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138回复:31

[京译][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楼主#
更多 发布于:2003-12-28 10:08
[这个贴子最后由满不懂在 2003/12/28 03:47pm 第 4 次编辑]

转自2003.12.27《北京晚报》
  本报讯 今天凌晨1时35分,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翻译家英若诚因患肝病导致的呼吸和循环系统衰竭,在协和医院辞世,享年74岁。
[IMG]http://photo.sohu.com/2003/12/27/26/Img217512637.jpg[/IMG]
  曾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英若诚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家外文系,后考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熟悉英若诚的人都记得,他不仅讲得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还长期活跃在话剧舞台上,几十年来他曾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像《龙须沟》里的三元茶馆掌柜、《骆驼祥子》里的车厂主刘四、《茶馆》中的老刘麻子和小刘麻子等。英语“科班出身”的他更将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多部剧作名著翻译成中文,并将中国话剧舞台上的优秀剧作《茶馆》、《王昭君》、《家》等译成英文……许多圈内人士都将英若诚称为是一位“奇才奇艺”的艺术家。
  今天上午,当记者联系到英若诚先生的侄子英宁时,他已从协和医院赶回了家中,“得到消息时确实有些突然,虽然老爷子已经抱病在床将近10年了,其间医院也曾多次报过病危,但他都挺了过来,没想到这次真的成了永别……”话说至此,英宁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哽咽和吵哑,他告诉记者:“老爷子的生命力一直很顽强,医院的护理人员都曾经称赞他创造了几个生命奇迹。虽然走得有些匆忙,但老爷子一直挂念的几个儿女从始至终都一直陪伴在他身边,这应该也让老爷子感到很安慰吧。”
  一生追求简单生活的英老在弥留之际并末给喜爱他的观众留下只言片语,英宁告诉记者,早在住院养病期间,英老就曾多次对自己的身后事作出安排,他不止一次地向自己的亲人表示,将来不要为自己举办任何追悼活动,一切从简。“我们会尊重老爷子的遗愿,所以目前并末有举行追悼活动的计划,只打算家里的新人聚在一起,伴着老爷子生前最喜欢听的莫扎特的《安魂曲》,为他再送上一程。”(记者 左颖)
醒时做梦
游客
游客
1楼#
发布于:2003-12-28 18:13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英老……
我脑子里空白了……
mingzi
  • 最后登录
2楼#
发布于:2003-12-28 19:25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逝者如斯
mulan
  • 最后登录
3楼#
发布于:2003-12-28 19:31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这个贴子最后由mulan在 2003/12/27 07:46pm 第 1 次编辑]

痛何如哉。
不详的2003年。
今年看到了过多的文化名人西去的讣闻,没想到年底又见到讣闻,而且是英若诚。我最早知道英若诚是因为他到上海执导《马可·波罗》的译制。(之前的《亚瑟王》是否也是他导的?记不准了。)后来再返回去找北京人艺的话剧看。《茶馆》,《推销员之死》。1988年北京人艺到上海的时候上海电台采访英若诚,他的几句话至今依然记得,“恐惧和怜悯”,他反反复复引述经典戏剧理论,想要说明的无非是,话剧是高贵的。
是谁说的?……小寒?……黄宗洛说,代表能动的,不能动的……
李多多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20-07-10
  • 网站建设奖
  • 金话筒奖
  • 优秀录音师
4楼#
发布于:2003-12-28 23:00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怀念,<围城>中的三闾大学校长,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角色。
monlight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6-04-16
  • 原创大奖
5楼#
发布于:2003-12-29 00:40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痛悼英若成先生
那个辉煌的话剧年代留给我们的回忆一一远去了。
好在有子成器,家学未辍,期待英达英壮。
微笑,笑微
6楼#
发布于:2003-12-29 00:48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英若成在80年代。曾经担任过文化部副部长。
  在1960年代的电影《白求恩大夫》里扮演童翻译。
mulan
  • 最后登录
7楼#
发布于:2003-12-29 09:53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英若诚译《茶馆》封面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12月版
mulan
  • 最后登录
8楼#
发布于:2003-12-29 09:53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封底
mulan
  • 最后登录
9楼#
发布于:2003-12-29 09:54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内页
10楼#
发布于:2003-12-29 09:59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日本《读卖新闻》今日报道了英若成去世的消息。
  新华社电:27日黎明,中国著名演员兼翻译家英若成在北京市协和医院病逝,享年74岁。英若成精通英语,曾将老舍的名著《茶馆》译成英语,把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译成中文。他曾任中国文化省次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委理事。也参加了电影《末代皇帝》的演出。
  豆满江注:《末代皇帝》可能是《马可·波罗》之误。
mulan
  • 最后登录
11楼#
发布于:2003-12-29 10:46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选自北京人艺建院30周年画册
mulan
  • 最后登录
12楼#
发布于:2003-12-29 10:54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明朗的天》,1954年12月首演,董行佶饰尤晓峰(右),英若诚饰陈洪友(左)
mulan
  • 最后登录
13楼#
发布于:2003-12-29 11:08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茶馆》,1958年3月首演,英若诚饰刘麻子
串调
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
  • 最后登录2024-07-18
14楼#
发布于:2003-12-29 11:35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走的人越来越多了,刘麻子也走了....:(
谈笑间东风起, 百万雄师,烟火飞腾,红透长江。 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赤壁火为江水生色增光
mulan
  • 最后登录
15楼#
发布于:2003-12-29 11:57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英若诚其人其事
黄智敏
 
