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顾老师赐稿。:)
|
|
1楼#
发布于:2006-05-31 22:46
为电影而翻译 作者:顾铁军 一、译文用途的特殊性 电影脚本的翻译是为译制片的生产服务的。这样独特的翻译目的就决定了这种翻译工作的特点和具体要求。首先,电影脚本的翻译要满足不同生产阶段的需要。在生产的准备阶段,电影脚本的译文要满足制片人、导演、录音师、演员等所有工作人员在生产筹备过程中的需要,他们必须通过阅读脚本及其说明了解到电影的剧情,声画场面等基本情况,还要了解到他们在设备、人员、技术上需要哪些准备。所以,剧本的翻译不仅仅只翻译对白,所有表演、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说明性的文字都要同时翻译出来。当代电影技术日新月异,从外国进口的电影可能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如不同声音轨道的分配,声画信号存储方式的等等,这些方面的说明对生产技术人员极为重要,要及时准确地翻译好。国内的译制录音手段也在随时更新,翻译要根据需要在译文中添加一些文字或符号,如时间码等。 在表演配音阶段,译制脚本除了要被有工作人员用作所指导性的说明文字之外,它更重要的用途是用作演员表演配音的语言蓝本。电影译制的核心工作就是把翻译好的书面文字再转化为口头声音录制到胶片上去,所以对白的译文是脚本译文的核心,它的质量决定着整个译制片生产的质量,影响甚至决定着整部译制片的译制艺术水平。翻译在翻译对白时尤其要根据电影配音表演的特殊要求进行翻译,除了要达到准确、通顺、优美这些普遍意义上的翻译标之外,电影对白的译文还必须有可表演性和与画面配合的一致性。可表演性是指对白语言具有电影人物的生动性,使演员能够把人物演活。与画面配合的一致性就是演员说话的起止时间、口型的开合的节奏和幅度与画面上一致。 在译制片的后期制作阶段,与电影脚本译文有重要关系的一项工作就是给译制片叠加字幕。字幕的内容一般有演职员表,电影公司名称,某一特别场景的时间、地点,歌词,对白中需要保留的外语的中文大意等等。很多外国电影公司的名称、演职员的名字在汉语中已经有了大家公认的译法,翻译时要注意尊重这些已经约定俗成的称谓,不要另外译成其它文字。这就要求译者要熟悉电影圈里的情况,了解这些公认的名称,如果了解得不够确切,必须在翻译时进行查证核实。 二、电影译文文体的特殊性 1、电影脚本的格式 无论是英文电影脚本还是中文电影脚本都没有严格统一的格式,但它们在组成要素和排版样式上都大同小异。 (1)英文电影脚本的格式 一部电影由若干个基本单元构成,这个基本单元行话称为“本”(reel),每一本约放映20分钟左右,所以一部电影少则六七本,多则十几本。英文电影脚本的页面在横向上一般分为五个栏。第一栏为项目号码栏,从1开始由低到高连续排列,一般一个人物连续的一段话或两个人物的一个应答为一项。第二栏到第四栏分别是这个项目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这个项目的时间长度,合在一起称为时间码(time code)或者位置符列表(spotting list),时间单位为秒,精确到毫秒。第五个栏目为对白和对白说明栏,内容为某个人物对另外某个人物说了什么话。在这段对白之前或之后可能有一些说明性的文字,包括情景介绍,人物当时的情绪等,这些文字都写在括号里,以区分对白文字。例如《烈火雄心》中的两句话: 9 329.9 333.11 4.2 LENNY TO JACK) (panting)Why does it always have to be the 12th floor?(it : the floor we must get to) 10 334.11 337.13 3.2 LENNY TO JACK) (panting) Why can't they be on the 4th?(they : the trapped victims) (2)中文配音脚本的格式 脚本译文的格式可以沿用原文的格式,各个项目里的文字全部翻译出来。将电影脚本全文翻译出来的好处是可以给译制人员一套全面的资料,缺点是翻译时要多花费时间。目前电影的引进、译制、发行越来越多地施行市场化操作,往往要求译制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译制,为了节省时间,译制配音脚本有时使用比较简化的格式,只保留项目号码、起始时间码、人物名称、对白,其它内容都省略掉。如: 9 03:29 兰尼 怎么总是困在十二楼? 10 03:34 兰尼 就不会是四楼吗?! 目前翻译和录对白都使用录像机观看画面,录像带上的时间码可能与胶片上的不同,又重新编排了,这种情况下要使用新的时间码,配音脚本上的时间精确到秒就可以了。 2、电影脚本中常用的术语 英文电影脚本上会出现一些电影专业术语,如:main title (电影名称)、cast (演员表)、subtitle(对白说明)、over scene end(本镜头完)、last frame of picture (最后一画格)等,其中还有一些常用的缩略语,如int. (室内景)、ext.(室外景)等。这些词语在电影专业中有特定的含义,翻译者要准确理解,翻译成业内的行话。 3、配音对白的特点 (1)首先,对白语言具有表演性。演员的表演行动和表演语言是电影表演的两个基本要素,二者密不可分,所以电影对白的语言是结合演员表演活动的语言,必须与说话时的行动协调一致。又因为电影表演活动是模拟现实生活的活动,具有描摹生活的真实性,所以电影对白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的特点。口语化的语言一般都比较简短朴素,带有当地宗教、民俗等方面的地域文化特色。电影对白都出自某个具体人物之口,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所以对白语言一定要符合说话人的性格。人物的语言总是千变万化的,它与该人物的身份、社会地位、性格、当时的情绪等个人因素有关,还与该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进行的活动、说话的对象等外在因素有关。还要考虑到一个人物的语言与其他人物语言的协调一致,如,不同的人物对同一事物的指称要使用同一个名词,前一个人物的话语与后面一个人物的话语必须相互衔接呼应等等。 (2)对白具有与画面相对应的一致性。电影译制是对原版电影的改造和再加工,但这种改造和再加工是细微的、局部的,一般只限于人物语言的转换。电影译制人员不可能改变原版电影的画面,而只能让翻译过来的语言去适应画面,也就是说画面是固定的,翻译的语言是活的,译制人员只能在语言上做文章。目前电影采用多声道录音,为了便于译制,电影在拍摄时就已经将人物对白录音同音响效果方面的录音分开。人物对白所处的声道称为“国际声道”,译制时只要把这个声道里的原文录音替换为翻译后的语言录音就可以了,画面和音响效果没有丝毫改变。 