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昭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3-02-18
阅读:1966回复:0

[原创]回家——送给游子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8-02-07 21:25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老家成都,我在与爸爸、妈妈、爱人、朋友团团圆圆的祥和气氛中欢度春节,并享受刚加入配音网这个大家庭的兴奋和愉悦。

今年,天有不测风云。回家的路本就漫长,又添风雪阻碍;假期苦短,我只好决定留京过年。两人世界虽然无拘无束、简单随性,但总觉得缺点什么。虽然也算成家了,但“小”家怎比得上“大”家的温暖和舒适!尤其在这个特别传统特别需要团聚的日子里,环顾四周,我上网他看书,有点冷清。窗外炮声隆隆、烟花耀眼……

翻开旧作,找到一篇《回家》,写于我大三春节时,随父亲回他老家阆中乡下的一些片断。六年前的作品,难免有些幼稚但情感真挚。现放上论坛,一来为了纪念进网一周年,二来释放一下乡愁,遥寄我对父母的深深祝福。

回家,天下游子的共同心愿。



挤在春节前夕归心似箭的游子人流中,我向阆中出发了。我回家了,准确地说是从一个家回到了另一个家,如果我们把“家”界定为有亲人的地方。我像一个纯粹的陌生人,轻轻推开记忆宝库的大门,沿着15年前一个扎着羊角辫,围着围兜的小女孩蹒跚的脚步,走入尘封的记忆中,走入遥远而模糊的老家。

从一上车开始,我就被浓浓的乡音包围了,我可以依稀从爸爸那还没有完全同化的成都话中找到它们的栖息地。我其实是听得懂的,它们就像流淌在我血管中的血液一样让我感到亲切和熟悉。经过了10个钟头的颠簸,我从小时候晕车呕吐的余悸中清醒过来,踏上了阆中城市区的土地。这不是爸爸生长的地方,却是他少时求学的地方。这里曾容纳着一个清贫的农村少年读书的渴望和“走出山外去看一看”的远大抱负。现在他从山外回来了,旁边还跟着个同样踌躇满志的女儿。

爸爸把阆中城视作他读书的地方来珍惜,而作为爱好历史的我来说,阆中这座古城更有着吸引我的另一番风采。我参观了华光楼、贡院、状元洞、张飞庙等古迹,吹过了嘉陵江边的风,摸过了刻着“苏维埃政府是工农士兵自己的政府”的古墙,敲过了八仙鼓,坐过了太师椅,我慢慢拾起这些文明的碎片,为阆中古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感到骄傲,也为它的默默无闻感到惋惜。在国家文物保护的古城区,我见到了落后大城市至少15年的风貌。可我也亲见了石板街道上孩子们打羽毛球、跳橡皮筋;街道两旁的居民共用一根绳子晾衣服和红辣椒;年轻的爸爸坐在高高的门槛上手把手地教儿子写字;老人下象棋掷棋子啪啪响;缠着头巾、穿着胶鞋的山民背着一背篼年货穿行于纵横交错的一片片瓦房群……我体会到了相对的落后,也体会到了绝对的淳朴真情。落后不尽是耻辱,进步的社会反而丧失了某些东西,某些很宝贵很宝贵的东西。我觉得是这样。

坐了一个小时的车,渡过嘉陵江,下车开始走山路,离老家越来越近了。闻着泥土的芬芳;听着看家狗忠诚的吼叫;一条窄窄的黄泥巴田间小路在脚下延伸,我慢慢贴近母亲温暖的胸怀,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父老乡亲,男女老少,站在院子里,坡头上,看着我们这衣锦还乡的游子,眼神里透着新奇、亲切和自豪。听到他们喊爸爸的名字,我感到受宠若惊——我是他的女儿,虽然没有生长在这里,却也自然地领受着这一份真挚的乡情。

到了自家院子,看那土墙瓦盖,看那红门黄柱,看那石磨地窖,都没有丝毫改变,也不知那记忆中载着小女孩飘来荡去的秋千是否依旧红颜?我的似曾相识的亲戚们,他们迎上来,围着我,拉着我,拍着我,问寒问暖;我则有点慌张地应对这声势浩大的热情。他们仔细地打量我,我也认真地看着他们。他们有着沧桑的眼睛、古铜色的皮肤、厚厚的皱纹和粗糙的大手。是的,他们是生活在中国土地上最普通的农民,他们还是我的亲人。

刚才还躲在大人背后只露出小眼珠的我的侄儿侄女们,终于确认了我是那个长辈经常念叨的城市里的小姑姑。他们跳出来,欣喜地接过我送给他们的礼物,然后又一溜烟地不知跑哪儿去了。别着急,我很快就和他们混熟了。我和他们一起去放羊、贴春联、点长明灯、放鞭炮、在爷爷奶奶坟上磕头。那天,小亭亭坐在我膝上,我和她鼻子贴鼻子地亲热。她睁大眼睛仔细地看着我的眼睛,好一会儿,她认真地说:“好大啊!”我忍不住笑出了声。都说童言无忌,这应该算是我所听过的最真诚的赞扬了。

在乡下的这几天里,我始终被一股庞大的亲情包围着。远亲近邻一拨一拨地来,那真叫络绎不绝。他们都那么纯朴,看我一个大学生如同看神一般,姑娘们亦或是更留意我穿着的城市里才有的最新式样的衣服,我觉得都是那么真实。堂屋里,大大的方桌旁,大人小孩围得热热和和,大口大口吃肉;大碗大碗喝酒,那真叫豪爽。我看着墙上爷爷和奶奶的照片,再看看爸爸和他的哥哥、妹妹,就惊异地发现他们长得那么像,有时甚至连手势、语气和眼神都如出一辙。我于是第一次领教了血缘强大的力量,理解了为什么这里才是爸爸的根,那是一份与生俱来的依赖和隐藏在血液里挥之不去的印记。

“咔嚓”一声,照相机记录下全家福。脱下专为照相而换的新衣服,婶子、嫂子她们又进厨房忙碌了。我的亲人们就是这样的勤劳朴实。我的父母都出身在农家,虽然我生长在城市,却受父母的感染,对农民怀有一种最朴素的尊重和敬爱,原因不就如此吗?我还发现我越来越爱他们了,真心的。

走的时候,我们都红了眼睛。说实话,我原先并没打算为这次小小的探亲洒下几滴眼泪。可是,当我面对他们说着说着就涌出泪花的眼睛,不可能再无动于衷。我的伶牙俐齿全没了,我不知道说什么好。那紧紧握着的手终于还是分开了。再见了,一直对我虎视眈眈的大灰狗;再见了,一直理直气壮看我如厕的大白猪,再见了,家乡的山山水水。

当我再回首,远远看见山坡上还站着频频张望的父老乡亲,心头感慨万千。三十多年前,他们也曾这样目送过一位出外读书的少年,心中也盛满了这样的期待和不舍。而那位少年的这一走,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命运,也影响着他的下一代——我的命运。瞧,我出生在城市,有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可我又能不能像爸爸当年那样开创一片新的世界呢?

路还在脚下延伸,我记忆的宝库锁住了一份最温暖的回忆。我相信,伴着它,我的步子会走得更稳,更坚实。
[color=limegreen][size=4][font=黑体]风和日丽则挥汗耕耘,阴雨绵绵则一碗清茶,一册典籍;得意时勤奋工作,不如意时读书自娱,静待晴朗的艳阳。[/font][/size][/color]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