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175回复:5
[原创]【露天电影回忆之三】海报
其实露天电影广场没有海报。电影预告就是每周五在售票口的黑板上写上隔天要放映的电影。人们吃饭、散步的时候溜达到门口,看到了回去口口相传就行了。
可我还是想说说露天电影时代的海报,就是那种以前张贴在电影院宣传栏里手绘的老海报。通常描绘的是影片主角的大头像或者半身像,配合主题而呈现生动的表情,很醒目,很有戏剧味。片名、演员表、出品公司等文字也很清楚,一目了然。儿童片卡通,喜剧片夸张,侦探片神秘,革命片凝重……色彩鲜艳,技法纯熟,主体突出。样式也很丰富,有水彩画、中国画、版画、油画、工笔画、素描、漫画、剪纸等等。 我总是很佩服画师的手笔,为什么他们能把演员的模样画得那么像呢?一看就知道是谁主演的了。 这个小男孩一看就是童星方超。后面的女性是演员祝希娟。 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国内手绘电影海报的历史。那曾经是相当的辉煌啊。 “那时,艺术家们对电影海报的创作热情是史无前例的。很多优秀电影经过艺术家们的加工提炼,电影海报大放异彩。有的海报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像颜地的《内蒙人民的胜利》、《葡萄熟了的时候》、《盖叫天的舞台艺术》,黄胄的《阿娜尔罕》,钟灵的《景颇姑娘》,张仃的《祝福》,蒋兆和的《马兰花开》,廖桐模的《甲午风云》、《五朵金花》,关良的《周信芳的舞台艺术》,郑捷克的《红色娘子军》,徐新的《早春二月》……” 这些手绘画报真是漂亮啊。 据说,国外收藏电影海报到八九十年代已成为一种时尚。而我们国内人们基本没有收藏海报的意识。至于各影剧院,虽然配有专门的美术师,但宣传海报一般都张贴用了,并没有画多余的来保存。时至今日,我们能看到用电脑制作的精美而刺激的电影海报,却很难再看到过去那种简单却充满艺术气息的手绘海报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呢。 说起手绘海报,我捡起儿时的一个记忆碎片。那是89年政治风波后,父母带我上街,我错愕地看着烧毁的公交车以及电影院,一片茫然。我清楚地记得电影院一片废墟中竟然残存着一张完整的海报。上面画着一个穿和服的日本女人,角上有个男人的头像,背景是满天飘扬的黄手绢——不用说大家也知道了,这是著名的日本电影《幸福的黄手帕》。当时我就深深地记住了片名,但是直到十几年后电影台重播时才看到这部经典之作。 最后,再顺便聊聊80年代的明星挂历。全是那个时代当红影星的生活照,女星有萨仁高娃、斯琴高娃、潘虹、陈冲、张瑜、刘晓庆、林芳兵、方舒、沈丹萍等等,男的就记住一个达式常了。他们素面朝天,穿着很朴素,格子衬衣,红裙子之类,背靠一棵树,嗅闻一朵花,完全和我们普通人平时照相没两样。我还记得有张照片陈冲和刘晓庆梳两小辫,穿着红色格子衬衣,各捧一个奖杯(可能是当年金鸡百花奖),笑得好开心,特别像俩有着红扑扑健康脸蛋的村姑姐妹花在收获季节怀抱大萝卜合影留念。 而每每对着挂历上漂亮的女明星,妈妈都要指出一条规律:“看,她们脖子都好长,当明星就得脖子长!”接着竟然上演“拉脖助长”的一幕:妈妈抱着我的头甩我的身体360度转圈,以期拉长我的脖子!(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结果,现在的我仍然没有细长的脖子,反而落下了360度打转立马头晕的毛病。 |
|
最新喜欢:凤凰山
|
1楼#
发布于:2007-05-06 12:17
如今几乎已经没有手绘的电影海报了
即使有,也多是用电脑模仿手绘效果 真可惜…… |
|
|
4楼#
发布于:2007-05-07 09:39
引用第2楼冬虎于2007-5-6 21:55发表的言论: 现代人是莫得朴实的了,只有相对朴实的,要不就只有到深山老林找去。 |
|
|
5楼#
发布于:2014-06-24 21:06
记得俺小时候特别迷恋电影院门口那些个大幅的手绘电影海报,从此以后,就一头扎进了绘画学习,一发而不可收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