鉴于这种情况,译者在翻译电影对白时首先要考虑对白语言与画面的配合。从视觉角度看,中文对白的口型要尽可能同原片里的口型一致,具体包括开合的节奏与幅度,一段话开始和结束时是开口音还是合口音。如果原文结尾处是个开口音,中文是合口音,那么观众看到了就会觉得不自然,不舒服。一段话通常是在一个时间里连续说出来的,而画面可能在这段时间里有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不同画面的切换也可能是改变视角的移动,对白翻译可以根据画面的不同特点灵活把握。如果说话人的面部没有在画面之内,那么对白翻译就可以稍微自由一些,可以不考虑口型变化的节奏、幅度等问题,甚至开始说话的时间也可以适当提早或推迟。相反,如果画面是说话人的面部特写,口型活动看得清清楚楚,那么翻译就需要格外小心,有时要反复试验调整,争取在最大程度上使汉语发音的口型与原片上的口型相一致,否则就会造成声画之间明显不和谐。 英语和汉语在词语排列顺序上有很大差别,如汉语的修饰成分通常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而英语的修饰成分,尤其是比较长的修饰成分往往要放在中心词的后边。中文译文当然要按照汉语的习惯来排列词语,那么多数情况下译文的语序会与原文不同,这就有可能产生一个问题,即翻译出来的汉语对白可能与人物的表情、动作不配合。例如,钱绍昌先生所译《天使爱心》里有这样一句话: “I have been Wendy’s family doctor since she was this high.” 按照汉语的习惯,这句话可以译成:“文蒂才这么高的时候我就是她的家庭医生了”。但是演员在说这句话的结尾时有一个比划文蒂当时有多高的手势,那么汉语就必须调整,钱绍昌先生的译文是“我开始做文蒂的家庭医生她才这么高”,这样语言和动作就非常协调一致了。 由于英语与汉语在字句结构、发音等诸多方面非常不同,要把两种语言的口型对得完全一致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口形活动的节奏、开合幅度不必强求绝对一致,只要做到大概一致就可以了。但如果要让一段话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与口形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一致起来倒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因为译文的字数可以适当调节,演员说话的速度也可以适当加快或放慢。由于对白的时间比较容易把握,处理得好又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译制人员都非常重视对白时间的一致,争取把每段话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对应得分毫不差。翻译在这方面也起着非常要的作用,如果句子翻译得过长画面就会装不下,翻译得过短画面就可能填不满。翻译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反复变换调整,尽可能找到表意准确又长短合适的句子,以方便配音演员的表演发挥。 |
|
2楼#
发布于:2006-05-31 22:46
译制片录音——从伴音到音响的转变 作者:顾铁军 最早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默片,也就是只有画面没有声音的哑剧电影。那时候,人们头脑中关于电影的概念就是没有声音的动画,所以当有人想让电影出声的时候,很多人都感到怪异,甚至有人认为是荒唐的。虽然有保守观念的阻碍,方式方法上也经历了很多挫折,有声电影还是出现了,而且很快就被人们接受了,美国电影《雨中曲》就很诙谐地表现了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最初的有声电影还不是真正的有声电影,因为那时电影的画面和声音是分开的,这边电影放映机放映影像,那边留声机发出事先灌制在唱片上的声音,弄不好,画面和声音就不同步,结果常常是驴唇不对马嘴,让观众哭笑不得。后来技术进步了,声音录制在电影胶片上,彻底解决了声画不同步的问题。 然而,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是无限的,电影录音技术也是如此。当初的电影录音是单声道的,也就是所有的声音都同时混合录制在一起,电影放映时通过放置在银幕附近的一个扬声器播放出来,这样的电影声音听起来几乎没有任何层次感。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声响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我们的听觉能够判断出声音来源的方位。艺术模仿生活,让电影伴音有立体感、逼真感一直是电影录音艺术追求的目标。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影录音科技的进步,当代电影已经达到了这个目标,很多现代化的电影院都有了环绕立体声音响系统,可以放映立体声效果的电影。 在技术上,逼真的、有立体感效果的电影声音是如何实现的呢?秘密主要在于多声道的录音方式和多声道的声音输出方。也就是说,逼真的立体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各个声音之间的强弱高低等的明显对比,二是扬声器放置的位置。现在,一部电影的录音可以说是个系统工程,录音师首先要将各种声音分门别类,分别录制在不同的声音轨道上,记录声音的轨道可多达到二十几个。接下来要对这些轨道上的声音进行加工,就是所谓的“进工作站”,亦即在专业的音响处理设备上,根据整体效果的需要对已经录制的声音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增强或削弱某些声音,使某些声音变形(如制作鬼怪说话的声音)等等。再接下来就是将所有声音分门别类,根据播放制式的需要合并在相应的几个声道上。为了获得逼真的效果,录音师要使所有声音相互呼应,相互配合,既对比鲜明又浑然一体。这就像大型交响乐队所演奏的多声部音乐,各声部彼此不同而又和谐地推进。最后,将录音复制在电影胶片上,整个录音过程就完成了。 译制片的录音不必从头做起,因为原版电影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录音,译制录音所要做的就是用中文的语言录音去置换原来的语言录音,其它声道上的声音保持不变。但这并不意味着译制片的语言录音与其它声音无关,相反,录音师要保证新录制的语言声音与其他声音的配合呼应,只不过是在处理声音时只能改变自己的新录音,而不改变原版电影语言声道以外的其他声音。例如,如果一个军官在炮火声中发号施令,他必须大声呼喊了,语言的录音要有一定的音量,否则就会被背景音响淹没了。