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025回复:5
【原创】08年诸事随笔
08,08,数字挺吉利的,可惜不是偶本命年,所以08年不咋顺!!!
07年末的时候突然想出国深造,弄个洋文凭,就算弄不到,至少也出国玩上一阵(刚毕业那会儿光想着玩了 ![]() 晚上一人于家中冥思,一个三岁小屁孩出口就是英文,那么再过不到10年,当90后们都长大成人之时,中国岂不变成了世界最大的英语交流国度?到时不会讲英语岂不国内也混不下去了?岂不是连自己老婆都会看不起自己? (似乎有些夸张),呃,顺便说一下,偶还没结婚,这里只是假设!! 冥思过后,心中燃起万分激情,翻出高中时买的新概念全四册,于第二天辞去毕业后找的一份糊口工作,开始全心背单词。背着背着背出一种感觉--这比大学时追女孩子还难啊 !家人就说去什么“新X方”吧,从那里出来的都是高分。偶就去它官网查一查有什么班可报,一查才知道,该机构报班网上的各个班种就跟农贸市场的猪牛羊下货一样(这么形容主要是来自于偶后来对该机构的个人印象)。选了半天选了个基础+提高班,学期一个半月,5000块,不包食宿。心里后悔在学校里的时间都打CS和暗黑还有星际争霸了,要不这5000块省下来不就可以多买一平米的房子了么!唉,交呗!! 上课地点在上海,因为上海有家人所在公司的办事处,联系了一下就免费住进去了。公寓,装修过的,待遇还挺好。在上海最累的倒不是上课了,最累的是交通。因为单位的车平时都很忙,我只好自己做公交和地铁了,出租就有点贵了,况且偶都毕业一年半了,也不好意思向家里要钱了。那个新X方学校在什么杨浦区,偶在徐家汇,做车是先做半小时地铁再坐一个钟头公交。每天8点半上课,算上去地铁站的时间和路上可能耽误的时间,我每天必须5点半起来,六点要坐上车,到了学校就想睡觉,唯一能提神的就是女老师们都特养眼。 第一堂课先由学校管理员讲话,机械的念了一下规章制度,比如听课卡不准给别人啊什么的,然后说前两堂课是试听,觉得不好可以退班。结果那个女老师前两堂课都在讲笑话,比如她认识一做法医的朋友啦,有时一边解剖一边吃饭啦;晚上12点去影院看李安的《色戒》啦,那片子国内上映被剪没了啦;她以前没到新东方教课时怎么“搂”灰色收入啦;净是这样的段子,前两堂课过后鬼知道要不要退班! ![]() 没办法人已经来到上海了,也必须坚持下去!早起晚睡也就一个半月呗。等学期过了一般时我才真的发现自己上当了,该机构真的很无聊,因为大部分来这里上过课的人至少都认同一点,大家基本都是来听笑话的!靠,老子吃饭+交通+学费靠万了快,最后就是来听笑话的?早知道我还不如在家下郭德纲的相声呢! 课全上完了离考试剩三个月,托福考位又很难申请,有时电脑刷爆了都没考位。那段时间可能是黑吃黑,连黄牛党都弄不到捣托福考位了。我的运气还算好,上网刷考位时一下就刷到了,心想是不是命中注定要出国?太顺利了!只是考试地还在上海。说实话我对上海没多少好感的,这次上海之行也让我不能理解为什么专业里有很多同学都梦想来上海工作?上海本地人先别骂我,因为我觉得上海的包容性真的很差很差。大上海的确是富翁的乐土,上海消费很高,中国人骨子里的面子情节和这片乐土一结合造就了上海人的自已为是和排外。我想一个人身在家乡外,觉得哪个城市亲切,哪个城市冷漠,不是通过表面繁华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而是通过藏于繁华背后的细微差别,这些差别是外乡人最容易察觉和捕捉到的。很简单的,就说语音这一项,我在广州遇到老广,谈话时他先跟我讲粤语,我肯定听不懂,他脑子就本能的切换到第二条普通话音轨,我们交谈的就很顺利。在上海,我更多听到的还是自大的上海话,即使你向对方表明你听不懂上海话,对方还可能是傲慢的操着上海腔。这一点很容易让外来人觉得自己在上海是二等公民。因为语音这一点,我和一个面包店女老板还闹了个笑话。一天早上去地铁站,路上经过一家面包店,我买了一个菠萝包+一包牛奶,我要走时那个女老板用上海话跟我讲“要不要袋袋”,上海话“袋袋”发音怪怪的,很容易误听成“奶奶”。我当时就听成“奶奶”了,我想我就买一面包+一包奶,你还白送我一奶奶?我马上和她讲:“你说什么?我听不太懂上海话”。那女老板还是那句“要不要袋袋嘛”,我又听成“要不要奶奶嘛”。我当时就笑了,看着那女老板,她也有点急,又重复“就问你要不要袋袋啊,爱呀!”我又听成“就问你要不要奶奶啊,爱呀!”我弱弱的回复:“你说的.......那个..呃..什么奶奶啊?”女老板用手一指旁边的塑料袋,就是这个呀,问你要不要“袋袋”(说的时候继续发那个“奶奶”的音),我眼眨了一下,“要一个”。 回家后开始备考了,整个过程就得出一个结论,“英语只能自学成才”,很多人考托福就背托福词汇,我直接挑战一下自己,去背那本厚度是托福词汇书1.5倍的GRE词汇书。