“他真是演啥像啥。”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委员英若诚的秘书张俊杰,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这样与笔者谈起英老的高超演艺:“比如话剧《茶馆》中的那个刘麻子,是个伶牙俐齿的痞子;而《推销员之死》中的那个推销员,却是个视钱如命的小市侩。从德性、秉性、个性、心态、素养方面讲,“痞子”与“市侩”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点。英老从细尾末节入手,以精湛的演艺把这两个角儿的不同脸谱和内心世界勾画得活灵活现,让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长叹凝思……”说着,张秘书详细地介绍了有关英老的轶事和他40余年的艺术生涯……书香世家的骄子
英若诚于1929年出生在北平的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祖父英敛之是当时一位很有名望的知识渊博的仁人志士。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栋梁之材,英敛之克服了重重困难和阻力,终于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创办出一所名牌大学———辅仁大学。此外,英敛之还是《大公报》的创办者,为传播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教育等起了积极作用。
英若诚的父亲叫英千里,也是个神童和奇才。启蒙之前,他就能熟读四书五经,背诵唐宋诗词;12岁时,他就被送往著名的英国剑桥大学就读,科科成绩名列榜首。学成回国后,英千里在辅仁大学任教授。张俊杰写的《英若诚的演艺春秋》一文中写道:“英先生的父亲西学功底较好。钱钟书老先生曾回忆:‘蒋介石曾说要找两个国内英文讲得最好的人给他作翻译,一个是我,一个就是英千里。”英先生认为父亲对他影响最大的也是英文。
英若诚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就开始翻译外国的书籍及论文。18岁那年,他把爱森斯坦写的《电影感》译成中文,其翻译水平之高得到了当时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著名外国文学专家王佐良教授的高度赞赏。事后不久,王佐良教授邀请英若诚合办了一份英语版的校办杂志。教授与学生合办杂志一事,成了当年清华园内四处传播的佳话,特别是他们办的那份杂志,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寓思想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它成了当时师生员工最爱看的刊物。有“敌人”终成眷属英若诚于1946年考入我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文学院西语系。他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不但功课超群,而且多才多艺,特别是在戏剧表演上崭露头角,受到许多师生的青睐。
当年,英若诚在学校演出过许多节目,扮演过各种角色。话剧《第四十一个》讲述了一位苏联红军女战士和一个被俘的白俄罗斯伪军官在十分特殊条件下的一场恋爱故事,情节十分复杂而又动人:那个红军女战士作战一向十分英勇,战功累累。她先后击毙了40个敌军,正在她要击毙又一个敌军时,她和那个敌军却一起被大潮冲到了一个孤岛上。随着岁月的变迁,他们由敌人变成了恋人。然而就在他们正过着甜蜜生活的时候,一艘敌舰驶向岛来,那个敌军看了便使出了全身解数,游向敌舰。正当他要成功的瞬间,被正义的子弹击中,那个英勇的女战士终于击毙了第41个敌军。英若诚扮演的就是那个伪军官。“这是他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据张俊杰介绍,扮演那个红军女战士的吴世良,是英老的同班同学。他们由戏中的“情人”终于结成了生活中的伴侣。他们在大学毕业后,又双双被分配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工作。
吴世良为人热情、豁达,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女强人”。她曾给周恩来总理当过英文翻译。一位外国女士谈起吴世良时,无不激动地称道:“她从不诉苦,从不怨天尤人。她身上有一种内在的尊严,一种博大的历史感,这使她坚定自信,不被生活的拨弄所左右,并赋予她一种独立的高尚品质。”
的确,吴世良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女士。几十年来,他们夫妇同台演出,相敬如宾,形影不离。他们有过许多甜蜜生活,也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他们是知音,是名副其实的“志同道合”的夫妻。
老舍、曹禺的得意门生
当提起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和我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时,英若诚总是十分激动:“这两位老先生,都是我的挚友,也是我心中最崇敬的师长。”英老和老舍先生都是满族正红旗的后代。据英老讲,他们两家还有“远亲关系”呢。
1950年老舍先生从国外回来,就写出了《龙须沟》,交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演。当年,英老正好被分配到剧院工作。他看到这个剧本后,就深深地被剧中的故事和情节所吸引。风华正茂的英若诚,从此成了“老舍迷”。凡是老舍写的剧作,如《茶馆》、《女店员》等,他都力争在剧中担任角色。每一次演出,他都尽心尽力地投入,用他自己的智慧把角色演得十分逼真。1958年老舍先生看了《茶馆》的第一次演出后,十分高兴地说:“英若诚演的那个刘麻子,比我剧本写的还形象十倍。”英老不但致力于老舍先生名著的演出,而且还把老舍先生写的《龙须沟》、《茶馆》等名作翻译成英文,介绍到世界许多国家,为国际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英老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时说:“北京人艺与老舍这个名字,的确是紧紧连在一起。老舍不但给了‘人艺’许多保留剧目的精彩剧本,而且还用他的艺术实践培养出了一代名演员。”
英老住宅的客厅里至今还挂着一幅由老舍先生题写的春联:“六亿五千万,风流一代人。更生凭自力,同志以相亲。酒热诗歌仙,梅红天地新。岁寒花倍好,奋发共迎春。”这副春联,不仅昭示他们两人共有的一种风骨和精神,而且也展现了他们两人之间那种“同志加兄弟”的亲密关系。
谈起英老与曹禺先生的情谊,也是有诗为证的:“大丈夫演好戏,当好官;奇君子办真事,做真人。”这是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曹禺赠送给英若诚的一幅字画。字画内容,点透了英老的一生本色。
曹禺也是从清华大学文学院西语系毕业后从事戏剧工作的。据英老讲:“像曹禺、张骏祥、李健吾等一批戏剧界的中坚力量,都是从清华大学西语系出来的学生。所以,在当时有一个说法,清华大学西语系是培养戏剧人才的摇篮。”在谈到他与曹禺的关系时,英老依然怀着一种特别崇敬的心情告诉记者说:“我能结识曹老先生,这是我一生中最为荣幸的一件事情。我今天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这与曹老先生的教育和指导是分不开的。”
部级演员
演员的级别,分为“艺术一级”演员、“艺术二级”演员、“艺术三级”演员……而英老却常常被人们称为“部级演员”。
为什么称他为“部级演员”呢?据张秘书介绍,英老在1986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之后,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副部长,负责分管文化、艺术、教育等项工作。“英老不仅是咱们国家第一个由演员提升为副部长的人,而且还是一个在担任副部长的4年时间里照样上台为老百姓演戏的人。这正是他‘演好戏,当好官’的生动写照。”张俊杰这样动情地说起这位“部级演员”参与演出的轶事:“英老除了在《茶馆》中扮演刘大麻子外,还在话剧《白求恩》中扮演过童翻译。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参阅过不少资料,还熟读过毛主席写的《纪念白求恩》等。此外,英老还在《龙须沟》、《女店员》、《推销员之死》、《围城》等剧目中,扮演过各种不同类型的角儿,给众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特别像英老当了那么大的官儿还照样上台演出,使许许多多的观众备受感动。”
笔者从有关资料中获知,英老一贯视艺术为自己的生命,为自己一生追求的崇高理想。因此,他不论担任A角,还是B角,都一样使劲地演戏,一丝不苟地把细小动作做得准确无误。此外,为了培养青年演员,英老还甘当配角。在《围城》、《我爱我家》、《新七十二家房客》,英老还与他儿子英达客串演过一个角儿。为了青年人的事,英老常常是“有求必应”。如清华大学在举办第二届艺术节时,特地邀请老校友英若诚去参加。接到请柬时,英老还在医院住院治疗。为此,他提前出了院。举办艺术节的那天,天气很冷,还下着小雪,家人劝他不要去了,英老激动地说:“青年学生的要求,要尽量满足。”就这样,他拖着病体,准时来到会场。在会上,他还抱病给师生们演讲了一个多小时。有一次,英老在北京医院住院时,得知著名京韵大鼓演员骆玉笙也在这里住院,他便立即到骆老的病房探望。事后,英老又立即把此事直接告诉了文化部的领导,好几位部领导都先后来看骆老,使老人很受感动。著名演员于是之的住房紧张,身体也不好,长时间得不到很好休息,却从未向组织开过口。英老得知后,立马找领导反映,终于得到了领导的支持。于老为此感谢组织,也感激英老的热心帮助。
一“剧”成名天下知
英老在国内观众中早就有了很大的名气,但在国外观众中的名气是在他参加拍摄电影《马可·波罗》之后的事了。
英老谈起20年前参加拍摄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这件事。1982年前后,中国和意大利的著名电影工作者经过反复商议,决定在中国合拍一部大型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导演在挑选演员时,提出剧中的一代帝王元世祖忽必烈必须挑一个身材高大、懂英语、熟悉历史、演艺高强的中国演员来扮演。我国著名电影导演谢铁骊经过反复思考,最后推荐英若诚去演忽必烈。这部片子中的主要演员都属一流,当演员们在北京饭店聚集一起时,有的外国演员就私下议论起来:“中国人能行吗?”
英若诚参加拍摄工作之后,从不为个别外国人的闲言碎语而气馁,反倒信心更加十足。在拍摄过程中,他自始至终勤勤恳恳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戏,渐渐地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好评,特别是导演,经常在众人面前夸奖英若诚:“他不但身材魁梧,演艺高超,就连背台词的那种声调语色,都与当年忽必烈这个一代帝王骄子的身份十分相似,真正达到了形似与神似融为一体的高深境界。”那些曾说过闲话的外国演员看了英若诚的表演后,也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称道:“行,中国人演的戏比我们还棒!”
中意两国合拍的大型电视系列片《马可·波罗》获得美国最佳电视剧“艾美奖”,英若诚被意大利评为“最佳电视男演员”,荣获“银猫奖”。英若诚这个名字也由此而名扬天下了。
为了表彰英若诚对文化艺术的巨大贡献,国内外有关部门曾给予他重奖。1983年因他在美国排演曹禺的《家》获得全美第15届大学戏剧节的导演奖;1997年被香港特区政府命名为世界十名最杰出的中国艺术家之一;1998年还荣获了菲律宾马格赛赛奖励基金会当年度新闻、文学、创作性交流奖。我国著名剧作家梁秉?得知英老连连获得这些殊荣后,异常兴奋地称道说:“奇人奇艺若若诚”。这位名家的定位语,不仅表达了这位名家一人的感情,而且也表达了千千万万观众对英老的一片感激之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05月16日第九版)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23/17/class002300004/hwz129752.htm
mulan
  • 最后登录
16楼#
发布于:2003-12-29 12:14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这个贴子最后由mulan在 2003/12/28 01:57pm 第 2 次编辑]