如果一对恋人在寂静的旷野中切切私语,声音就要录制得比较微弱,否则就会与舒缓的背景音乐相矛盾,显得突兀,破坏了清幽的声画氛围。 在过去,电影声音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组成要素,它的美感主要来自于他的内容方面,即语言词句的美、音乐曲调的美、自然声音的真实美等等。而当今电影声音的美感则更多地来源于声音的形式方面了,即声音的强度、层次、色彩等等。也就是说当代电影录音的魅力不再仅仅是以内容取胜,而更多的是以电影的视听效果取胜,这一倾向在商业片上显得尤为突出。今天,家家都有电视,人们为什么去电影院看电影?如果只为了看故事情节,那么在自己家里看电视同到电影院看电影没有多大区别,还省去了赶路的麻烦。可如果你想看到宽银幕上浩大的画面,听到撼人心魄的环绕立体声音响,你就只好去电影院了,因为你自己用电视和几个小音箱搭建起来的家庭影院所能达到的视听效果是永远不能同现代化的电影院里的视听效果相比的。 看看这几年的所谓“大片”,它们大在什么地方?大在令人感动的故事吗?《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模式简直老掉了牙,《黑客帝国》不过是个“网络版”的黑社会枪战片,就情节而言远不及《教父》。为什么没有像《蝴蝶梦》、《魂断蓝桥》、《飘》那样情节跌宕,情感细腻的电影了?因为那样的电影虽然动人,但已经不够“好听”,不够“好看”了。现在的美国大片,故事要么发生在大海上,要么发生在天空中,而且大多是战争片。因为这样的电影便于将画面的冲击力和音响的冲击力发挥到极致,在电影院里,足以让你目瞪口呆,震耳欲聋。大海和天空可以展现空间的广阔,隆隆的炮声、汹涌的浪涛声可以凸显声音的震撼。《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怒海争锋》都属此类。还有些故事即不发生在大海,也不在天上,地上,但一定发生在“魔界”,因为那类电影的画面和音响就更可以发挥当代计算机绘画和拟声的技术去任意创造了,《哈利波特》、《指环王》就属此类。由此可见,美国大片大就大在电视所无法企及的大画面和大音效。有了这大画面和大音效,电影就将自己同电视分开了,从而摆脱了电视的追逐和纠缠,再次将观众召回到电影院。同时,以视听效果见长的电影也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盗版,这样的电影很难在家用设备上放出音响效果来。 由此看来,如今与电影画面相配合的声音与其说是电影配音不如说是电影音响了。以往,电影配音主要是为电影叙事服务的,以人物的语言对话为主,现在,电影艺术家在注意发挥语言对话叙事作用的同时,更注重挖掘声音本身的美感,也就是声音的物理学属性,如音高、音强、音色,以及多种声音的组合、对比等所带来的感受,声音本身成了电影重要的审美对象,物理学意义上的“声音”的地位被极大地提高了。由于电子科技为声音的录制播放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为音响创作留下了巨大的空间,艺术家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创造性,调动各种声学手段,创作出具有独特艺术感染力的电影音响。 |
|
3楼#
发布于:2006-05-31 22:46
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传承 ——评美国电影《烈火雄心》 作者:顾铁军 在当今众多的美国影片中,《烈火雄心》无疑是很特别的,它的特别之处不在于他比别的电影拍得更新奇,而在于它在我们已经遗忘了正统的时候突然正统了一把,着实让观众吃惊不小,同时也感动不已。西方现代派运动之后,很少有人正面大谈特谈“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了,因为当年“非理性”和“反英雄”的潮流红极一时,以至影响到今天的文化观念,在如今讲究打破传统,追求多元化的文化风气下,谁再讲 “人道主义”、“英雄主义”就显得陈腐守旧,甚至荒唐可笑了。可事实上,人道主义始终都是西方人最根本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支柱,它深藏在人们心灵的深处,那些宣扬人道主义的电影最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近些年美国好莱坞拍摄的大片可谓五花八门,形态各异,艺术家们拿出各种招数来吸引观众的视线,似乎不讲什么主义,其实不然,因为只要讲故事就难免要做出善恶美丑的价值判断,从而表现出影片的价值取向。《角斗士》、《拯救大兵瑞恩》都以残酷的战斗场面冲击人的视觉,其实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隐藏在这激烈场面背后的温情,那就是对小人物的同情和关怀,也就是人道主义。 《烈火雄心》从正面直截了当地刻画了杰克·莫里森这个英雄形象,主题和表现手法都很传统,看起来似乎有些老套,但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编剧路易斯·考利克在很多方面还是独具匠心的。在多数写英雄人物的影片中,英雄往往都具有非凡的身份、非凡的性格,处于非凡的环境,同时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如《亚瑟王》中的亚瑟、《巴顿将军》中的巴顿等等。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会让我们惊叹,也会让我们感动,但毕竟离我们比较遥远,缺少一种亲近感。在《烈火雄心》中,路易斯·考利克则描写了一位平中见奇的英雄:杰克是个普通人,有和大多数人一样的思想感情,有和我们每一个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每天要完成繁忙紧张的日常工作,还要照顾自己的家庭。但就是在这样平凡的生活中,杰克表现出他的高贵品质,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偶像,而是融合在普通大众中间的一位亲好友朋,他怀有普通人共有的道德价值追求,是所有平凡人的一个代表。 编剧路易斯·考利克的高妙之处在于他不是用很多的笔墨去写杰克所经历的个别重大事件,而是全面地展现了杰克的日常生活,通过杰克本人的普普通通的生活,展现他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编剧路易斯·考利在《烈火雄心》中注重描写杰克这个人,而非他的事迹。这种写法乍看起来好像会遮蔽杰克的英雄事迹,其实恰恰相反,在真真切切的生活的衬托之下,杰克的高尚和勇敢更显得突出,更加真实动人,更容易让人接受并产生共鸣。影片以回忆的形式展现了杰克从开始参加消防工作到谈恋爱、结婚、养育子女,最后到因公殉职的生活经历,也就是杰克牺牲前二十到三十岁之间的这段生活。从叙述的时间顺序看,本片采用了倒叙和插叙的方式。