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大师,长春电影制片厂总摄影师王启民老师因病于2006年4月9日22点05分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逝世,享年85岁.
王启民是长影第一个独立拍片的摄影师.他拍摄的[芦笙恋歌].[党的女儿].[甲午风云].[兵临城下].[人到中年]堪称中国经典影片.他拍摄的[独立大队]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材片.他和孙羽联合导演并担任摄影的[人到中年]和[绿色钱包]分获当年金鸡奖和百花奖. 去年王启民老师获得由国家人事部和广电总局联合表彰的50位优秀电影艺术家称号. 王启民老师的遗体告别仪式今日在长春市龙峰殡仪馆举行. 王启民老师跟配音艺术感情颇深,他的爱人是已故长影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白玫老师. |
|
2楼#
发布于:2006-04-11 14:21
再现知识分子优秀品格—国家一级导演王启民谈《人到中年》
作为长影总摄影师、导演的王启民,虽然病魔缠身,却还是热衷电影事业,不顾起卧不便,仍在撰写着艺术回忆录。他要把自己从影几十年导演、摄影的艺术体验和感悟记录总结出来,献给长影、献给中国的电影事业。 谈起《人到中年》,尚在病中的王启民精神一振,道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面对风险,毅然执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为电影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表现天地。长影艺术家以新的敏感,努力捕捉时代脉搏,从1982年开始,创作拍摄了一批反映“四化”建设中新的矛盾和新的人物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深入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情绪、愿望和理想。《人到中年》通过眼科大夫陆文婷因“超负荷运转”而发生心脏“断裂”的际遇,提出了应如何看待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社会问题。 作家谌容的小说《人到中年》当时极为轰动,同时也引发了有关话题的激烈争论。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中,一些电影厂不敢拍摄。王启民连夜看了小说,激动得夜不成寐。与主人公有着相同的命运,对小说的底蕴有着深刻的理解,王启民冒着风险,决定和孙羽执导这部故事片。 深入生活,锤炼精品演员潘虹扮演陆文婷,经过了一番波折。197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潘虹,王启民认为她演主角最适合不过。潘虹已经主演过几部电影,较有经验,形象与人物又极为相近。可是有人认为潘虹年龄大,前额宽,像外国人,不适合主人公。王启民坚持自己的意见:年龄大,正好是剧本要求的中年;前额宽,戴上大夫帽子就挡住了。至于潘虹的眼睛,更能体现陆文婷对生活的执着和对工作的追求。 潘虹没有辜负长影的重托。为了演好陆文婷,她深入医院,同医生们同吃、同工作、同下手术室,观察和收集塑造角色需要的素材。她住在一宿舍招待所,那里靠铁道旁边,每天都睡不好觉。扮演女儿佳佳的小演员病了,她就背着跑医院,“母女”感情越发深厚,表演出来更加真实动人。 王启民设置场景精致细密,要求演员也极为苛刻。有场戏是妈妈被女儿的关怀深深感动,一滴热泪砰然掉进水杯、溅起水珠的特写镜头。演一遍,王启民不满意,经过三次拍摄,王启民终于拍手叫好,潘虹也终于破涕为笑。经过细心观察和对人物的反复分析,潘虹终于找到贯穿角色的色调,用含蓄、深沉、真实而有分寸的表演,把陆文婷外柔内刚、深沉内向的性格准确地表现了出来。陆文婷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对生活甘于清贫、不趋炎附势,对处境不怨不怒、默默承担压力,对丈夫女儿温柔贤淑、对同志诚恳热情的性格特征,展现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高尚品格,不愧是社会主义新人的典型代表。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立体形象比平面文学更具穿透力量与感染效果,电影《人到中年》比小说产生了更加巨大的震撼力。王启民回忆说,在北京演出时,当时的女排教练袁伟民看到一半儿,哭着出去了,擦着眼泪又回来。 他说,就是女排战败了,队员们都哭,我不能哭,今天,不知怎么了,眼泪总是流淌不止。 电影《人到中年》很快在全国热起来,没有一个省不演的。影片独有的思想力量和美学价值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扣人心弦,发人深思。电影评论一致看好。有的评论说:《人到中年》“是纯真的,它像一株水仙,不着遑然衣履,不标妖娆花色,却放出沁人心脾的幽香。它是宁静的,它用宁静来打动读者,打动观众。”有的评论说:《人到中年》所以有很强的悲剧力量,就在于作品并不把重心放在描写苦难上,而把重心放在揭示悲剧主角的价值,即一代知识分子优秀的品质和崇高的心灵上。观众固然也为陆文婷的倒下而感到悲伤,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应该像陆文婷那样去生活、那样去奋斗的积极力量。 在1982年电影评奖中,《人到中年》一举囊括“三大奖”: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大众电影》第六届百花奖和第三届金鸡奖的最佳故事片奖。潘虹获第三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奖。 本报记者于雁宾 http://post.baidu.com/f?kz=74077567 |
|
|
3楼#
发布于:2006-04-11 14:23
默哀…… 致敬~
|
|
|
6楼#
发布于:2006-04-12 05:16
王启民作为摄影师, 确实有着独到的眼光。
李默然在《艺术人生》中曾经讲到,原定他在《甲午风云》中是演李鸿章的。王启民第一眼见到李默然,就拍板,“邓世昌非他莫属。”并力排众议,说服了厂领导。李默然还说到,王启民有个怪论:脸上没有疙瘩的,演不了英雄。 正是王启民的独特眼光和固执己见,造就了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经典的形象。 要不是王启民,就没有我们弋舟兄的头像了。 |
|
8楼#
发布于:2006-04-12 10:56
王老师,您一路走好
|
|
9楼#
发布于:2006-04-12 13:54
中国最厉害的摄影师,善于把环境与演员表演融为一起拍出令人震撼的画面,青松岭拍得就非常明快清新,可惜演员表演过火,总的来说甲午风云独立大队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
|
10楼#
发布于:2006-04-12 14:29
看看[兵临城下]和[甲午风云]中的大场面和运动镜头,王大师当时的地位就是现在的顾长卫.
|
|
15楼#
发布于:2006-04-13 17:09
当时还有一位摄影大师聂晶,他拍的[小兵张嘎]中的嘎子初到游击队的长镜头跟踪拍摄堪称经典!
|
|
16楼#
发布于:2006-04-13 21:11
照你这么说的话,长影和北影都有了,但你别忘了上影的黄绍芬老师.(聂耳),(白蛇传)等都是黄老的作品.
|
|
17楼#
发布于:2006-04-13 21:40
下面是引用susu于2006-4-13 21:11发表的: 我说的是在摄影艺术上特别有造诣的.好摄影师不见得是大师.钱江.郭镇庭.常彦.包杰.好摄影师多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