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阅读:3074回复:7

[京译][转贴]一代名角——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英若诚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10-21 20:48
  http://zgrdxw.peopledaily.com.cn/gb/paper6/9/class000600003/hwz135225.htm

本网特稿:一代名角——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英若诚
 
黄智敏


“他真是演啥,像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英若诚的秘书张俊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样与记者谈起英老的高超演艺:“比如话剧《茶馆》中的那个刘大麻子,是个伶牙利齿的痞子;而《推销员之死》中的那个推销员,却是个视钱如命的小市侩。从德性、秉性、个性、心态、素养方面讲,“痞子”与“市侩”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英老从细尾末节入手,以精湛的演艺把这两个角儿的不同脸谱和内心的世界勾画得活灵活现,让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长叹凝思……”说着,张秘书详细地介绍了有关英老的轶事和他40余年的艺术生涯……

书香世家的骄子

英若诚于1929年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英敛之是当时一位很有名望的知识渊博的仁人志者。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英敛之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创办出一所名牌大学——辅仁大学。众多国人为之振奋、为之沸腾、为之骄傲。此外,英敛之还是《大公报》的创办者,为传播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等起了积极作用。

英若诚的父亲叫英千里。其人也是个神童和奇才。启蒙之前,他就能熟读四书五经,背诵唐宋诗词;12岁时,他被送往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就读,科科成绩名列榜首。学成回国后,英千里在辅仁大学任教授。张俊杰写的《英若诚的演艺春秋》一文中写道:“英先生的父亲西学功底较好。钱钟书老先生曾回忆:“蒋介石曾说要找两个国内英文讲得最好的人给他作翻译,一个是我,一个就是英千里。”英先生认为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也是英文。从很小的时候起,父亲就教他读英文诗,为以后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天津圣路易中学上学时,他已经能自由流利地和父亲用英语交谈。”

英若诚的母亲蔡葆真,也是一位知识型的女性。她长期从事儿童教育工作。解放后,她曾担任北京儿童图书馆馆长。

英若诚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开始了翻译外国的书籍及论文。18岁那年,他把爱森斯坦写的《电影感》译成中文,其翻译水平之高得到了当正时清华大学任教的著名外国文学专家王佐良教授的高度赞赏。事后不久,王佐良教授邀请英若诚合办了一份英语版的校办杂志。教授与学生合办杂志一事,成了当年清华园内四处传播怕佳话。是他们办的那份杂志,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寓思想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它成了当时师生员工最爱看的刊物。

英若诚的父亲英千里看到儿子在学业上的长进,常常抑止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奋,夸奖英若诚有“出息”。

有情人终成眷属

英若诚于1946年考入我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文学院西文系。他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不但功课超群,而且多才多艺,特别是在戏剧表演上,受到许多师生的青睐。

当年,英若诚在学校演出过许多节目,扮演过各种角色。话剧《第四十一个》,是以前苏联国内战争为背景的剧作。剧中讲述了一位苏联红军女战士和一个被俘的白俄罗斯伪军官在十分特殊条件下的一场恋爱故事,情节十分复杂而又动人;那个红军女战士作战一向十分英勇,战功累累。她先后击毙了40个敌军,正在她要击毙又一个敌军时,她和那个敌军却一起被大潮冲到了一个孤岛上。随着岁月的变迁,他们由敌人变成了恋人。然而就在他们正过着甜蜜生活的时候,一艘敌舰驶向岛来,那个敌军看到便奋力游向敌舰。正当他接近敌舰的瞬间,被正义的子弹击中,那个英勇的女战士终于击毙了第41个敌军。英若诚扮演的就是那个伪军官。英老常讲,“这是他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据张俊杰介绍,扮演那个红军女战士的吴世良,是英老的同班同学。英若诚的英俊和超人的智慧,终于博得了她的芳心,他们由戏中的“情人”终于结成了生活中的伴侣。他们在大学毕业后,又双双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

吴世良为人热情、豁达,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女强人”。她曾给周恩来总理当过英文翻译。一位外国女士谈起吴世良时道:“她从不诉苦,从不怨天尤人。她身上有一种内在的尊严,一种博大的历史感,使她坚定自信,不被生活的拨弄所左右,并赋予她一种独立的高尚品质。”

的确,吴世良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女士。几十年来,他们夫妇同台演出,相待如宾,形影不离。他们有过许多甜蜜生活,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即使在十年动乱中,他们也互相鼓励,要相信群众,相信党,要挺起胸膛,不做任何对不起人的事。他们是知音,是名副其实的“志同道合”的夫妻。