在电影的开头,杰克正在解救一个困在失火大楼里的人,楼板突然坍塌,杰克随坍塌的楼板跌落下来,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身负重伤,被困在没有出口的狭小空间内,四周大火还在蔓延。他努力凿通墙壁以配合外面前来营救他的同事们,头脑中不时回忆起这些年来一段一段的生活。 杰克勇于舍己救人,最后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样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勇敢的行为不是凭空而来的。我们看到,日常生活中的杰克就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一个关心别人的人,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杰克对他身边的人都怀有深厚的感情,他爱自己的妻子琳达,他深知琳达为自己所从事的危险工作感到担心,家庭和事业之间的矛盾让杰克非常苦恼,他对琳达充满了愧疚,好在琳达是个通情达理的妻子,她强忍自己的担心和忧虑,尽可能支持丈夫的工作。丹尼斯是杰克最好的伙伴、同事和朋友,丹尼斯在队里专门从事解救被困人员的搜救工作,这让杰克非常羡慕,琳达与杰克相识也是丹尼斯搭的桥。遗憾的是丹尼斯在扑救大火时突然牺牲,眼看着丹尼斯葬身火海而没有能够冲进去把他救出来,杰克感到非常痛苦,他决定向丹尼斯学习,要求调到工作更加危险的搜救队去,希望能够救出更多的被困人员。在杰克身上,我们看到他有与琳达的夫妻情、与凯蒂、奇斯的儿女情,与丹尼斯、汤米的战友情等等。有了这些情,我们就不难理解杰克对被困人员所怀有的深切的同情了。 与以往的很多的英雄人物形象不同,杰克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自己的工作,他没有激烈的思想活动,也没有大张旗鼓的表白,更没有狂放张扬的行动,他只是十分专注地,按部就班地工作。影片中有几处非常惊险的救火场面,这时杰克的情绪很紧张,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丝毫没有畏惧或者逃脱一类的念头。有时工作很顺利,杰克的情绪便非常兴奋,他为顺利灭火和自己的成功感到高兴,但从来没有把自己和自己的工作看得多么崇高伟大。无论是紧张还是兴奋,杰克表现出的都是非常朴实憨厚的自然的情绪状态,他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其它高深复杂的念头。那么杰克是不是真的不高尚不伟大呢?显然,杰克是高尚伟大的,只不过杰克不是为了伟大而伟大,也不是为了高尚而高尚,他的伟大是平凡的生活孕育出的伟大,普通人的朴素情感孕育出的崇高。 西方文化有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传统,它们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人对人的认识和关怀。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勇敢地抗拒众神之王宙斯要消灭人类的图谋,他为人类从天神那里取来天火,赋予人类以知识和智慧,给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带来了希望。恼羞成怒的宙斯为了惩罚普罗米修斯而把他绑缚在高加索山上,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为了人类,他宁愿忍受痛苦的折磨。这种关心人并为他人牺牲自己的精神后来被基督教吸收并融合在基督教教义当中,具体体现就是基督为人类受难的精神,也就是瘦弱的基督头上缠着荆棘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个形象,启蒙运动更是把西方人对人道主义的推崇推倒了顶峰。此后,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常被滥用和不适当地宣扬,结果在“反主流文化”等运动当中遭到贬损和排斥。但从古至今,最能感染和打动西方人心弦的还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杰克的精神就是这种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传承。 《烈火雄心》充满了通过宗教情感传达出来的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这个特点突出地体现在片中的两个场面里。第一个场面实际是两个镜头的组接。困在大楼里身负重伤的杰克在朦胧中回忆起儿子降生那天的情景,杰克、琳达和肯尼迪队长带着新生的婴儿来到教堂做洗礼。牧师先念诵经文,然后将一勺圣水倾倒在孩子的额头上,紧接着是一个水流的特写镜头,我们看到一股 细细的晶莹的水流从高处落下,镜头跟着水流下拉,下面慢慢出现的不是婴儿的额头,而是瓦砾中昏迷的杰克的额头,原来场景已经从教堂切换到了失火的大楼,水流也已经从洗礼的圣水变成了从楼的上方流淌下来的灭火用水。这个镜头衔接真是意味深长,因为此时伤痕累累,奄奄一息的杰克仿佛就是为人类受难的基督,他额头上的水珠就是基督头上的荆棘,身边的残垣断壁就是钉死基督的十字架,这一切象征物的意味西方人一看便知,难免为之动情。另一个场面是杰克被授予英雄奖章的情景。那是一个白雪飘飞的圣诞之夜,杰克勇敢地冲进一个已经燃起熊熊大火的楼房,他历尽艰险从生死线上救出来一位少女。当晚在教堂里,市长宣读了颁奖词,杰克被授予英雄奖章。杰克、琳达和孩子们看着漂亮的奖章,脸上洋溢出自豪和幸福。这件事发生在圣诞夜,杰克在教堂接受英雄奖章,这显然包含着象征意义,他暗示着杰克舍己救人的精神就是基督的精神,杰克冲入火海,正如基督降临人世。 |
|
4楼#
发布于:2006-05-31 22:48