英若诚简略年表
1929年  生于北京。
1950年  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毕业,同年参加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任演员,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为止,扮演过众多角色。1956年曾为扮演《明朗的天》(曹禺编剧)中之陈洪友获全国话剧汇演表演奖。
1964年  参加电影《白求恩大夫》的拍摄,扮演其中之童翻译。
1968年  由于莫须有之罪名被逮捕入狱,历时三年余,后无罪释放,平反。
1976年  调离北京人艺,任外文局《中国建设》外语记者。
1979年  调回北京人艺。
1980年  参加电影《知音》的拍摄,扮演袁世凯。
1980年  随《茶馆》剧组访问欧洲,同年访问英国、美国。
1980年  参加《请君入瓮》(莎士比亚,即《一报还一报》)演出,任翻译、副导演。
1981年  参加大型电视连续剧《马可·波罗》的拍摄,并扮演元世祖忽必烈。
1982年  应美国密苏里大学邀请,任戏剧系教授,并翻译、导演了巴金原著、曹禺改编的《家》。
1983年  翻译《推销员之死》(阿瑟·密勒),并于作者亲自导演下演威利·洛曼。
1984年  再次赴美,讲学一学期,并导演《十五贯》。密苏里大学聘为终身教授,密苏里州授予荣誉公民称号。
1985年  于北京人艺翻译并导演《上帝的宠儿》(彼得·谢佛,又名《莫扎特之死》)。
1986年  被任命为文化部副部长。
1986年至1987年  参加中意合拍的电影《末代皇帝》,并扮演战犯管理所所长。
1987年  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1987年  夫人不幸逝世。
1988年  翻译剧本《哗变》(谢尔曼·沃克)。
1990年  翻译并导演《芭巴拉少校》(萧伯纳)。
1993年  获美国包度因学院名誉博士学位。
1998年  获菲律宾麦格塞塞总统纪念奖及马尼拉荣誉市民称号。
2003年  于北京逝世。
根据“英若诚名剧译丛”,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12月版。
17楼#
发布于:2003-12-29 13:12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下面引用由豆满江2003/12/28 09:59am 发表的内容:
豆满江注:《末代皇帝》可能是《马可·波罗》之误。