老舍、曹禺的得意门生

当提起我国著名家老舍先生和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时,英若诚总是十分激动:“这两位老先生,都是我的挚友,也是我心中最崇敬的师长。”

英老和老舍先生都是满族正红旗的后代。据英老讲,他们两家还有“远亲关系”呢。

1950年老舍先生从国外回来,就写出了《龙须沟》,交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当年,英老正好被分配到剧院工作。他看到这个剧本后,就深深地被剧中的故事和情节所吸引。风华正茂的英若诚,从此成了“老舍迷”。凡是老舍写的剧作,如《茶馆》、《女店员》等,他都力争在剧中担任角色。每一次演出,他都尽心尽力地做戏,用他自己的智慧把角色演得十分逼真。1958年老舍先生看了《茶馆》的第一次演出后,十分高兴地说:“英若诚演的那个刘大麻子,比我剧本写的还形象十倍。”英老不但致力于老舍先生名著的演出,而且还把老舍先生写的《龙须沟》、《茶馆》等名作翻译成英文,介绍到世界许多国家,为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英老每当加忆起这些往事时都说:“北京人艺与老舍这个名字,的确是紧紧连在一起。老舍不但给了‘人艺’许多保留剧目的精彩剧本,而且还用他的艺术实践培养出了一代名演员。”

英老住宅的客厅里至今还挂着一幅由老舍先生题写的春联:“六亿五千万,风流一代人。更生凭自力,同志以相亲。酒热诗歌仙,梅红天地新。岁寒花倍好,奋发共迎春。”这幅春联,不仅昭示他们两人共有的一种风骨和精神,而且也展现了他们两人之间那种“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关系。

谈起英老与曹禺先生的情谊,也是有诗为证:“大丈夫演好戏,当好官;奇君子办真事,做真人。”这是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曹禺赠送给英若诚的一幅字画。字画内容,点透了英老的一生本色。

曹禺也是从清华大学文学院西语系毕业后从事戏剧工作的。据英老讲:“像曹禺、张骏祥、李健吾等一批戏剧界的中坚力量都是从清华大学西语系出来的学生。所以,在当时有一个说法,清华大学西语系是培养戏剧人才的摇篮。”在谈到他与曹禺的关系时,英老依然怀着一种特别崇敬的心情告诉记者说:“我能结识曹老先生,这是我一生中最为荣幸的一件事情。我今天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这与曹老先生的教育和指导是分不开的。”说着,英老兴奋地介绍起他在曹禺剧作《雷雨》、《家》等名剧中扮演角色和《茶馆》火爆京城的情景。英老说:“老北京人历来爱听戏。《茶馆》刚上演时,戏迷们沿着胡同排长队买票,甚至还出现倒票的黑市。《茶馆》一戏,经曹禺及其导演焦菊隐的精心组织和具体指导,排演水平很高,这是吸引观众的关键。因此,《茶馆》受到众多百姓的欢迎,那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部级演员

演员的级别,分为“艺术一级”演员、“艺术二级”演员、“艺术三级”演员……而英老却常常被人们称为“部级演员”。

为什么称他为“部级演员”呢?据张秘书介绍,英老在1986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之后,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负责分管文化,艺术、教育等项工作。“英老不仅是咱们国家第一个由演员提升为副部长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在担任副部长的四年时间里照样上台为老百姓演戏的人。这正是他‘演好戏,当好官’的生动写照。”张俊杰这样动情地说起这位“部级演员”参与演出的轶事:“英老除了在《茶馆》中扮演刘大麻子外,还在话剧《白求恩》中扮演过童翻译。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参阅过不少资料,还熟读过毛主席写的《纪念白求恩》等。此外,英老还在《龙须沟》、《女店员》、《推销员之死》、《围城》等剧目中,扮演过各种不同类型的角儿,给众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像英老当了那么大的官儿还照样上台演出,使许许多多的观众倍受感动。”

记者从有关资料中获知,英老一贯视艺术为自己的生命,为自己一生追求的崇高理想。因此,他不论担任A角,还是B角,都一样使劲地做戏,一丝不苟地把细小动作做得准确无误。此外,为了培养青年演员,英老还甘当配角,与青年人一起客串一个角儿,一边演,一边带,一边教,使许多青年演员的戏路上得快,上得好。在《围城》、《我爱我家》、《新七十二家房客》,英老还与他儿子英达客串演过一个角儿。父子同台演出,一时在文艺界被传为佳话。为了青年人的事,英老常常是“有求必应”。如清华大学在举办第一届艺术节时,特地邀请老校友英若诚去参加,接到请柬时,英老还在医院住院治疗。为此,他提前出了院。举办艺术节的那天,天气很冷,还下着小雪,家人劝他不要去了,英老激情地说:“表年学生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就这样,他拖着病体,准时来到会场。在会上,他还抱病给师生们演讲了一个多小时。