评美国史诗巨片《亚瑟王》 作者:顾铁军 近几年美国好莱坞热衷于拍摄极具历史感的史诗性巨片,《指环王》、《特洛伊》、《亚瑟王》、《亚历山大》(拍摄中)接踵而至,几乎同时与观众见面,让人感到这些已经拍过的故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拍摄轮回。同一段故事被不同的编剧采用并做出各自不同的处理已经屡见不鲜,取材于“荷马史诗”、“亚瑟王传奇”、“亚历山大大帝传奇”的电影也已经有很多部了,如《特洛伊的海伦》(1955)、《亚瑟王:青年战将》(1975)《亚历山大大帝》(1956)等等,这样的电影以后还会有人再拍。电影是一种时尚艺术,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娱乐品,同一素材在不同时代花样翻新是自然而然的。如今,电子科技的进步把电影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以电脑数字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画面和虚拟声效的时代,这也就意味着当代电影又有了新的艺术创作空间,旧的电影素材更有可能得到全新的演绎。 电影《亚瑟王》取材于英国著名的民间历史传说《亚瑟王传奇》,这样经典的历史传奇用作电影素材具有天然的优势。首先,由于这类电影一般都反映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这些事件和人物曾经影响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影响到该民族文化的形成,这就使得这类电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凝重感。其次,亚瑟是传说中的一位骑士,西方的骑士传奇与中国的武侠传奇相似,包含着人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一个文化人群性格的一部分;看这样的电影,观众会在潜意识中有一种精神寻根意识,会有一种亲近感和认同感。长久以来,西方年轻人崇尚桀骜不驯,风流倜傥的性格,对女性彬彬有礼,这些都是所谓骑士精神的遗存。 英雄主义是骑士精神的核心,所以描写骑士战斗经历的电影往往具有英雄主义的独特魅力。英雄崇拜自古就有,虽然在现代社会中比较隐晦,这种向往英雄精神的心理依然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古往今来,人在现实生活里可能遭到压迫和欺凌,常常要面对压力和挑战,但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一般不能锋芒毕露,面对面地进行抗争,相反地,只能压抑自己的情绪,委曲求全。文艺作品中的英雄主义让人们暂时抛开现实,在精神上充分放纵自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爱和自己的恨,畅快淋漓地宣泄心中的怨恨,跟随英雄人物一起大刀阔斧地战斗,畅快淋漓地拼杀。当今电影不乏惨烈的打斗场面,有些镜头相当血腥,与过去的电影相比有过之无不及,之所以如此,除了有拍摄技术进步的原因,更主要的恐怕还是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结果。亚瑟是很多西方人心目中的大英雄,他勇猛善战,除暴安良,拍这样一位大英雄的电影不愁没有观众缘。 真真假假的故事 文学上的《亚瑟王传奇》是英国有关亚瑟这个人物的传奇故事的总称,主要包括“亚瑟的诞生”、“圆桌骑士团的故事”、“寻找圣杯的故事”、“亚瑟之死”等几个部分,其中找不到电影《亚瑟王》讲的这段。电影《亚瑟王》的故事情节看来是编剧大卫·弗兰索尼借题发挥的结果,他利用亚瑟和他的骑士这个人物群体及其时代背景,创造了一段新的亚瑟王传奇。其实亚瑟在英国历史上也是个莫须有的人物,历史学家和文学家都曾试图让亚瑟对号入座,在亚瑟和某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之间划上等号,但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让大多数人接受认同。民间传说从来都不必是真的,人们只是拿故事说事,目的在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愿望。影片开头声称“考古证明亚瑟确有其人”,这和说“本片纯属虚构”没什么区别,都是吸引观众的噱头罢了。 在这部电影里,编剧和导演显然都在走现实主义的路线,片中没有妖魔鬼怪之类的镜头,所有的情景都是写实的。片中用蓝颜色纹身的蓝魔人让人觉得有些怪异,似乎有些魔幻的色彩,但事实上这副装扮不过是为了突出表现蓝魔人的原始荒蛮而已,目的是为了与罗马人、萨克逊人有所区别,形成反差;战斗中蓝魔人丝毫没有什么神力。《亚瑟王》的故事情节基本上是以两次战斗为线索展开的。第一次是亚瑟和他的骑士遵从罗马帝国的命令冒险到哈德良长城以北去营救罗马教士马留斯一家,在回来的路上与萨克逊人遭遇并展开了激战。第二次是在罗马军队撤离不列颠后,萨克逊人大兵压境,亚瑟和他的骑士联合蓝魔人与萨克逊人交战,最后亚瑟领导的军队取得了胜利,亚瑟被拥立为王。如果我们要刨根问底的话,我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马留斯一家要住到罗马势力范围之外的北方去?为什么入侵的萨克逊人不忙着占领土地却要截击撤退逃跑的人?历史上罗马人撤退以后撒克逊人入主不列颠,国王都是萨克逊人,亚瑟打败萨克逊人并成为英国国王从何说起呢?显然大卫·弗兰索尼在戏说历史,一本正经地编故事。 命运多舛的人物 影片里亚瑟的命运一波三折,他从一个卑贱的奴隶变成了一位万人敬仰的国王,从沦为奴隶到登上国王的宝座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命运的驱使。表面上亚瑟是罗马帝国骁勇善战的骑士,他威风凛凛,所向披靡,可实际上他出身卑贱,处境悲惨,所作所为都是身不由己。同他手下的其他骑士一样,亚瑟从军是因为他们的父辈当年被罗马帝国的军队俘虏并被迫签订了契约,规定他们的子孙都要为罗马帝国服役十五年,这样他们的子子孙孙都沦为了罗马帝国的奴隶。由于有这样的身世,亚瑟和他的骑士们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开军队,远离战争,回到家乡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命运却一次又一次把他们拖入战争。影片开头,亚瑟和他的骑士们已经在罗马的军队服役了十五年,终于盼到了退役的日期,可是曼格瑞斯主教扣下了他们的退役证,强迫他们到北方去营救马留斯一家。这项任务凶多吉少,可能有去无回,可他们只能接受这样的命运。凭着自己的足智多谋,亚瑟带领他的骑士终于完成了任务。此时自由又在不远处向他们招手了,可是萨克逊人侵入了不列颠,奎妮薇、默林真诚地请求他做蓝魔人的统帅,面临灭顶之灾的百姓向他投来期待的目光,亚瑟和他的骑士们不得不再次放弃近在咫尺的自由,投入了战斗。 以古论今的主题 在亚瑟身上同时发生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个是上面谈到的他境遇的变化,另一个就是他思想观念上的变化,即从一个盲目地为腐朽的罗马帝国打打杀杀的武夫变成了一位自觉为不列颠人民的自由而战斗的统帅。亚瑟思想的转变起始于他的两个思想幻灭,即对罗马帝国的幻灭和对天主教的幻灭。从军的十五年,亚瑟的头脑中形成了对罗马帝国的幻想,他认为罗马“有秩序、文明、繁荣”,希望退役以后到罗马去生活。与其他骑士不同,亚瑟接受了天主教,遇到危难时亚瑟祈祷上帝,因此时常遭到同伴们,尤其是兰斯洛特的讥讽。但亚瑟的身世和处境毕竟与真正的罗马贵族不同,他反对专制暴政,主张自由平等,他在议事大厅里放一张圆桌,目的就是让大家不分主次地坐在一起平等交谈。 一系列事件导致了亚瑟幻想的破灭。