《末代皇帝》中的战犯管理所所长是英若诚先生出演的,您没有看过吗?
法兰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18-02-08
  • 优秀管理员
18楼#
发布于:2003-12-29 14:00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那些和英若诚在一起的日子
 
来源:新京报   www.thebeijingnews.com    日期:2003年12月28日0:59  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喝酒,影响了他的身体”
    朱琳(人艺老演员):
    英若诚是一个非常有才能,多才多艺的大艺术家。他工作非常拼命,我跟他一起演过《推销员之死》。排这个戏的时候,美国的原作者阿瑟·米勒来了,他又当翻译,又当主演,把他累坏了。等我们去新加坡演出的时候,他就病倒了,没能跟我们一起去。
大概在1992年,我还演过他导演的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后来,又一起演了《洋麻将》。他是个很好的合作伙伴,很尊重演员,也会直接指出不足,我们的合作很默契。
    英若诚老北京的戏演得好,洋戏也演得好,还是非常出色的戏剧翻译家。他翻译的台词口语化生活化的处理很成功,演员都很喜欢。他性格开朗、随和、为人热情,就是爱喝酒,影响了他的身体。
前两年他的文集开发布会,我去朗诵了《推销员之死》的片段。那个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他儿子英达跟我说,我们都不希望他工作了,一工作就生病。但我知道,他在医院里白天不敢工作,怕儿女知道,夜里起来偷偷工作。
    我知道这次他已经病了很久了,没有想到突然就故去了,我对他非常的怀念和留恋。祝他一路平安吧!
“他是一位文化巨匠”
    毕小元(《英若诚名剧译丛》责任编辑):
    太震惊、太遗憾了,我们正准备出版他翻译的另外两部剧本,补充到他的文集里。
    我记得当年看人艺的《哗变》,看得如痴如醉。这部戏是英老翻译的,台词简洁流畅,不着翻译的痕迹,经常让人拍案叫绝。后来,我编了英老的名剧译丛,编辑的过程是一个令人陶醉的过程,我经常惊叹他对中英两国语言的融会贯通和娴熟驾驭。
    这套文集出了8本,是中英文对照本,它是英老一生的心血。英老在序言里阐述了他的翻译理论,他说,好的翻译就是让中国观众和外国观众一起哭,一起笑。这是他作为一个翻译家的追求。他翻译成英文的人艺话剧《茶馆》、《狗爷涅槃》,和翻译成中文的莎士比亚的《请君入瓮》,萧伯纳的《芭芭拉少校》等都精彩地传达了原著的神韵。
    在和英老的交往中,英老给我的印象是知识广博,平易近人,不摆架子。在我心中他是一位文化巨匠,我觉得他的逝去是中国文化界的一个重大损失。
  那声“好”让人回味无穷
    廖奔(戏剧评论家):
    英若诚先生的去世是中国戏剧界的重大损失。英先生和人艺老一代表演艺术家一起,创造了人艺的辉煌时期。
    他从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之后,因为热爱戏剧,考到北京人艺当演员。他有很好的文化基础,使得他塑造人物、理解人物、对剧本的内涵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能把握人物微妙心理体验,并能准确的表达人物内心。
    英若诚先生的表演含蓄、深刻不露,对人物的内在气质有很好的发掘。大家对他塑造过的人物印象最深的恐怕就是大小刘麻子了,虽然出场的次数不多,但留给大家的印象很深刻。最后那声:好!让人回味无穷。
本报记者 术术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2003-12-28/2003122805935.htm

PS:我一会儿截英若诚老先生在<末代皇帝>里的图上来.
[color=blue][move]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move] [/color]
法兰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18-02-08
  • 优秀管理员
19楼#
发布于:2003-12-29 14:16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英若诚在<末代皇帝>中.
[color=blue][move]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move] [/color]
法兰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18-02-08
  • 优秀管理员
20楼#
发布于:2003-12-29 14:18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还有一张
[color=blue][move]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move] [/color]
法兰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18-02-08
  • 优秀管理员
21楼#
发布于:2003-12-29 14:20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黄宗洛回忆多年知交
 
