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yin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3-10-23
  • 优秀管理员
  • 网站建设奖
  • 贴图大奖
  • 爱心大使
阅读:3045回复:4

[上译][资料整理] 1980年采访陈叙一的文章!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5-11-27 16:03
  访陈叙一  (作者:罗君  羽公, 原文刊载于1980-3-24《文汇报》)

    上海电影译制厂第一副厂长陈叙一,是一位对开拓我国电影译制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的人。最近他应美国朋友的邀请,即将赴美讲学。我们抽空访问了他。
    我们走进厂房,轻轻地推开了西放映间的门。只见陈叙一带着五、六位青年译制人员正在进行一部译制片的初对工作。我们轻手轻脚地坐了下来,只听铃声一响,银幕上出现了原版片的一小段画面,但半分钟左右,画面从银幕上消失了,镜头停停放放反复多次,一位同志告诉我们,这是口型员根据翻译好的中文台词和银幕上的人物核对口型,看译出的台词和原文的意义,原片的音节、节奏,口型的长短是否贴切、准确。正说着,灯亮了,陈叙一稍一思索,用铅笔密密麻麻地将剧本译文中不贴切的地方一字一句地改了过来,一面改,一面对两位青年翻译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有时候,经过口型员的再次校对,一句话里多出一两个字或少了一两个字,为了准确地表达原片的风格,人物的性格,陈叙一反反复复地推敲研究这一两个字的增减。
    这只不过是译制一部影片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陈叙一这位为拉开上海电影译制事业大幕出力的人,就在这样的暗室里,年复一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地开拓着我们的电影译制事业。
    上了年纪的人总还记得,在旧中国,我们没有自己的电影译制事业,尽管无数的外国影片充斥着我们的市场,但是影片不是直接上映,就是打上一些中文字幕。解放前,也有些影院搞了“译意风”,观众带上耳机听一些漏洞百出的意译。什么时候能够在这个领域里填补上空白呢?多少观众在盼望、在等待。
    鞭炮和锣鼓迎来了上海的解放。陈叙一受党的委托,奉命组建上海电影译制事业,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组组长。
    一切都是白手起家,陈叙一象燕子垒窝似的一点一滴垒着窝窝。当时全部家当、设备只有一个旧话筒,一部报废了的录音机。译制人员一共十一名,全部都是借调来的。就这样,陈叙一带领大家开始了上海第一部外译中的影片译制工作,那就是苏联早期影片《团的儿子》。可是电影究竟怎么译制,配音怎么对口型,谁也说不清楚。一切都在实践中摸索。那时,翻译和配音就在一间二十平方米大小的汽车间里,墙壁上挂上半个平方米大的白纸就算是银幕,一卷片子有一千多尺,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分段配音,有时一放几百尺,台词很多,一句话配错了,要全部推倒重来。由于业务不熟,配音演员搞得满头大汗,也对不准一句口型,笑话闹了不少,一天下来搞不了二、三段戏。但是排戏、录音更要跑老远的地方借场子。陈叙一东奔西走,指导着,摸索着,失败了就和大家坐下来一起研究、探讨,创业时就建立的这种探讨风气,直到今天还一直保留着。
    就在这样难以想象的困难条件下,他和十余名译制人员在三年时间里,译制出三十一部类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影片。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陈叙一雄心勃勃,他想的已不仅是要有自己的电影译制事业,而且要在世界电影译制事业的大森林中,作出我们的建树。
    一九五七年,电影译制组从上海电影制片厂分出来单独建厂。不久,陈叙一着手翻译英国影片《王子复仇记》。这部根据莎士比亚名著拍成的影片,有着独特的语言色彩,各国人民也都十分熟悉它。我们的译制要准确无误地忠实于原著、忠实于原演员的艺术风格和导演的流派特色,难度是很大的。陈叙一找来了国内各种有关《王子复仇记》的译本进行研究比较,然后开始了剧本的编辑工作。为了编辑好这个剧本,他阅读研究了莎士比亚剧作的原版,以及这部影片的拍摄资料,国内外的有关评论,甚至连演员的生平、艺术实践都进行了仔细的研究。陈叙一在书房里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之夜,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经过编辑,初对,复对,录音,这部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影片,终于被陈叙一和他的伙伴们征服了。
    如果说,译制影片《王子复仇记》的成功,是对我国译制能力的一次大考验,那么译制日本影片《松川事件》,就是对上海电影译制厂的厂风,对长期培育树立起来的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的一次大检阅。一九六O年八月间,周总理亲自下达任务,要上海电影译制厂在五天内译出日本电影《松川事件》,赶在北京声援大会上放映。人们听到这个时限大吃一惊。片子运到后,打开箱子一看,又是大吃一惊,原来说只有十本,实际是二十本。看了剧本更加大吃一惊,原来影片中人物众多,台词复杂。在困难面前打退堂鼓吗?陈叙一和译制人员从建厂的那一天起,没有开过这样的先例。何况,这是一场“背水之战”,没有任何后退的余地。陈叙一和同志们精心地制定了译制方案,改变正常工作次序,全厂动员起来了,整整一百零八个小时,人们挥汗如雨,艰苦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许多同志一天最多睡二、三小时,而陈叙一则是哪里有故障,哪里需要他的时候,他就出现在哪里。他和译制人员一个个都熬红了眼睛,嗓子嘶哑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有一句怨言,没有一个人回过一次家门。最后一句台词终于录完了,大家都累得一个个倒在地板上,任你怎么推也推不醒。但是陈叙一还必须再坚持几个小时,他还有审查拷贝的任务呢!终于,按照规定的时间,片子胜利地送上了飞机。
    三十年来,陈叙一兢兢业业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壮大着我们的电影译制事业,出色地完成了无数次的大大小小的战斗任务;与此同时,一批电影译制人才培养了出来。这中间有我们所熟悉的配音演员邱岳峰、李梓、毕克、赵慎之、刘广宁、丁建华,还有一些新人也将很快为我们观众所熟悉。陈叙一和同志们在电影译制事业上所洒下的汗水,已经结出丰硕的果实。我们的电影译制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它在世界电影译制事业中已经受到人们的注目,当年陈叙一立下的雄心壮志,在世界的电影译制事业的大森林中,已经有了我们的一片树林。三十年间,陈叙一带领着同志们译制了三十三个国家的五百多部影片。这些电影译制的速度,翻译的质量,配音的贴切传神和符合身份,在国际上赢得了好评。

最新喜欢:

至爱亲朋60至爱亲朋60
. 那时做译制片的,其他的如星光闪耀,上译是银河璀璨.
穆阑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2
  • 优秀管理员
1楼#
发布于:2005-11-27 16:18
陈叙一1980年  摄影:张鸿  扫描:xiaoyin
alvinpp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5-15
  • 网站建设奖
2楼#
发布于:2005-11-28 22:34
非常感谢xiaoyin分享此文. 看了苏老师的书后,更想多多了解这个"领头人"!
rmhlq
  • 最后登录
3楼#
发布于:2005-12-04 01:51
怀念这位译制片的伟人!!!
雪雍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2-07
4楼#
发布于:2005-12-06 13:31
顶一下这个洗脚忘脱袜子的老头儿。
雪洁何曾因风改, 雍容不必扮骄矜!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