一方面是“自学之下出动力”,另一方面也是不想这期间金钱和时间都白白投入掉,再说的夸张一点心里还想着和“自由女神姐姐”照个相呢 ,在怎么样还有个美国梦呢,不是嘛?考托福的时候挺有意思的,因为设备一般,而且每个人的进度不一样(主要是因为进场时间不同),可能你做阅读时你旁边那哥们正在考口语,正在扯着嗓子吼My favorite person.....之类的“模版”呢。其实考托福说白了就是一互相干扰和互相抗干扰的过程 ![]() ![]() 考完托福才知道GRE必须考,否则只能进美国的垃圾学校。而GRE一年只考两次,6月的那次来不及了,只能报10月份的。但准备托福期间死了不少脑细胞,GRE的备考已经懈怠了,所以后来就有了那次我在配音网上发贴说自己要去哈尔滨考点“裸考(意为基本不准备就参加考试)”。现在在坛子里搜一下“裸考”应该还能搜到那个帖子。 考完GRE就已经是08年11月了,快过年了,自己还得忙着准备各类申请材料(材料准备其实应该提早的),可年前遇到一巨大意外--已陪伴我几年的联想本本被偷了,而且是被“中国蜘蛛侠”偷的。现在这类人技能和灵感都提升了,好像都鄙视走门的,就如同走门干这档子事的话是对该“行业”和“祖师爷”的极大侮辱。不过也有些许安慰,就是我收藏的近五千部(数量又增多了),各类碟片几乎塞满了我房间的,非常珍贵的各类电影,“蜘蛛侠”根本不屑一顾 。也或许是因为当时猪肉价格过高,这位神秘客顺手牵羊取走了冰箱里的约四斤猪肉外加10条冷冻带鱼,可能此“侠”以前搞过搬运工作吧 ![]() 对自己的定位没有那么高,像哈弗耶鲁普林斯顿之类的学校肯定不要我这样毕业前还有两门课要补考的学生,因此申请时重点放在一些相对普通的学校。待我联系了大学里班主任,费了一番苦功弄到了自己的本科官方成绩单后,金融危机又来了。之前联系过的美国大学教授基本都说资助他/她的公司或机构破产了,所以奖学金嘛,一般是要等到危机过后再议吧(三五年以后的事了)。我详查了下自费的cost,最烂的学校一年也要大于“1万刀”。好些的学校一年要大于“5万刀”。和家人商量了下,认为与其把money扔给美国佬,还不如用它来买房子,怎么着也能买个100平的。OK,美国梦就此歇菜了。 不过08年也没全白费,至少英语已经迈入专业级了,过完年后南下广州,在熟人开的一家公司当了个悠闲的小白领。工作时需要用AutoCAD制图,自己下了个2009版的软件外加一本全英文的教程书,自己竟然就能一边学一遍翻译了。这对某些牛人可能根本不屑,但对于我这可是一大步了。还有就是毕业时考的驾照终于也派上用场了,开着公司的车在广州市区“横冲直撞”了三个月,虽然期间因为在掉头线上直行被抓到了,但是车技也算是半个老手了。还好还好,广州的包容性比上海好多了,就是天热了些,气候潮了些。而且我发现一个问题,广州的超市里很难买到干辣椒。可能是粤菜和潮州菜不太用辣的缘故吧!另外火锅调料里也买不到韭菜花酱。同事都说我不该生在山东,应该生在四川,呵呵!!! 噢,还有本本,偶又换了台新的,这回用宏基的,6930G系列的,配置很高了,下面是一张靓照, 偶就买的它。 ![]() 过完五一接到我妈的一个电话,说五月二号家里又被偷了 ![]() ![]() 学校里找的女友早分了,现在单身一个,美名曰“南飘”一族。至少目前自己的工资不用养两个人,所以小日子过的挺滋润。 就写到这里了,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周年祭,为幸存者祈祷。但愿09年下半年更好些!! |
|
1楼#
发布于:2009-05-12 21:52
噢,原来竹子去年经历了这么多故事,我说为什么不见你上来了。直到最近几天才在在线列表上经常看见你上来。欢迎你经常回来,多给我们讲讲广州的故事。
![]() 其实你在上海觉得学不到东西,你就该马上利用他们的教室,告诉同学们英语课不开了,改成电脑课了。开坛讲一下视频制作,调节音频等等。把学费再挣回来。 ![]() |
|
2楼#
发布于:2009-05-12 22:28
引用第1楼4927于2009-5-12 21:52发表的 : 嘿嘿,现在偶一同事在偶影响下已经开始看译制片了 ![]() |
|
4楼#
发布于:2009-05-12 23:09
别去美国啦,还为了那只是工具的英语学习和考试,花了那么多钱,可惜!
竹子能留在国内是配音网友的福分,你又可以继续你的精华片系列了,对不? |
|
|
5楼#
发布于:2009-05-12 23:14
引用第4楼小昭于2009-5-12 23:09发表的 : 精品系列一定继续下去,近几天就送配音网的朋友一份“礼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