来源:新京报   www.thebeijingnews.com    日期:2003年12月28日0:57  转载请注明出处
 
  
     黄宗洛老先生在电话里听说英若诚先生去世,就表示自己照理不接受采访,因为这样的人走一个少一个,他都不去八宝山告别,要不然去一回心里就堵一回。因为记者的再三坚持,黄老先生才同意记者登门造访。
“茶馆”里的吆喝师傅
    英若诚、黄宗洛和他老伴尚梦初都是人艺的,但英若诚与尚梦初是老人艺的,而黄宗洛则是1952年人艺戏剧部与中央戏剧学院合并而成的新人艺的。在黄宗洛加入人艺之前,《龙须沟》已经一炮打响,英若诚演第三场里的“茶馆”一场戏的掌柜,人称小茶馆掌柜。这一场戏是后来话剧《茶馆》的雏形。两个“茶馆”戏里都有很多吆喝声,几乎所有演员的吆喝都是从英若诚处学的,他的嗓子棒极了。
    “当时在戏里加吆喝是为了将现场感带到舞台上,”黄宗洛解释道,“茶馆外面是街市,就让后台演员在那里吆喝。我那时是个没有词的超级龙套,但从英若诚那里几乎把所有吆喝全都学会了。”黄先生说到这儿就当场示范了几段:臭豆腐、酱豆腐,煤市街63号王致和的臭豆腐;废铜烂铁有卖,报纸洋瓶有卖。“这些全是英若诚教的,”黄先生说,“不过也有一些学不来的,比如‘卖猪血’,尤其他叫‘肥-羊-肉’,连着几条胡同都传过去了。”
    “在《茶馆》里,我演的是宋二爷,他演刘麻子。英若诚头大,比一般人大一倍,嗓子好,头腔共鸣,”黄宗洛说,“他把刘麻子演活了。老人艺的人演戏讲全身心投入,英若诚和我们排戏的时候都用真茶真水,还有茶沫。为了全心揣摩角色,有时候我们把生活和舞台混为一体,不光穿着袍子上街吃油条,还常常拿戏里台词互相说事儿,甚至站在戏里人物的立场去体验现实。”
我们都叫他“英大学问”
   “英若诚他土的全会,土到可以掉渣子,可洋起来洋人还要向他学英文。他的英文真是太好了,甚至比他的中文还好。他是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的,之前在天津的法国学校学英文。他写剧本是先用英文构思好,再翻成中文。曹禺先生出国是他做的翻译。”黄宗洛说到这儿他夫人尚梦初插了进来:“《洋麻将》和《推销员之死》都是他翻的。那语言太出色了。”
   “台词句句精彩,”黄宗洛接着夫人的话茬说道,“朱琳和于是之两个人三场戏,打了三把洋麻将。观众一直笑声不断,那一夜,完全把他们给震住了。没有英若诚的翻译很难做到那样。”
    “那时我们都叫他‘英大学问’,”尚梦初说,“他什么都知道,也能说会道。只要他一出现,我们就都围在他边上听他讲。他和黄宗洛哥哥黄宗江两人去美国讲学,两人自己给美国人演了京剧《十五贯》,英文是英若诚自己翻译的。后来英若诚翻了之后又给学生排了《家》,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
出身名门追求平淡
    “英若诚懂这么多,跟他出生有关,”尚梦初说,“他父亲英千里是北平教育部部长,后来去了台湾。”英若诚也因为这个原因后来在“文化大革命”吃过苦头。
    “文革”以后他做了两年文化部副部长。黄宗洛说:“他不适合当官,也不爱当官。就喜欢一些大俗的东西,比如,他不喜欢朗诵,觉得那做作。他爱喝二锅头,跟于是之两个,中午干掉一瓶只要一小碟花生米就行。还爱抽大雪茄,普通香烟还觉得不过瘾。这两样东西怕是很伤他身体的。他从不跟人说虚的,虽然“文化大革命”时候他的身份不允许讲太多,可我们还老跑去他住的东厂胡同那儿,问他一些风向动态,他总是什么都知道,哪怕兜圈子,他也总是跟我们说实际的情况。”
本报记者 陈骅俊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2003-12-28/2003122805744.htm
[color=blue][move]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用一种魔鬼的语言[/move] [/color]
mulan
  • 最后登录
22楼#
发布于:2003-12-29 17:38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存在这儿吧:2003年去世的中国文化名人(天涯网友侠盗楚留香辑,石头整理)
1.2,黄源,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原浙江省文化局局长
1.3,宋上华,原西安市文联副主席、秦腔表演艺术家
1.4,王玖兴,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黑格尔全集》中文版编委会副主委
1.7,公刘,原安徽文学院院长、电影剧本《阿诗玛》的作者
1.12,赵蕴玉,成都画院老画家、张大千弟子
1.19,施南池,上海市文史馆馆员、《中国名画观摩记》的作者
1.27,戚雅仙,越剧表演艺术家、原上海静安越剧团团长
1.28,王雅琴,沪剧表演艺术家、原上海沪剧社社长
1.29,秦川,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辑、社长
1.27,李凤鸣,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研究员、原《民主与科学》主编
2.11,马三立,生前是相声界辈分最大、资格最老、年事最高的表演艺术家
2.11,吴大英,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戴所长、《法学研究》主编
2.24,孙伯癸,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3.4,孙泰,原上海杂技家协会主席、口技表演艺术家
3.4,王澍,老演员、《小兵张嘎》中“胖翻译”的扮演者
3.19,柳陞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
3.23,任钧,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组织部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3.27,葛炎,中国电影音乐学会副会长、电影作曲家
3.31,齐啸云,“中国第一女花脸”
3.31,李国梁,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原《北方论丛》主编
3.?,李肇正,上海位育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上海作协签约作家
4.1,张国荣,香港著名电影人
4.5,叶楠,老作家、电影文学剧本《甲午风云》《巴山夜雨》的执笔人
4.9,吴祖光,原中国剧协副主席
4.9,戴康生,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4.10,龚一飞,著名滑稽演员
4.22,李慎之,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美国研究所所长
4.25,周冷,原暨南大学新闻系主任
4.28,董易,原燕京大学国文系主任董鲁安之子、《中国青年》副总编
5.3,陈崧,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5.7,谢怀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终身研究员
5.13,王少楼,周信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新华京剧团团长
5.14,章飞飞,越剧表演艺术家
5.17,王丕震,纳西族老作家
5.28,张亦工,《历史研究》主编
6.5,菡子,原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艺出版总社编审
6.25,顾诚,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6.29,顾锡东,终年81岁。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山花烂漫》、《蚕花姑娘》、《五姑娘》、《五女拜寿》、《汉宫怨》、《陆游与唐琬》等
6.30,孙静轩,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7.3,哈定,中国画院专职画师、《怎样画人像》和《怎样画铅笔画》的作者
7.12,费在山,原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
7.19,秦纪文,生前是评弹界年事最高的表演艺术家
7.20,韩少云,评剧“韩派”创始人
7.21,江堤,湖南籍诗人、作家、学者。生前在岳麓书院从事古代书院遗址及相关文物研究工作。终年42岁。
7.29,贺崇寅,原上海远东出版社社长
8.2,潘树广,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侨联副主席
8.5,严迪昌, 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8.14,张允和,周有光之妻,北京昆曲研习社社长
8.22,沈颂金,《考古学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作者
8.22,赵光贤,原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8.26,张素英,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琴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8.31,周劭,上海老作家
9.3,倪征日奥,国际法研究院院士、中国首任驻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
9.11,顾平旦,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楹联学会会长
9.13,梅益,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第一书记、秘书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9.18,张鲁,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的作曲者之一、第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获得者
9.28,张庚,原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戏剧报》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9.29,朱家溍,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
9.?,孙荣蕙,京剧表演艺术家,尚小云弟子 
10.2 ,段若川,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教授
10.3,钱太初,原苏州市书法工作者协会会长
10.10,骆文,原湖北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
10.11,穆青,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原新华社社长
10.15,董锡麟,上海芭蕾舞团副团长、芭蕾舞表演艺术家
10.18,罗文,裁缝出身的香港“乐坛教父”
10.24,宋美龄,蒋介石夫人,享年106岁。
10.29,袁荃猷,王世襄夫人
10.29,周楚,舞台剧、话剧、电影老演员
11.5,胡道静,原上海人民出版社编审、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组员
11.08,杜克,原国家图书馆原常务副馆长
11.11,沈乙孙,沈曾植之孙
11.16,潘景郑,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顾问
11.17,林振强,香港著名填词人,林燕妮之弟,香港流行词坛“两林一黄”(林夕、林振强、黄伟文)之一
11.18,时萌,原常熟高专中文系主任
11.19,施蛰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11.23,黄佩勤,原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首席指挥
11.27,岳石尘,岳飞二十八世孙,浙江省文史馆馆员、嘉兴市文联副主席
12.2,羊兰芬,评剧表演艺术家
12.4,钱仲联,国务院古籍整理领导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名誉会长,苏州大学终身教授
12.7,杨明照,中国著名学者,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名誉会长,原四川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副主席、成都市文联主席,川大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享年95岁
12.7,俞伟超,原中国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
12.9,柯受良,台湾著名艺人
12.13,谢添,著名导演、表演艺术家,享年89岁。
12.27,英若诚,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翻译家,原文化部副部长,终年74岁。
mulan
  • 最后登录
23楼#
发布于:2003-12-29 18:26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这个贴子最后由mulan在 2003/12/29 11:59am 第 6 次编辑]