他看到教士马留斯在他的庄园打着宗教的旗号残酷压迫他的农奴,气愤之下捣毁了那里的牢房。主教格曼涅斯表面善良,内心阴险毒辣,为保全自己的性命不惜用他人做自己的替死鬼。最不能让亚瑟接受的是,格曼涅斯伙同教会里其他的保守派杀害了主张自由平的教士帕雷杰斯。亚瑟皈依天主,正是因为他赞成帕雷杰斯的思想,把他当作自己的精神向导。这个消息是阿莱克托在路上告诉亚瑟的,亚瑟的精神突然遭到沉重的打击,为此,影片特别运用了一个长镜头来表现亚瑟从吃惊到疑惑再到绝望的心理状态。镜头从亚瑟木然的充满疑惑的脸开始,然后向后拉,最后摇向旁边一望无际的群山。 除了这些反面教材外,女友奎妮微的劝导和激励也起了很大作用。“我属于这片土地,你属于哪里?” 奎妮微这样质问亚瑟,她希望亚瑟不要再为罗马做无谓的牺牲,而应该为不列颠人民的自由而战斗。最后,亚瑟果然树起了自己的旗帜,与不列颠人一道抵抗撒克逊人的入侵。在这部电影里,亚瑟只所以成为伟大的英雄,是因为他具有自由平等的思想,最后走上了为自由而战的道路。但将自由平等观念加在亚瑟身上实在是当代人的一相情愿。霍顿在解释为什么用圆桌开会时说:“亚瑟认为人生来平等。”可这样的观念在亚瑟那个年代是不大可能有的,如果亚瑟王有这样的观念,那么英国近代史要提前一千年了,欧洲也就不必搞那一场启蒙运动。所以,这部电影的主题也是戏说性质的,让古人帮我们说说今天的事。 瑕不掩瑜的制作 本片从故事的展开和场面的调动都比较流畅,不失为一部气势宏大的佳作,但个别地方处理则显得很突兀。这部电影有传记片的性质,亚瑟在片中占据着绝对中心的地位,其他所有人物都是配这朵红花的绿叶,即使是像兰斯洛特、鲍斯、奎妮薇这些戏份相当多的人物也没有什么自己的表现,缺少了个性,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光彩。也是有于这个原因,次要人物为亚瑟搭戏的痕迹非常明显,似乎他们的作用就是从正面或者从反面来突显亚瑟。例如,亚瑟每次要做决断的时候,兰斯洛特都要持相反意见出来跟他争执一番,事后又总是忠实地跟随亚瑟实施行动。 奎妮薇这个人物身上有很多不合情理之处。亚瑟把她从牢房里救出时,她已经奄奄一息,所有手指都因刑具的挤压已经变形,显然是一位倍受欺凌的弱女子。可她很快就加入了接下来的战斗,显出一身的好工夫,射出的弓箭百发百中。我们不禁要问,她既有这样本事,怎么在狱中那样软弱可欺?她的身体,尤其是手指,怎么恢复得那样快?竟然可以搭弓射箭了?亚瑟的推拿医术不一般。最说不过去的是他的装扮。当时正值冬季,到处冰天雪地,河面上结着厚厚的冰,奎妮薇竟然可以半裸上身,露出皮肤上蓝色的图案。蓝魔人这样不怕寒冷么?再者,亚瑟和他的骑士们都穿着厚重的铠甲,而奎妮薇打仗时则赤膊上阵,这女子实在太不一般了。 |
|
5楼#
发布于:2006-05-31 22:49
科学幻想背后的哲学 ——谈美国系列电影《星球大战》 作者:顾铁军 一、科幻电影中的鸿篇巨制 2005年5月,美国电影导演乔治·卢卡斯将推出他的科学幻想系列电影《星球大战》的最后一部:《西斯的反击》。从5月19日开始,这部电影将在世界各地同步上上映,已经得到世界各地影迷的热切关注。中国影迷中也有一群特别喜欢《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所谓“星战迷”,他们对这些电影的方方面面了如指掌,热衷于研究和讨论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如影片中某个人物的身世、性格、功力,星系各地居民的长相、习俗、与他民族之间的关系,各种飞行器、武器的外形、结构和功能,各种机器人还有克隆人的特点等等,其中最核心、最热门的讨论集中在“原力”这个概念上。可以说,“星战迷”关于《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讨论已经构建起一种概念明晰,体系完善的电影文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关于《星球大战》的讨论具有科学幻想的性质,影迷们在电影所搭建的一个共同的平台上,自由浪漫地畅想未来和宇宙,既包含着人们对于未来和宇宙的种种向往和猜测,也包含着我们人类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关于宇宙和生命的传统观念。 《星球大战:西斯的反击》已经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北京电影制片厂译制,即将进入院线在全国各地放映。为了保持系列影片的连贯性,这次译制尽可能沿用上一部《克隆人的进攻》的做法,演职员的阵容基本不变,对白中涉及到的专用名词保持一致,在语言表达上兼顾“星战迷”和普通观众两个方面,即尽可能使用在“星战迷”之间约定俗成的固定说法,也要让对《星球大战》没有多少了解的普通观众易于理解。我们特别感谢“星战迷”对这次译制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其中《新电影》杂志社的邹波先生和中国传媒大学的赵宸同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资料,提出了许多翻译上的建议,使我们在翻译上更加准确和生动。 《星球大战》第一部拍摄于1977年,此后拍摄了两部续集:《帝国反击》(1980年)和《绝地归来》(1983年),形成了《星球大战》三部曲。此后又拍摄了三部前传,即《魅影危机》(1999年)、《克隆人的进攻》(2002年)和《西斯的反击》(2005年),讲述的是《星球大战》三部曲以前发生的故事,这就又形成了《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前后六部电影的创作经历了整整二十八年,足见导演卢卡斯对电影创作的执着。我同八一厂制片人王进喜老师谈及此事,他也深有感慨,说这才是真正的导演。纵观整套《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说它是一部鸿篇巨制毫不为过。 我们说《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非常宏大,这种宏大表现在许多方面。其一,《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艺术空间。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星系,人类、克隆人、机器人乘坐飞船游走于各个星球之间,战争发生在各个星球上,也发生在天空中。其二,故事跨越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间。主人公之一尤达大师已经生活了近千年,在这一千年之中他经历了绝地打败西斯,建立起共和国,后来共和国又被西斯颠覆的漫长过程。其三、人物众多,形象生动。