说起英老的为人和他的品德,真是举不胜举。有一次,英老在北京医院住院时,得知著名京韵大鼓演员骆玉笙也在这里住院,他便立即到骆老的病房探望。事后,英老又立即把此事直接告诉了文化部的领导,好几位部领导都先后来看骆老,使老人很受感动。著名演员于是之,住房紧张,于老虽然身体不好。长时间得不到很好休息,却从未向组织开过口。英老得知后,立马找领导反映,终于得到了领导的支持。于老为此感谢组织,也感激英老的热心帮助。

一“剧”成名天下知

英老在国内观众中早就有了很大的名气了,但在国外观众中的名气是在他参加了拍摄电影《马可·波罗》之后的事情,英老谈起20年前参加拍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至今还记忆犹新。1982年前后,中国和意大利的著名电影工作者经过反复商议,决定在中国合拍一部大型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中意两国电影工作者经过近半年的筹划,一切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导演在挑选演员时,提出剧中的一代帝王元世祖忽必烈必须挑一个身材高大、懂英语、熟悉历史、演艺高强的中国演员来扮演。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谢铁骊经过反复思考,最后推荐英若诚去演忽必烈。这部片子中的主要演员,都属一流。当演员们在北京饭店聚集一起时,有的外国演员就私下议论起来:“中国人能行吗?”

英若诚参加拍摄工作之后,从不为个别外国人的闲言碎语而气馁,反倒信心十足。在拍摄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勤勤恳恳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戏,终于渐渐地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特别是导演,经常在众人面前夸奖英若诚:“他不但身材魁梧,演艺高超,就连背台词的那种声调语色,都与忽必烈这个一代帝王骄子的身份相近,真正达到了形似与神似融为一体的高深境界。”那些曾说过闲话的外国演员看了英若诚的表演后,也不得不竖起大姆指称道:“行,中国人演的戏比我们还棒!”

中意两国合拍的大型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获得美国最佳电视剧“艾美奖”,英若诚这个名字也由此而名扬天下了。

为了表彰英若诚对文化艺术的巨大贡献,国内外有关部门曾给予他重奖。1983年因他在美国排演曹禺的《家》获得全美第15届大学戏剧节的导演奖;1997年被香港特区政府命名为世界十名最杰出的中国艺术家之一;1998年还荣获了菲律宾马格赛赛奖励基金会当年度新闻、文学、创作性交流奖。我国著名剧作家梁秉得知英老连连获得这些殊荣后,异常兴奋地说:“奇人奇艺英若诚”。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alvinpp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5-15
  • 网站建设奖
1楼#
发布于:2005-10-21 23:00
2楼#
发布于:2005-10-21 23:20
包柏漪的小说《春月》是用英文写的,讲述了一段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故事。八十年代初,
有人组织了一个翻译班子,分段翻译该书,其结果类似草台班子译制名作,让包氏啼笑皆非。
后来包女士再三挑选,决定请英氏夫妇将其译为中文,由吴世良主笔。译出数章后,包柏漪大喜
过望,于是在《人民文学》连载。可惜我只看了一两期,就再没见到(没看全的原因已忘),
只觉得作者和译者驾驭文字的功夫炉火纯青,都是大家。
3楼#
发布于:2005-10-21 23:29
顶烟姑娘,我也喜欢英氏夫妇,只可惜吴世良女士走得太早了。
goldenapple
黑铁会员
黑铁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5-20
  • 网站建设奖
  • 先锋碟报员
4楼#
发布于:2005-10-22 09:21
最早知道英若诚是他扮演的《我爱我家》里的胡学范。
惹残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06-07-06
5楼#
发布于:2005-10-22 09:34
也不知是上小学还是上初中的时候,也不知是一本少年文艺还是儿童文学,大篇幅写英若诚,写他的少年时期,也重笔点了<马可波罗>.可惜,现在这些资料都找不到哩
遥遥晚空 点点星光 息息相关 不要忘了 我来这儿 就是为了要让你再得到应有的欢乐
小青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19-03-03
6楼#
发布于:2005-10-22 12:54
最早让我目睹大师风采的作品是电影[白求恩],大师流利的英语,令人敬慕不巳。


    悄悄问一句:大师身体好吗- - -


      好象看到一个报道




-






-
lmss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4-08-12
  • 网站建设奖
  • 社区居民
  • 忠实会员
7楼#
发布于:2005-10-22 14:16



    悄悄问一句:大师身体好吗- - -

.......

因肝病于2003年12月27日去世,享年74岁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