交叉点上的人——英若诚
舒乙
   大演员是水,倒在什么容器里便是什么样子。这是一种性能,特别的。
   大演员必须忘掉自己,他永远是别人。
   大演员是不定形的,是多变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永远不在一个地方。
   大演员的嗓子都应该是多腔多调的。
   英若诚,在舞台上塑造了刘四爷、老刘麻子、小刘麻子、威利·洛曼,土的极土,洋的极洋,相距十万八千里,却个个戳得住,地道得很,好像换个人来演就不像了,一致公认非他莫属,可谓到家。
   所以,他是大演员。
   每个大演员都有自己的特殊条件,特殊经历,特殊才能。说不清这些特殊之处,便无法理解他,后来者,也就无法借鉴他。
   那么,什么是英若诚的特殊之处呢?
他是满族人
   这个命题,乍一看,似乎有点不着边际。记得在一次讨论中,曾使与会者大惑不解。过去历史偏见使不少人对满族人没有好感。在这些偏见中,旗人老是和游手好闲、提笼架鸟,甚至和丧权辱国的慈禧太后划等号。
   事情并不是这样的。
   撇开清朝前六个皇帝对整个中国历史的伟大贡献不谈,撇开康熙大帝作为一个杰出的帝王育过许多超过前人的辉煌业绩不谈,就一个民族来说,满族实在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了不起的民族。它多才多艺,又特别擅长学习,入关之后全面继承了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汉文化,成了一个文化水平很高的民族。
   满族人数很少,这个民族曾是统治民族,虽然内部也分上下等,也分贫富,也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但是,总体上生活是有保障的,这是他们习文从艺的物质条件。起初,全部男人都在军事编制之内,上下全是武士,后来,进入中原,统一全国,平静了下来,有了功夫,也有了闲人,兴趣开始转移。于是,历史便把一个民族整个地推上了艺术舞台,这是一件罕见的事情,非常奇特。
   到了清朝末年,满族成了一个“熟透了的”民族,他们把注意力全放在文化的细枝末梢上,诸如精美的鸟笼怎样配备一把玉制的雕花的除鸟粪的小铲子,像对待一件艺术品!
   满族人,人人多少都会一点吹拉弹唱,虽然并不都识字。他们会玩一两样乐器,会唱两段二簧,会哼几句牌子曲,会说故事,全是评书上学来的。他们会养花,是摆弄菊花的高手:菊花最难养要整整伺候一年才成。他们会养各式各样的小动物、小鸣禽、小昆虫。满族人家家都有几张画,几样瓷器,几件稀有树种木材制作的家具。他们吸收各种宗教的营养,佛教的(包括藏传佛教的)、道教的、萨满教的、儒教的;对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也客客气气。他们按照节气隆重而多变地欢度五花八门的节日,走马灯似地换穿戴、换食品、换玩法。他们极懂礼貌,成了最高雅的最繁琐的礼仪的奉行者。
   清朝末年,统治者内外交困,国力大减,人民遭殃,一般满族人的生活也一天不如一天。他们的钱常常不能按时发放,就是发下来,也被克扣去不少,短斤缺两,成色不足,难以为继。卯粮寅吃和赊账成了常事。他们之中的一些人被迫偷偷地干起第二职业来,亦兵亦农或者亦兵亦工或者亦兵亦商。就是这样,以豆汁儿度日的时候也还是越来越多。
   不过,不管怎么穷,怎么窘,他们的规矩不减,形成所谓有钱的“阔讲究”,没钱的“穷讲究”。他们的气质在,一眼就能瞧出来。
   一句话,满族人,差不多人人都是半个艺术家。
   难怪,京城里,一直到民国,甚至一直到50年代,在知名的演员、画家、书法家之中,满族人占了很大的比例。因为基础好,所以或然率大。
   这不,又是一位:英若诚。
   满族人还颇有语言天才。满族人口齿清楚,嗓音好,学外来语又快又好。我国现代大语言学家中有不少位是满族人。满族人和北京其他民族的居民共同享有清脆便当的北京话的发明权。而北京音,众所周知,后来成了国语和普通话的基础语音。
   英若诚说一口漂亮的北京话,他的英文说得又像北京话一样轻快。谁都知道,语言对一个演员是何等重要。
   英若诚的满族出身对他日后成为一名杰出的话剧演员是个相当有利的因素。
   话剧《龙须沟》不论是对焦菊隐先生,还是对整个“人艺”,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它是一个辉煌的起点。英若诚虽然在《龙须沟》中只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小茶馆掌柜,但他的投入和贡献同样也很值得一提。英若诚曾执笔写过一篇谈《龙须沟》舞台效果创作经验的论文,这是一篇很好的总结,为人们勾勒了一个庞大的舞台效果工程,其复杂性是今日的舞台工作者难以想象的。无疑,英若诚以他的认真和多才多艺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龙须沟》的效果制作是非常考究的。当时,焦菊隐先生动员了一批人投入效果创作,并对他们提出了严格要求。教他们深入北京街头,收集各行各业的叫卖声,然后根据剧情需要加以筛选、加工和创作。
   叫卖是北京的一大特产,多达百种以上,显然是一门专门的民俗。
   北京的叫卖非常容易使人联想到满族人对艺术的热情:做买卖都唱着做!
   不敢说叫卖是满族人的专利,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满族人的多才多艺和艺术修养使北京叫卖声非常有音乐性,简直就是在唱歌。
   英若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焦菊隐先生布置的叫卖大采风中,他的满族出身帮了他的大忙,他熟悉它们,能模仿得维妙维肖,他大显身手。
   “人艺”演员们对这次叫卖学习印象很深,过了30多年依然念念不忘,后来他们专门编了一组《叫卖组曲》,到处表演过,就像唱咏叹调似的,其中嗓门最大的一位便是英若诚。
   这高亢嘹亮的叫卖声恰恰从一个很小的侧面验证了一个重要观点:丰富的生活体验对演员来说极为重要,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上,迸出耀眼的火花。