《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大150多个,主要人物有几十个,这些主要人物的活动贯穿所有六部电影,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平凡的身世,个性十分鲜明。绝地大师尤达深沉老道,足智多谋;天行者阿纳金年轻气盛,轻狂鲁莽;阿纳金的师傅奥比旺·克诺比则介于他们之间,功力和智慧不及尤达,但比阿纳金要老成稳重。其四,故事跌宕起伏,悬念重生。绝地和西斯在明面和暗处两条战线上同时开展斗争,矛盾复杂多变。达斯·西迪亚斯暗藏在星际议会里,后来甚至占据了议长的职位,表面上他谦恭和善,周旋于议员们之间,暗地里则收买指使绝地天行者阿纳金阴谋破坏共和国,最后颠覆了共和国。 二、神秘莫测的“原力” 《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最重要也最具神秘色彩的一个概念就是“原力”(The Force)。它代表着一种自然观、宇宙观,是搭建支撑起《星球大战》整个故事的根本点和出发点。所谓“原力”就是指存在于宇宙中的一个根本力量,它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每时每刻都控制和决定着一切。生活在宇宙中的类似人类这样的高级生命通过修炼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掌握和利用原力,以达到某种目的。原力分为黑暗和光明两个方面,即同属于一个事物的两个侧面,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矛盾,彼此遏制对方发展自己,斗争的结果就是此消彼长,而作为整体的原力的总量保持不变。通常情况下黑暗面和光明面势均力敌,处于平衡状态,一旦失衡,无论哪一面占了上风,矛盾就会加剧,随即产生激烈的动荡。 当初原力的黑暗面占据了上风,掌握了黑暗原力的西斯凭借以黑暗原力为支撑的强大的武力控制了整个星系,他们独断专行,欺压各个星球上的居民。追求“光明原力”的绝地带领星系各处居民奋起反抗西斯的压迫,终于推翻了西斯的统治,建立的星系共和国,并以星系议会为最高首脑机关,实行民主共和制度。此后一千年间,掌握着“光明原力”的绝地占据着上风,西斯和“黑暗原力”则处于被压制的弱小的状态。此时的西斯转入地下,同占据上风的绝地继续斗争。星系居民中流传着一个预言,原力已经失去了平衡,不久将有一位绝地武士打破这种不平衡状态,最终实现原力的平衡,这个绝地武士就是阿纳金,阿纳金也因此受到绝地长老会的重视和培养。出乎绝地的意料,阿纳金被达斯·西迪亚斯引诱利用,变成了凶狠残暴的西斯,并且帮助达斯·西迪亚斯颠覆了共和国,建立了星系帝国。在《西斯的反击》接近尾声的时候有这样一个场面:交战中奥比旺砍断了阿纳金的胳膊,阿纳金跌倒在岩浆流附近,他的衣服在岩浆的烘烤之下燃烧起来,见此惨状奥比旺向阿纳金痛苦地呼喊道:“你本来应该平衡原力,可你却变成了西斯!”原来,绝地们误解了预言的含义,错把平衡原力当成了消灭西斯,其实平衡原力的真正含义是削弱绝地的力量,增加西斯的力量,阿纳金由绝地变成西斯,恰好是要完成了这样的平衡。可问题又出来了,随着黑暗帝国的建立,“原力”又出现了新的不平衡。 三、“原力”的科学内涵 细心的观众会觉得“原力”的说法似曾相识,它让我们联想到物理学上的牛顿“三大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关于宇宙中的物质、能量、运动,现代科学已经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说,那就是:宇宙是物质的,宇宙中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根源是物质所具有的各种能量之间的矛盾变化。能量是度量运动的物理量;运动是物质的属性,能量是运动的属性;能量又称“能”或“力”,它是运动的原因和结果;物质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可以在不同的物质间转移,但总量保持不变,既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更不会消失。我们在科学中还有一个“平衡”的概念,那就是任何一个事物的内部都同时存在着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双方的强弱永远处于交替变化之中,双方力量基本一致时就达到了某种平衡,平衡带来稳定,相反,如果对立双方力量悬殊,结果势必出现力量上的失衡,失衡就意味着动荡和不稳定。《星球大战》中的“原力”的意义基本上同物理学里的“能量”概念相一致。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英文“force” 的意思多达八个,作为科学术语,它指“可以测量的导致运动的某种影响或者这种影响的程度”,其它还有力量、体力、影响力、军队等意思。显然,“force”在英文中既表达一个明晰确定的科学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观念性的概念。为什么神秘呢?因为物理学虽然为我们描述了物质的运动,证明了能量的存在和作用,但并没有告诉我们能量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到底如何发挥作用。能量无影无踪又无处不在,让人觉得难以琢磨,无法把握。大科学家牛顿也曾经问自己是谁给宇宙万物以最初的动力,他找不到答案,只好把问题推脱给上帝,说上帝推出了第一把力,称之为第一推动力。 四、“原力”的哲学内涵 西方人向来喜欢刨根问底,总是试图用分析的方法弄清一个事物到底是什么。面对生机勃勃的地球、运行不止的满天星斗,他们自然要问是什么赋予了浩瀚宇宙中的万事万物以永不停息的力量。除了牛顿,还有很多西方先哲曾经探究宇宙万物的根本动力。例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就是从无形的、被动的质料向能动的形式的过渡,他从形式和质料的相对性推论出形式的形式,承认第一推动者的存在。斯宾诺沙和莱布尼茨都认为运动的动力来自运动这的物质的内部。黑格尔认为矛盾是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运动不过是矛盾的表现。西方人在思考认识问题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就是科学,科学总是试图把问题搞个清清除楚明明白白,而绝大多数问题是无法搞得清楚的;另一个极端就是神学,神学就是从一个假想的出发点出发,用似乎很合理的繁复的思辨把你搞得糊涂到以为自己不糊涂。科学之光照耀不到的黑暗角落便是神的家园,在西方人的文化中,人们往往依靠上帝解决一切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那么要回答宇宙最根本的动力是什么,这个动力到底是什么样的力量,答案自然就是“上帝做的事只有上帝知道了”。