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苏秀老师的病情已经有了很大好转,基本上痊愈了。
最近噩耗不断,还好苏老师已经康复了,真心希望所有的老艺术家保重身体啊。 |
|
|
1楼#
发布于:2005-11-30 13:10
太好了~~~!!!太好了~~!!天大的好消息啊~~!!
|
|
|
4楼#
发布于:2005-11-30 13:15
愿苏奶奶健康长寿!
![]() |
|
|
6楼#
发布于:2005-11-30 17:13
太好了!看来我们真心的祈祷感动了上苍。
![]() 祝苏奶奶健康长寿! |
|
|
7楼#
发布于:2005-11-30 17:23
主要是苏奶奶有战胜疾病的韧劲,也因为她老人家常牵挂咱们这群小字辈和牵挂她所钟爱的译制片,再结合中、西医有效的治疗,以正趋邪,才逐渐康复。
![]() ![]() |
|
|
8楼#
发布于:2005-11-30 19:20
下面是引用弋舟于2005-11-30 17:23发表的: 总结的不错,马褂再穿俩月 ![]() |
|
|
9楼#
发布于:2005-11-30 20:20
明天给奶奶打电话,问候一下。
|
|
|
10楼#
发布于:2005-11-30 20: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楼#
发布于:2005-11-30 21:12
![]() ![]() ![]() ![]() |
|
|
12楼#
发布于:2005-11-30 21:45
![]() ![]() ![]() |
|
|
13楼#
发布于:2005-11-30 21:56
下面是引用弋舟于2005-11-30 17:23发表的: 言之有理! |
|
|
14楼#
发布于:2005-11-30 22:19
下面是引用江湖不笑生于2005-11-30 20:20发表的: 不许明天打,得让我先,我是领导,打电话顺序也得按官大小排时间。 ![]() |
|
|
15楼#
发布于:2005-11-30 22:20
下面是引用家干于2005-11-30 22:19发表的: ![]() |
|
|
16楼#
发布于:2005-11-30 22:23
下面是引用家干于2005-11-30 22:19发表的: 你也太不讲道理了,就打!在这个问题上领导说了不算。 |
|
|
19楼#
发布于:2005-12-01 00:00
总算还是有好消息的,欣慰啊……
楼上的,给苏老师的担子也忒重拉,复兴也不是她一个人的事,还是身体要紧哦 |
|
22楼#
发布于:2005-12-01 08:29
太好了,心里一直很惦记.
![]() ![]() ![]() |
|
26楼#
发布于:2005-12-02 05:34
下面是引用穆阑于2005-12-1 21:07发表的: 强烈期待。 |
|
30楼#
发布于:2005-12-03 10:42
苏老师身体刚好怎么就催着她去北京啊.现在北方正冷,怎么着也要等明年春暖花开了再说这事吧
|
|
|
32楼#
发布于:2005-12-03 12:50
苏秀老师,请“从长计议”
这两年来,苏奶奶为她钟爱的译制片做得够多的了,以致于身体上过度疲惫,造成一定的病与伤;但她仍旧牵挂着答应下来的签售会和研讨会,这使得我们感到感慨和担忧。个人意见:让一位八十岁的老人忙碌奔走,为译制事业鼓与呼;而上层管理部门的大老爷们儿袖手旁观,未免太不仗义!不说“渎职”,至少是行政上的“不作为”。容忍粗制滥造的“重配草配”在主流电视媒体和正版音像市场上污染人们的耳朵,刺激大众的神经;将“外国影片”视为国产影视剧的对立面而掐到深夜档,实在令海内外人士费解。 我还是坚持在去年“7·4网聚”前发表的观点:“继承发扬陈叙一老厂长实践性体系的精髓”。译制片的生存和复兴,不能仅靠一两家像“文汇出版社”、“交通频率—声音传奇”的团体奔走呼吁、一两个苏奶奶的苦心撰写,即使开成了研讨会,也难改目前的颓势。我们在狄菲菲、苏秀、曹雷老师担纲译制的《逃之夭夭》、《伯爵夫人》里看到了这种“叙一体系”,看到了希望;译制片的振兴还得要靠精致作品的“实践性”赢得观众,进而使某些决策者猛醒。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译制片带动了众多国产片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就是明证。 所以,苏奶奶抱病体去北京的举措还需“从长计议”,“来日方长”嘛。 ![]() ![]() |
|
|
33楼#
发布于:2005-12-03 14:24
我也觉得苏老师去北京的事情不用那么急,还是身体第一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