特殊的家庭背景
   英若诚是名门之后,他有一个大家庭,他的爷爷、父亲是京津一带的名士。
   他的长辈中有学者、有教育家、有实业家、有宗教家、有行政官员。
   他的亲戚当中有信洋教的、吃洋饭的、做洋事的,像《茶馆》中教常四爷坠入迷雾中的马五爷那样的“怪人”。
    家庭越庞大复杂,体验就越丰富,对演员来说,这又是一种无形的有利因素。
    看起来很偶然,没有头绪,可是,对演员来说,一刹那之间,就会变成必然,脉络清晰可循。
    演员的灵感,一闪念,联想、顿悟,恰恰来源于从前积累起来的体验。
    这里面,关键是两点:一是体验储备,二是想象力。
  没有体验储备便是无米之炊,脑中空空如也,再冥思苦想也无济于事。
    没有想象力便是没有创造性,放着好原料也加工不出好产品。
    一个好演员这两条都必须具备,缺一不可。
    体验是第一性的,是基础。
    一个演员的生活体验如果极为狭隘,大概不会成为好演员,因为可供他模仿的素材实在太少,他太单薄。
    所以,特殊的家庭背景,对英若诚,无疑是先天的有利因素,就像他是满族人一样,宛如两个魔盒,都有取之不尽的宝。
    英若诚在人艺资料室中憋了几年之后,第一次闪光,是在苏联导演执导的戏中扮演一名牧师。导演大大地夸奖了他,认为演得极好。英若诚倒并没有觉得有什么可奇怪的。他说:“牧师,洋的,土的,我见得多啦!”
    这就是生活体验的好处。他的家庭圈外就有大量的洋牧师,围绕着洋牧师,又有一批土牧师,围绕着洋、土牧师还有一大批信洋教吃洋饭做洋事的“假洋鬼子”,当然,还有许许多多普通的正派的信徒。他见得多了,到演戏的时候,手到擒来,全不费功夫,感觉极好。
    另一个好例子便是扮演刘四爷时的“突破”。
    演员常常有“卡壳儿”的时候,找不到符合特定人物的感觉,每一个举手投足都觉得别扭,怎么演怎么不像,非常苦恼。
    英若诚在扮演刘四爷时的“突破口”是他想起了儿时的一位爷爷——祖父辈的亲戚。此公当时60多岁,身子骨儿棒,爱说爱笑,为人仗义。他年轻的时候摔过跤,当过土混混,后来并不以为耻,反而常常在嘴上夸耀这段“光荣历史”,以至走路都不自觉地迈着“黄瓜架儿”。
    英若诚走向刘四爷的“通道”就是这副“黄瓜架儿”的走路姿势。有了这种摔跤上场的架式,对刘四爷的感觉一下子就全来了。
    “关键还在于演员对自己要扮演的人物是否有深厚的生活底子,”英若诚在总结这段经历时说,“我这里所说的‘生活’,不限于专门为了演某一个人物而去搜集、体验的素材,它应该包括远为广阔的天地。”
    着远为广阔的天地中,就有他的特殊的家庭背景在内,的确是很广阔,也很“远”,都有点模糊了,但是,很现成!
洋文洋话
    对这点不必多说,因为非常突出,以至有目共睹。点一下就成了:
    一、在一个为外国孩子开的中学上学,一气五年,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二、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毕业,是地道的科班;
    三、在人艺翻译了30万字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奥赛罗〉导演计划》,当时戏剧界正在拼命地学习斯氏理论,奉为正宗,而这本大书便是这正宗的正宗教科书;
    四、演戏之余翻译了不少外国剧本;
    五、把外国最优秀的话剧引进国内,近十年来,在这方面,贡献之大首应推他。从眼力上看,一要有很高的鉴别力,二要有大量信息;从作用上看,是一项基本建设,把最好的拿来为我所用,意义决不止于几个好戏的演出;
    六、把中国的好戏推到国外去,一出《家》,一出《十五贯》,使美国人了解了中国戏剧,成为最有成效的文化交流使者之一。
    总之,英若诚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是个很有艺术修养而博学的演员,这样的人很少,很难得,在当今的戏剧界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在人艺的同行中,英若诚有个绰号:“英大学问”,真准确!
交叉点上
    作为一门有广大观众有光明前景的艺术门类,话剧应该有两个坐标:
    纵坐标是优秀的民族传统;
    横坐标是丰富的世界文明。
    一个是纵深的,是立的;
    另一个是宽广的,是平的。
    缺一不可。
    没有优秀的民族传统演不了中国戏,世界文明不和民族传统结合便没法移植到中国大地上来,中国观众不爱看,再说,多可惜啊,那么多营养丰富的传统作料全白扔了,一定出不来伟大的能流传于世的作品。
    没有丰富的世界文明知识也不成,不会外文,不翻译,不上演莎士比亚、易卜生、契诃夫,不借鉴各种艺术流派的技巧,纵然有深厚的生活底子和深邃的思想,也难于搞出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统一的精品。
    演员也是一样,也应该有一双翅膀,也应该站在两个坐标的交点上。
    英若诚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大演员,世因为他站在了几条线的交汇点上。
    他的满族出身,他的特殊的家庭背景,他的外语外文,他的博学,全是线,他们交叉在一起,于是,在交点上便站起了一个非凡的演员。
    想想我国话剧界杰出的先辈,欧阳予倩、洪深、田汉、丁西林、郭沫若、老舍、焦菊隐、熊佛西、曹禺、黄佐临,等等,他们之中有剧作家,有导演,有演员,或者身兼数行,可是,不管是何种身份,通通都有两根坐标轴,通通都是站在几条线的交叉点上的,大概无一例外。
    这是一种规律。
    在他们之后,走来一个英若诚,绝对地像,是一股道上的,所以,他有突出的造诣,所以,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是总结?是启示?小小的预言?
    怎么都行吧,希望有些用。
    大鹏展翅九万里,全是凭借着强大的风力。独特的、多股的、交错的生活激流,便是那强劲的风力。有了它,展翅吧,直上九霄!

