我怕离开了朋友自己会走丢,汗) 给你发消息的时候我还在火车上,事实上后来的几天我确实在为不能使用交通卡而一直苦恼着。 回上海的那天,我特意跑去书报亭买了南京电视报留作纪念噢,节目介绍那版的责编叫“毕胜”的说~ ^^ |
|
|
18楼#
发布于:2007-09-19 21:38
引用第16楼rhea于2007-9-19 21:12发表的言论: 俺倒不是跟团,主要是有熟人带着,除了在景点走就是打车,没注意别的,也没空注意,周六上午去周日中午回。 感觉最好的还是去看了朱八八,去了哪儿谁还稀罕中山陵。详见这砣文字 http://www.peiyin.com/bbs/read.php?tid=45406&keyword=%BD%F0%C1%EA%CB%E6%B7%C3%D6%AE%CE%D2%B8%FA%D6%EC%B0%CB%B0%CB%C7%D7%C3%DC%BD%D3%B4%A5 |
|
|
19楼#
发布于:2007-09-19 22:17
其实楼主漏了一个你可能没注意到的地方,那就是南京的水好。我出差到过北京、上海、长沙等等地方,可中国从南到北一路走过来,发现哪里的水也没有我们南京的好喝,真正应了教我们大学语文的老师说的:出了南京,好茶泡不出好味道来。
|
|
|
20楼#
发布于:2007-09-19 22:25
引用第19楼唧唧喳喳于2007-9-19 22:17发表的言论: 同意,北京水太硬,上海水我就不多说了,杀菌比较彻底,但是不是正经水味儿。 |
|
|
21楼#
发布于:2007-09-19 23:06
|
|
22楼#
发布于:2007-09-20 00:17
引用第18楼家干于2007-9-19 21:38发表的言论: 帖子看啦,里面提到的地方大半我都去了,不过我对明史了解得不多,在明孝陵里其实还是看得一头雾水的,嘿嘿。 |
|
|
23楼#
发布于:2007-09-20 00:26
引用第19楼唧唧喳喳于2007-9-19 22:17发表的言论: 汗,这个说来实在惭愧,在南京的那几天基本完全没有喝过南京的水,出门在外,喝的基本都是买来的瓶装矿泉水,即便在宾馆里也是喝从便利店买来的三加仑农夫山泉。唯一和南京的水有接触的大概是在晚晴楼,在那里连喝了好几杯免费的茶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旅途太渴的原因,不过饮来确实如同甘露~ ![]() 说到南京的水,其实我也很喜欢南京的“水色”。紫霞湖已经提过了,在南京旅行的最后一天里,我花了2个多小时在玄武湖上流连。上海市区里没有这么大的湖,也没有湖边的山和古城墙,岸边随处可见悠闲的市民(那天是工作日)。坐在船上的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这座美丽的城市。 |
|
|
24楼#
发布于:2007-09-20 05:57
引用第11楼rhea于2007-9-19 20:30发表的言论: 莫愁湖在哪里? 莫愁湖公园在南京市内,风景迷人。园内有一个莫愁女的雕像,可惜现在四周都是商铺,影响拍照。朱明瑛有一首歌《莫愁、莫愁》,就是那。 |
|
|
25楼#
发布于:2007-09-20 11:40
很有意义的帖子!
我很早就逛遍了南京的几乎所有古迹、当代纪念地、公园陵墓等等,感觉不错。不过,那都是20、30年前的事了。后来懒得动了,哪儿也不想去了——还是自己家好! |
|
26楼#
发布于:2007-09-20 18:05
引用第7楼家干于2007-9-19 13:17发表的言论: 煞气………当南京是鬼城啊= =(虽然是有个“鬼脸城”就是了) 我在这老窝活了二十年,煞气没觉得,烟火气重倒是真的,呵呵 |
|
27楼#
发布于:2007-09-20 18:26
引用第17楼rhea于2007-9-19 21:17发表的言论: 起码也说一声撒,我好请你们去吃好吃的东西,呵呵 哦,那个“毕胜”就是所有实习生的化名啦,因为责编必须署正式人员的,所以实习生负责的版面就用这名,虽然我已经转正了,其他版面都署我真名了,但是惟独剧情版是个“历史遗留问题”,电视剧的剧情其实都是我一人做的…… 啊!等一下——你在哪里买到的?我们报纸现在不出售哎,只能刷卡取报,如果有私下出售是要追究责任的,汗…… 不过我也得感谢那个人,不然你看不到我的劳动成果了 ![]() |
|
28楼#
发布于:2007-09-20 21:58
引用第27楼恋水莲于2007-9-20 18:26发表的言论: 既然说得这么诚恳,好吧,我接受。 ![]() |
|
|
30楼#
发布于:2007-09-20 22:58
引用第27楼恋水莲于2007-9-20 18:26发表的言论: 下次有机会我单独去的时候就让你如愿吧~ ![]() 我是在玄武湖公园正门附近的书报亭里买的报纸,带着大队人马冲过去吧~ ![]() |
|
|
31楼#
发布于:2007-09-21 18:10
引用第28楼家干于2007-9-20 21:58发表的言论: 没说请你 ![]() |
|
32楼#
发布于:2007-09-21 18:10
引用第29楼小辛55于2007-9-20 22:21发表的言论: 你太牛了,全世界的都上过且比较过了 |
|
33楼#
发布于:2007-09-21 18:13
引用第30楼rhea于2007-9-20 22:58发表的言论: 只要你想吃的东西不超过我荷包负担就行,嘿嘿 我才不冲呢,那是发行部的事儿,把书报亭端了我奖金也不会多发 ![]() |
|
34楼#
发布于:2007-09-21 18:17
引用第23楼rhea于2007-9-20 00:26发表的言论: 南京的水是不是最好我也不知道,喝惯了,不过真的比上海的好,上海的水我小时侯去有漂白粉味,长大了去还是有漂白粉味,笑,连上海的可乐里都有 下次直接到我家来喝茶吧,呵呵 玄武湖嘛,基本我长大后就没去湖上玩了,现在也就在周边逛逛散步 |
|
35楼#
发布于:2007-09-21 18:26
引用第34楼恋水莲于2007-9-21 18:17发表的言论: 我想去南京找姐姐,和莲子姐姐你一块去吃好好,不知道这个愿望什么时候能实现呢? ![]() |
|
36楼#
发布于:2007-09-22 00:35
南京的水绝对是全国水质最好的
反正上学的时候喝惯了南京的水,到上海怎么喝都有股发霉的味道…… 最爱南京的小吃!口水啊啊~~怀念…… |
|
37楼#
发布于:2007-09-22 00:45
引用第36楼六文钱于2007-9-22 00:35发表的言论: 水还能发霉啊???南京位于上海的长江上游,所以水质好?依次类推,武汉的水比南京的好? 重庆的水比武汉的好? 广告词: 水好,皮肤才好! |
|
38楼#
发布于:2007-09-22 01:34
|
|
39楼#
发布于:2007-09-22 03:56
引用第37楼redwood于2007-9-22 00:45发表的言论: 主要是因为上海的水中漂白粉的味道太浓了,北京也是,我刚到北京的时候腿上都起小颗颗了,水土不服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