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yin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3-10-23
  • 优秀管理员
  • 网站建设奖
  • 贴图大奖
  • 爱心大使
阅读:2075回复:0

[上译][资料整理] 消除根深蒂固的种族偏见——介绍美国影片《谁来赴晚宴》 (作者:叶琼)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6-01-01 17:57
  种族歧视是美国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长期以来在社会的实际生活中,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并未真正消除。包括一些开明的人士,尽管也痛恨种族偏见,但是事到临头,往往也摆脱不了这种世俗的偏见。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美国电影《谁来赴晚宴》,以一个白人姑娘乔伊和黑人名医强的婚姻事件在家庭和社会引起反响的故事,描写了几个种族、出身、地位和教养各不相同的人物对待种族偏见的不同态度,艺术的触角深入到了美国人民的内心生活。
    乔伊的父母是自由主义者,痛恨种族偏见。父亲马特是《卫报》的总编辑,一生都在从事反对种族歧视的活动。母亲克里斯蒂娜是个美术工作者,通情达理,很懂得尊重人和人的感情。乔伊出身这样一个文明的家庭,在学校接受的也是正面教育,在她头脑中没有种族偏见,并且认为父母也一定会同意和支持自己的婚事。因此她喜气洋洋地带着未婚夫强赶回旧金山的家中想征得父母的同意,然后去日内瓦举行婚礼。
    乔伊的母亲克里斯蒂娜最初听说女儿结婚的消息十分欣喜,可一看到未来的女婿是个黑人时,震惊得几乎要晕倒了。对女儿的体贴和通晓人情使她终于谅解了这一对青年人的感情。马特的身上则又表现了一种更加复杂的心情。他深知美国的现实状况,知道这件不寻常的婚姻将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他怕女儿承受不住世俗偏见的压力。可是他的身份、地位及他平时所宣传的理论思想又使他无法明确表示反对。在他的思想深处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斗争折磨得他几乎失去了平衡以至乱发脾气。这正说明他内心深处也未完全摆脱社会习惯势力对他的影响。
    强的父母由于社会上长期的种族歧视压力,产生一种畏惧的心理,甘居白色人种之下。因此当看到眼前的儿媳妇是个漂亮的白人姑娘时,不免同样感到震惊。他们不敢相信这种冲破世俗偏见的结合会给儿子带来真正幸福。为爱护儿子,也反对这桩婚姻。
    强和自己的父母在思想上是很不相同的两代人。他有学问,有教养,有成就。这使乔伊的父母为之钦佩。更可贵的是他对自己的民族很有自豪感。他的父亲把自己当作一个黑人,而他则把自己当作一个人。他深爱着乔伊,又保持着尊严。在未得到乔伊父母的同意之前,决不同乔伊结婚。对于他们的婚事可能遭到的社会阻力,他是有所预计的。美术馆里的希拉里向他投去的轻蔑的眼光,黑人女佣当面的嘲弄,他也只是一笑置之,但是这并不等于他忍辱承受这些歧视,对于世俗的偏见他是勇敢地进行斗争的。在他同父亲的一场激烈的争辩中表现出他的不妥协的精神。
    当反对的势力以多数力量压倒这对年青人时,当乔伊的父亲马特,强的父亲都在为“这对”儿女发疯般的行为无限烦恼时,影片中出现了一个既可爱又风趣的的老人——瑞恩主教。
    瑞恩主教和马特是三十年的老朋友。他见过很多不同种族通婚的夫妻都相处得很好。他认为象乔伊和强这样相爱的一对应该得到所有人的祝福。他挖苦马特这个假自由主义者还会冒出一些阴魂不散的反动东西,说马特栽跟头了,说马特背叛了自己……。其实他是为了把好朋友从种族偏见的陷阱中拉出来才这样说的。
    影片通过这些不同的人物来阐明:在美国,种族歧视问题是一个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有不少开明进步的人痛恨它,反对它,但这种偏见的顽固势力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甚至在人们的头脑里都根深蒂固地存在着。不过影片的作者并没有失去信心,他们通过剧中人物之口来说:“人们会改变这个世界”,并且最终让双方的家长同意了这桩不寻常的婚姻。

(原文刊载于 1981-5-24《解放日报》)
. 那时做译制片的,其他的如星光闪耀,上译是银河璀璨.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