                          原载:《英若诚》,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
                          录自:《小绿棍》(舒乙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弋舟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8-04-15
  • 原创大奖
  • 贴图大奖
24楼#
发布于:2003-12-29 19:42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深 情 缅 怀 英 若 诚 老 前 辈
    在《我爱我家》中英老曾和文兴宇演的“爷爷”搞笑了一集,当时我就很焦虑他的“国字脸”瘦进去许多,担心他得病住院后康复如何。可他还是拂袖而去……
     祈祷英老在天堂过得愉快,人间会铭记他所做的一切。
我就是闻着酒香,漫步进入这个雨巷……
25楼#
发布于:2003-12-29 21:11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这个贴子最后由豆满江在 2003/12/28 09:31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满不懂2003/12/28 01:12pm 发表的内容:
《末代皇帝》中的战犯管理所所长是英若诚先生出演的,您没有看过吗?

  确实没有看过《末代皇帝》,不好意思啊,在此谢罪m(_)m 。那时候有许多电影我都没有看过。《马可波罗》也是在电视里看的,也没有看全。记得当时忽必烈有一段很长的台词,要求不切换镜头,导演开始有点担心,因为这种情况最见演员的功底。后来实际拍摄时,英若成是一气呵成完成这大难度表演,使意大利同行对这位中国“皇帝”刮目相看。
  看电视剧《围城》中英若成的演的三閭大学校长那个形象,常使我想到他要是演李登辉可以不用怎么化妆。
雪雍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2-07
26楼#
发布于:2003-12-30 09:06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不知道《马可波罗》的碟什么时候能出?
雪洁何曾因风改, 雍容不必扮骄矜!
zhangfan
管理员
管理员
  • 最后登录2024-09-06
  • 优秀管理员
27楼#
发布于:2003-12-30 09:07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下面引用由豆满江2003/12/28 09:11pm 发表的内容:
看电视剧《围城》中英若成的演的三閭大学校长那个形象,常使我想到他要是演李登辉可以不用怎么化妆。

咄,怎么拿我们敬爱的英老和那个老不死的东西相比。
这年头,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倒接踵而去了……
谁活着,谁就看得见! http://www.mtime.com/blog/483412/
雪雍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 最后登录2014-02-07
28楼#
发布于:2003-12-30 09:31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引用:这年头,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倒接踵而去了……  
是啊。所谓好人不长寿,坏人活千年呀。
 
雪洁何曾因风改, 雍容不必扮骄矜!
29楼#
发布于:2003-12-30 11:26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英若诚的英文口语不好听。不过《我爱我家》倒是很好笑:)
人都是要死的,只是他死的早了点。
30楼#
发布于:2003-12-30 11:59
[转帖]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今日因病逝世
下面引用由zhangfan2003/12/29 09:07am 发表的内容:
咄,怎么拿我们敬爱的英老和那个老不死的东西相比。
这年头,该死的不死,不该死的倒接踵而去了……

  这个,演员本人和演员扮演的角色是两个概念。英老是令我们这些晚辈所敬爱的,但“刘麻子”就不会得到大多数晚辈的敬爱。我也是用三閭大学校长这个人物形象来和李登辉比么,的确每次看到那个道貌岸然的高校长,就会联想起那个自比“摩西”的李登辉来。
31楼#
发布于:2006-03-24 11:22
我非常幸运,于1992年9月在首都剧场看过英若成主演的话剧《推销员之死》,终生难忘。
游客

返回顶部