千百年来的哲学思辨和宗教信仰塑造了西方人关于宇宙根本力量的观念,体现在《星球大战》中的“原力”同时包含着两方面的意义,靠近科学的哲学告诉人们原力是一种自然客观的存在,使它具有了真实感,现实感,靠近宗教的哲学则告诉人们原力是一种深不可测的巨大力量,给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原力”实在是科学幻想电影的绝好素材,天然地既科学,又幻想。 中国古代哲人也曾经探讨过宇宙根本力量的问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道家的思想。与西方人所走的道路不同,中国人不习惯于抽象分析,而更倾向于形象描述,有时甚至是连形象都没有的直觉表达。这就使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更具有神秘色彩,更加浪漫和富于想象。在感受宇宙万物所蕴涵的无尽力量时,老子提出了“道”的概念,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周易》进一步明确了“道”是由“阴”和“阳”两个方面构成的,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并通过对“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描述揭示了“道”的内在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 不知导演卢卡斯是否有意或者无意地吸收了一些中国的传统思想,显然,“道”的概念与“原力”的概念非常相似。“阴”岂不就是“黑暗原力”,“阳”岂不就是“光明原力”,二者的矛盾统一关系还有比画在一个圆圈之中的两条相互追逐的阴阳鱼说得更生动明了的吗?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矛盾变化中达到的平衡的关系在太极图里表现得多么直观清楚!阿纳金是阳鱼的黑眼睛,当阴阳失衡时他干脆变成了一条阴鱼(达斯·维达),帕丁·议长则是阴鱼的白眼睛,他虽然是一条阴鱼(达斯·西狄亚斯),本身也包含着光明的潜质。 五、“原力”的艺术内涵 “force”本来应该翻译成“能量” 或者“力”,我们有意加上一个“原”字把它翻译成“原力”,目的就是丰富它的内涵,增加它的神秘感,使它在电影中更加贴切生动地表达出它的丰富内涵。在《星球大战》中,“force”指的是隐藏在星系万事万物背后一个最根本的,整体的力量,它无处不在,决定着一切,是所有希望获得和依靠的力量。“力量”是一个冷冰冰的毫无感情色彩的科学术语,但《星球大战》中的“原力”则包含了人的愿望和目的性。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者是彼此独立的三个领域,它们都有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和方法,所得到的结论在意义的确定上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真理就成了谬误。但在西方的文化艺术中就有这样一些思想家、艺术家,他们把人对自然界的某些认识移植应用到对社会、对人的认识,并在艺术创作中表达出来,最典型的就是西方艺术史上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思想基础的“自然主义”思潮。在自然主义者看来,人和人类社会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理和心理,人的各种活动、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同样遵循着自然规律,比如人类社会同样遵循着“丛林规则: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有些自然主义者甚至把人的情绪变化都看作是人体内化学反应的结果。 艺术中的科学幻想在人和自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一方面赋予人以自然的力量,同时也赋予自然以人性。面对风雨雷电,人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自然的力量的存在,也始终幻想着把握这种力量为自己所用。另一方面,人类自身所包含的自然因素也同样激起人的好奇。是什么让人类具有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是什么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这些与人类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这些问题也更加让人难以琢磨。人的倾向性和目的性让人类为自然染上了一层人性的色彩,让原本属于自然的事物具有了善恶、美丑、优劣的分别。《星球大战》中的“原力”就是这样的一个被人化了的自然力量,它在人的观念中除了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同时还包含着人强加给它的某些意念和情感,这表现在: 1、“原力”崇拜:“原力”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它威力无比,决定着自然界和人类的一切,让人充满敬畏。 2、“原力”功夫:“原力”的威力巨大,但并非不可以驾御,高人通过修炼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握利用“原力”,修炼“原力”能让人具有了超凡的能力,尤达大师、温杜大师、达斯·西狄亚斯这些人具有高超的本领,原因就在于此。 3、黑白“原力”:“原力”由两部分构成,即黑暗界和光明界。黑暗界是邪恶的,追求黑暗原力的人自私贪婪,总是想得到更大的权力,图谋统治和控制一切。光明界则是崇高的,修炼光明原力的人都是善良的,他们主持公道正义,讲究自由平等,事事为他人着想。 显然,“原力”是既包含着自然因素又包含着社会因素的综合体,它在思想上既现代又传统,是一种意蕴深厚的艺术形象, 它有简单朴素的自然之美,有感性和思辨的社会之美,更有浪漫想象的艺术之美。 |
|
6楼#
发布于:2006-06-01 05:41
“原力”的解释让我想起了《圣斗士星矢》中的“小宇宙”。
|
|
|
7楼#
发布于:2006-06-01 07:35
全部收藏了,谢谢楼主!
|
|
|
9楼#
发布于:2006-06-01 11:50
支持一下!这些在顾老师的博客上看到过~
|
|
|
10楼#
发布于:2006-06-01 12:20
感觉解释了不少原来不明白的东西,顾老师真是功底深厚啊
|
|
|
11楼#
发布于:2006-06-02 20:07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